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晋绥日报》的传播形态
2017-03-12陈强
陈 强
(吕梁学院 中文系,山西 离石 033001)
晋绥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包括山西省西北部和绥远省东南部广大地区。1937年冬,八路军一二○师进入晋西北,创立了晋西北根据地。同年8月一二○师一部和地方武装组成大青山支队,挺进绥远北部,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1940年1月15日正式建立晋西北民主政权,称山西省第二游击行政公署,1941年8月1日改为晋西北行政公署,1943年11月改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晋绥日报》是中共晋绥分局的机关报。其前身是1940年9月18日在山西省兴县创刊的《抗战日报》。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刊载的内容主要是社论、国际国内新闻、地方消息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指导地方的工作。1948年4月2日,毛泽东曾对该报编辑人员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9年5月1日停刊。
一、《晋绥日报》的重要性
《晋绥日报》是我党在创建晋绥革命根据地之后,由晋绥边区官方发行的党报,是我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孕育和产生的重要宣传平台。《晋绥日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党报的历史上、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毛泽东同志曾经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点出了《晋绥日报》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方式,以及它在推动革命事业发展上所起到的重要指引方向,对《晋绥日报》这一党的刊物在产生、发展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精准的定位。毛泽东同志较系统地论述了报纸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以及办报路线、报纸风格及新闻工作者的作风等有关党的新闻工作一系列基本问题。他说,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报纸应具有生动、鲜明、尖锐和毫不吞吞吐吐的战斗风格;并且强调报纸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才能办好。《晋绥日报》通过大量详实的新闻报道,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国内土地革命时期的党的政策宣讲、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以及我国新闻事业上起到了试金石的作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事业的根本属性。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我国新闻战线的排头兵和探路者。
《晋绥日报》刊登的毛泽东1948年4月2号讲话,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新闻思想形成。这个讲话很全面,应该说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全面总结,是有代表性的一次讲话、一篇文献,非常客观典型地呈现了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全貌,《晋绥日报》也因此发展到了巅峰阶段。甚至可以说,《晋绥日报》的整个理论和实践,特别是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党报思想的最终形成。究其原因,以前关于党报,各说各的,各讲各的,各写各的,没有一个权威、集中的表达。
在中国新闻史上,《晋绥日报》是代表了中国新闻报纸在发展不断上升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的发展和成熟,是中国新闻史的一次高度总结。这也是《晋绥日报》在中国新闻传播业占有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
二、政治传播:突出党的建设、明确政治核心性
政治传播是政治和传播两种要素的结合。《晋绥日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党报政治传播方式”。该报核心价值是党与人民沟通的纽带,是在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将晋绥革命根据地在突破旧的制度束缚,打造新的世界过程中的点滴进程加以记录的一种载体;是自西方报纸传入中国之后,一种本土化发展的具体实践。
在《晋绥日报》刊发的报道版面设计当中,可以看到党在初期建设上的一个理念雏形。尤其是它的社论版块,是中国共产党在执行党的领导方针上的一种正确的引导和指挥,给解放区的人民群众提供了解党的大政方针的重要方式。作为中共机关报,《晋绥日报》时刻遵守党的组织性,接受党的一元化集中领导,传达党的意志,是党性的本质所在,党性因此成为新闻传播最大的政治。《晋绥日报》1942年12月21日第一版中,刊发社论《党的领导必须一元化》:抗战以来,各根据地的军政民,在党的领导之下,基本上是团结一致的,党的领导也一般是统一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团结和统一,敌后游击战争才得以开展,广大民众才得以发动,根据地才得以建立和坚持,对全国抗战才尽了积极配合作用。可是目前敌后战争愈益残酷与艰苦,要求我党的领导更加统一与实行一元化……应该牢牢记着毛泽东同志的训示:“局部与全体的关系,个人与党的关系……军队干部与地方干部的关系,军队与军队、地方与地方、这一工作部门与那一工作部门之间的关系……都是党内的相互关系,都应提高共产主义的精神,防止宗派主义的倾向,使我们的党,远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以利战斗之目的。……必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使党远到完全团结统一的地步。”
