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三史科及相关史实考论

2017-03-12窦禄军

历史教学问题 2017年1期
关键词:五经长庆四史

窦禄军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 200241)

唐代三史科及相关史实考论

窦禄军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上海 200241)

唐穆宗时,谏议大夫殷侑奏请设置三史科,标志着史学正式被纳入科举考试的常考科目,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学界在三史科的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通过对相关史料与研究成果的梳理与考辨,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殷侑奏疏中所援引的三则“国朝故事”为玄宗开元制度,源自《唐六典》中所载的三则典制条文。第二,三史科设置时间是长庆二年,而非长庆三年。第三,三史科考试范围为前三史,而非前四史或者更为宽泛的历代史书。

唐代;科举;殷侑;三史科

进士、明经与制举历来是唐代科举研究界关注的重点,其中又以进士科为最,而有关中晚唐时期陆续设置的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等科目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学界现有研究成果对唐代三史科均有或深或浅的探索,不同程度地推进了我们对三史科的认识。①学界现有研究论著中对三史科着墨较多的有: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高明士:《隋唐贡举制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版;雷闻:《唐代的“三史”与三史科》,《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1期;陈飞:《唐代试策考述》,中华书局,2002年版;王海燕:《唐之“三史科”》,复旦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洪铭吉:《唐代科举明经进士与经学之关系》,台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版;金滢坤:《中国科举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由于文献记载的缺略,现有研究成果也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处,如谏议大夫殷侑(767—838)在奏请设置三史科时所援引的“国朝故事”是唐朝哪位皇帝施行的制度,其中提及的“又有一史科”所指为何,如何认识和解决在三史科的设置时间和考试范围上存在的分歧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上几个问题尝试作一解答。

一、“国朝故事”渊源考

据《唐会要》记载,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二月,②殷侑奏请设置三史科的时间,史籍中有“长庆二年”和“长庆三年”两种记载,经笔者考证当以长庆二年为是,相关考察详见本文第二小节。谏议大夫殷侑奏请设置三史科。兹将其奏疏详引于下:

又奏:“历代史书,皆记当时善恶,系以褒贬,垂裕劝戒。其司马迁《史记》,班固、范晔两《汉书》,音义详明,惩恶劝善,亚于《六经》,堪为世教。伏惟国朝故事,国子学有文史直者,弘文馆弘文生,并试以《史记》、两《汉书》、《三国志》,又有一史科。近日以来,史学都废。至于有身处班列,朝廷旧章,昧而莫知,况乎前代之载,焉能知之?伏请置前件史科,每史问大义一百条,策三道。义通七,策通二以上,为及第。能通一史者,请同《五经》、《三传》例处分。其有出身及前资官应者,请同学究一经例处分。有出身及前资官,优稍与处分。其三史皆通者请录奏闻,特加奖擢。仍请颁下两都国子监,任生徒习读。”敕旨:“宜依,仍付所司。”①王溥撰:《唐会要》卷七六《贡举中·三传三史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5页。(为便于对相关问题的讨论,笔者于本小节部分引文下增加下划线,以下皆同,不再另作说明)据上引殷侑奏疏,其所言“国朝故事”包括三件:一、“国子学有文史直者”;二、“弘文馆弘文生,并试以《史记》、两《汉书》、《三国志》”;三、“又有一史科”。下文将对此三件“故事”分别论述。

(一)“国子学有文史直者”

《唐六典》卷二“凡诸司置直,皆有定制”条下注云:“诸司诸色有品直:……国子监明五经一人、文章兼明史一人。”②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35页,第45-46页,第110页。李锦绣《唐代直官制初探》一文认为,“文史直”即上举国子监“文章兼明史直”的简称,此说当从。李氏并从职务上推测,以明经出身而教授三馆进士的康国安是文史直,而非经直。③李锦绣:《唐代直官制初探》,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07页。其实,在唐代碑刻资料中,有一条关于文史直的直接例证。天宝四年(745)九月,唐玄宗撰《石台孝经》碑序,结衔有“文林郎守义王府参军兼国子监文史直知进士臣司徒巨源”。④王昶辑:《金石萃编》卷八七,《历代碑志丛书》第5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第693页。据此可知,司徒巨源以义王府参军的身份,兼任国子监文史直,其具体职责为“知进士”,即教授进士文章与史学。

