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区级教研现状管窥

2017-03-1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教研室於以传

历史教学问题 2017年1期
关键词:区级区县教研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教研室於以传

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区级教研现状管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教研室於以传

全市范围针对新版课程教材的首轮培训工作结束后,区县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院(校)实际已承担起课程教材的后续培训任务,而后续培训的核心内容,无疑是指向化宏观课改理念为具体教学实践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区级教研及其培训的方向、内容及实效,因直接指向广大基层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理解及贯彻落实,本质上便关乎学科教学、教研的质量,自然也涉及教师业务素养的再提升。所以,作为对区县提供业务指导、服务的市教研室,理应关注区级教研的内容及品质,更应在了解、掌控全局的前提下,对其给予更多的指引与支持。

近年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学历史教研内容的重心由课改理念的传播、引导,逐渐转向基于理念的教学实践的探索、推进。中学历史的常态教学及教研,如何真正实现“把握课程内容主旨、彰显史学思想方法”,如何使“教有中心”、“学有方法”真正达成完善学史方式,丰富学习经历的目标,当是区级教研关注的重点,乃至焦点。①本文“管窥”素材主要源自2014年以来市教研室组织的三场中学历史区级教研观摩及经验交流活动,以及最近三四年市教研室针对部分区县的课程与教学调研。特向提供素材的区县历史教研员方勇、王钊、左卫星、朱志浩、阮清、任琍、刘琼敏、张史敏、吴广伦、李亚南、陈艳、陈骥、周月军、卓佳、郝宇曦、唐向东、徐洁、徐慧、鲍丽倩等表示感谢。

应该说,这一时期,各区县的中学历史学科围绕上述教研重点,针对各自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及特色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不少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使这些经验得以共享,也为集思广益,更好地探寻解决问题之道,整体抬升区级教研的品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于2014-2015年,分三个学期先后举办三场“分享·共进——中学历史区级教研观摩及经验交流”活动。每场活动均包含两大内容。先是交流互动,每位区县教研员借助PPT,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选择近两年来区级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背景、目标、流程、成效、反思五方面作专题发言;再是现场观摩,实地观摩一个区包括研究课、微报告、研讨和教研员小结等环节的主题教研活动。

全市17个区县中,徐汇、普陀、宝山3个区先后提供现场观摩,教研员在观摩活动中均作主题报告;余下的14个区县各择教研主题分别作交流发言。考虑到绝大多数区县在选择交流、观摩的教研主题及内容时均有所权衡,几乎均以方向、特色和价值作为基本标准,因而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区县对当下中学历史区级教研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故而以这些交流、观摩,辅之以2012年以来市教研室对崇明、闸北、浦东、青浦、杨浦、静安、虹口等区县课程与教学调研中区级教研情况的观察与了解,管中窥豹,可揭示本市中学历史学科区级教研的现状。

一、教研主题及报告重心分析

(一)教研主题分析

从17个区县教研的主题看,大体分为四个领域。直接关注“史学思想方法”的有4个,约占23.5%;直接关注“课程内容主旨”的有1个,约占5.9%;涵盖这两大领域的有2个,约占11.8%。直接关注“完善学史方式”的有5个,约占29.4%;直接关注“优化教研方式”的也有5个,约占29.4%。应该说,多数区县关注历史学科“内容主旨”、“史学思想方法”、“育人价值”、“学史方式完善”等课改热点,且具有寻找教学或研究的切口,化理念为实践的意识。

(二)报告重心分析

17个区县的发言报告,绝大部分按照要求涉及区级教研的背景、目标、流程、成效、反思五大方面,但具体各有侧重,重心各有不同。侧重于背景分析的有1个,约占5.9%;侧重于具体过程的有11个,约占64.7%;侧重于成效介绍的有3个,约占17.6%;侧重于反思的有2个,约占11.8%。其实,即便是具体过程的介绍,也不难从中看出区级教研推进逻辑及实施重点的差异。

