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艺人保护聚焦
——以鲁西南鼓吹乐的艺人保护为例
2017-03-12李云鹏
林 琳,李云鹏
“非遗”艺人保护聚焦
——以鲁西南鼓吹乐的艺人保护为例
林 琳,李云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对象,毫无疑问是包括艺术事象在内的艺术文化,但还应该是整个生态系统,不是艺术文化的某一方面,不仅仅是艺术事象本身。其中,艺人作为音乐艺术文化的活载体,在传承与保护活动中,应该处于核心地位。但由于“乐人”文化水平、社会阶层等现实状况的限制,其中心地位并不是天然赋予的,而这只是理论研究的结果,这就需要政府等强势部门赋予他们这一中心地位。理论研究要深入到艺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中,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需要,为他们创设、提供充分展示的平台,使民间艺人有机会发挥特长,让艺人们能够在展示民间艺术魅力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艺人;鲁西南鼓吹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按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其指的是艺术本身,但其传承与传播所仰仗的主要是代表性传承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对象是其传承人,通过保护传承人来保护其所掌握的技艺。
笔者在音乐生态系统的“三维九要素”的分析框架中谈道,“每一种音乐事象的存在都构成一个音乐生态系统,该系统又可分为文化系统、自然系统与音乐系统三个子系统,三个子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联性,某一系统的变化必然对其他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每一个子系统又是多因素的复合体,各因素之间也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所有子系统及其各因素之间构成环环相扣的关系链条,以至于‘牵一发而动全身’。”[2]艺人在生态系统中仅是一个要素,但却举足轻重,是最具创造性的因素,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灵魂。事实也反复证明,某种繁荣强大的艺术事象,必有一个或一群强大的艺人在发挥引领其发展的核心作用。
据此推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对象,毫无疑问是包括艺术事象在内的艺术文化,但还应该是整个生态系统,不是艺术文化的某一方面,不仅仅是艺术事象本身。其中,艺人作为音乐艺术文化的活载体,在传承与保护活动中,应该处于核心地位。王文章先生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座谈会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民间文化艺术的优秀传承人”,[3]他们是艺术事象的灵魂。笔者赞成“‘乐人’是整个音乐事象的操纵者”[4]的判断,但由于“乐人”文化水平、社会阶层等现实状况的限制,其中心地位并不是天然赋予的,而这只是理论研究的结果,这就需要政府等强势部门赋予他们这一中心地位,并绝对尊重他们、充分挖掘他们的力量和发挥他们的作用。
一、 艺人的当代境遇
新世纪以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格外重视,这给艺人们带来了一展才艺的机遇;但由于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艺人们的现实境遇也不容乐观。
在有“中国民间艺术(鼓吹乐)之乡”美誉的山东嘉祥,曾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知名的鼓吹乐演奏家,如任同祥、曹瑞启、伊双来、杨兴云、赵兴玉、贾传秀等,在国内外都有相当高的声誉,他们对鼓吹乐的传播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据嘉祥文化部门负责人介绍,现在全县鼓吹乐从业人员已经达到2000多人,而且流派纷呈、各有绝招。鼓吹乐艺术的最高峰是在2004年“中国·嘉祥石雕艺术节”上,近千人合奏鼓吹乐名曲《麒麟呈祥》,创造了其历史上的演奏辉煌。但随着知名艺人的相继去世或年龄老化,嘉祥鼓吹乐的风光已经难以再现。历史反复证明,知名艺人个体的作用往往是举足轻重的,没有几个带头人的艺术是不会有强大生命力的。
依据音乐生态系统“三维九要素”的理论来分析,时下鼓吹乐的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其文化系统中的语言、受众和民俗都发生了变化,城镇化的加剧,文化高度融合,地道的“家乡话”已经难听到,各种外来的新生词汇也逐渐成为“俗语”。民间艺术的群众基础正在被急剧削弱,原来相对固定的忠诚受众已经分散各地,不能再形成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受众群体。更为重要的是,现在民俗礼仪更是“换了天地”。鼓吹乐曾一度以民俗礼仪活动作为最主要的传承方式,二者和谐共存,以一种典型的“音乐民俗”形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见证婚丧嫁娶等人生最大事典的文化渲染道具。但现在,鼓吹乐存活所仰仗的这些都已经“被现代化”了,各种“现代化”的仪式、设备没有给鼓吹乐艺人留下可以表现的充分机会,他们不再是主角,而是日益被边缘化了。可见,鼓吹乐或强或弱的存在都一直被民俗礼仪活动所制约,没有了传统的民俗礼仪活动,鼓吹乐就会失去可赖以生存的载体,其传承人和艺人也便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二、艺人保护聚焦