另外,殷侑特别提及“文史直”当与其个人出身有直接关系。《旧唐书》卷一六五《殷侑传》载:“贞元末,以《五经》登第,精于历代沿革礼。元和中,累为太常博士。”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五《殷侑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20页。《新唐书》卷一六四《殷侑传》亦载:“贞元末,及五经第,其学长于礼,擢太常博士。”⑥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六四《殷侑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3页。曾以五经及第的殷侑,对与五经相关的典制条文必定很敏感,很可能由关注到国子监有明五经直,而注意到与其并列的文章兼明史直。

(二)“弘文馆弘文生,并试以《史记》、两《汉书》、《三国志》”

目前所见,在殷侑上奏之前问世的唐代典章文献中,关于弘文馆学生试前四史的记载,仅见于《唐六典》中的三处,分别载于卷二、四、八。

《唐六典》卷二考功郎中“弘、崇生虽同明经、进士,以其资荫全高,试亦不拘常例”条下注云:

弘、崇生习一大经一小经、两中经者,习《史记》者,《汉书》者,《东观汉记》者,《三国志》者,皆须读文精熟,言音典正,策试十通,粗取解注义,经通六,史通三。其试时务策者,皆须识文体,不失问目意,试五得三。皆兼帖《孝经》、《论语》,共十条。⑦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35页,第45-46页,第110页。

《唐六典》卷四礼部尚书“其弘文、崇文馆学生虽同明经、进士,以其资荫全高,试取粗通文义”条下注文与上引卷二之文几乎完全相同。⑧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35页,第45-46页,第110页。

《唐六典》卷八弘文馆“其学生教授考试,如国子之制”条下注云:

礼部试崇文、弘文生举例:习经一大经、一小经;史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各自为业,及试时务策五条。经、史皆读文精熟,言音典正;策试十道,取粗解注义,经通六,史通三;其时务策须识文体,不失问目意,试五得三。皆兼帖《孝经》、《论语》共十条,通六者为第。⑨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八《门下省》,第255页。

此三处记载,所述大体一致,其所不同者,卷八所举四史与殷侑奏疏中所举四史相同,而卷二、四则以《东观汉记》取代了《后汉书》,⑩在唐代,《后汉书》逐渐取代《东观汉记》被纳入前三史中,详情参见高明士:《唐代“三史”的演变:兼述其对东亚诸国的影响》,《大陆杂志》(台北)第54卷第1期,1977年1月;雷闻:《唐代的“三史”与三史科》,《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1期。则殷氏所本当为卷八所载。此外,在殷侑之后,宋人所撰《新唐书·选举志上》亦载此事,所举四史亦与《唐六典》卷八和殷氏所举四史相同。⑪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第1162页。

(三)“又有一史科”

由于相关文献记载的缺略,对于殷侑奏疏中所提及的“又有一史科”,学者多不明其所指。就学术界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学者多推测其为睿宗景云元年(710)所置制科。《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载:

景云元年十二月制:“四方选集,群才辐凑,操斧伐柯,求之不远。其有能习《三经》,通大义者;综一史,知本末者;通三教宗旨,究精微者;善《六经》文字,辨声象者;博雅曲度,和六律五音者;韬略学孙吴,识天时人事者;畅于辞气,聪于受领,善敷奏吐纳者,咸令所司,博采明试,朕亲择焉。”①王溥撰:《唐会要》卷七六《贡举中·制科举》,第1648页。睿宗此制以七科举士,其一即“综一史,知本末者”。雷闻据此以为,“这当是史学独立成为科目之始”,也是殷侑所谓“又有一史科”的来历。②雷闻:《唐代的“三史”与三史科》,《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1期。陈飞亦云:“这里的‘综一史’盖即所谓‘一史科’。”③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第83页。然而此科目是否就是殷侑所援引之“一史科”,笔者对此颇有怀疑,原因有三:其一,唐代制科科目繁多,④参见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138、139页。而殷侑未必尽能熟知;其二,所谓“国朝故事”者,则其所行当不止一次,而史籍中所载制科之“一史科”仅此一见;其三,冯伉曾于建中四年(783)登“博学《三史》科”,⑤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九下《儒学下·冯伉传》,第4978页。这一科目与前述“综一史,知本末者”同为唐代制科科目之一,殷侑奏请设置三史科,此例似乎更值得征引。

