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本土文化开发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研究

2017-03-13龙淼淼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6期
关键词:途径与方法本土文化校本课程

龙淼淼

摘 要:学校的任务是传承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让学校教育更具特色,同时也是对国家规定课程教育的很好补充,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及教师间的协作科研能力。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加强中学音乐课程建设,对于完善课程结构,增强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学校、老师的需求以及学生全面多元化的发展,密切课程与生活、社会的联系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本土文化 校本课程 音乐教育 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b)-0121-02

华夏五千年,拥有着丰富悠久、色彩斑斓的传统艺术文化,神州大地处处都流传着绚丽多姿、魅力四射的本土文化,更有很多艺术形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中最为珍贵的艺术瑰宝。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外来文化的入侵,本土文化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在不声不息中逐渐淡化,甚至消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想拯救本土文化,首当其冲的就是抓好下一代的教育工作。《艺术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作为艺术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民族音乐,了解本土文化,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艺术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1 概述

1.1 本土文化

所谓本土文化,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它和传统文化相提并论,它是各种文化经过该民族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重新阐释的文化,是本土内独创的一种文化形式,是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发展后的一种文化形式。本土文化主要是指扎根本土、世代传承、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本土文化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有人说本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唯一性、排他性和民族性,是歷史的积淀使然。也有人说,本土文化的外延是开放的,没有绝对的本土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本土文化也有整合发展的趋势。这两种说法虽是对立的,但同时也是统一的。譬如说常德丝弦,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是湖南常德所特有的地方曲艺,也是南方丝弦音乐综合常德本土文化长期积淀而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常德丝弦也将综合许多时尚元素,让这种本土文化走出常德,甚至是走向世界,以发展的眼光看,这种本土文化必然是开放式的。

1.2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校本课程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教育专家郑金洲这样说: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过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

学校的任务是传承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让学校教育更具特色,同时也是对国家规定课程教育的很好补充,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及教师间的协作科研能力,这也正是当下教育科研改革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原因。

2 立足本土文化开发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课程。它对有效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2.1 传承与弘扬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扎根于本土,代代相传,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带有浓郁的本土烙印,本土文化既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然而现实中年青一代大多追求时尚,对传统文化置之不理,很多本土文化正一步步走向消亡的边缘。当下,中学生必须肩负起传承本土文化的伟大责任,为他们营造传承本土文化的学习氛围也将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来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立足本土文化,开发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就是最好的途径。譬如说常德非物质文化遗产澧州大鼓,曾经是澧水流域广大人民群众茶余饭后的主要消遣娱乐方式,但如今却只有少数老年艺人在传唱。如果将这种本土文化编入中学音乐校本课程里,让新一代的接班人更充分地了解与学习它,不仅有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价值,对于拯救这门本土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2.2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协作

常规教学中,教师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进度,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这无疑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潜能。校本课程的开发赋予了他们决策权,教师本人就是课程的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创编教材,实施教学,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无疑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校本课程主张以学校为整体,集体协作共同决策和开发,要求教师们互相学习,共同研究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案。教师在合作过程中必然会增强合作意识,提升协作能力。

2.3 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陶西平先生说:“坚持人本性——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服务,坚持开放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学校生态环境的集中体现、学校教育创新的集中体现、学校教育传统的集中体现。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学科建设水平。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的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是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挥专长,促进专业成长的过程,是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发现、培养特长的过程,是形成学校特色办学形成的过程。

3 立足本土文化开发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途径与方法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加强中学音乐课程建设,对于完善课程结构,增强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学校、老师的需求以及学生全面多元化的发展,密切课程与生活、社会的联系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学科建设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1 原则

开发中学音乐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创新为基本原则,立足于本土特色,充分考虑到本土音乐特色和音乐背景知识以及著名音乐人物的介绍,使学生在接受音乐熏陶的同时,了解本土音乐文化,拓展知识,增强自信,陶冶学生心灵,培养其对艺术和美的感受、欣赏和创作的能力。

3.2 取材

立足于本土文化开发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在取材上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工程。首先,收集整理可利用的资源。常德自古即是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本土音乐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常德丝弦,常德汉剧,澧州大鼓,常德花鼓戏,傩戏,三盘鼓等都流传已久,其中常德丝弦早已走出国门,响誉海内外,花鼓戏刘海砍樵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作为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在取材上应当寻找经典的曲目与影响足够大的作品,比如家喻户晓的丝弦《常德是个好地方》,曲艺经典《刘海砍樵》。其次,取材应兼顾传统与时尚。传统的本土音乐文化一般曲调简单,音乐形象单调,缺乏时尚感,不易为中学生所接受,选取作品时应当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找一些他们能够接受的新作品。比如常德丝弦曲目里就有《春暖桃花源》《月亮粑粑》等一批新丝弦,融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甚至用名人演唱,赋予了常德丝弦更多更好的新气象。最后,取材多元化,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一般本土音乐文化都是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为加深学生的体验,取材应尽可能多元化。比如花鼓戏《刘海砍樵》,可以让一部分同学唱,一部分同学表演,甚至是道具服装舞台布景都可以让学生参与,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整编

整合资源创编教材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面子工程,更是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的心血所在。作为一本教材,应当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与完善性,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单纯注重作品的欣赏与讲解,很难在音乐基本理论上给学生以提高,应当从本土音乐的组成(节奏、旋律、曲式结构、乐器、表演、道具、舞台等)逐步展开,让学生有具体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3.4 教学

组织教学是开发校本课程的终极目标。要让学生能真正有兴趣地学习到本土音乐文化知识,还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努力。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大力提倡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利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的优势为教学服务。对于新的音乐校本教材应当采取更为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全方位地体验本土音乐文化的气质,领略艺术的魅力。教学方法上要尽可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意识,做到传承与弘扬本土音乐文化的目的。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本土文化开发中学音乐校本课程,是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如火如荼,广大教师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教育事业奋斗不息。

参考文献

[1] 梁婧,王蕾.对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再思考[J].音乐时空,2014(14):165.

[2] 李芳芳.海南普通学校校本课程中地方音乐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 何艳艳.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与方法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0(8):152.

猜你喜欢

途径与方法本土文化校本课程
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的途径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