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评价中综合评价方法的运用

2017-03-13钟民何庆福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6期
关键词:环境评价运用

钟民++何庆福

摘 要:近年来,多因素、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逐渐成为环境评价主流趋势,它更客观、更合理地为人类社会调整自身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目前,环境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模糊数学方法、灰色系统理论、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这些综合评价方法在环境评价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此,笔者在文中主要针对近年来在环境评价中运用广泛或者新出现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同时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有关原理和运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环境评价 综合评价方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b)-0071-02

人类社会在生产和生活中离不开环境基础,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在人们认识环境、改造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客观、全面地进行环境评价工作,努力做到保护环境。我国环境评价工作在数十年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在研究技术和研究理念等方面的鲜明特色,尤其是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广泛运用。与环境简单评价方法相比,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它是建立在多因素、多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数学模型、数学算法以及其他综合分析手段等,能充分利用在实际环境中所监测到的所有数据,以便更为真实、准确、有效地反映当地的环境质量,有效避免信息失真,同时也为环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环境评价中,对于简单、直接、单一的环境因素影响,可以采用列举清单法、网络法、矩阵法、图形重叠法等一些简单的环境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然而对于复杂的环境因素影响,则需要采用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笔者在文中就针对环境评价中的综合评价方法的运用进行阐述。

1 数学模型评价法及其在环境评价中的运用

1.1 模糊数学方法

精确一直以来是数学应用范围的标准,直到1965年,Zadeh首次将模糊现象引入数学应用范围内,他认为人类大脑具有判断和识别问题的模糊特点,且模糊现象对于人类来说并不陌生,它早已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和大自然中,这个观点进一步拓宽了人们常规的数学应用范围,同时标志着模糊数学正式被人们所接受和运用。由于环境是一个动态变化系统,影响其的因素大多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模糊特性,模糊数学方法采用隶属度来描述影响环境因素差异的过渡状态。例如岳子明等研究人员在综合评价北京通州区绿色食品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时,他们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择土壤重金属作为综合评价指标,根据模糊变化原理,运用模糊变化分析方法和系统评价方法对检测数学进行综合评价,在描述土壤重金属指标时巧妙构造等价模糊子集量化,评价结果与土壤实际污染程度符合。又如徐秋华等研究人员在对石竹湖1995—2001年各个年度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时,便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了能够进一步得到石竹湖连续7年间水质变化趋势图,同时为了科学评价不同环境影响因素差异,徐秋华等人巧妙借助加权综合评价方法,针对影响因素确定各自的影响权重,结果不仅准确绘制出石竹湖1995—2001年的水质变化趋势图,还对各个年度的水质优劣进行了等级排序。

1.2 灰色系统理论

1982年,邓聚龙首次提出灰色系统理论。他认为环境系统时刻都处于发展变化中,很多环境影响因素极具不确定性,在环境评价中所检测到的环境因素数据有一部分受到了有限时空限制,属于有限数据,如果在综合评价中,忽视这些有限数据的影响,则得到的评价结果势必会无法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因此,邓聚龙认为环境系统本质上属于一个灰色系统,在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时可以借助灰色系统理论,该理论能够有效解决在环境系统中的不确定性、有限数据等问题。灰色系统理论常用的两大研究方法为灰色关联分析和灰色聚类方法。在环境综合评价中,当需要对关联对象之间的相关性程度进行分析评价时,可以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如吴开亚等人在对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于流域内关联影响因素之间的次序、强弱、大小等都进行了科学定量分析,结果与巢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有力证明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可以成为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重要方法。再如,语言厅堂音质的常用评价指标为信噪比、语言清晰度和混响时间,刘玲玲等研究人员在对不同类型的教室音质进行综合评价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择信噪比、混响时间、语言清晰度等信息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数据信息综合分析和比较后,发现与未采取吸声处理的阶梯教室相比,小教室的音质环境明显好很多,因此她建议为了有效改善教室内的音质环境,可以适当对教室采取吸声处理,提高教室音质。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相比,灰色聚类方法是一种多元分析方法。例如赵光影等研究人员便利用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对七台河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在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时,他首先借助灰色理论对其进行科学聚类,其次根据聚类对象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类别判定。测试结果与七台河市地表水环境实际质量相符合,这有力地证明了灰色聚类方法在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1.3 集对分析法

集对分析是有效解决环境评价中不确定性问题的另一有效方法,它是由赵克勤提出的。目前,集对分析方法凭借自身优势已在社会经济、环境、生物、气象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和关注。集对分析方法,顾名思义,其研究对象为环境因素中两个具有一定关联的集合所组成的系统。具体研究思路为:针对两个集合之间的关联性,可以从3个不同研究(对立性、统一性和差异不确定性)角度出发。继而运用一个同异反联系数充分反映上述分析结果,最终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1.4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思路为化繁为简,层层分析。即先将复杂问题中的因素按照主次、支配关系等分解成有序、关联层次,然后对每一层次每两个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定量分析、判断等,最终根据分析结果对不同因素影响重要程度进行综合排序,最终得到综合评价结果。例如在对我国黄山六大景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时,张美华等研究人员则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将六大景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层层剖析,化繁为简,最终得到六大景区的环境综合评价结果。目前,层次分析方法在综合评价环境中的复杂影响因素方面逐步凸显自身优势,其应用前景良好。

2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环境评价中的运用

1968年加拿大学者Tomlinson首次提出地理信息系统。Tomlinson认为研究地理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在对地理环境研究时,需要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模拟和显示等,地理信息系统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它是一门空间信息科学,有效融合了多项科学技术优势,如计算机科学、测绘学、地理学、空间学以及统计学等,从而得到地理环境研究所需要的动态信息。例如在综合评价我国水库污染程度时,可以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准确得到水库环境生物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的分布图、预警图和综合评价图。

3 結语

综上所述,环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实现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部门要科学运用综合评价方法,更科学、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从而为建设环境、保护环境提供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 丁建超,王盼盼,唐欢.综合评价方法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16):87.

[2] 陈晓坤,桑长波,李珍宝.煤田火区有害气体排放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6(2):55-59.

[3] 刘杰,杨鹏,吕文生,等.基于北京市6类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1):310-315.

猜你喜欢

环境评价运用
洋县无公害粮油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产品质量控制对策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