APP下载

当普通民众埋得起文化的单

2017-06-01董茜刘汪洋受访者提供

今日重庆 2017年3期
关键词:区县国学文化产业

◇ 文|本刊记者 董茜 图|刘汪洋 受访者提供

当普通民众埋得起文化的单

When the Common People Can Afford Culture

◇ 文|本刊记者 董茜 图|刘汪洋 受访者提供

这是一个新闻事件:重庆市文化委主办了“首届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自去年12月12日启动,活动还在持续,这一新闻事件也在继续发酵。

持续的关注热度,也带来人们善意的冷静思考:如何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适销对路”的文化供给,扩大文化消费,达成文化建设发展的“供销两旺”?

其实,这也正是“首届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举办的初衷之一。一如重庆市文化委副主任朱茂在所撰文章中所说:“文化不再仅仅是软实力,它对国家经济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2016年12月由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办的‘首届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为消费者奉上100余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让文化及相关领域的消费活了起来。”

顺着文化消费潮流再出发

2016年4月28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重庆为2016年全国首批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人们总说要发展文化软实力。其实文化不仅仅是软实力,早就是硬实力了。”朱茂分管文化产业,他曾谈及一项文化产业的数据对比——

在美国,文化板块占整个经济板块的20%以上。目前,全国的文化经济占比在3.97%,重庆为3.5%左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成都,朱茂走访过的锦江区,文化产业占比达到了10%,湖南长沙的数据达到5.7%左右,北京和上海的数据已经达到了13%。

文化产业在经济板块中的占比只要超过5%,即为支柱性产业,重庆还有1.5%的差距。“这1.5%怎么理解,它相当于还差1200个亿。按照现在的经济增幅和各个经济板块的占比,我们还差1200个亿的增加值。”这是朱茂摸底重庆文化产业后,得出的一个结论。

作为国家26个试点城市之一,重庆如何拉动文化产业消费?面对这个问题,朱茂直言“得拿出点干劲来”。

2016年底,圣诞、元旦、春节、元霄接踵而至,市文化委以此为契机,拉开了一场历时3个月的文化消费 “大戏”帷幕。2016年12月12日,观音桥商圈,没有大型开幕式,也没有大型演出活动,现场却引来上千市民争相扫描“首届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的微信二维码。数小时内,由该微信公众平台线上派发的100万消费现金抵用券被一抢而空。

首届文化惠民消费季第一枪打响。

本研究力求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希望通过汽轮机回热系统优化进行有意义的尝试,为同类型机组提供工程实践经验。

微信里收藏的现金消费抵用券,不仅可以抵用电影、戏剧门票,还可以购买文化产品等。消费抵用券不设门槛的背后,牵动的是1000多家文化产业联盟商家。

这仅仅是市文化委策划的首届消费季大戏中,一台小小的暖场活动。

喵儿石的“文创园区体验游”、圣名环球城的“非遗暨创意集市嘉年华”、市内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文博大观”等,仅市级层面的主题活动就有16项之多,时间一直延续到2017年元宵佳节。各区县的26项文化消费联动活动,也如雪片般纷至沓来。2017年一季度,各区县演出500场免费“渝州大舞台”艺术演出;城口县持续发放免费电影票;綦江春节前夕的长街宴;彭水的蚩尤祭祀大典、苗家刺绣、苗银锻制、苗家木雕、草编等工艺品展销……

首届文化惠民消费季简约而不简单,38个区县同时开展声势浩大的惠民活动,约有700多万人次在这台文化大戏之中享受到各类文化消费的畅快淋漓。

左上:芭蕾舞《山水重庆》

右上:舞剧《杜甫》

左下:中荷音乐雅集

右下:重庆民乐《巴渝风》

这,也仅仅是市文化委拉动文化消费、谋划文化产业布局的第一颗棋子。

“惠民在文化消费中如同体验,显然降低文化消费门槛,要形成常态,才能让更多的群众得到实惠。”朱茂透露,市政府正逐年加大重庆市民文化补贴,两到三年内有望达到北京现在补贴水平,即1000万元左右。

竖起文化产业的标杆

历时3个月的文化消费季,在声势浩大的全民文化消费浪潮中,晃动着众多文化产业商家的身影。是什么力量让如此多的商家乐于其中,并形成了1000多家文化消费企业联盟的队伍?

在朱茂看来,这正是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模式构成,“作为主管部门,起到的角色作用,一端连接消费者,一端衔接商家。要想这个关系得到更好的维护和长久发展,必须有相关的文化项目作为支撑,商家才能看到钱景,消费者才能得到更好的文化体验。”

朱茂打开微信,指着一张图片笑开了花。这张图片,是落脚文化项目的“秘密武器”。

“我在走访区县演艺市场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朱茂顿了一下,“区县的演出,文艺团体的演出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演出效果得不到保障,而演出票价也出现虚高,农村消费者不愿为此买单。虽然农村居民收入连续7年快于城镇居民,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有15000元的差距。没有演绎质量的演出,加上不切实际的票价,这种演绎演出传播就成了鸡肋。”

