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不断使商业发生革命

2017-03-12马克思

领导月读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世界市场解体二楼

马克思

红色经典

工业不断使商业发生革命

马克思

毫无疑问,——并且正是这个事实产生了完全错误的观点,——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倍增,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宝藏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但现代生产方式,在它的最初时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只是在它的各种条件在中世纪内已经形成的地方,才得到了发展。例如,我们可以拿荷兰同葡萄牙进行比较。另外,如果说在16世纪,部分地说直到17世纪,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旧生产方式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勃兴,产生过压倒一切的影响,那么,这种情况反过来是在已经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的。世界市场本身形成这个生产方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个生产方式所固有的以越来越大的规模进行生产的必要性,促使世界市场不断扩大,所以,在这里不是商业使工业发生革命,而是工业不断使商业发生革命。商业的统治权现在也是和大工业的各种条件的或大或小的优势结合在一起的。例如,我们可以拿英国和荷兰来比较一下。荷兰作为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商业国家走向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历史。资本主义以前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具有的内部的坚固性和结构,对于商业的解体作用造成了多大的障碍,这从英国人同印度和中国的交往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在印度和中国,小农业和家庭工业的统一形成了生产方式的广阔基础。此外,在印度还有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村社公社的形式,这种村社在中国也是原始的形式。在印度,英国人曾经作为统治者和地租所得者,同时使用他们的直接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以图摧毁这种小规模的经济公社。如果说他们的商业在那里对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的影响,那只是指他们通过他们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消灭了纺织业,——工农业生产的这种统一体的一个自古不可分割的部分,这样一来也就破坏了公社。但是,就是在这里,对他们来说,这种解体进程也是进行得极其缓慢的。在中国,那就更缓慢了,因为在这里没有直接政治权力的帮助。因农业和手工制造业的直接结合而造成的巨大的节约和时间的节省,在这里对大工业产品进行了最顽强的抵抗;因为在大工业产品的价格中,会加进大工业产品到处都要经历的流通过程的各种非生产费用。同英国的商业相反,俄国的商业则没有触动亚洲生产的经济基础。

【题解】

本文选自《资本论》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在本文中,马克思主要阐述了在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过程中,不是商业使工业发生革命,而是工业使商业不断发生革命,这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不断扩张的本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16世纪和17世纪地理上的大发现使得人们过高地估计商业的意义,认为是商业的发展对封建生产方式的解体起着决定性作用。针对这种错误的观念,马克思一方面认为,地理上的发现引起的商人资本的大革命,确实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地理大发现使葡萄牙、西班牙、英国逐渐在世界贸易中起主要作用,从而改变了世界贸易的版图。这些重大的发现还大大扩大了世界市场,使欧洲国家开始了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的解体。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承认16、17世纪,商业的巨大发展确实对封建生产方式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起到了压倒性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指出,商业的扩大对新旧生产方式的过渡所起的促进作用,本身是在已经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从根本上而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扩张的本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商业对旧的生产方式的解体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绝不能过高地评价这种作用。至于商业和商业资本之所以能获得巨大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具有不断扩大的要求,生产不断扩大的要求促使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而不是相反。一方面,商业对旧生产方式在多大程度上起着解体的作用,取决于这些生产方式的坚固性和内部结构;另一方面,这个解体会导向何处不是取决于商业,而是取决于作为促进这种商业活动的基础的生产方式。简言之,在现代世界,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不断扩张的本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并为自己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邓莉)

读广西

壮族木楼

广西等地的壮族木楼一般都是竹木结构的瓦房或茅草房,三间宽,三层高。一楼壮话叫“腊梁”,养猪、牛、羊和鸡等畜禽。二楼叫“艮兰”,铺木板,分厅、间。房子正中间的屋檐下,用石梯砌至二楼,石梯约1米宽,通常是7级或9级,每一块石梯都是请石匠精工制作的,也有的两翼走廊直接用木梯搭上二三楼。二楼的两边厢房住人,中间以中轴为线隔开,留门,前边叫“中堂”,“中堂”即为“客厅”。“中堂”后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中堂”上方做个小“吉楼”,专门安放“神龛”,是祖宗们的世界。三楼叫“艮角”,一般都是放粮食和杂物。人口多的家庭,二楼住不下了,也住三楼。住三楼的大多都是未娶的小伙子或未出阁的姑娘。木楼的四周围,多用竹片、木板镶拼为墙,人住在二楼,可谓“六面透风”,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猜你喜欢

世界市场解体二楼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重构与发展
爬山
白钉子
“一带一路”倡议是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新实践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请上二楼
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的提出与理论内涵
“娃娃亲”因两家发展不同而解体
美空军又一退役气象卫星在轨解体
用现代化史观浅析世界市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