二、区级教研的主要经验

1.实证调研,视现状确定教研主题

在找准区级教研主题的过程中,不少区县是基于教学、教研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几乎均是对照历史课程改革要求而发掘,只是这种发掘不少是基于教研员个人的经验判断,但金山区的做法颇有新意。金山区在正式确定“初中历史图像材料教学的优化”研究主题前,通过对观课活动成效的反思,采用问卷调查(涉及教师课堂教学运用历史图像的频度及意图、关于历史图像教学目标及方法的差异比较等)、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式,以大量实证分析发现历史图像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拿图像“说”史而非“证”史,即教师普遍缺乏针对历史图像史料的证据价值判断意识与能力。据此及时修正教研计划,进而改良教研模式,提出“认识—实践—诠释—反思—再实践”的教研实施路径,可谓基于实证,提炼问题;强化观念,应用实践。这一教研主题的确立方式及其教研的实施路径因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故而颇具借鉴启发意义。

2.继承发展,赋予传统话题新内涵

历史细节、历史人物的研究,对于中学历史教研而言本非新话题。但徐汇、青浦等区的教研,基于课程改革要求,着力从课程内容主旨、史学思想方法的视角切入,不再满足于泛泛的历史故事而是寻求贯通课程内容主旨的史实细节,不只满足于史实的细节而致力于发掘不同史料类型中的细节;不再满足于尽可能多地介绍历史人物的事迹而是重在揭示其背后的时代特征与社会风貌,不只满足于对历史人物作功过评价的结论而致力于评价者的史学视角及论证逻辑,从而使“讲述”历史走向了“发现”历史、“认识”历史,也使传统历史教研话题因思想方法的介入而丰富了内涵,能与时俱进,具有新的生命力。

3.提纲挈领,以目标统筹教学环节

化理念为实践的重点,在于尽可能有效地将课改要求一以贯之地落实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提纲挈领,统筹推进,而非只执一端,甚或零敲碎打。嘉定区针对中学历史教学在备课、上课和作业一致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确立目标意识及其落实于教学各环节的一致性为前提,从教学资源入手,分“梳理问题培训提高”、“实践优化内化提升”、“反思总结形成经验”三阶段开展系列教研,取得了如下经验:(1)牢固树立目标意识,将其贯彻到教学的每一环节,尤其是教学重难点的设定、教学的过程设计和教学的作业设计;(2)认真编制教学计划,重在基于具体的课程内容,对课程目标作循序渐进的统筹式分解;(3)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一致性教学的起点,也是归宿;(4)经常化的反思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开展以内容主旨为核心主题的常规教研、开展以“学科育人视野下史料教学的优化”为主题的项目研究,以期进一步提升教师融史学和教学于一炉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在根本上彰显教学目标的决定作用。

4.基于标准,应试研究中关注教学

毋庸讳言,当下区级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考试(应试)研究。从交流、观摩的内容来看,涉及考试(应试)的区级教研主题,多数区县依然重视以课改理念指导教学评价,体现了“基于标准”的意识;在对考试作深入研究的具体实践中,或以概念图为抓手,侧重历史知识结构化的功能探索;或以“学案”为切入口,侧重史料解析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联研究;或以作业设计为导向,揭示课程目标对于课堂设问、作业命制,乃至考试命题的价值与意义,将考与教的研究有机结合,重心仍是落在教学上,而不是以“畅游”题海为鹄的,在观念及方向上值得肯定。

5.雪泥鸿爪,研究资料积累较厚实

从发言、观摩活动提供的PPT及相关材料来看,17个区县对于教研资料的积累比较厚实,区县除留有教师的研究资料外,约有近三分之一的研究涉及学生,区县也能够提供学生开展相关学习探究的资料。总体上看,区级教研的档案意识、交流报告中的实证意识较为显著。

三、区级教研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1.规划不足,教研主题欠整体考量

总体来说,区级教研的主题确定似欠缺整体规划。孤立地看一个主题似乎颇具研究价值,但看不到研究该主题之前的区级教研内容对当下的积累铺垫;除一两个区外,也几乎未见当下的主题研究对开展之后区级教研的纵深思考。所谓教研的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或说是起承转合、循序渐进,看来比较欠缺。

据此,区级教研的计划意识、(长远)目标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应考虑从区县实际出发,制订长远的整体规划和循序渐进、分步突破的阶段目标。

