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研究

2017-03-13刘磊周超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5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提升路径高校辅导员

刘磊++周超

摘 要:单纯的实践性工作已无法适应社会转型期学生工作的日益复杂性,提升辅导员前瞻性、预见性、分析性和解决性的科研能力已成为新时期学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需在找准着眼点基础上,围绕内在的能力素养和外在的软环境建设开发提升路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科研能力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a)-0174-04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for College Counselors Under New Environment

Liu Lei1 Zhou Chao2

(1.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210023, China; 2.JiangSuSu Yuan Law Firm, Nanjing Jiangsu, 210036, China)

Abstract:The simple practical work unable to meet with the students work complexity during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For improving students works quality, counselo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with prospective, predictive, analysis and solution become very important questions. Based on starting point analysis, the improving path of counselo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should centre on inner ability literacy and outer sof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Key Words:University counselor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mproving path

21世紀以来,社会环境变化和教育变革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高要求。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呈现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发展趋势[1]。与此同时,学生的心理、思想和思维方式也在一代又一代地经历着改变,从一元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个人倾向和利己主义的泛滥等外在和内在不断地更迭变化。一方面,要求高校辅导员改变自身角色:由“政工干部”到教师和干部身份兼具;由“思想政治教育”到教育、管理和服务一体;由“实际工作”到实践、理论研究并重[2]。另一方面,也要求他们改变固有的观念:由传统到现代化的育人观念;由惯性到开创性的工作思维;由经验主义到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的工作模式。以上诸多变化,对新时期辅导员科研能力的需求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来得迫切。但是,鉴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队伍建设、角色定位、学科背景、制度保障等无法回避的职位个性化的特征。长期以来,对辅导员队伍的科研能力建设缺乏应有的认同和重视,他们的科研工作长期处于“自发”和“散养”的状态。这种“放任型”的管理模式和“习惯性”的思想意识,使得这一群体的科研能力存在很大缺口,科研素养尚未形成,因此,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建设必将是一场任重而道远的变革运动。

1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的着眼点

能力建设的前提是对建设对象的科研能力有全面的认识和科学的评估,这样才能对高校辅导员当下的科研能力和预期的建设目标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从而达到准确定位和深度挖掘其科研潜力的目的。

因此,针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来说,应着重培养他们如下的科研能力:(1)培养其面对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和问题的适应与解决能力。这需要建立一种长期学习能力,在万变的环境中可以更新自我,持续拓展辅导员能力成长空间。适应、解决和学习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的累积和前瞻性的眼光,属于中长期的培养策略。(2)培养其提炼学科前沿动态,追踪前沿技术的能力。严格意义来讲,这是一种工作技能,工作技能的培养具有明确性和针对性,但同时也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并非简单地提高过程。这种能力是通过意识形态上升到科研习惯上加以实现的,既非技术和制度所能约束,更非人文关怀可以解决。(3)培养其跨学科移植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能力。这同样是一种工作技能,创新是科研的生命力,工作技能也是高校辅导员的生命力,科研创新是个复杂的过程,这个复杂性使得研究者对于信息的需求和筛选呈现出动态和混沌的特征。新时期下,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的目标应不仅仅停留在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上,更要善于发掘其潜在和未来的需求,为学科创新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4)培养其处理人文与理论关系的能力。高校辅导员区别于专业教师的一项主要特征,就是其针对学生的特殊服务和管理性,人文关怀和理论知识兼容并济始终是他们的最终诉求。这种诉求更多的要依赖于管理、激励和学习机制的改革和辅导员队伍结构的优化。(5)培养其以提供学生服务与管理实践为目标的实践创新能力。这个是涓涓细流汇于一脉的终极能力,这个时期,需要“微型化”的改造能力,即微创新。它是一种基于出现的新问题,在关键服务形态和技术上提供更为灵活而又具实际应用价值的服务开发,从量变到质变,最终通过多种微创新的整合对辅导员战略创新产生冲击,从而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能力[3]。

除此之外,辅导员的独立人格、自主意识和职业道德等作为科研能力培养的基石也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建设作为一种发展的理念,还要权衡和处理好个人利己主义与职业道德素养,个人精英主义与个体能力差异以及机制工具理性与价值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这些不失为科研能力建设的保障,它们将伴随和见证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从无到有的始终。

2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包括内敛的能力建构和外化的能力输出这两个维度,能力建构靠辅导员自身的能力修为去实现其“人力”向“人才”资源身份的转化,这是能力建设的基础、核心和根本动力的内在路径选择。能力输出则是通过机制等外化的手段,提供给能力建构所需的条件和保障,促使其转化成实践能力的一种能动过程。它是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影响因素的外在路径选择。只有经过内外路径的协同作用,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才能得以实现和形成。

