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地区丧葬习俗考
2017-03-12王彦
王 彦
(吕梁学院 历史文化系,山西 离石 033001)
丧葬习俗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渐进过程,它伴随人类文明的始末,并且深深印上当地文化的烙印。山西地处华北平原之西,“其东则以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句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又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1]7038。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南部处在中原文化区,北部则处于游牧文化区,独特的二元文化孕育了山西极具特色风俗民情。吕梁山由北向南横贯山西,受北部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双重影响,二位一体的文化交融使得吕梁地区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丧葬习俗。
一、吕梁地区葬礼仪式
讣闻报丧:长辈死亡,富豪人家发讣闻,在白纸上将故者的生年死日时分及出殡日期写明,分送亲友;一般平民百姓则由孝子身穿孝服,赴亲友家叩头报丧,并请如期参与丧礼。
入殓:人死后,死者家属先将一张黄表纸(黄昏纸)烧着,从门口向天抛出,用来告慰上天人已归西。将衣衾棺木备齐,暂放床上,候亲属娘舅辈到后,方能入殓封棺。死者遗体穿着,富家绸缎衣裤、男袍女裙、鞋帽、内衣等五身,不许结扣,衣服颜色男性为黑色或深蓝色,女性一般为红色。口含金或银质小钱(口含钱),为元宝状;贫寒之家只穿布衣两三身不等,口含铜质小钱一枚。之后为死者点长明灯放在床头,一直到死者下葬三天内灯不灭。棺材一般为松、柏木质,长7尺2,宽1尺8,表面画龙、凤。内置七星板,每个儿女给棺木的七星板上铺麻丝各一条,面部盖麻纸一张。儿女齐集后,将遗体放入棺内。用面做成硬条状,称为打狗面棒,顾名思义就是作为死者在黄泉路上打狗用的,数量为死者的年龄数加天地,放在死者手中。同时,放面饼(献饼)作为死者路上食用,数量与打狗面棒相同。在棺材内放入麻钱,数量与献饼相同。放入镇木,包括鸡架木、生铁、五色石、桃弓、柳箭、芦苇穗、马莲籽七种,用来镇压死者诈尸,之后封棺。
祭悼:入殓之后,搭灵棚祭悼。灵堂内设死者照片、童男童女、观音、马、轿及死者用的生活物品。男女孝子全身白孝衣,守护灵前。亲友上素馕祭奠。富户和小康之家,于前3日开吊,亲友吊奠,僧道诵经,鼓乐举哀。亲戚按远近为序上香焚纸,献供品。迎祭时,先是本族,谓“堂祭”,后是外祖、娘亲,再是姑、姨、姐、妹。朋友不分远近。随到随祭。通常死者家属会为来祭悼的亲戚朋友准备丧宴,并设有礼房。很多人家会在灵堂前搭戏台,唱戏为死者送行。
发引:即出殡,起丧抬棺上坟。僧道鼓乐导引,后随纸人、纸桥、纸马、金山、银山等陪葬纸扎。孝子以白布躬身索引棺材,手持引魂板(柳木上绑白纸条)走在最前面。富者16人抬,一般人家8人抬,亲朋家族尾随棺后。亲朋和僧道只送出村外,儿孙送上坟地安葬。
安葬:安葬前几天要先打好坟墓。择吉地挖土坑八九尺深。再挖小窑一孔。安葬时,将灵柩下坑入小窑,用土掩埋,堆成圆墓。
服三:葬后三天,上坟祭奠,叫服三,俗称暖窑。当日,死者儿女及近亲上墓,用香油炸油糕或馒头祭奠,烧化楼、台、亭、阁、院墙等纸扎,表示已为死者安置了舒适的住处,是件喜事,不动哭声。若死者死时犯七或犯八,即死于初七、十七、二十七或初八、十八、二十八时,到阴间要受到阎王爷的鞭打,家属要做白旗、白伞,插在去墓地的路上和墓旁,便于死者的亡灵在伞下躲避阎王爷的追打。
过七:从死者寿终之日起,要举行七个七日祭奠。头七、三七、五七较为隆重。亲友携儿带女上坟悼祭。直系亲属准备素馕(用白面蒸成桃、佛手、猪、羊等)一套16个、22个或48个不等。此后还有百日、周年等祭悼活动。
寄埋:即临时埋葬暂不入坟。一种是死者上有父辈或祖辈健在,坟中无法定穴,只得祭埋;另一种是夫妻死亡一人,另一人健在,不能入坟定穴;再一种是由于“坟不空”、“日主不好”等原因,当年不能入坟。祭埋多在靠坡靠崖的自然穴洞或废弃山圈之内。祭埋时间长短不等。
合葬:夫妇同入正穴为合葬,俗称“上山”就是上祖坟。事主请阴阳先生择定良辰吉日,设灵堂隆重祭奠三天,然后进行合葬。
少亡与夭折不入坟。12岁以下死者,不能打墓入坟,将尸体垒在土洞或石崖内,两岁以下幼儿死亡不装棺,用谷草包裹弃于荒野。
二、当地葬礼习俗中体现的社会功能
从当地的葬礼仪式中不难发现有灵前唱戏这一环节,唱戏是娱乐节目,进入丧礼有些匪夷所思。但在明初,戏曲已经进入民间丧葬礼仪,虽然经过历代统治者的严厉禁止,仍然屡禁不止、延续至今。在丧礼期间唱戏与传统儒家思想的礼制相违背,但在民间广为流传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首先,很多富户为显示自家富足,提升自家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地位,借着家中有丧事大办葬礼,在灵堂前搭台唱戏,引来众人围观,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其家族的知名度。
其次,年过六七旬的老人逝世,称为喜丧,众人皆为死者能寿终正寝感到欣慰,死者家属从心理上也能接受在葬礼上唱戏,为死者送最后一程。
