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音
2017-03-13杜梦甦
在人类社会之初,音乐以口耳相传的模式传播。随着音乐文明史的开篇,音乐评论便如影随形,从原初的只言片语到当下的万语千言,从个体的喃喃自语到群体的众说纷纭。
音乐评论是音乐审美体验的真实表达;是音符与文字的秦晋之好;是立足于创作与表演、自我与非我、时间与空间等不同视角与层面的再度创作;是音乐语义与环境的符号转换;是音乐传播与传承中具有美学要义的书写。
一
《紫茵音乐笔记》是一套以“现场观演体验”为核心表达要旨的音乐评论精选文集,著者:陈志音,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内含2000年以来她发表的68部歌剧现场评论、56场音乐会现场评论以及65篇音乐杂文。
初遇这套书,极富眼缘,外观淡雅而厚重、精致且亲和,恍若偶遇四位“玉衣丝履”的谦谦君子,瞬间难以释手。其装帧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别具匠心地将线装书与当代装订技术合二为一:外露的线装书脊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古籍书的品相之美,不仅从视角上令人愉悦,彰显“惟有读书高”的文化传统情愫,而且一改多年以来阅读过程中“书不平”的状况,这种实用之妙委实可以让读者在翻阅每一页书的时候都感受到平和与顺直。
陈志音,笔名紫茵,生于音乐之家,自幼被浸润在乐池里,儿时起就与小伙伴们在国乐与洋乐的巷子里穿来穿去地“过家家”,或在音乐厅的后台;或在戏台子的马门边。78级音乐与汉语言文学系双专业的培养模式,为其后的每一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特约编辑;中央电视台文艺部的特约编导、撰稿人;《国家大剧院院刊》的主笔,特约专家评论撰稿人;《艺术评论》《人民音乐》《歌剧》《歌唱艺术》等期刊的特约撰稿人;《音乐周报》的副总编辑。几十年的耕耘,成就了彰明较著的事实:出版了个人专著6部:《中国当代音乐家访谈录》《我们的国歌》等;合著20部:《中国乐评人手记》《中国乐评》《音乐77》等。
二
《紫茵音乐笔记》共四册,分别是《调弦——56场音乐会现场乐评》《说乐——65篇音乐杂文散文》《魔笛——38部外国歌剧现场乐评》《夜宴——30部中国歌剧现场乐评》,精选的这189篇文章是著者奉献给母校西南师范大学诞辰110周年的特别礼物,其基石是她经年累月、逐字逐句、聚沙成塔的音乐评论文章的六百多万字。
《调弦——56场音乐会现场乐评》是字里行间的音乐会现场,鲜活而灵动。《雪夜 紫禁城琴音回荡》用细腻而宽厚的笔触描绘了陈宏宽北京音乐会的现场实感:素白的节目单;现场小朋友的“动静”;演奏家落座钢琴前静静的等待与非同寻常的艺术感染力;以及著者对主办方、演奏家和观众各方的思考。《黄土地的生命之歌》一文中的色彩对比尤其引人入胜:在古树参天的中山公園内音乐厅,舞台上放着横七竖八的老板凳儿;民间艺人的粗布简装与主持人濮存昕为了表达敬意刻意穿着的藏蓝色正装;华山民间悠然自信的老腔儿与现场解说满怀深情的字正腔圆等,传统与当下在那一刻共融。
《说乐——65篇音乐杂文》是一篇篇著者与音乐捂了多年的“贴心话”:爱喜交加、颜悦心欢、津津有味、妙趣横生。《何若评乐 何堪乐评》的字里行间满是坦诚的墨,率真的字,火烫的言,冰清的理。《听音乐会你去哪儿?》是接着地气摆的龙门阵,是听小泽征尔与维也纳爱乐乐团?还是哈丁与伦敦交响乐团?是去人民大会堂?还是去保利剧院?著者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从消费角度、声响效果、审美关系等多角度言说听音乐会的价值取向。《“老西”戏说“谭家菜”》妙不可言!“老西”(意大利指挥大师西诺波里)把一道道中国菜与音乐比肩:“酥鲫鱼”很像勃拉姆斯,味浓而柔和。“芥末墩儿”似罗西尼,很给劲,很通透!“清蒸桂鱼”是拉威尔;“酥乳鸽”是莫扎特;“板栗野鸭”是贝多芬,太棒了!回味无穷。