2.1 科研素养培养的内在路径选择

科研素养相对于研究能力而言,是概念的泛化和升华,它不仅仅是能力的提升,而是基于科研意识、能力、习惯、精神、道德等相互作用的内化品质,是每个科研工作者的最终诉求,是能力建设的内在路径选择。因此,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建设无法脱离科研意识的形成、科研能力的提升以及科研习惯的养成等科研素质的培养。

(1)科研意识的形成。所谓“科研意识”是指科学研究者探究和认识未知的觉察性和主动性[4],是一切科学活动的前提和入口。没有科研意识,外界的环境、信息和机制很难对研究主体产生能动性,主体对于外界的屏蔽使得环境无法发挥作用,信息无法被有效接收,机制处于失效状态,科研活动也就无从开展。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所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是他们意识形态的敏感源。尤其是在新时期,对于大学生类似于网络自组织和宅现象等新问题的成因和带来的思考具备一定的觉察和敏感意识,这是科研意识主观能动性的第一步,只有具备科研意识,才会主动地去寻求答案,开展科研活动。因此,科研意识的培养要求辅导员对问题意识产生敏感性。我们在科研活动中提到的选题,就是选择问题,而非选择题目。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应注意关注新问题、切准真问题、聚焦大问题、反思老问题来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5]。我们鼓励辅导员对于涉及学科的研究习惯、方法甚至视角有推进性影响的基础性、关键性和重大意义性的问题产生敏感性,鼓励他们对于过去悬而未决或者方法陈旧的老问题加以持续的跟踪和关注。科学不具备时尚性,新时期会产生新的视角,追风逐热的研究只会落得人云亦云的尷尬。具备问题意识,才会有回答问题的可能,科研意识才得以逐步形成,理论和实践创新才得以推进和发展,这也是辅导员由“经验型”转变成“研究型”的必经之路。

(2)科研能力的提升。对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的学生需求变化的有效预测和敏锐反应,是高校辅导员工作首要的能力需求,可以称之为反应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辅导员对于学生体验的重视,积极响应反馈结果,应对学生的服务需求。另外,对于分散于多种载体的多样化信息进行搜集,挖掘和整理的知识管理能力也是辅导员亟待提高的一种科研能力,它是科研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驾驭工具。通过这些能力的提升,可以从根本上实现逐步提高辅导员迭代和整合微创新能力的目的,而这两种能力,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是一切研究能力的起源。就迭代微创新而言,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带有重复程序的服务性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把一次认知和思考的过程拆分成短时期内叠加问题的有序解决,这种累积不是流程的简单循环和功能的物理叠加,而采用开放和协同操作,甚至让学生高度参与的模式,把学生隐性的需求显性化,用这种问题解决重要性次序的迭代升级来达到整体螺旋上升的创新目的[6]。整合微创新是针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繁杂无序性和服务对象复杂性信息需求的性质而建议其提升的一种综合运用信息知识的能力。他们对于信息的采集不仅局限于科研资料搜索技能的提升,而是结合内外的不同种类的信息资源,在获取手段和表现功能上予以整合,对辅导员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和服务细节进行整体化的创新和改良,使其获取不断地改善学生服务体验的宝贵经验。可见,这两种科研能力的提升,对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有明显的针对性,辅导员的实践工作和服务对象充满了繁杂性和无规律性,而迭代和整合微创新的开放、协同以及服务对象高度参与的能力特征,正切和辅导员工作的着眼点。它们通过运作机理,吸收、整合甚或重构外界多变信息环境下的各种先进技术和服务模式,通过实践活动反复迭代、整合科研的创新过程,达到逐步完善和丰富其服务模式和实践经验的目的,这无疑是高校辅导员在新时期下最迫切需要的科研能力。

