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柘远 不如去闯一闯
2017-03-13王跃
王跃
“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四点钟的照片”在网上疯传了多年,无数人曾被里面灯火通明、座无虚席的情景打过鸡血。而就在去年,一篇“哈佛学子调查凌晨四点图书馆是什么样”的辟谣文章出现了,以严谨的态度,向图书馆馆员和哈佛学生们分别求证,最后证明凌晨四点钟的哈佛大学图书馆原来是一碗假鸡汤。考证文的作者叫李柘远,現就读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文章在他的微博上贴出后,被数千个官媒和自媒体转载,阅读量达到五千万多。不仅如此,他还写过《耶鲁本科+哈佛MBA的90后男生浅聊学英语》、《读一所名牌大学,到底有什么好的?——从我的耶鲁经历说起》、《写给我们年轻人:想成为1%的成功者,就必须要克服的毛病》等多篇爆款文章。作为耶鲁、哈佛大学的双料高材生,又有着英俊的外表加暖男的气质,李柘远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国民学长”。
坐在李柘远对面的时候,是我离哈佛最近的一刻。大多数人都会被他的履历闪一下吧:本科读耶鲁大学,两年知名投资银行高盛的工作经验,创意旅游平台牛游果联合创始人,哈佛大学MBA在读。单拎出任何一项都能秒杀一众人。而现在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青年作者。他的新书《不如去闯》2016年年底问世,记录的是他从高中为耶鲁奋战到成功走进哈佛所经历的一切。读罢,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下,即:优秀、正能量、自制、一路开挂。
李柘远身着哈佛大学的文化衫,身材修长。虽然生长于厦门,但他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声音磁性且温暖,举止绅士而得体,给人一种恰到好处的舒适感。看到周刊过往封面上素颜的章子怡,脸上的色斑和细纹清晰可见,他有点觉得意外,“她完全素颜啊,她平时真的这样子吗?”然后,便不住地赞叹章子怡的素颜美,“这个好,太棒了,I love it,it is great.”这种对女性之美的健康的、开放的价值观多少与他在海外接受教育的经历有关系。
李柘远曾创下过一个纪录,他是福建省第一个直接被耶鲁本科录取的高中生。小时候,受母亲的熏陶,李柘远热爱阅读。从幼儿园到小学前,妈妈每天给他读睡前故事,从来不是幼齿的童话故事,而是《西游记》、《三国演义》、《爱的教育》等大部头。因为妈妈是大学英文老师,时常有学生到家里来喝下午茶,讨论《简爱》、《牛虻》等西方文学,李柘远耳濡目染地就对学习这件事有了自然而然的亲切感,对西方世界有了最初的印象。爱读书给了李柘远独立思考的能力,加上妈妈给他的自由和信任,从小他就很有主意了。
升高中前的暑假,李柘远看到一则新闻:复旦附中学生获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录取。他突然像被扎了一针,一个激灵醒过来了。这之前,他一直以为北大清华是高中毕业后能去的最牛的地方,而彼时,李柘远“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陶渊明偶入桃花源那般,我也进入了一个令我肾上腺激增的美丽新世界。”他决定当厦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李柘远本来就是一个“非典型优等生”,信奉no zuo no up。按他的话说是爱折腾,一边上学一边总想方设法到学校外边去找“好玩儿的事儿做”。高中时,他偶然发现了“模拟联合国”在几所牛校里开展得如火如荼,便在自己就读的厦门外国语学校里首次组织起队伍并担任领队。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争取到参加“复旦模联大会”的机会,并捧回了“主席团特别代表奖”;他还通过央视科教频道网站了解到“蒙古恐龙坟场与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科考行动”在全国海选四名队员的消息,经过层层筛选,他最终跟着考古专家和冯仑、王小丫等大咖一起在茫茫戈壁和贝加尔湖畔的秘境度过了难忘的时光。同样通过网上找到的信息,李柘远还参加过美国青年政治家夏季学院,成为那届唯一的非美国学生,并在学习紧张的高三,作为中国代表拿着全奖参加了古尔福德论坛/伦敦青年峰会……妈妈一度担心他“太折腾”了,提醒他不要用力过猛。而李柘远却不以为然,“我认准的事,又不是去吸毒放火做不好的事,我清楚自己的选择。”
对于李柘远,折腾就是要闯出舒适区,“人要泼辣一点,不要给自己太多条条框框,别这个不敢吃,那个不敢做,想那么多不如去闯一闯。”“那你有过无力感吗?”记者问。“没有过。”李柘远答得斩钉截铁,“我很清楚我的短板在哪,如果你让我学芭蕾是不可能的,我知道我不行就压根不去尝试,既然我选择的事情,就是我有可能做好的,即使中间觉得好难,但拼了也要做好。”