最后,丧葬戏曲的哀伤曲调可以使人触景生情,想起死者的生前种种事迹,不由落泪甚至大哭,有发泄情绪的作用。
上面的葬礼仪式中到处可见的是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子。孝道是传统丧葬礼仪的核心,从为死者放献饼,烧纸钱,烧亭、台、楼、阁等纸扎就能充分体现出儒家“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孝道观。“使生死如终若一,一足已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报也”,“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对待死者就犹如活着时一样,一日三餐供献,生前用过物品,死后亦带进墓穴[2]。孝子在死者从入殓到出殡再到过七等一系列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当地人看来孝子在葬礼期间的表现好坏,直接决定了他以后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和名声的好坏。葬礼结束后,死者的财产要经过再分配,孝子的表现也决定了他在财产分配中所得的份额。有些家庭可能平时兄弟不和睦,但是在葬礼期间为了齐心协力办葬礼,都会放下眼前的分歧,最终可能会因为一个葬礼而使得家族人员更团结和谐,社会秩序得到稳定。
中国传统鬼神思想一直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在丧葬习俗里也处处能体现出来。中国古代有“敬鬼神而远之”的说法,繁琐讲究的葬礼仪式,一方面是对死者的尊敬,另一方面也能体现生者对鬼神处处禁忌的心理状态。例如,在死者棺材里放上镇木就是为防死者诈尸,对亲友不利。服三、过七等只有在具体的时间家属才会去为死者祭悼,其他时间是很忌讳去坟地,即对生者不利。且人们都认为葬礼的好坏以及墓地的选择都会影响家族兴旺和人丁多少,因此都会在葬礼仪式中请佛道僧人为死者念经超度,并请阴阳先生看好墓地风水。风水观念自古就有,《辞源》给“风水”定义是,“指宅地或坟地的地势、方向等。旧时迷信,据以附会人事吉凶祸福。”[3]如果有家属梦见死者,第二天就一定会占卜算卦并为死者祷告,祈求死者保佑家里平安。对死者的小心翼翼更多地体现了对生者的重视和关注。
三、当地葬礼仪式的消极影响
从当地的葬礼仪式中仍然很明显的能看出很多的遗风陋习,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和教育才能使人们思想观念得到改变。
首先,人们一直认为葬礼的排场越大,花费越高,就越孝顺,能得到大家的夸赞,炫耀门风,否则就是不孝。这种思想观念就导致了攀比、铺张奢侈之风盛行。有人甚至因为要大办丧礼而欠债累累。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其次,葬礼中迷信之风盛行,墓地的铺张浪费和大量用地,使得中国人多地少的状况更加严重,出现了死人和活人抢生存空间的现象。这种情况经过代代相承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特别是在农村等文化水平低的地方,尤其严重。农村丧葬仪式随农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反而越趋复杂化,正说明了农村精神文明的落后。根据文化堕距理论,一般情况下,物质文明变迁与精神文明变迁是不同步的,总是物质文明变迁在前,精神文明变迁在后,但是物质文明变迁与精神文明变迁的跨度也不能太大,否则社会就会发生混乱[4]。而丧葬仪式复杂化会进一步制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最后,在葬礼期间,变相收礼的风气盛行。有人甚至把其当成一种盈利手段,严重助长了不正之风。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对于旧风俗中“取精华,去糟粕”的工作尤其值得重视,要教育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跟着时代的步伐,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型葬礼。要提倡节葬,反对不合理的丧葬程序和仪式。当然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各方面共同努力。新农村、文明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4]。
[1]曾国荃.山西通志光绪版[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赵泽洪.浅论丧葬习俗的价值观——兼谈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特点[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3]魏蓉.风水观对中国现代丧葬文化的影响[D].太原:山西大学,2012.
[4]高布权,高志奇.农村丧葬仪式复杂化与农村文明——以陕西省陕北地区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