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理论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角色的障碍分析

2017-03-12苟小亮

林区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角色冲突顶岗实习生

苟小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角色理论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角色的障碍分析

苟小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实现知行合一理念的重要环节。在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问题进行文本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学角色理论,概括高职顶岗实习生的角色特征,归纳顶岗实习生的四种角色冲突: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角色外冲突以及主体人格与角色人格冲突,分析不同冲突类型的形成原因。针对高职顶岗实习生难以解决的角色障碍—角色冷漠、角色倦怠和角色退行等问题,提出帮助高职学生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

角色理论;高职;顶岗实习生;角色障碍

高职学生是我国近二十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新角色。任何角色在其角色扮演中都会经历角色压力、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区别只在于量的大小和度的高低。作为社会快速转型期的新生角色,且扮演者又是处在角色同一性形成期的青年人,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遭遇的角色冲突应当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校企双方的高度关注。

一、实习生的角色特征

角色是指占据某个特定社会地位的个人按照社会客观期望的行为模式,它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结点。高职顶岗实习生是指离开高职学校环境,进入实习企业,全职顶岗工作至少半年的高职院校学生。从角色主体的特征看,角色主体(实习生)具有客观性、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普遍特征。同时,实习生作为角色的一种,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既扮演员工角色,又没有完全脱离学生身份,其角色个体特征可概括为短时性、过渡性、强规定性和不稳定性。

(一)实习生的角色短时性

高职学生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一般半年或一年。这样的角色先天规定在客观上决定了实习生的角色短时性,不像其他社会角色,如教师、工人、父亲或者妻子,能够持续几十年甚至终身。

(二)实习生的角色过渡性

实习生的角色过渡性是指实习生个体在顶岗实习期由高职学生角色向企业正式员工角色的转换特征。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有行业认知实习、课程实习实训等安排,但都无法代替顶岗实习对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社会化作用。顶岗实习生通过在企业的全方位、全过程锻炼,能渐渐褪去学生角色的单向接受性,同时也很快戴上了正式员工的角色面具,这就是实习生角色所特有的社会功能转换特征。

(三)实习生的角色强规定性

角色具有客观性,任何角色都受社会期望、规范和行为模式的限制,也受观众和舞台(角色表演情境)的影响。实习生的角色结构复杂,在角色责任、义务、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多个要素上有来自企业的规约,也有来自学校的限定,更有来自社会的一般公约,这就必然导致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期受到严格、立体的约束。

(四)实习生的角色不稳定性

一个成熟的角色能够明晰其角色责任与权力,积极履行角色规范与义务,有着固定或特定的社会地位以及公认的社会身份,并展现出一套完整的角色行为模式。然而,实习生还不具备这些,他们不享有社会给予的固定地位和身份,也不具备稳定的角色行为能力,这是我国当前社会条件所限定的,是不可逾越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目前,我国实习生的角色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不成熟,多冲突和易中断。第一,实习生角色自诞生至今不过二十多年的历史,该角色的社会关系并不稳定,角色结构还不够健全,角色功能也不尽完善。第二,正是由于本质上实习生角色的不成熟,加之处于角色混乱生命周期的年龄段,心理素质还未成熟,因此,实习生经常面临或经历各种各样的冲突情形。第三,实践证明,众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由于种种原因,实习中断现象屡见不鲜,或因实习岗位不中意、同事关系不和、实习工作量负荷超载等原因。

二、实习生的角色冲突类型

依据角色理论,可将实习生的角色困境分为四种类型: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角色外冲突以及角色人格与学生主体人格冲突。

(一)角色内冲突

角色内冲突是指由于角色互动对象对同一角色抱有矛盾的角色期望而引起的冲突。实习生的角色内冲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经理、导师、同事)、学校(教师、同学)对实习生角色给出了相互矛盾的角色期望,使实习生不知所措,角色行为发生矛盾,引起了角色冲突;二是实习生自己对实习生的角色规范、义务有不同理解,甚至持相反意见,但人在情境中又不得不遵循角色规范、履行角色义务,使实习生角色内部发生了剧烈冲突。