第二,亦有学者认为,一史科系指前述弘文和崇文两馆学生以前四史之一参加唐代科举考试。如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一书论及三史科时说:“从殷侑的奏疏中,还可知道,在此之前已有一史科;所谓一史,就是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中选其一史而通之。”⑥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33页。又如李锦绣《试论唐代的弘文、崇文馆生》一文在论及两馆生习业特色时说:“二馆生习前四史,可应一史举。”其论据即本文前引《唐六典》卷二之文和殷侑奏疏所云之“国朝故事”。⑦李锦绣:《试论唐代的弘文、崇文馆生》,《文献》1997年第2期。然而此说亦有不通之处,如上文所述,两馆生试前四史之一,本系殷侑奏疏所举“国朝故事”之第二条,其意甚明,第三条特意指出“又有一史科”当另有所指。

殷侑奏疏所云“又有一史科”为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敕所提及的“进士有兼通一史”。《唐六典》卷四礼部尚书“其有博综兼学,须加甄奖,不得限以常科”条下注云:

开元二十五年敕,明经、进士中,除所试外,明经有兼明五经已上,每经帖十通五已上,口问大义十条,疏义精通,通五已上;进士有兼通一史,试策及口问各十条,通六已上,须加甄奖,所司录名奏闻。⑧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第109、110页。

《通典》卷十五亦载此制,所述更为详明:

(开元)二十五年二月,制:“明经每经帖十,取通五以上,免旧试一帖;仍按问大义十条,取通六以上,免试经策十条;令答时务策三道,取粗有文理者与及第。其进士停小经,准明经帖大经十帖,取通四以上,然后准例试杂文及策,考通与及第。其明经中有明五经以上,试无不通者;进士中兼有精通一史,能试策十条得六以上者:奏听进止。其应试进士等,唱第讫,具所试杂文及策,送中书、门下详覆。”礼部侍郎姚奕奏。⑨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一五《选举典三》,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56页。

玄宗这道制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明经与进士两科考试的改革,其特别提出的“明经有兼明五经已上”和“进士有兼通一史”两项,属于正常选拔之外的特殊考试,意在给经史特别优秀的举子以特殊奖励。

唐人封演的一则记载有助于我们对上引玄宗敕书所规定的两项特殊考试的理解。据《封氏闻见记》卷三载:

常举外复有通五经、一史,及进献文章,并上著述之辈或付本司,或付中书考试,亦同制举。⑩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三《制科》,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9页。

封演对“通五经、一史”性质的界定值得关注,“常举外”说明其不同于常举,“亦同制举”说明其与制举有相通之处,然并非制举。封演于天宝(742-756)中在太学求学,⑪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二《石经》,第12页。天宝末又登进士第,⑫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五八《艺文志二》,第1461页。其时距开元二十五年未远,其必定知晓上引玄宗敕书。综合来看,封演所云之“通五经、一史”当源自上引开元二十五年敕之“明经有兼明五经已上”和“进士有兼通一史”。“通五经、一史”分开讲,就是“通五经”和“通一史”,如果说“通五经”对应“明经有兼明五经已上”,则“通一史”显然是指“进士有兼通一史”。

