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策略
2017-03-13徐璐歆
徐璐歆
摘要:本文认为高中生需要树立责任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义务意识等三种法律意识,结合提高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主要意义分析,我们提出了应大力推行实用性法律教育,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要思想政治课上进行渗透性的法律意识教育,优化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手段等高中生法治意识培养教育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5-0283-02
一、引言
高中生大多是未成年人,自身对社会不良风气的认知水平较低,进而更容易受其的影响形成对法律条款的错误理解与故意挑衅。同时,高中生本身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较为不足,结合于自制能力的缺乏,导致高中生成为了极易受外在不良风气影响的人群之一。当学校周围环境存在着不稳定因素的时候,青少年走向犯罪的可能性将会更大。因此,研究与探讨高中生法律意识的教育显得非常有必要,我们需要完善相关的教育策略。
二、三类法律意识的树立
法律意识指的是社会大众对法律内容的认知与看法,其包括观点内容与思考态度等方面。法律意识作为法律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就高中生来说,需要加强对其的认知,以此来确保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在。高中生需要从责任意识、公民意识以及对权利义务的认识出发来形成自我的基本认知观。
(一)责任意识的形成与树立
责任意识一方面指的是我国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具备的法律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是就高中生自身来说,应当具备的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责任意识。就目前的中学教学活动来说,其往往是注重于对学生道德教育的落实,而忽视了对学生法律认知的培养,导致高中生的责任意识长期以来都是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在这里,法律责任既包括了刑事责任,也包括了民事责任以及行政责任。因此,在针对于高中生的教学工作开展,需将立法意识与立法原理融入其中,以此来提高高中生对法律内容本身的理解与认知,使得法律的权威能够体现出来,确保高中生能够成为维护法律的积极分子。
(二)公民意识的培养
公民意识指的是每一个人本身在国家与社会中对自我的认知,同时,涉及到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与义务。整个认知体系形成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就高中生来说,其作为一个认知逐步成熟的个体,其本身对这些要素的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可是公民这一概念会让高中生产生疑惑,因为这大多时候都是出现在书本中,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没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中生本身也开始逐步地在认知公民意识的价值所在。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其势必需要明确公民的意义所在,将自身与祖国相联系,进而成为祖国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三)权利与义务的认知
高中生的认知体系建设需要从法律意识的培养开始,为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于对权利与义务的认知,以此来让高中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明白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得以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为高中生的学习活动添加法制历史学习的内容。由远及近地为学生普及相关知识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借助于这样的学习方式来明确法律价值,在享有正确权利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履行自身的义务。
三、提高高中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主要意义
(一)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
加强对高中生法律意识的树立是为了让高中生得以更为深层次地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容与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让高中生借助于法律意识学习活动来让高中生得以从法律的角度来认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而主动地成为建设者之一,激发高中生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二)建设法治国家的需求所在
高中生的法治教育需要从小开始,从细节出发。我国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需让每一个高中生能够培养起正确的法律意识,这既是高中生成长的需要所在,也是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
(三)降低青少年犯罪率的有效举措
通过让高中生增强自身认知,提升自我修养来让高中生得以形成正确的是非判断能力,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来约束行为,增强控制力,确保高中生得以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四、高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增强法律教育的实用性
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需要让高中生首先懂得法律内容,并且主動地去学习法律知识。为此,增强法律教育的开展实用性显得尤为必要。在高中生的教学活动中,需要让学生能够逐步的认识法律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得以科学地形成法律意识,并且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与处理能力。同时,这些教学活动也应当与学生的高考相联系,以此来让学生提高认知水平。比如,在权利与义务进行认知的时候,可以结合于时下热点新闻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成为教学内容的引导者,以此来确保学生的认知得以更为准确,促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进步。
(二)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学校可以主动邀请校区所在地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对高中生进行校园法制宣传,特别是关系未成年犯罪和违法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知晓什么行为可为,什么行为不可为的规范行为模式,用警示和激励的双重方式提高高中生的法律学习和遵守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家校合作等方式对高中生进行法治教育。要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教学内容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求及学生实际,慎重选择重点、难点、热点等问题,精心设计专题,比如设置法律基础理论专题、宪法专题、部门法专题、程序法专题等。做到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学生系统的理解和整体的掌握法律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要思想政治课上进行渗透性的法律意识教育
在思想政治课上,要将对法律知识教学的目标制定出来,其需要做到:(1)通过设置科学的教学目标来让学生能够在提高法律认识的同时,更为轻松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针对于教学活动中的不重视现象,需要做到及时处理与有效解决,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更上一层楼。(2)针对于教学能力目标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在日常的政治课堂上,形成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与解决能力,以此来引导学生得以逐步地规范自身的行为,增强对权利与义务的认知水平,成为真正意义上地合格公民。(3)注重于对品德目标的追求。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情感认知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培养法律意识的同时,懂得现代化法律意识的价值所在,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四)优化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手段
主要针对一些有关条例、概念、意义等加以记忆的法律知识,可以采取学生阅读,提出疑问见解,然后教师指点讲解。对记忆性的法律知识,可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是非或选择题,不定期的进行临时抽查等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使学生们得到充分的锻炼,知识掌握牢固,规范他们的言行、指导他们的实践。在教学中改变传统授课,摆脱沉闷课堂,将法制教育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让死气沉闷的政治课堂“活”起来。
五、结语
总的来说,高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需针对于出现的问题与实际需求来不断创新与不断完善,以此来解决传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促使学生能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实现自我的发展,提高法制意识,继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玉.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J].亚太教育,2015(6):55-55.
[2]王明诗.浅议当代高中生的法律素养及法制教育[J].中文信息,2015(11):230.
[3]管桂翠.高中生法制教育长效机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