(二)角色间冲突

角色间冲突是指一个人所承担的角色集中了各个角色(行为模式)间的冲突。实习生是一个青年个体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或称主导角色。除了实习生这样的二合一角色外(准员工和学生),还扮演着下属、同事,也有可能扮演着儿子(女儿)等家庭成员角色,或男朋友(女朋友)、球友、邻居等各种复杂的社会角色,当这些角色发生矛盾时,便会出现角色间冲突。实习生角色间冲突也表现为两种情形:第一,一个角色从其中的几个角色,如经理、企业导师、资历老的同事,提出让实习生履行角色行为时所发生的冲突;第二,当两个不同的互动角色对实习生在同一时间提出相反的角色行为要求时,所产生的顶岗实习生在两个相反角色行为之间要做出痛苦选择的矛盾冲突。

(三)角色外冲突

角色外冲突,也可称为角色混同,是指个人无法获得明确清晰的角色期望,或因角色期望无法一致而产生的混乱。实习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周期角色同一性任务大都还未完全完成,很容易产生青少年与成年青年之间的角色边际人,出现角色退行现象,表现出与其年龄角色不相符的少年儿童阶段行为。另外,由于对实习员工的角色期望认知不到位,或与自己所期望的实习角色大相径庭,在学生角色和员工角色之间划出鲜明界限,以学校学生角色应对企业对员工角色的要求,表现为拒绝进入实习生角色。

(四)角色与人格冲突

角色与人格冲突,即主体人格与角色人格之间的冲突,当个人的内在特征不能与角色要求相协调而无法实践角色时,人格特性就会变成角色冲突的来源,这种冲突在实习生中已变得很普遍。高职学生处于职业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形成自我、完成个体化的重要阶段。当学生个性化需求与社会对个体普遍格式化的要求发生冲突时,就会表现为突出的角色与人格冲突。顶岗实习生在很多情形下都面临着内在需求与社会现况提出的挑战之间难以统一的冲突,如现有实习岗位条件与自身兴趣取向之间的差距,以及个人气质与工作岗位要求不相符的情形。

三、实习生角色困境的形成原因

根据角色的社会关系本质,形成实习生经历的角色冲突原因,按照不同类型的角色冲突,可归结为角色认同差异、角色利益受损、角色认知不清以及社会化与个体化不兼容四个方面。

(一)角色认同差异

造成角色内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由角色伙伴与角色扮演者对角色期望的认同差异造成。当企业经理要求实习生完成熟练员工的工作量,而实习生又无法达到该工作量,继而无法满足经理对其角色的期望时,实习生向外很难认同经理提出的期望,向内也不会认同自身能力的匮乏,无论这种匮乏是事实还只是一种观点。顶岗实习生要达到正式员工的标准和理想角色,需要完全认同企业对员工角色期望的所有规定,这本身对顶岗实习生而言就是巨大的挑战。尽管在学校已经对职场工作规范进行了学习,在企业入职也有培训,但实践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客观差距反映在实习生的认知中,也就是对角色期望的认同差距,正是这样的认同差距造成了同一角色内的矛盾与冲突。

(二)角色利益受损

社会冲突理论认为,冲突的本质即“被感知到的利益分歧”。角色间之所以发生激烈冲突,源于某种利益不能被保证或受到损害。如要求实习生过年不回家探亲保证了企业利益和自身发展,但其儿子(女儿)或家庭成员角色的利益会受到损伤;实习生拒绝屡次加班保证了其男女朋友亲密关系的维系,但其准员工、好学生的角色利益会受到破坏。

(三)角色认知不清

角色认知不清,或称角色模糊,是指对构成角色的结构要素不明了。角色结构要素包括责任与权力、权利与义务、社会地位、阶层等级、行为规范、意识形态、知识、能力、思维方式、价值观。首先,顶岗实习生在进入企业之前或进入企业之后的前期,如果不能对其角色职责(责任、义务)和行为规范有明确的学习领会,不可能成功地进入到实习生角色中。其次,实习生的工作执行能力和专业知识如果难以支撑角色要求,实习生也不能成功地承担实习生角色。最后,实习生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准员工的角色表演。