根据封演的提示,笔者认为,这两项特殊考试,与常举相通之处在于其从每年常举的明经和进士中进行再选拔、再考试,与制举相通之处在于其考试细节由皇帝诏书规定。甚至可以更进一步推论,通过“明经有兼明五经已上”及第的举子被称为“明五经”或“以五经及第”,①在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敕书之前,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已有以五经及第者,说明玄宗这道制书仅是对五经考试方式的改革。有关唐代五经科的详情参见洪铭吉:《唐代科举明经进士与经学之关系》,第185-186页。而通过“进士有兼通一史”及第的举子很可能仍以进士相称,只是比普通进士待遇优厚而已,这恐怕也是造成我们对其所知甚少,以致众说纷纭的缘由。

封演的记载说明,在唐人眼中,“明经有兼明五经已上”和“进士有兼通一史”可以分别简称为“通五经”和“通一史”。封演虽早于殷侑,但二人仍有为时不短的时代交集,他在《封氏闻见记》中曾说:“寇海内,文儒道消,至今四十六年,兵革未息。”②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二《石经》,第12页。“寇海内”指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则封演至少公元801年左右仍在世,《封氏闻见记》代表的应是其晚年的认识,因此殷侑与封演对“五经”和“一史”的认识当不会太疏远。

如前所述,殷侑所云“国朝故事”之(一)和(二)均源自《唐六典》,说明其熟识《唐六典》,而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敕被收入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的《唐六典》,以五经及第的殷侑必定会注意到该敕所提及的“明经有兼明五经已上”,其奏疏中提及的“又有一史科”系指“进士有兼通一史”也就不难理解。

如此,则殷侑所云三件“国朝故事”均源自《唐六典》,这是否是一种巧合?笔者认为并非如此。《唐六典》在中晚唐时颇为时人所重,③关于《唐六典》的施行问题,古今学者众说纷纭,从本小节对殷侑所援引三则“国朝故事”的考察看,严耕望的论断是准确的,即《唐六典》所载为玄宗开元时代现行制度,详情参见严耕望:《略论唐六典之性质与施行问题》,《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96-405页。大臣之奏疏常援引《唐六典》所载典制。权德舆于贞元十六年(800)作《秘书郎壁记》,文首即云“按《六典》:秘书郎四人,从六品上,分掌四部书,以甲乙丙丁为之目”;④权德舆撰,郭广伟校点:《权德舆诗文集》卷三一《秘书郎壁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75页。贞元十九年,韩愈时为四门馆博士,所上《请复国子监生徒状》有“国子监应三馆学士等准《六典》”和“今请国子馆并依《六典》”之语。⑤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八《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89页。元和三年,白居易上《初授拾遗献书》,文中援引《唐六典》关于左右拾遗职掌的规定。⑥白居易撰,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五八《初授拾遗献书》,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228页。上举诸例均在殷侑上奏之前,其上奏之后的例子更多,故不备举。总之,在殷侑的时代,朝廷大臣论及典章制度以《唐六典》为参考文本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综上,殷侑所言“国朝故事”为玄宗开元制度,其所据当为《唐六典》所载典章制度,其中的“又有一史科”当为开元二十五年敕所提及的“进士有兼通一史”。

二、三史科设置时间辨析

目前学界关于三史科的设置时间有两种说法:

其一,“长庆二年”说。前引《唐会要》载殷侑上奏时间为长庆二年二月,⑦王溥撰:《唐会要》卷七六《贡举中·三传三史附》,第1655页。《册府元龟》亦详载殷侑此奏,其上奏时间亦记为长庆二年二月。⑧王钦若等编:《宋本册府元龟》卷六四〇《贡举部·条制二》,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2105页。《旧唐书·职官志三》“五经博士”条下注云:“长庆二年二月,始置《三传》、《三史》科。”⑨刘昫等撰:《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第1892页。持此说者,大多依据《唐会要》所载。如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一书据《唐会要》云:“长庆二年二月殷侑奏请设立三传、三史科。”⑩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刘海峰、李兵合著的《中国科举史》说:“三史科也是穆宗长庆二年所设的科目。”⑪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117页。此类例子尚多,兹不赘举。