《晋绥日报》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建设方面的评论很多,这就是党在自我总结、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表现。与现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相关党报的评论员文章相似,在宣讲党的政策方面相当直观、高效、具有很强的理论高度和现实的可操作性。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与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相对接的一种新闻传播考虑,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是我们党在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注重阅读者的智力和能力范围,用更通俗朴实的语言来赢得读者共鸣的方式;也是《晋绥日报》在如何促进新闻传播不断焕发活力的一个重要贡献。
社论指出,“打通思想,这仍然是我们转变许多许多同志中的旧思想、旧作风、旧习惯的主要方法。但仅仅靠打通思想的办法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以党的纪律与政府的法律,来保证全党全军意志的统一和行动的统一。执行纪律与法律,实质上就是一种教育。今天我们必须首先要在党内养成纪律严明的风气,奉公守法的精神。没有这,我们就无法领导人民革命达到最后胜利。”这篇社论发表在东北解放之后,当时我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东北三省、晋察冀鲁等地区掌握着战争的主动权,对国民党在这一地区的极少数顽固反动势力正在形成合围聚歼的态势。通过纸质传媒引导党政军民对当时战局有充分的认识,对于战略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更好地执行党的战略部署。《晋绥日报》在每一次党政军的重要军事行动、政治会议等开始前和结束后,都会刊发相关的社论。《晋绥日报》的社论,代表共产党带有指导性的声音,评论对象是重大新闻事实和重大时政,更进一步起到了凝聚人心、统一认识的作用,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着重要的舆论支撑作用。
三、文化科学传播:启发民智、宣讲科学
文化科学传播是《晋绥日报》另外一个重要传播形态。《晋绥日报》政党报的特质,决定了它的传播必然是以政治传播为中心。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政策指令,实现其政治思想,是《晋绥日报》的核心目标。但是除此之外,《晋绥日报》也具有一般媒介的普遍功能,文化科学传播就是较为重要的一项。《晋绥日报》文化科学传播对于民智的提升,做出了很多贡献。在《晋绥日报》发行之前,中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战火洗礼,百业凋敝、积贫积弱,社会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同时,国民教育缺失,国民文化素质的低下,国家各项事业举步维艰。《晋绥日报》作为党的报纸,也注重在民生民智的开拓上做一些工作。1944年10月30日第二版中,刊发谭旺蛇、朱秉庆文章《河曲南园蓝子丰收明年全村种蓝千亩》,详细介绍了河曲县南园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如何做到丰收,在以辛勤劳作为基础的农业生产中,注重农业相关种植技术的运用,尊重客观自然规律。这也是《晋绥日报》在发展过程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体现。《晋绥日报》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引导读者掌握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中国国情,使禁锢国人思维的诸多主观意识形态的思维惯性打破,客观上也符合实事求是的发展规律,对提高读者的智慧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1944年11月12日,《晋绥日报》刊发新闻《美总统选举初步揭晓 罗斯福获压倒优势 纽约人民彻夜不眠听取选举结果》;1944年11月17日,《晋绥日报》刊发新闻《丘吉尔称:盟国将充分援法》;同日刊发新闻《苏军攻克巴赫马赤》。这一系列国际新闻的刊发,满足了读者对于国际事务的知情权,有力地促进了国民与国际社会的接触和了解;从写实的角度,让读者掌握了世界发展的动向,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升,打破了封闭的旧思维,启发了人民群众的民智。
由此可见,《晋绥日报》是一份面向世界的报纸,也是一份面向读者的报纸,它通过文字,把革命根据地同世界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把文化科学知识传播给受众。
四、典型化传播:《晋绥日报》对于中国精神的解读、中国脊梁的赞扬
典型化传播是《晋绥日报》富有特色传播方式之一,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起到深远的影响。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了很多为国家、民族、人民顽强奋斗、英勇献身的英雄人物,很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为新中国的各项事业无畏奋斗,有的甚至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例如:1947年2月6日第一版刊发宏森署名文章《向人民的英雄致敬 十七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赴义》,以不到300字的篇幅,有声有色地再现了女英雄、年仅17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壮烈牺牲的情景。当阎匪军想以酷刑威迫刘胡兰投降时,刘胡兰回答:“那是办不到的事!”“你真的愿意死?”“死有什么可怕!”刚毅的刘胡兰同志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大声说:“来吧!要杀由你们吧!我再活十七岁,也是这个样子。”在场的全村父老,对阎匪暴行怀着深沉的愤恨,痛悼这位人民女英雄的英勇赴义。为表示对这位中国人民最勇敢的女儿的崇敬,全村决定为她立碑永远纪念。