(四)社会化与个体化不兼容

人的社会化与个体化本就是人的成长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青春期至成年初期表现尤为突出。社会化大于个体化直接导致角色对个体人格的格式化,威胁个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个体化大于社会化会导致个体游离于社会边缘,迟迟无法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社会化和个体化之间的矛盾不调和会使个体在扮演角色与追求个性之间造成矛盾。

四、解决实习生角色障碍的对策

角色冲突是任何角色或个体都会经历的,而冲突的结果不都是负面的。秦启文等认为,角色冲突具有“安全阀”一样的积极作用,认为“角色冲突使反对情绪及时得到宣泄。每一个社会成员作为角色扮演者,所表现的情绪是意见的一种表现方式,情绪和意见都是可贵的信息,可起到引起反馈和促进事物变革的作用。”

然而,更多的情形下,角色冲突给实习生造成了负面影响,有些甚至造成角色障碍。角色障碍主要是角色心理障碍。按照实习生角色心理障碍的不同表现,主要有三种角色障碍:实习生角色冷漠,实习生角色倦怠和实习生角色退行。

(一)实习生角色冷漠与矫治

在角色互动中,角色个体无法进入到预设的角色状态情形可称为角色冷漠。角色冷漠心理受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个体本身的角色需要、意识和动机;角色互动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角色活动挫折;角色观念和方法不当。角色冷漠具体表现为精神萎靡、郁郁寡欢、缺乏自信,伴有枯燥乏味、疲劳、厌烦的心情。冷漠的心态会威胁到个体的身心健康,使人不能和他人顺畅沟通,看不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内心孤寂、空虚,继而造成心灵麻木、生活规律紊乱。

实习生角色冷漠可采取角色理想重建的方法进行矫治。造成实习生角色冷漠心态的因素各异,其中最主要的是实习生对角色理想和信念的丧失。在理想状态下,每个实习生在面对定岗实习时都应充满进入实习岗位的喜悦和激动,他们有追求、有憧憬、有职业理想。然而,当他们遇到各种不如意和挫折时,如角色内冲突,当企业经理和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提出相反期望时,一些实习生就会产生众多的矛盾、冲突和动摇,于是整个热情便消失了,角色理想很快消散。因此,实习生自己要学会正确评价和表现自己,可通过适当地表现自己的角色以增进信心,逐步克服冷漠心态。作为实习生管理人员,要帮助实习生充实角色理想,需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思想方面,要教育实习生不能因为在工作能力或其他方面存在缺陷就否定自己的全部能力,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工作安排方面,在分配工作岗位任务时,应根据实习生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差别,使其多从事能力所及、把握较大的事情。

(二)实习生角色倦怠与矫治

所谓实习生角色倦怠是指实习生在应对其角色任务和压力过程中表现出的身心疲惫不堪状态。引起实习生角色倦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实习生角色本身、角色环境和社会因素。首先,实习生角色本身因素是指有来自外在的角色期望和来自内在的角色差距。企业、学校、家庭、社会都对实习生提出了不同层级的角色期望,而实习生发现自身难以满足这些期望,继而形成了不同角色中的角色差距。在企业中,经理、正式员工、实习同学都会对实习生持不同的角色期望,这使实习生疲于应付;同时,学校的教师,家中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社会上的亲戚朋友都会对实习生的角色扮演提出或多或少的要求,实习生陷入角色倦怠也在情理之中。其次,实习生目前面临的角色环境并不尽如人意。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一般都在企业,企业的角色扮演环境的特点是节奏快、竞争激烈、压力大。实习生在企业的角色互动中大都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对等沟通,也缺乏欣赏和支持。最后,当今社会正发生着巨变,社会价值多元化,实习生的思想在单一的企业文化下受到其他多元价值的影响和冲击,心理波动较大,再加上由于岗位竞争引发的紧张人际关系,就更容易引发角色倦怠。