(3)科研习惯的养成。科研习惯就如同科研意识一样,是一种历久弥新的兼具持续性与延续性的科研能力,良好科研习惯的养成是科研活动步入正轨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辅导员的科研启蒙和工作特性都是在实践中开展的,因此,养成积累“实践性知识”和实践反思的习惯对他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实践性知识”,是指拥有大量自己并不了解,却在指导自己工作的知识,这些知识可能涉及学科知识、课堂管理、教学技能、自我认知、组织学习经验、对学生的认知、甚至是有关学校和周边地区社会结构的知识等。艾尔贝兹称其为Practical Knowledge,即实践性知识[7]。就辅导员而言,这是一种整合了学科、管理、教学等复合型知识,具有指导行动和决策取向的属性和高度经验化和个人化的特征[8],是辅导员体现专业性,走向专业化的首要知识基础,也是这个群体急需的一种科研能力。养成不断在工作实践中累积实践性知识的习惯,会促使辅导员在科研和工作活动中无意识地受这种具备“实践感”的外显知识的指引,而达到“应该如此”的实践状态,并通过持续的累积使其逐渐内化为具备“行动性”的、内隐的、“如何去做”的实践经验。同时,来源于实践中的知识,自然离不开实践中的反思,“实践性知识”是无法言传的默会知识,唯有靠反思和摸索才能不断吸收和内化。就反思而言,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将其分为“对实践的反思、实践中的反思以及为了实践的反思”这3种形式[8],辅导员在科研活动中对自己的行为来源、操作和依据要养成不断进行反省、解构、认知和重建的习惯,以批判的眼光不断审视自己在实践预测、实践进行和实践结果的行为特征,循环往复地积累和内化实践知识为自身的默会知识来指导科研活动。

2.2 “软环境”管理的外在路径选择

贝弗里奇曾经指出:“具有天赋研究能力的旷世奇才不会得益于研究方法的指导,但未来的研究工作者多数不是天才,给予这些人若干科研方法的指点,较之听任他们凭借个人经验事倍功半地去摸索,就有助于他们早出成果。”[9]这句话正是突出了外界环境,尤其是“软环境”对于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如果说内在环境的改善是基础的话,那么外在路径的管理则是能力建设的保障,因此,审时度势地去变革“软环境”管理的理念、制度和机制不失为在新时期下落实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的有效手段。

(1)理念的变革。你想塑造什么样的辅导员?这是高校辅导员管理和发展理念的问题,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开端和起源,这个问题是否有明确的答案,关系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走向。过去对高校辅导员兼具干部和教师这双重身份的理念,导致其任何一种身份属性都不具备彻底性,随之而来的就是在学术场中尴尬的“边缘人”身份,加之改革初期部分人对其抱有“勤杂工、万金油”的轻视观念,使得这个群体存在“敬业”却不“专业”的现象。缺乏职业认同感的辅导员很难迎合科研能力建设的需求,因此,新时期下,理念的变革是首当其冲的第一步。首先,应变革以往高校辅导员发展出路单一的理念为双线发展的理念。使具备科研能力的辅导员可以进修为专家型辅导员,走专业化的道路。对于兼具教学管理能力的研究型辅导员规划其成为大课教学(如创业教育)的讲师等。为具备科研素养的辅导员提供适合而多元的发展出口,而不是只有党政管理干部和业务教师这两个非此即彼的选择,确保辅导员不转岗的前提下,既能实现个人职业纵向发展的需求,又能满足其提高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的理想。其次,应变革培养事务型辅导员为能力型辅导员的发展理念。能力型辅导员对于其职业生涯和组织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和前瞻性,可灵活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对辅导员提出的各种需求。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发展态势应摒弃以往对于组织活动和学生事务一边倒的倾向,逐渐将目光过渡到对其科研能力的提升,将其作为辅导员发展的立足点,以辅导员科研能力最大限度的释放为基本理念来制定其发展战略。最后,应变革辅导员准入门槛低的传统观念为建立合理的高校辅导员准入机制理念。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科研氛围的營造,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准入机制无疑会为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竞争氛围,有了忧患意识,才有前进的动力。准入机制的提高不仅仅是从人力资源角度上的学历门槛着手,还应该植入对高校辅导员这个岗位所需的沟通、合作、管理、服务以及学习等能力的综合考量的理念,对其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岗前测评和培训,为其专业化和职业化奠定基础。