重庆市文化委副主任朱茂

如何打破这个僵局,让各个区县的文化特色得以沉淀和传承,并且形成能让大多数群众所接受和消费的文化产业,是朱茂思考的问题。除了首届文化消费季,另一个规模宏大的文化产业布局,也已逐渐显现。

在这个文化产业布局中,市文化委将布局目标锁定在了北碚、荣昌、铜梁、石柱四个区县。布局特点之一,是都会呈现给观众一台大中小的演艺节目。“这些演艺节目都将与当地的文化历史底蕴相结合。”朱茂透露,在荣昌的文化产业布局中,将结合当地的夏布和荣昌猪;在北碚,则会把抗战文化融入其中,建起一条抗战文化主题酒吧一条街;在铜梁,要提炼中国龙的文化精髓,把龙文化转换成龙产业,比如庆典产业和仪式产业,并且以龙为原型制作出一些产品,如市政灯具、城市公园等。

这些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再加上一台文艺演出,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挖掘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延伸出来的文化产业,别人搬不走,也抄不来。“在38个区县中,每个区县,都有不少于两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每个区县,每年至少要上一个市级重点文化项目。”朱茂很健谈,“这需要市文化委与各个区县共同完成,市文化委帮忙策划,帮忙招商、落地和运营。”

用中式婚礼打败婚纱的理想

这是一张便签式的小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有序号的要点。被视作“秘密武器”的小纸条,正出自朱茂。

“这是一个结合民俗与国学的文化产业项目。从思考到成形,这个过程足足有3年时间。”根据朱茂的回忆,不难猜出这个设想正来自于他任职奉节县委副书记期间。当时的朱茂,本想以奉节的历史文化为基础,设置一个大型的民俗国学婚庆、寿诞项目。

在他的设想中,从进入婚庆园后,新郎新娘就换上传统的汉式婚庆服饰,新郎骑着白马,新娘八抬大轿,一百桌的婚宴现场,红木桌椅喜庆非凡。国学老师主持仪式之前,还要将一个家庭聚在一起,教导儿媳应如何尽孝,家翁该如何善待子女等。谈及这个构想在形成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时,朱茂坦言,这个想法最终就此打住没能成形,主要是受到空间限制,奉节没有那么大的开阔的场地。而对于学历史出身的他来说,这个想法不仅源于他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还有那份从大学就担任文艺部长而延续下来的干劲。

与一位朋友闲聊时,朱茂用便签纸写下了这个设想。没想却被朋友相中,并拍下照片,留作发展之用。令朱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随手写的一张小纸条,却成了自己对文化产业布局最初的原型。

“来到文化委后,我想到了那张纸条,想找朋友要回来,纸条却弄丢了。”朋友将拍下的图片传回朱茂,失而复得的喜悦,让他再次将原有的想法进一步完善。要想自己构想的文化产业项目变为现实,必须与市场结合,最终用市场运营的方式,让它变为现实。

朱茂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在北碚龙凤溪边,一个名为“龙凤宫”的文化产业项目,已经谋划成形。整个项目,不仅涵盖了中式婚礼,还有妇女从孕期的传统胎教及孩童3岁该如何进行孝道教育等。“在龙凤宫里,有专门的国学讲师,手拿戒尺。让孩子穿上汉服,给孩子讲述中国传统的岳母刺字等孝智教育。”朱茂如数家珍,孩子结交朋友,也会有专门的桃园结义厅,让孩子和朋友一起听讲师讲述结交朋友的意义,以及君子之交的方式等。从出生那刻开始,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国学思想与礼仪,就贯穿于人的一生。用演艺和体验的方式,不仅能沉淀并传承中国民俗与国学,还符合当今家庭的主流思想。在朱茂的策划布局中,虽然北碚、荣昌、铜梁、石柱融汇的民俗与国学思想相同,但在实际运营中,结合当地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色,在发展成熟后,必将呈现不同的历史文化风格。

“我的目标就是打败婚纱。”朱茂毫不避讳,让中国人的中式婚礼流行起来。他以北碚为例,从抗战文化主题酒吧一条街,到龙凤宫,这一系列的文化产业项目,整体需要10亿至20亿的投资作为支撑。朱茂的小纸条上,以北碚为民俗国学文化产业项目为总部,全市铺开建设4-5个项目为基础,应该能运营起一个主体企业实现上市。“最终,我希望以这个模式进行策划,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在华人聚集区建设100个类似的文化产业项目。”

要想这个文化产业项目持久发力,推动后期上市,资本化、市场化运作是必经的一条道路。看似想得非常长远的构想,是否是朱茂的一家之言?如此宏大的布局,是否能被市场所接受?在众多疑问面前,朱茂显然已经先行一步,将理想变为了现实。

来自上海等地的4家上市公司,目前已经与市文化委达成协议,将共同出资建设这个具有中华民俗及国学文化的产业项目。目前,北碚、荣昌、铜梁、石柱四地均已敲定了该项目的落地事宜。“经过后期运营,这个项目在全国范围内,能成为最具中华文化特色的项目之一,也能为中华民俗文化复兴挑起大旗。”朱茂自信满满。

猜你喜欢

区县国学文化产业
泸州市
“垂”改成“掉”,好不好?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全市各区县选民登记工作全面启动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