《晋绥日报》1947年2月13日第四版刊发卢梦署名文章《刘胡兰烈士史略》,详细介绍了刘胡兰同志短暂却光辉的一生。1947年4月18日第一版整版刊发熊瑾玎(晋绥日报副总经理)文章《刘胡兰的精神鼓舞着战士们前进》,1948年1月刊发文章《刘胡兰同志流血一周年》。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在看过《晋绥日报》报道后,向他汇报了一位小姑娘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遗憾的是,在随后紧张的战斗中,题词不幸丢失。现在所见的题词,是毛泽东在1957年刘胡兰烈士就义10周年之际重新题写的。
刘胡兰烈士是在解放战争中英勇就义的,在她逝世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晋绥日报》多次用较长的篇幅对刘胡兰烈士的爱国主义情怀,热爱人民、热爱革命事业的高尚情操进行专题报道,使根据地群众和全国人民都了解到在吕梁山的腹地,有一位年仅15岁的少女,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人民的尊严,抒写着英雄的传奇。正是因为有了《晋绥日报》对英雄事迹的报道,进而鼓励着一辈又一辈的中华儿女为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伟大复兴而抛头颅、洒热血。
晋绥日报曾经专版专栏报道过吕梁英雄郭维昌(1921—1946),名毅,临县后甘泉村人。9岁入县立第一高小读书。民国26年(1937)日军侵入华北,少年郭维昌,在抗日救亡怒潮中,受到革命的启蒙,高小毕业就参加了新四军纵队。民国27年(1938),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新军中历任十九军工作员,副指导员,指导员,纵队直属队政治处宣教干事。民国31年调晋绥六分区敌工科工作。民国32年任六分区武工五大队政委,兼宁武县第六区区长。任职三年,勤政爱民,屡建战功。当时,侵犯我晋绥边区的日军疯狂推行灭绝人性的“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政策,成千上万的群众惨遭杀害。郭维昌目睹敌人的残暴行径,怒火中烧,为消灭敌人,拯救民众,不畏艰险、机智灵活地转战于敌人之间。上级多次派他为抗日联络员,打进日伪内部,分化瓦解敌人,及时传递情报,他每次有勇有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民国33年(1944年),他带领武工队和民兵与敌人进行了20多次战斗,打死打伤日伪军20余人,俘虏伪军70人,缴获步枪103支,山炮弹20发,轻机枪两挺以及大批子弹和手榴弹;连续拔掉敌人在分水岭、东寨、羊角岭、西挠沟等地的十几座碉堡。晋绥边区政府隆重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民国34年(1945)10月,郭维昌调任宁崞区武工队政委兼书记,他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奔忙,带领500多民兵,破坏铁路,割断电线,使敌人行动不便,耳目失灵。他深入乡村发动群众,召开对主恶霸汉奸的斗争大会,为宁崞区的对敌斗争打开了局面,抗日运动得到顺利开展。民国35年(1946年)5月3日,郭维昌带领周洪山、李来有等干部、民兵到三岔村执行瓦解敌军任务,遭敌包围,在短兵相接中,他临危不惧,沉着应战,毙敌十余名后,登上房顶掩护其他人突围,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25岁。郭维昌的遗体运回葬于临县故里,晋绥六分区司令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民国36年(1947),中央领导机关驻甘泉村时,谢觉哉为他撰写了“香土埋忠骨”的碑文,以昭彰烈士业绩。《晋绥日报》用一版讲述了郭伟昌的短暂却又辉煌的英雄事迹,引发了晋绥边区军民的敬佩和深深惋惜。郭伟昌的事迹一经报道,便起到舆论引导作用。边区军民纷纷响应学习郭伟昌烈士的革命事迹,用更加迅猛和凌厉的攻势,向反动派掀起了新一轮的战斗。正是《晋绥日报》的报道,使得像郭伟昌一样为革命奋勇前进的英雄,成为了吕梁精神的一座座丰碑。可以说,《晋绥日报》彰显了中华精神,振奋了中华脊梁。
《晋绥日报》是我党在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重要舆论宣传平台。当时,《晋绥日报》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完成中央党政军领导人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进一步营造了团结一致,共同抗敌,为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环境氛围,为维护晋绥边区革命和发展以及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晋绥日报》这样卓有成效的传播形态与宣传工作是分不开的。《晋绥日报》在承担晋绥边区党报的责任中,运用不同的传播形态:宣讲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党的政治核心;启发民智,净化民风,普及生产生活的科学技术;促进和加快了近代中国与世界潮流相接触,相了解的进程;树立了近代中国革命大无畏英雄精神,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气血精神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撑;《晋绥日报》为党的政策方针得以顺利实施,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扫清了精神障碍。短短九年的发行,却给晋绥边区留下了近百万字的文献记载,为当代新闻传播学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时给当代的新闻传播如何继承马克思新闻观,促进党的建设,为人民群众给予更加优秀的新闻报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晋绥日报简史编委会.晋绥日报简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2]山西日报社.战斗的号角——从《抗战日报》到《晋绥日报》的回忆[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4.
[4]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