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希拉里的竞选演讲策略
2017-03-13李旭兰
方 芳,李旭兰
(吕梁学院 外语系,山西 离石 033001)
2016年11月9日,美国共和党总统侯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成为了美国第四十五任、第五十八届总统。希拉里竞选失败了,然而她的竞选演讲使用的演讲策略仍然值得我们研究。
一、原型范畴理论
(一)原型范畴理论
支持经典范畴理论的众多学者都认为特征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明确的,范畴成员没有核心和边缘之分,他们一直认为范畴问题已经得到了彻底解决。直到维特根斯坦提出家族相似性原理,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成员与边缘成员的区别及隶属度。Berlin&Kay等对颜色词的研究得出人们根据焦点色对颜色连续体进行有理有据的切分和范畴化。Rosch在Berlin&Kay的基础上对颜色词进行研究,他们的结论互相吻合,Rosch用“原型(prototype)”这一术语替代了“焦点(focus)”,他还将实验扩展到其他范畴,论述了“原型”这一概念是进行范畴化的重要方式。Lakoff不仅严厉批判了基于客观主义哲学的经典范畴理论,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原型范畴理论,提出可用理想化的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来解释原型范畴[1]8-12;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中的原型属于该图式范畴的下义范畴,原型是范畴成员中最清晰的例子、是一类事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它是基本层次范畴的代表,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人们在识别范畴中这样的原型样本时,心智处理最容易,费时最短[2]117-118。认知语言学家Croft&Cruse提出两种确定范畴原型的方法:一是在范畴成员间寻找其共性;二是通过列出属性清单而确定范畴的原型,也就是一事物具有越多的范畴属性,就越说明它更接近范畴原型[3]82。
(二)范畴化
人类的认知基于互动体验,始于范畴化,先获得范畴,形成概念。概念系统是根据范畴(即概念)组织起来的,因此范畴化是范畴(或概念)形成的基础,范畴是范畴化的结果。由于人们倾向于将相同或相似的事体进行概括和归类,同类事体就归结为一个类别,可对其作概括性思考和表述,这样才符合经济原则,便于认知加工,进行范畴化并形成概念和范畴。因此,从家族相似性这个角度来说,范畴化就是要使得同一个范畴内部诸成员的相似性达到最大化程度,使得不同范畴的诸成员之间的相似性达到最小化程度[2]98-101。另一种范畴化的方法是根据认知对象的特征及其与某一范畴原型的相似性大小来判定其是否属于该范畴。
二、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演讲策略的构建
竞选演讲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通过竞选演讲,政治家针对国家的内政外交表明立场、阐明观点、论述主张,以说服他人最终与自己形成统一战线,从而赢得各领域各阶层选民的支持。那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与范畴化理论是如何被政治家们运用于他们的演讲并能成功联合选民的呢?