《魔笛——38部外国歌剧现场乐评》是极有腔调且色彩浓郁的西方歌剧现场观演评论精选,来自于作者多年来不辞辛劳、舟车劳顿地穿梭于200来个音乐现场与几十万字的笔耕,见识与践行,彼此平行。书中那些歌剧界耳熟能详的经典:威尔第、罗西尼、马斯卡尼、普契尼、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等作曲家的标志性作品,作者几乎都是多版、多次现场观看。还有那些在国内首演,且极少上演的经典作品,如:珀塞尔的《狄朵与埃涅阿斯》、布里顿的《螺丝在拧紧》、亨德尔的《塞魅丽》、肖斯塔科维奇的《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等,都是些可遇而不可求的歌剧现场和弥足珍贵的情节与细节。
《夜宴——30部中国歌剧现场乐评》的聚焦点是中国原创歌剧。从最初的《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到新时期的《原野》《霸王别姬》《夜宴》《狂人日记》等,让中国故事、乡土情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传统与当下的诗情画意溢光流彩地跃然笔下。正如音乐学家居其宏所言:“她这两本歌剧评论不啻是一部散装的新时期以来中国歌剧演出史和中外歌剧交流史,对我国中外歌剧史论研究填补了重要的空白,提供了宝贵的评论史料和学术素材。”①
三
《紫茵音乐笔记》的每一篇评论,作者均立足于“现场”,但又不仅仅表达“现场感”,最令读者受益的是以有限的“现场”为中心点而做出推向纵深的辐射:对原创作品与各种版本的比较;新版演出的来龙去脉;演员阵容的特点;现场感受的亮点等等。简言之就是:从整体文化视野的广角,聚焦到具体音乐艺术事项;将每一场音乐表演的表现,置放于当下的文化环境。这样的文字表述,让读者既可以“知其然”,又可以“知其所以然”地品味每一场音乐。全书文字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对大众读者而言,是一目了然的音乐文学;对专业读者而言,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业界资讯;对音乐评论专业而言,是具有切实意义的参考文本。
《阿伊达》并非首次在这座城市上演,本人现场聆赏“复读”至少不下四个版本十余遍……两晚连续听了B组彩排和A组首演,我可以负责任地说,2015年1月北京首演的新版《阿伊达》,中国、亚洲、世界一流。这部经典由此标定一个新的丰碑,攀升一座新的巅峰。②
这是出自书中《阿依达——凄美的古老爱情 丰美的现代视听》中的话,其中蕴含了音乐评论最重要的核心的原则:态度与责任。关于态度:著者针对同一剧目,能多次在不同的现场“复读”十余遍,这种在时间与精力上的付出,首先是发自内心对剧目的尊重,其次是对其所写评论极其慎重的态度:不是一晃而过,而是弥足珍贵的业精于勤。关于责任:“复读”的观剧行为无疑源之于“负责任”的内心意识:看过再写,非看不写。正是基于这种高度自律与追求完美的职业素养,基于数次亲身体验的专业经历,最终敢说并能够给予这样底气十足、令人信服的评论。这种白纸黑字的表述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对现场每一位演职人员负责、对读者负责,更是对这一段艺术历程负责。
纵观全书,从字里行间可以多次看到著者在观演现场之前的预习工作。毋庸置疑,预习是她准评论阶段的重要事项。
2008年10月15日,珀塞尔歌剧《狄朵与埃涅阿斯》全版在北京音乐厅国内首演……笔者大致问了问,即便是我们的音乐界人士,大多数对该剧也是毫无听觉经验。别说听现场,唱片也没见过有卖。要想寻找其踪影,大概只能去唱片收藏家或音乐院资料室里翻捡……③
著者以作品为基点,从史观的视角开始工作:第一、收集原创文本(剧本或是谱子)与音响(CD或是VCD等视听资料)进行阅读与聆听。第二、对过往评论信息进行汇总,曾经有哪些人写过评论,他们是如何评价该作品的。第三、对准现场基本信息即时地收集,即本此版本的演出组织者、主要演职人员、演出前的主办方的宣传亮点以及重要的新闻发言等。总之,就是倾力做到在进剧场观演以前自己先“心中有数”。在现场以前尽可能地“有知”:对作品一度创作的“知”,包含该作品创作的原生状态及其语境,也就是作曲家本人在何时、何地、何种状态下进行的创作以及该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内涵;对作品二度创作的“知”,包含表演者的基本信息与特性,他们是如何对原创作品进行解读,演绎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共性与个性特征。换言之,评论的基础是一种“懂”,是一种与作品来龙去脉的相知相随的明白。唯有这种“懂”,方可与台上共鸣;唯有这种“懂”方可让评论者、作曲者和表演者一起做同频率的话语分享,这大概也是每一位被评者内心最希望的结果。