矫治实习生角色倦怠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行动。其一,实习生要合理调整自己的角色期望。青年学生比较理想化,倾向于完美主义和高成就动机,这不利于实习生的角色扮演。实习生应立足现实,把对自己的角色期望调适到适合自己“国情”的状态,以避免不必要的挫折和压力。其二,实习生应增进自身的角色成就感和责任感。实习生角色倦怠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低成就感,所以,实习生要有意识地提升自我效能和对岗位角色的认同与情感,主动承担角色责任和义务。其三,实习生要合理调整自己承担的角色数量,或给众多角色按照重要性排序,分清核心角色、次要角色以及边缘角色。其四,寻求和提供社会支持。作为实习生,要主动找企业领导沟通,要主动向教师汇报实习中的困惑和问题,要主动找家人朋友宣泄内心的压抑和不快。企业、学校和社会应给实习以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疏导心理症结。

(三)实习生角色退行与矫治

角色退行是指角色个体在实践中遭受挫折后,为逃避紧张和焦虑,而使用较幼稚或低于自身角色应有水平的行为来取得别人同情和关注的角色障碍现象。比如,顶岗实习生作为心理上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人,实习中遇到困难或不开心的事,偶尔采用哭闹的方式宣泄一下未尝不可,但如果经常如此,就是角色退行的一种表现。更多情形下,实习生拒绝接受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在与其他实习生或熟练员工的对比之下,选择从准员工的理想角色退回至以学生为核心的角色,本质上就是角色退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角色退行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心理不成熟的结论。社会心理学认为,心理不健康的个体对挫折和应激的易感性更强,更易于情绪波动,因而他们对自我所扮演角色的整合能力较差,又由于缺乏对挫折和矛盾的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方法,他们很容易退回较早或较低阶段的角色模式,以较原始、幼稚的角色行为来应对当前的复杂情形,以维护自我的内在一致感。

针对实习生可能出现的角色退行,建议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矫治:第一,建立科学的自我观,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实习生要学会认识自我,不断地在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中自我学习,同时也要与曾经的自己作比较,发现自己的成长和不足;实习生也要学会悦纳自我,摒弃自卑,客观分析不足,接受自己并保持乐观心态;实习生更要学会提升自己、创造自我,人总是在不断自我否定之中改善自己、塑造自己、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第二,选择适当的角色参照系。实习生选择不同的角色坐标做参照,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角色状态。选择现实的、力所能及的优秀角色为榜样,更有利于实习生实现角色转变。相反,如果选择了不现实的角色榜样,必然会造成角色冲突。第三,实习生应确立适当的角色期望值。第四,实习生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反过来,实习生所在单位也应该为实习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

[1]秦启文,周永康.角色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41-144,116-117,38-47,121.

[2]程存归.高师实习生角色定位及角色冲突的情况调查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4):66-67.

[3]张页.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心理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5,(32):75-77.

[4]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30.

[5]狄恩·普鲁特,金盛熙.社会冲突——升级、僵局及解决:第三版[M].王凡妹,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8]张建梅,李宏翰.大学生角色退行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2):235.

Analytical Study on Role Obstacles of Intern Students fr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Perspective of Role Theory

GOU Xiao-liang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Yangling 712100,Chin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ield work functions as a transition period for them to combine their studies with real workplace requirements.On the basis of textual studie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ield work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social role theories,the article defines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s fr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ategorizesfour types of their role conflicts,namely,intra-role conflict,inter-role conflict,extra-role conflict as well as conflict between character and role itself,and it also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causes for each type of role conflict.To overcome the interns' role obstacles caused by serious role obstacles,such as role indifference,role burnout,and role regression,solutions are presented respectively.

role theorie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terns;role obstacles

G712.4

A

1008-6714(2017)07-0012-04

〔责任编辑:李海波〕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7.006

2017-04-12

苟小亮(1982-),男,宁夏隆德人,讲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从事社会工作和高职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角色冲突顶岗实习生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从建构主义下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浅谈心电图医学实习生带教体会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