(一)新建原型
如前文所述,原型的界定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范畴中“最典型的代表”,另一种则是在思维中存在的概念。后者可以通过列出该概念的属性清单,对其进行界定。这种原型所在的范畴具有可塑性,需要对其特征、属性做出罗列与梳理。
在竞选演讲中,政治家喜欢把自己塑造成国家的“英雄”形象,他们通过为“英雄”列举属性,让政治家的定义逐渐符合选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在历届总统的竞选演讲中,都使用过“英雄”这一概念,将它们收集在一起便为“英雄”这个范畴赋予了一系列属性与特征,意味着竞选演讲者可以新建一个对自己特别有利的“英雄”原型,来增加选民对自己的支持,如表1所示。
这些关于“英雄”的特征和属性被人们熟悉后,美国人民就会把它们当作“英雄”这一范畴原型的特征。他们对于“英雄”这一概念的更多的认识都是基于这些属性之上的发散性思维。从这个角度分析得出,基于原型理论的联合策略是政治家们使用的重要策略之一。
表1 hero的原型属性
(二)分层范畴化
范畴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上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和下位范畴。这三组层次的涵盖范围依次递减,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具体。表2中的词汇honor形象地展示了这三个层次的区别。
表2 honor这个范畴的三个层次
表2中,居于上位范畴的honor是个抽象概念,很难让人的心智在最短的时间内联想到某一个范畴,但是honor可以表述为和平主义者,正义的领袖,伟人和人类守护神等,它们的特点、属性更容易描述,而且很容易让选民产生形象思维层面的共鸣。提到征服者大帝,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亚历山大;提到伟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为人类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到人类守护神,人们会想到耶稣。在基本层次范畴内,人们对真实世界的分类最为精确。这一层次范畴中的成员与其他成员共享的属性最多,与其他范畴的成员共享的属性最少,也最接近客观自然的分类[2]137。正因如此,在范畴化的三个层次中,基本层次范畴成为政治演讲中最中心和最常用的范畴形式,这个层次的范畴因其包纳性而最生动也最具说服力,它们给个体贴上新的范畴标签,便于政治家基于道德衡量为新建的范畴建构出合理性[4]。
三、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演讲策略在希拉里竞选演讲中的体现
(一)利己不利他策略
在利己不利他策略中,希拉里通过列举自身明显具备而特朗普略逊的属性构建了总统这一范畴的原型,以此来拉拢选民。希拉里在每次公开的竞选演讲或与特朗普的电视辩论赛中都将自己塑造为“美国总统”的典型代表,即“美国总统”这一范畴中的原型。同时,对特朗普进行负面表征或与其辩论,以证明他没有资格成为“美国总统”这一范畴中的原型。从希拉里的演讲内容中可以看出,“美国总统”这一范畴中的原型应该具备表3中的属性。
表3 美国总统原型属性表
注:“+”代表明显具备该属性,“-”代表不具备或鲜有该属性,“?”代表历史上没有的情况。
以上原型属性中的前四项是纲性需求,所以二者都必须具备,后面涉及到的属性是希拉里在演讲或电视辩论中明显占有优势而特朗普不擅长的。在以下内容中,笔者就希拉里明显具备的而特朗普不占优势的属性进行分析,以期证实从“美国总统”的原型属性特征出发,希拉里比特朗普更有资格成为“美国总统”原型中的一员。
性别属性中的“?”表明美国历届总统都是男性,此次参与竞选的希拉里是女性,但法律没有规定在美利坚合众国女性不能竞选总统,所以不可以用“-”这一符号。作为未来的美国总统,具备丰富的政府部门工作经验应该是必备条件。追溯美国历任总统的政治背景,在房地产商人特朗普之前,美国曾经有过3个跨界总统:艾森豪威尔、格兰特(军人)和胡佛(商人)。不过他们都曾有过显赫的政治身份。像特朗普这样,没有充分的从政经验就竞选总统的确实史无前例。相比之下,希拉里是一步一个脚印迈向了纽约政治中心。在其不短的政治生涯中,希拉里积累了不少名望和公共关系资源,这是其他参选人所无法企及的。作为未来的美国总统,不仅要有普通人所拥有的基本素质,而且要有总统特有的顾全大局的素养。特朗普在竞选演讲和电视辩论中的表现说明他对时局和政局没有合理的判断。而希拉里拥有智慧,能够审时度势、从容应对问题,能合理运用权力。美国总统应该具备“求同存异,团结一心”的信念,时刻相信美国人是最优秀的,而特朗普在不同的时间段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各种形式的诋毁和贬低。希拉里则有幸与军人并肩共事多年,其中就包括军事委员会的一位议员。所以,她明白特朗普错得有多离谱。还有一点可以说明特朗普的演讲没有体现出要和美国民众团结一心,他在克利夫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个人就能解决它”。他把所有人都忘了,而希拉里认为美国人不说“我一个人就能搞定”,而是说“我们会一起来解决”[4],充分表明她在竞选演讲中努力团结大家的决心,同时她相信美国人是优秀的。希拉里在演讲中凸显了自己具备美国总统原型的众多属性,成功地将自己塑造为美国总统的原型,所以选民在选择过程中心智处理最容易,费时最短。运用了原型理论的利己不利他策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二)分领域突破策略