(2)制度的变革。若为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建设保驾护航,制度的变革是不可或缺的。制度变革既要摒弃以往不利于辅导员科研能力培养的既有制度,又要更新新的制度来鼓励辅导员进行科研创作。首先,要重视时间和资源上的制度保障,“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合常理的,给辅导员宽裕的时间和资源以供其对工作实践进行总结、反思和研究是制度变革的第一要素。其次,科研环境的拉动、科研政策的倾斜以及科研平台的搭建也是制度变革的重点。在永远不乏竞争的学术场所,对于高校辅导员这个特殊构成的群体,可以通过其专业背景、方向和兴趣不同的学术研究加以分类,组建多种类型的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来拉动科研环境的内需;在职称评定方面,对其进行有别于其他专业教师的单列指标、单列标准和单设学科组的“三单”政策[10]的激励和倾斜;搭建“研究共同体”的学术平台,一方面致力于打造辅导员彼此交流、学习、成长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在既有的管理制度上实现创新,设置科研工作为日常管理工作,明确界定专门分管各类科研项目落实和监督的领导岗位。最后,变革“事务为本”的制度价值取向。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建设,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配置甚或变更(即变更人力资源为人才资源)。培养和利用何种人才取决于制度的价值倾向。培养科研型的辅导员需“能力为本”的制度创新来扶持,为其能力发挥和努力进取提供一个相对公平、公正又公开的竞争平台,鼓励其既要遵守制度规范,又要大胆试错和创新,融前瞻性的人才规划制度、联合培养和激励的考核制度、竞争性的人才选拔制度、动态的岗位聘任制度、按“优”取酬的差别分配制度为一体。

(3)机制的变革。机制也就是制度化了的方法,若把革新的制度得以彻底的落实和发挥,就要配置一套革新的管理和培训机制。首先,在既有机制下完善更为全面的保障机制,即构建以国家为依托、以基地为辅助、以校本为基础,3个维度的金字塔式培训机制,即由国家到省级直至本校分层递进的专业化培训体系。这种体系既有利于合理规划培训对象,又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科体系,可以上下联动地推进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建设的实施和开展[11]。其次,变革固有的评价、传播和流通机制。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着手,对其科研能力的要求即不要过分强调理论,也不要一味突出实践,在评价考核机制中,引入“科研产出”这一指标,制定“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科研”与“服务”双轨运行的辅导员绩效评价方案。在科研知识的推广传播上,采用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讲座形式,促使辅导员由单一的知识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健全辅导员的交流和流通机制,借鉴和引入国内外该专业的成功经验,定期开展常规研究和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活动,以增加辅导员的学术交流机会,开阔眼界,把握时下的新形式、新政策和新观念,培养其前沿视角,激励其科研斗志。最后,欲建立“能力为本”的制度,需配以“能本管理”机制。通常所讲的“以人为本”的辅导员管理机制,需进一步追问到底“以人的什么为本”?若要构建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就应该“以人的知识、技能、智慧和经验为本”,简而言之,即是以人的能力为本。能本管理机制体现在对人的潜力和实践中隐性积累的能力加以开发,一方面,实现人的能力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推动其所在事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在制定中,可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的能力进行判断和分级管理,并对其工作岗位、职责和薪资予以优化配置,使其科研能力有客观合理的用武之地,为辅导员提供兼具动力和压力,现实性和发展性的能力场。

3 结语

现阶段,我国各类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已上了千万,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能量储备,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自是万众瞩目。但是,相对于这些致力于纯学科和纯理论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专家们,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的一线工作者,若能掌握和兼顾一定的科研能力,则更容易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工作面临的种种问题。另外,面对外界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工作变得复杂和多变,只有融合了实践工作和科学理性的前瞻性、预见性、分析性和解决性的科研能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對学生的动态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培养和建设辅导员科研能力,使其外化为社会、学科和自身需求的动力,是这个新时期所亟需的。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建设在微观上,需要内在的科研素质的培养来鼓励辅导员进行大胆积极的科研探索;在宏观上,需要外在的“软环境”变革来改变人们对于高校辅导员固有的认知,构建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来唤醒其沉睡的潜力。这种内在的发挥和外在配合一方面可以促进辅导员专业水平和科研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其自我更新的能力,额外谋求一条职业发展的道路,使其成为思想和能力兼具,能力和智慧并存的教育实践主体。

参考文献

[1] 柏路.关于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78-81.

[2] 靳玉军,李晓娟.高校辅导员近30年来的角色演变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0(1):73-76.

[3] 罗仲伟.微创新 大战略[J].清华管理评论,2015(3):57-62.

[4] 柏路.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形成机理[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1.

[5] 沈壮海.辅导员如何做科研[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99-102.

[6] 黄艳,陶秋燕.迭代创新:概念、特征与关键成功因素[J].技术经济,2015(10):24-28.

[7] Elbaz·F.The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Re-port of a Case Study[J].Curriculum Inquiry,1981,11(1):43-71.

[8] 王珩.高校辅导员实践性知识的提升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3(6):108-111.

[9] 李华,蒋华林,杨忠.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特点及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9-123.

[10] 刘德才,张增森.地方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2):121-123.

[11] 柏路.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现状透析及对策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0(2):31-33.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提升路径高校辅导员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