对自己清楚的认知能确保自信和不失控,李柘远很早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2+1”计划:毕业后的前两年做一份稳定的工作打好基本功,第三年做点任性的事,然后继续深造。当他放弃百万年薪离开“高盛”时,很多人都不解,但他心里有数——投行的工作给他打下了金融领域的基础,之后投身“牛游果”做自己喜欢的旅行,同时体会创业的五味杂陈,再进哈佛,享受创业领域卓越的研究成果、丰厚的技术与资金资源,以及济济的人才——他更远大的目标则是做一名投资人。
不过,这次出书倒是个美丽的意外。李柘远在2015年离职后开始用微博分享自己在旅行和创业中的一些生活见闻和感想。但因他的经历太牛,时常会收到私信询问关于留学、求职的问题,起初他都一一回答,但慢慢地问题越来越多,直到积累到三万多,他觉得不如统一回复,就有了第一篇关于学英语的文章。文章不断被转发,阅读量像滚雪球一样扩大,李柘远感觉到自己火了。2016年5月23日之前他微博有3.5万的粉丝,到年底已经拥有39.9万多个,最多一天涨了1.5万多粉,现在这一数字已经增至43.9万多。
助人是他最初的动机。对于李柘远,“与人为善,帮助别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耶鲁读书时,他曾做过公益旅行协会的主席,其间去过印度贫民窟给当地小孩当人肉篮球框,去过福建西部支教,他说:“我喜欢玩,也喜欢组织大家玩,同时做出比玩更有意思的事。回到耶鲁我们会不断地与他们保持联系,给他们寄我们耶鲁学生募捐的书,甚至钱,还资助过当地的孤儿飞到美国去参观我们的课堂,这才是真正的公益旅行的精髓。”
《不如去闯》一书里满满都是干货,不仅记录了他如何申请名校,海外生活以及投行、创业等经验,里面还有他对当下年轻人的一些状态的反思,比如,拖延症,手机瘾,纠结迷茫和制定小目标。他在微博上会分享生活,偶爾拍个小视频,发起读书活动,给粉丝们推荐书单、寄明信片,继续写文章解决一些新问题。他传递善意、正能量,为自己赢得一个“国民学长”的称号。李柘远喜欢“学长”这个词,“它有种温暖的感觉”,但不太赞同“国民”这个形容,“我很感谢大家对我的抬举,我觉得国民什么是一个很浮躁心态的影射,它的假设条件就是很容易粉上一个人,我想说的是很多人崇拜明星偶像都是他们心中理想的描绘,或是说一种人设。”
不过,他坦言,受到这么多关注也挺开心的。他曾故意把微博的新增粉丝提醒打开,听手机不停地响不停地被刷屏。同时,他也心生忐忑,尤其当粉丝远道而来参加他的见面会,送他喜欢的玩具和亲手做的糖醋小排,甚至在微博上发起为他写情书的活动,他会觉得自己何德何能,无以为报。经过密集的新书宣传期,李柘远更加确信自己的喜好,虽然凭他的颜值完全可以在演艺圈出道,但他很清醒,“我并不是一个聚光灯下给大家演讲的人,我更希望有更多时间去沉淀一下,公众人物有时候甚至会走艺人路线,但我是不会走这条路的,这本书写完回到学校以后我可以瞬间回到完全素人的生活,我没有任何的留恋,但是现在做的工作我也还挺享受,因为毕竟是完全没有体验过的事情,所以因为没有什么留恋,我可以选择放弃这一切。”
Q=《北京青年》周刊 A=李柘远
Q:在高盛这样的投行工作两年就够了吗?
A:如果没有读商学院的计划,其实可以多待一两年——高盛赚钱很快,一个月基本薪资都有10万人民币,这对刚入职的人是很高的。我当时走真不是因为怕熬夜,就是觉得年轻时捕鱼很重要,但获得捕鱼的技巧更重要,如果你在高盛这个温室待着也可以,会升职,一年一两千万的薪水也不错,但我没有想当这种人。高盛虽然累,但是一个很单纯的环境,我做一个初级员工有点像读另一所大学,每天就是交作业,但是创业,就是进入到一个大湖里去,各种江湖的人都有了。
Q:你有叛逆过吗?
A:叛逆过啊,小时候觉得抽烟挺帅但又不敢买烟,我就偷偷拿草稿纸卷一点青草抽,刚抽一口被我爸看到了,痛揍我一顿。我小时候也有一些很“坏”的时候,比如说搞一些恶作剧啊,在厕所门上放一大桶水。但那种青春期的叛逆好像没有。
Q:你有不太自信的地方吗?
A:比如让我参加真人秀什么的,之前录的奇葩大会,就是汇集了各种“奇葩”在那唇枪舌战,撕逼,我觉得我是那最大的一朵奇葩,因为我完全怼不过他们,当时录场外,我们在海洋球里,导演一喊“action”,另外两个人就开始说“啊,你是耶鲁哈佛的嘛,你拽啊,你英语好啊”什么的,我完全怼不过他们,他们口才特别溜又很毒舌,这就是我不擅长的地方,我插不了话,也不知道如何去接梗。但我想,我不是你们这个世界的人,不如你们我也不觉得是多么大的沮丧。
Q:有什么技巧帮你摆脱负能量吗?
A:就吃点好吃的,我挺爱吃甜食的,冰激凌、巧克力,这些会分泌多巴胺嘛。我也喜欢去跑跑步,早上跑半小时,如果心情不太舒服就跑一小时,满头大汗再洗个热水澡就觉得都好了。
Q:如果让你体验一种不同的人生,你想成为谁?
A:我挺想体验一下猫王的生活,他算是一个音乐上的传奇,想体验他从田纳西州走出来,不是体验他在聚光灯下那种荣耀,而是在荣耀下他是如何不断地推出音乐作品的。另外我挺想体验一下三毛的生活,尤其她跟荷西的爱情,在西撒哈拉的故事,我看了特别感动,她是用真情写故事的人。我还想体验一下毛泽东的生活,一代领袖,重走长征路吧,还是挺钦佩他的,虽然人们对他的褒贬不一。
Q:现在有想去的地方吗?
A:今年我想去一趟新西兰,去体验一些极限运动,还想去亚马逊热带雨林跟原始部落的人去体验一下那样的生活,还想去巴布亚新几内亚,那有食人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