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助力下的创新策略
2017-03-12戴丽莉钟诗雨
戴丽莉,钟诗雨
(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成都6105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助力下的创新策略
戴丽莉,钟诗雨
(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成都610500)
新媒体环境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平台和工作思路的同时,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政工作者应紧密结合新媒体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平等性等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创新思路,构建立体化的教育网络。
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月22日发布的第三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网民中大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高,高达20.6%。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信息的全面共享化、使用者双向控制及话语权的相互转换性,使教育教学的传统模式受到挑战。
一、科学掌控新媒体内涵,明确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新媒体是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以电脑和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及相关服务的传播媒体。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平等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能够消除时空距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宗教习惯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提供“无障碍”的人际交往环境,满足大学生的社会互动需求。高校的思政教育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探讨新媒体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新媒体技术应用普及化和日常化的必然结果。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契机
1.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平台
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知识传教缺乏深刻性和主动性等问题。新媒体时代,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校、教室不再是唯一可以学习的地方,上课时间也不受约束,全方位、多面化的教育具有现实价值意义。新媒体媒介借助其互动性强、多元化、双向控制的特性,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并能即时做出回应,学生可借助平台与教师更好地交流,学生不仅可以向自己的授课教师请教问题,也可以向更为专业的导师询问知识,构筑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的平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
2.新媒体环境的多元化共享与高校思政教育具有内在统一性,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媒体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不单是书本和教师授课,通过互联网连接,教育思路被拓宽,教师可通过网络、多媒体、电影等多种渠道授课,信息涵盖更广泛,可以多视角、多门路地探讨分析一个问题。同时,新媒体能够提供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信息传播服务,也能提供点对点的信息接收效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网络飞速发展,面对浩瀚的资源数据,将信息素质与终身学习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更具有主动性和自主性,教育方式也偏向于私人化和群体化,教育模式向着横向和纵向双向拓展。新媒体思政知识共享的本质是传统思政教育的加深,两者实现了内在统一,通过物质环境的改换,可实现教育改革的深化。
三、新媒体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挑战
1.新媒体环境减弱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知识的影响力和行为规范
由于新媒体环境具有广泛性、多元化、普遍性的特点,这就使知识的获取走上了简洁而又宽泛的道路,信息没有经过加工和过滤,不乏减弱甚至抹杀思政教育观念和理念的内容,使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的深刻性和其独特的影响力对大学生而言很空洞。“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才能关心和融入社会。思政教育不仅要使知识入脑,更要督促学生身体力行,只有这样,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和行为规范才能得到提高。
2.新媒体环境虚拟性影响高校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网络媒介的虚拟性是大学生迅速接受知识传播的重要因素,我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中存在着禁欲主义伦理观念和保守的思想观念,这些与西方性自由的思维互相碰撞,虚拟的互动性很强。加之大学生的心智并未完全成熟,价值观、性意识等尚未成熟,很容易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有毛概、思修、马原、近代史纲要和形政,课时量大且理论体系难以准确掌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增强其心智成熟。媒介资源信息繁杂,给高校思政教育增加了难度,解决这一难题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四、紧密结合新媒体,大力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策略
1.优化新媒体知识的实效性,规范新媒体管理制度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载体上的资源信息鱼龙混杂,多元化思想、价值观念交互传播,网络知识真假难辨,从多方面扰乱了政府、教育监管部门对新媒体媒介平台资源的审查。规范高校新媒体的监管制度,对于校园突发性、群体性事件要有相应预案及准确把握,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和媒体素质培养,充分发挥网络科技手段,从源头上阻断暴力、色情等信息的传播,增加对非法信息的过滤、追踪,利用法律手段对发布虚假消息的人从重处理。优化行政指导方式,强化行业自律,对于言论的治理理念也要跟上时代步伐,利用媒介载体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把树德立人作为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2.利用新媒体共享性,及时更新高校原有的传统思政教育知识
高校的新媒体媒介环境,如校园公众号、校园微博、校园广播等资源已经占领高校网络信息高地,平台上有教师的知识更新传播、有学生的知识认知,教育双向性得到了最大发挥。面对共享道德困境,倡导共享精神虽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是人们适应知识共享生活方式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高校如果忽视或缺乏利用新媒体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网络舆论和社会消息的思政工作往往会出现滞后性。随着十八大的深化改革,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知识有不同层次的研究。搭建全方位的综合开放平台,以信息化建设为纽带,统筹推进新媒体制度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注重针对于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理解认知,以通俗、简洁的事实依据阐述思想政治的公正性及严肃性,提升学生的社会价值意识。
3.加强思政教育队伍中师资的硬条件,为其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高校辅导员队伍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及指导者。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思想行为的深刻变化,必须与时俱进地加强自身实力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全局,强化教师、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意识,构筑全员共建的大学校园文化体系。坚持“育人”理念,在新媒体背景下建设充满人性化的高校思政教育环境和文化,坚持为学生负责,把立德树人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和内容中,强化社会实践教育。
[1]汪馨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25.
Innovation Strategy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New Media
DAI Li-li,ZHONG Shi-yu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Chengdu Medical College,Chengdu 610500,China)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provides a new platform and work ideas for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t also brings severe challenges.The workers should b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media,such as interactivity,openness and equality so as to provide innovative ideas for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onstruct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 network.
new media;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641
A
1008-6714(2017)07-0052-02
〔责任编辑:钱晓玲〕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7.023
2017-04-21
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心“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SZQ2016067)成果
戴丽莉(1989-),女,四川成都人,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