2.开掘不深,研究的下潜意识淡薄

首先,区级教研的主题确定,不应只是简单重复、照搬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宏观理念,要结合各自教学、教研的实际情况,重视从文本阅读、日常教学中发掘教研问题,提炼主题,尽可能地寻找实践探索中的具体问题,自然也是真问题,采用实证方式最终予以确定。就内容而言,同样是把握课程内容主旨,是否可着力于单元、课的内容主旨把握的精准度和操作路径?同样是彰显史学思想方法,是否可以有的放矢地分解史学思想方法目标到单元、乃至课,进而寻找、确定合适且具体的内容载体加以落实?同样是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发展,是否可以从当下完善学史方式的课改理念出发,重新就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讲什么”和“怎么讲”、“问什么”和“怎么问”、“演示什么”和“怎么演示”等作出更为细致、深入的探究?等等。

其次,当下一些区级教研主题的确定及实践,是否可进一步基于现有问题,使之更具针对性,并体现思考的深入、持久?如以概念图形式开展的“基于历史知识结构教学的实践探索”,是否应进一步比对传统的表格梳理法与现行概念图之间的实效差异?是否应更为深入地思考概念图中各环节逻辑关系的呈示规则(线段、括弧、箭头的不同含义;粗细、数量、颜色的不同指向;操作的逻辑序列、演示的基本步骤等)?“基于史料探究的学案教学推进”,是否可进一步明确“学案”的功能定位,以期更鲜明地揭示学案对于完善学史方式、丰富学史经历的本质意义,包括如何规避以练代学的误区;如何在确立知识结构的同时也能尝试确立起史学思想方法的基本模型;如何精心设计学习内容,包括选材与设问;如何从主旨-目标-内容-作业的一致性角度,提升“学案”的品质?“《历史人物》校本资源的编写与推广”,如何能进一步传达出关于集证辨据历史人物史料的基本方法,以及解释与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视角,进而确立起因同一人物不同史料、同一史料不同解释而生成的历史批判意识,培养学术兼容的气度?“校馆联动学科育人”的研究,是否可在校馆联动的机制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可迁移模式?在知真、求通、立德的学科育人价值体现上有更多偏重于习得“我们如何知道”、“我们如何认识”等史学思想方法的考量,诸如怎样引导学生以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的方式获取社区、场馆资源,从而构架起文献、实物与口述史料互证的证据链,养成言必有据、论证充分的表达习惯?“巧妙剪裁教学内容充分凸显内容主旨”,是否可在历史教学的艺术化层面上,在何为“巧”、何为“妙”上作出更为细致、深入的探索并确立相关的标准?等等。

第三,区级教研的开展及推进,在教研方式上是否应尽可能地吸引广大教师的主动参与为目的?是否应考虑在教研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设计(或引导教师主动发现)一些问题,借助集体探讨和专家指引相结合的形式,及时发现、预估教学中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以策略应对、问题解决的模式开展之?教研方式的“下潜”应当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基层教师更直接、更踊跃、更广泛地参与其中,而不只是做个一般意义上的旁听、旁观者。

3.路径不明,过程零乱遂致无实效

有近三分之一的区县在介绍教研的具体过程时,似乎对运作的流程揭示得不够清晰,因而无法使受众深切地感受到教研运作的逻辑路径,导致即便有经验可资借鉴,也很难令人及时明了取得这些经验所需的前提条件。

除却介绍者的问题,更多的原因恐怕仍是在推进区级教研时,主持者缺少对于研究过程深思熟虑的全盘规划,而这种缺失也常常会导致整个教研活动实效的荡然。这个问题当引起足够重视。

除上述三大问题外,有极个别的区级教研以应试为唯一目的,以“考试手册”为教学依据,以题海训练为基本导向,视“课程标准”和“基本要求”于无物,极端功利化的色彩浓厚。虽属个案,但误导全区高中历史教师及学生致力于此,其意识及导向委实堪忧。

综上所述,管窥近三四年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的区级教研情况,尽管存在着规划不足、开掘不深、路径不明等现实问题,但绝大多数的区级教研,无论就目标定位、主题选择还是实施流程来看,能立足课改,基于标准;源于实证,大胆探索;认同教研引领教学,关注传统教学、教研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努力追求教研实效,取得了不少可资推广、迁移的经验,惠及广大基层中学历史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级教研品质的提升。

(责任编辑:李月琴)

猜你喜欢

区级区县教研
天津市总多项举措推动“区级工会加强年”工作落地
保定市首家县区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莲池区揭牌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县区级社情民意调查方法初探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