民间艺术传承人长期生长在民间艺术的真实语境中,对于民间艺术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感情,掌握着独特的技艺和职业信仰,是民间艺术传承的中轴脊梁。民间艺术往往依靠传承人而获得持续的发展,若无传承人,民间艺术便无踪可循。可以说,民间艺人是民间艺术保护与保护实践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力量。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好民间艺人的积极作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实践中的一个焦点问题。
当前,抢救与保护濒危的传承人是一个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问题。因为,没有传承人的民间艺术就会乱象迭出。正如老艺人刘庆荣所说的:“现在的年轻人,只要会吹流行歌,就能去‘接活’,至于会不会传统曲目,都无所谓。”*2015年笔者在嘉祥采风时的记载。而一些鼓吹乐经典的传统艺术曲目已经失传或正在面临失传,年轻一代已经少有人能够完整地将其演奏出来了。笔者调查了一些嘉祥鼓吹乐老艺人,他们的鼓吹乐已经有几代、十几代的家传渊源。然而到了现在,已经难以为继了。为了迎合社会需求,鼓吹乐艺人们被迫转型发展,也常演奏一些时下的流行乐曲,但仍然跟不上流行音乐不断更新的热潮。事实上,与其疲于追赶新潮,不如原汁原味地维持原来的艺术形式。所谓的“跟不上时代”的说法,都是“现代优于传统”思想主导下的产物。但回望人类的发展历程,“现代”也处在一个不断流变的过程中,现在的“现代”,也是将来的传统。我们有什么理由看不起传统而抛弃它呢?当然,我们要摒弃传统中的糟粕而使之历久弥新。
在那些热爱鼓吹乐的艺人眼中,鼓吹乐就是他们的至宝。鼓吹乐名家赵善云在讲述学艺经验时,说道:“学鼓吹乐,一天不吹,感觉就不对了。有三四年,我每天都要练8个小时以上。鼓吹乐是响亮的乐器,必须吹透,这并不容易。演奏时,最要紧的是控制气,还要靠舌头吐音。吹功,舌功,手功,要协调配合。鼓吹乐听起来好听,但学起来是很乏味的,坚持下来不容易。”[5]这就要求学艺的人必须有巨大的内在动力,要勤学苦练。但就现实来看,如果没有出自内心的爱好,是不会有人坚持学下去的,也就不会有杰出传承人的出现。这在一定意义上制约了鼓吹乐的传承与发展。虽然如此,如果我们能够给鼓吹乐人创造好的生存环境、给予他们足够的经济保障,还是可以吸引到一批继承人的。
艺术传承人最为理想的是成为一代艺术大师,有大师的艺术就会有强大的凝聚力。有“中国鼓吹乐天王”美誉的一代鼓吹乐宗师任同祥*任同祥,1927年生,1954年任上海歌剧院演奏员,2002年逝世。民间艺人很少有像任同祥这样华丽的人生。,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素养和高超的演奏技艺,还创作并改编了大量鼓吹乐作品。更为可贵的是,他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授期间培养了众多唢呐专业演奏人才和理论研究者,这对鼓吹乐艺术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对我们如何保护与传承民间艺术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事实上,我们现在最为紧缺的就是这样的精通理论与实践的全能型人才。从任同祥身上,可以看到,我们应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点,从传承人培养拓展到演艺与理论人才培养,不断扩大民间艺术的传承面,让各级学校的艺术教育也来主动承担起民间艺术传承的义务。
结 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艺术的实质不仅仅是作品,也不仅是产生这一艺术的社会环境,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创作这些作品的人以及创作这些作品的群体,他们深邃的思想,他们丰富的情感,他们坎坷的人生经历,他们的集体意识,他们的经验世界以及他们和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各种复杂的网络关系等等。”[6]理论研究要深入到艺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中,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需要,为他们创设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使民间艺人有机会发挥特长,让艺人们能够在展示民间艺术魅力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这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责任编辑 彭慧媛)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343073.