事实上“预习”的确是乐评的第一要务,因为每一次现场呈现,其本质都是审美体验的创造,具有唯一性,既不可替代,亦不可复制。众所周知,即便是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演员,也不可能奉上完全相同的一场表演,台上的精妙绝伦往往是稍纵即逝不可多得的。作为观众,得其愉悦即可;作为评论,能否即时共鸣至关锁钥。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门道即是提前的认知与累积。
在现场,著者敏锐地洞察舞台:其一、静态场景:“深红丝绒大幕开启,淡蓝背景优雅安谧,两侧汉白玉般的垛柱上祥云缭绕美轮美奂④”,精简而秀美的文字讓现场的画面瞬间跃出文本,浮现在读者的脑海里,咀嚼语言的韵味。其二、舞台细节:“下半场,这位白发老者为“肖七”在指挥台上足足站立了80分钟”⑤,以他者的口吻,像旁白一样陈述舞台。其三、现场版本的与众不同之处:“钢琴协奏曲《黄河》,熟悉的音律+全新的模式。刘诗昆不用交响乐队,为其担任协奏的是琴童黄南淞。70岁和14岁的“祖孙式组合”为这部中国经典注入新的人文内涵”⑥,提纲挈领、简洁明了地突出现场的亮点。
著者描述的现场是环绕整个演出区域中出现的事无巨细的要素和为所当为的言说,她对鲜活的观演氛围的敏感,以及细微的文字渲染,给予读者的是一份份滋滋有味的“趣”。细品文本,成分丰富:记者的视角、乐人的专攻、文人的学养。配方独道:真实与真诚、客观与善意。手法精良:在宏观与微观、感性与理性之间追逐平衡。对于舞台,著者不仅拥有发现美的慧眼,而且具有书写的妙笔,文中对演员的赞美之词令人赏心悦目:“和慧唱得太好了!她的声音像天鹅绒一般光洁柔润,富于弹性与活力,思想深邃,情感细腻,表达含蓄……她的歌声,仿佛从天际飘来,好像在耳边呢喃。再强的音量也不具有攻击性杀伤力,只有真善美的感染力;再弱的音量也不流于虚空式的稀薄感,只有松通活的渗透力。哪怕声线细弱游丝,ppp也会穿越尘埃悦耳入心透彻见底。”⑦对于场景的描述亦是相当的真切活泛,三言两语,有时仅用一句话,立马勾勒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大场面:“那晚的人民大会堂,开演前观众席活像个大集市,男女老少方言土语、吆三喝四喧腾热闹。我都傻了,从来没有在歌剧现场见过这光景”⑧。文中还有一种难能可贵,那就是对作品的谏言。业界常说在乐评中需要正直,但真正做到需要足够的储备:能力与品行缺一不可,心灵的自由还需要与言辞的智慧并驾齐驱。著者用客观而善意的表达方式,让笔底留存诸多的“话美理端”。诸如:“但,从女孩出手的第一部歌剧剧作看,这个题材于她,还是显得有些勉为其难……绝不否认文本呈现出来的优良鲜活的文笔,空灵妙曼的诗意,美艳瑰丽的华彩;可是,这些诗意、这些华彩,太过散文体,太过影视化了,用在这部歌剧里,实在有些格格不入不搭调。《咏·别》文本,最缺乏的恰恰是最不可缺乏的戏剧性角色与角色化的性格与力度”⑨
音乐作为时代重要的文化事项,真实的记录与阐释是凸显其文化意义的要事。《紫茵音乐笔记》给予读者的是二十多年音乐现场的真实感观与话语分享;给予当代音乐创作、表演、欣赏与研究的是弥足珍贵的第一现场文献。写在当下,传语未来。志音写音,岁月留音。
① 紫茵《紫茵音乐笔记·魔笛——38部外国歌剧现场乐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序第3页。
② 同①,第3页。
③ 同①,第219页。
④ 紫茵《紫茵音乐笔记·调弦——56场音乐会现场乐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62页。
⑤ 同④,第10页。
⑥ 同④,第64页。
⑦ 同①,第8页。
⑧ 紫茵《紫茵音乐笔记·夜宴——30部中国歌剧现场乐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页。
{9} 同⑦,第32页。
杜梦甦 四川音乐学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 金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