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江楼记
2017-03-12[明]宋濂
[明]宋 濂
阅江楼记
[明]宋 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①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②,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内外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阅夫长江而已哉!
(原文据中华书局2016年版《古文观止》)
【注释】
①定鼎:古代以鼎为传国之宝,置于国都,故往往称建都为定鼎。
②罔[wǎng]间朔南:南北无间隔。罔,无;朔,北方。
【译文】
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城邑。从六朝以至南唐,全都是偏安一方,无法与当地山川所呈现的王气相适应。直到当今皇上,建国定都于此,才足以与之相当。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即使一次巡游、一次娱乐,也想到怎样被天下后世效法。京城的西北方有座狮子山,是从卢龙山蜿蜒伸展而来。长江有如一线长虹,盘绕着流过山脚下。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于是赐给它美妙的名字叫“阅江”。
登上楼极目四望,万千景色次第罗列,千年的大地秘藏,似乎顷刻显露无遗。这难道不是天地有意造就了美景,以等待一统海内的明君,来展现千秋万世的奇观吗?每当风和日暖的时候,皇上的车驾降临,登上山巅,倚着栏杆远眺,必定神情悠悠而启动遐想。看见长江、汉江的流水滔滔东去,诸侯赴京朝见天子,看到高深的城池,严密固防的关隘,必定说:“这是我栉风沐雨,战胜强敌、攻城取地所获得的啊。”广阔的中华大地,更感到想要怎样来保全它。看见波涛的浩荡起伏,帆船的上下颠簸,外国船只连续前来朝见,四方珍宝争相进贡奉献,必定说:“这是我用恩德安抚、以威力镇服,声望延及内外所达到的啊。”四方僻远的边陲,更想到要设法有所安抚它们。看见大江两岸之间、四郊田野之上,耕夫有烈日烘烤皮肤、寒气冻裂脚趾的烦劳,农女有采桑送饭的辛勤,必定说:“这是我拯救于水火之中,而安置于床席之上的人啊。”对于天下的黎民,更想到要让他们安居乐业。由看到这类现象而触发的感慨推及起来,真是不胜枚举。我知道这座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舒展自己的怀抱,凭借着景物而触发感慨,无不寄寓着他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何止是仅仅观赏长江的风景呢!
【简析】
本篇虽是宋濂奉旨所撰,以歌功颂德为主旨,但作者从中华大地如此广阔,君王更应励精图治使民安居乐业,四方边境如此遥远,君王更应思虑设法怀柔威服等方面对君王进行劝勉,很有高度和气势。第一段由叙述金陵的山川王气,引出对当今皇帝的歌颂,入题极为自然,不仅有一种引人入胜的魅力,而且使人感到气势宏阔舒展;第二段集中写阅江楼的兴建和皇上登楼的所见所思,重在体现作为一统天下的君王所见所思与常人的不同,突出皇上应该励精图治、居安思危、恩德威服、保家卫国、经世济民的劝勉之意,文章的主题思想内容由此得到升华,启迪读者进一步探究文章寄寓的深意。本文堪称应制文中颇具特色的代表作,全文结构严谨,转接自如,写景、叙事和议论穿插得十分自然,而铺陈排比手法的运用,与内容相谐合拍,更加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与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