竞选演讲的内容包括未来总统对美国的经济、就业、教育、医疗保健、女性权力等方面所存在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而所有的选民都可以范畴化为关心经济问题的中产阶级,关心就业问题的学生,关心教育问题的家长,关心医疗保健问题的老人以及关心自身权益的女性等。“选民”是上位范畴层次概念,“中产阶级”、“学生”、“家长”、“老年人”、“女性”等是基本层次范畴。这些基本层次范畴可以体现出范畴成员之间最大的家族相似性,也是我们认识、理解这些范畴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出发点。为了赢得选举,希拉里将选民范畴化为不同的范畴领域,各个击破。她在不同领域的人群中进行了内容各异的演说。在某些范畴中她将自己视为该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如有关女性权利的各个范畴;在某些范畴中她将自己视为其中的一员,表明她能为该范畴的成员带来既得利益的变化,如学生和中产阶级。
希拉里抓住自己是女性这一特点,在女性权利的维护方面狠下力气进行宣传,以期得到更多女性的支持。女性选民和支持女性权益的男性选民相信:以她的法律背景和政治背景,她一定会为全球女性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而且这一短片中的大多数人都属于中产阶级,她利用原型范畴论中的家族相似性将自己归为中产阶级这一范畴,因为她深知要想赢得选举,首先必须得到占美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的支持。为了将自己范畴化为中产阶级,她运用了祖父和父母的故事去说服选民——根据父辈的出身情况,她也属于中产阶级,以此来体现她为中产阶级服务的决心。另外,她还不忘那些为美国的发展做过贡献的占人口少数的大学生、移民。她在纽约大学的演讲中,鼓励优秀的学生可以加入到国家的外交事业当中,将自己范畴化到学生范畴中,并声称她是这个范畴中能给学生们带来变化的人。因为在以前这是政府高官要员才可以考虑的事情,这一提议引起了不少学生群体的关注。对于移民,她认为只要他们辛勤劳作、遵纪守法,就应该享有和其他公民同样的权力,而不应该成为二等公民。她的观点成功地把移民范畴化到自己所在的合法公民领域。
希拉里运用范畴化理论并结合竞选议题,成功地把“选民”这一上位范畴划分为渴望解决经济问题的“中产阶级范畴”、渴望就业的“学生范畴”、渴望子女教育权益得以保障的“家长范畴”、渴望医疗保健条件得以改善的“老年人范畴”、渴望自身权益得以维护的“女性范畴”等基本层次范畴。从各个角度把自己范畴化到各个领域的选民所在的范畴。总之,她有效地将自己储存于选民的心智中,运用了范畴理论的分领域突破策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选择败选的希拉里·克林顿的总统竞选演讲内容作为语料,结合原型范畴理论分析其中所使用的利己不利他和分领域突破两种策略。这并不矛盾,因为希拉里败选并不是演讲内容导致的,而是美国社会的分歧和撕裂以及美国的社会现实造成的。所以,就演讲内容而言,希拉里的竞选演说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是讲究策略的。正如“美国总统”这一范畴的原型具备很多属性,她在自己的演说内容中凸显了自己拥有这些属性,而特朗普略逊一筹,以此来说明她才有资格成为美国的下一届总统。此外,在演讲过程中,她还特意将“选民”这一上位范畴处理为具有最大相似性的众多基本层次范畴,然后有针对性地各个击破,去赢得不同基本层次范畴选民的支持。同时,她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进行了范畴化,并给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如经济、就业、教育、医疗、环境、资源、枪支、移民等,目的也是为了表明她可以让未来的美国更美好。
[1]LAKOFFF 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CROFT W,CRUSE D A.Cognitive Linguis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Press,2004.
[4]VAN LEEUWEN.Legitimation in 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J].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2007(1).
[5]汪少华,袁红梅.政治话语的博弈[J].外国语,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