其二,“长庆三年”说。《旧唐书·穆宗纪》载:“(长庆三年二月)谏议大夫殷侑奏礼部贡举请置《三传》、《三史》科,从之。”①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穆宗纪》,第502页。《新唐书·选举志上》亦将此事系于长庆三年。②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第1165-1166页。持此说者,大多依据《旧唐书·穆宗纪》所载。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六“史学”条下记殷侑上奏时间为长庆三年,陈垣校注此书时仅提及殷侑奏疏见《册府元龟》和《唐会要》,似未注意到两书与《旧唐书·穆宗纪》在三史科设置时间上的分歧。③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卷一六《史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5、926页。清人徐松《登科记考》将殷侑奏疏系于长庆三年二月,并注云:“《旧书·职官志》以三史、三传科置于二年,误。”④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卷一九,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第801、802页。张荣芳《唐代的史馆与史官》一书认为,“到穆宗长庆三年,谏议大夫殷侑更建议立史科及三传科”。⑤张荣芳:《唐代的史馆与史官》,台北:东吴大学,1984年版,第181页。翟国璋主编的《中国科举辞典》“三史”条,亦以长庆三年为三史设科之始。⑥翟国璋主编:《中国科举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而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一书据《旧唐书·穆宗纪》说,“三史科设置于长庆三年”,而其下文又云“三史科自长庆二年设置以后,直至唐末仍有人应试”,未知以何为是。⑦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32-33页。

有学者注意到《唐会要》、《册府元龟》与《旧唐书·穆宗纪》在三史科设置时间的记载上存在差异,但均未作有说服力的辨析。如南宋时人王应麟所辑《玉海》卷一一五论及史科时,以正文记殷侑上奏时间为长庆三年,在其下注云,“《会要》二年二月,《旧纪》三年二月”。⑧王应麟辑:《玉海》卷一一五《选举·科举二》,广陵书社,2003年影印本,第2136页。今人王勋成据前引《旧唐书·穆宗纪》认为,“三传、三史的正式设置就更迟,大约在长庆三年二月”,虽然“《唐会要》、《册府元龟》皆谓长庆二年二月,当以《旧唐书》为是”,只是并未说明如此选择的史料依据。⑨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第301、302页。奇秀《中华古典行政管理制度研究》一书记三传科和三史科的设置时间为长庆二年二月,该书虽然注意到《旧唐书·穆宗纪》记此事为长庆三年二月,但认为《唐会要》和《册府元龟》“两书都把上奏和下敕的时间记载为长庆二年二月。在没有发现新的证据之前,姑从此说”。⑩奇秀:《中华古典行政管理制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4-226页。

虽然《唐会要》、《册府元龟》和《旧唐书》等史籍对殷侑奏请设置三史科的时间记载不一,但对其上奏时的身份为谏议大夫均无异议。而据《唐会要》卷七十一《州县改置下》岭南道“桂州”条载:“长庆二年十二月,桂管观察使殷侑奏。”⑪王溥撰:《唐会要》卷七一《州县改置下·岭南道》,第1515页。则殷侑最晚于长庆二年十二月已外任桂管观察使。换言之,在长庆二年,殷侑从谏议大夫转任桂管观察使,其不可能在长庆三年以谏议大夫的身份奏请设置三史科。故而,《旧唐书·穆宗纪》所记当误,殷侑奏请设置三史科的具体时间为长庆二年二月。

三、三史科考试范围辨析

除设置时间外,学界对于三史科的考试范围也存在三种不同意见:

其一,“前三史”说。此说认为,三史科考试范围为《史记》、《汉书》、《后汉书》。如傅璇琮、雷闻、屈直敏。⑫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第33页。雷闻:《唐代的“三史”与三史科》,《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1期。屈直敏:《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其二,“前四史”说。此说认为,三史科考试范围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如陈飞、王炳照和徐勇、金滢坤。⑬陈飞:《唐代试策考述》,第82页。王炳照、徐勇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金滢坤:《中国科举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第659页。

其三,“历代史书”说。持此说者认为,三史科考试范围为殷侑奏疏所云之“历代史书”,具体所指为赵匡《举选议》所划定的举人习史范围。在殷侑之前,洋州刺史赵匡曾在其《举选议》中详细阐述他的科举改革思想,要求举子“学兼经史”是其突出特点之一,并且详细规定了举人所习史书的范围:

其史书,《史记》为一史,《汉书》为一史,《后汉书》并刘昭所注《志》为一史,《三国志》为一史,《晋书》为一史,李延寿《南史》为一史,《北史》为一史。习《南史》者,兼通《宋》、《齐》志,习《北史》者,通《后魏》、《隋书》志。自宋以后,史书烦碎冗长,请但问政理成败所因,及其人物损益关于当代者,其余一切不问。国朝自高祖以下及睿宗《实录》,并《贞观政要》,共为一史。①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一七《选举典五》,第423页。

持“历代史书”说者或受顾炎武之影响,顾氏在其《日知录》一书中曾论及设置三史科一事,在摘引殷侑奏疏之文后,又摘录上引赵匡之议,然而顾氏并未明言三史科考试内容为赵匡所划定的举人习史范围。②顾炎武著,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卷一六《史学》,第925页。高明士《隋唐贡举制度》一书在讨论三史科考试内容时说:“其一史至三史之选择方法并无说明,或以‘历代史书’为范围,果如是,则所指或如前引赵匡之议。”③高明士:《隋唐贡举制度》,第97页。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一书在论及史科考试范围时,则明确以前引赵匡之议为是。④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第5页。

笔者以为,三史科考试范围仅限前三史,即《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另外两说在殷侑奏疏中虽各有其立论的根据,但这些根据是经不住推敲的。“前四史”说的依据当为殷侑奏疏所举之弘文馆学生试前四史,然而这仅仅是殷氏为奏请设置三史科所援引之“国朝故事”,并非以此四史设科。再来看“历代史书”说,虽然殷侑奏疏开头即云“历代史书,皆记当时善恶,系以褒贬,垂裕劝戒”,但这仅仅是总体上肯定史书的积极作用,作为常举科目,三史科必定要有一个明晰的考试范围,故而殷氏又云“其司马迁《史记》,班固、范晔两《汉书》,音义详明,惩恶劝善,亚于《六经》,堪为世教”,这才是三史科的具体考试内容。奏疏下文所说“其三史皆通者请录奏闻”也说明了这一点。殷侑奏疏中说“每史问大义一百条”,则三史所考为三百条。五代时期记载的三史科考题数量也符合这一规定。后周广顺三年(953)正月,户部侍郎、权知贡院赵上交在一份改革科举的奏疏中曾提及三史科考题数量:“《开元礼》、三史,元义三百道,欲各添义五十道。”⑤王钦若等编:《宋本册府元龟》卷六四二《贡举部·条制四》,第2117-2118页。

结语

通过以上对唐代三史科相关的几个问题所作的考察,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谏议大夫殷侑为奏请设置三史科所援引的“国朝故事”为玄宗开元制度,其所据当为《唐六典》所载典章制度,所谓“又有一史科”当为开元二十五年敕所提及的“进士有兼通一史”。第二,三史科设置时间在史籍中有“长庆二年”和“长庆三年”两种记载,古今学者各持一说,莫衷一是,经笔者考证,殷侑于长庆二年十二月转任桂管观察使,其不当于长庆三年以谏议大夫身份奏请设置三史科,故当以“长庆二年”说为是。第三,由于对殷侑奏疏的理解不同,今之学者对于三史科考试范围有“前三史”说、“前四史”说和“历代史书”说三种不同意见,“前四史”说误以弘文馆学生所试前四史为新设置的三史科的考试范围,而作为常科之一的三史科必须有明确的考试范围,模糊不清的“历代史书”说也是立不住的。故而笔者认为,三史科考试范围仅限前三史,即《史记》、《汉书》和《后汉书》。

(责任编辑:李孝迁)

窦禄军,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五经长庆四史
由技到心、由表入里——贾长庆创作随想
书法随记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四书五经”包括哪几部书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勤向窗前读五经
陕西省环保厅约谈长庆延长两大石油集团
长庆新安边发现我国首个亿吨级大型致密油田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