Law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ee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343073.
[2] 林琳.音乐生态学视角下的皖北坠子流变[J].民族艺术研究,2013,(5).
Lin Lin, The Change of Zhuizi Drama in Northern An’hui Province in the Perspective of Music Anthropology,EthnicArtsStudies, No 5, 2013.
[3]王文章. 保护传统艺术,弘扬优秀文化——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座谈会上的讲话[J].文艺研究,2002,(4).
Wang Wenzhang, Protec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ing Excellent Culture: Speech on the Symposium of Rescue and Protection of Chinese Human Oral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LiteratureandArtsStudies, No 4, 2002.
[4]板俊荣,伍国栋. 区域音乐文化的主体——乐人个案研究——以庆阳鼓吹乐艺人马自刚为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3).
Ban Junrong and Wu Guodong, The Subject of Regional Music: Individual Case Study of Players: Case Study of Payer Ma Zigang of Qinyang Win and Drum Music,JournalofCentralConservatoryofMusic, No 3, 2010.
[5]周立文.鼓吹乐吹得凤凰来[N]. 光明日报,2014-01-27.
Zhou Liwen, Phoenix is Attracted by the Wind and Drum Music,GuangmingDaily, 27 Jan., 2014.
[6]方李莉. 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J].艺术探索,2005,(1).
Fang Lili, Contemporary Values of Artistic Anthropological Studies,ExplorationofArts, No 1, 2005.
FocusingontheProtection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Artists:theCaseoftheProtectionoftheWindandDrumMusicPlayersinSouthwestofShandongProvince
Lin Lin, Li Yunpeng
The object of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include arts and culture which consist of art issues, as well as the whole eco-system which is not only a certain aspect of art and culture, nor only the art issues. Among these, artists, who are a living carrier of musical art and culture, should be centred in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Limited to the cultural level and social class of the artists, the centrality of their position is not a given result with no conditions, but a result of theoretical studies. Therefore, this centrality needs endorsement by powerful agencies such as the government. In order to go deeper into the life and inner world of the artists, the theoretical stud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life and spiritual needs of the artists. Furthermore, theoretical study should provide them with enough platforms to explore their expertise, to let them display their ethnic artistic charms while realizing their life values. These are the most basic and effective measures of protec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artists, wind and drum music in the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2017-08-06
[本刊网址]http://www.ynysyj.org.cn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计划项目“鲁西南鼓吹乐班社变迁研究——艺术人类学的视角” (J16YH05)。
J026
A
1003-840X(2017)05-0194-04
林琳,山东女子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李云鹏,山东女子学院副教授。山东 济南 250002
http://dx.doi.org/10.21004/issn.1003-840x.2017.05.194
AbouttheauthorsLin Li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Music of Shandong Women’s University; Li Yunpeng, Associate Professor at Shandong Women’s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02.
ThepaperisfundedbythefollowingShandong Provincial Univers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Planed ProjectStudyoftheChangeofGuchuiMusicTroupeintheSouthwestShandongProvince:APerspectiveofArtAnthropology(J16YH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