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中的“大格局”与“大信义”
2017-03-12王丽超
王丽超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临汾 041004)
《乔家大院》中的“大格局”与“大信义”
王丽超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临汾 041004)
近年来,晋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倍受人们的关注,有关“晋商”的学术著作不断增多。本文通过阐述《乔家大院》中“大格局”与“大信义”及其两者的关联性试图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追溯晋商的历史事实。
《乔家大院》;大格局;大信义
2006年2月13日,《乔家大院》在中央一套热播,顿时引起全国的“晋商热”无论是学界还是旅游界,晋商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关于《乔家大院》的文学评论数不胜数,亲自到乔家大院观光的人络绎不绝,正是因为较高的关注度,编剧朱秀海在剧本的基础上创作出的文学作品也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之一。《乔家大院》主要讲述了祁县乔家堡村乔致庸在乔家陷入危境时力挽狂澜,带领一大家子在商业路上打拼的血泪史。乔致庸是祁县乔家第三代继承人,祖父乔贵发从小买卖起家,勤劳艰苦,有智有谋,将乔家生意扩张至包头。乔致广(乔致庸的大哥)因与达盛昌争做高粱霸盘,惨败后含恨而死。乔致庸正是在千钧一发之际,弃儒从商挽救了乔家,带着内心的大格局与大信义“南征北战”,他是山西晋商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出现折射出中国辉煌灿烂的晋商文化。
1 大格局
《说文解字》中“大”,象人形。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按天之文从一大,则先造大字也。人儿之文但象臂胫,大文则首手足皆具,而可以参天地,是为大[1]。《现代汉语》中“大”通常指速度、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能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格”,从木,各声。本义是树木的长枝条后引申为格子;“局”,促也。从口,在尺下,復局之。“尺”示规矩法度。口易出错,故以尺相拘束。“格局”在本文指的是人的世界观。局指时间与空间认知范围的大小,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而“大格局”是指人在包容万物世界观的指导下,站在更高的,非常人的角度把握事物的整体面貌及其发展态势。拥有大格局的人胸襟开放,视野广阔,不会管中窥豹,盲人摸象。并且能够从大范围认知时间和空间,从更深的程度认知事物及其状态。格局有大小之分,文中也提到“大小之别,在于人的内心,在于你自己的眼光。人如果身在泥潭,这个人就只能看到泥潭,但若是身在泥潭心却如鲲如鹏,他看到的就不是泥潭,而是双翼下九万里的天地”。乔致庸无疑是一个拥有大格局的人,他非常向往庄子《逍遥游》中鲲鹏的生存状态“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2]在家庭突然遭遇变故之时,致庸能够临危受命,理智接受重担,带领大家挽救乔家祖业,他的大格局已初露端倪。在漫漫经商历程中,他的大格局视野在“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1.1 货通天下
在王协老先生《大清皇舆一览图》的启发下,乔致庸认为“既然做了晋商,就要有晋商前辈的胸怀与目标,只有货通天下才能为天下生财,为万民谋利。”尽管太平军阻塞了通向武夷山的茶路,但大格局的视野促使他做了开辟茶路的决定,他心系与民,说:“茶路不通,多少茶民失业,流离失所,强者沦为盗贼,弱者死于沟壑,这样既能把生意做大,又为天下茶民谋利的事,我们为什么不做?”为了开辟茶路,他在众匪,官府手下死里逃生,历经整整3个月,终于将南方的茶叶拉回祁县,这次壮行不仅疏通了南方茶路,救济了茶民,而且也得到了一个众人不敢触碰的商机。为了实现货通天下,在“大格局”的路上他从未停止,夕阳西下,一个驼峰队行走在一望无际,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这样的场景虽觉孤寂,但更多的是壮烈之感,牧民以最隆重的礼节向致庸敬马奶酒以表感激之情。大格局使他受到救济人民的尊重,同时也获利非浅。这是他大格局行为的必然结果,大格局无功利性隐藏着背后的功利性。相反,那些眼里只盯着利益的相与往往适得其反。与别人不同,乔致庸毕生致力于货通天下(北到大漠南到海,东到西边,西到蛮荒之地)的大目标中。
历史中的乔致庸主要致力于疏通茶路,咸丰初年,北方捻军和南方太平军起义,南北茶路断绝,乔家当时在祁县的大德兴丝茶庄主营生意就是丝茶。乔家虽然主营丝茶,但在当时山西商人中也并非最大。乔致庸的大哥因战乱对生意的重大打击而一病不起,本来将以一介儒生终了的乔致庸于是不得不接手家族生意。从咸丰初年到光绪末年,乔致庸的人生经历了整个清朝晚期。接手家族生意后,他却在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清朝晚期把乔家的生意推到了顶峰,乔致庸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疏通南方的茶路、丝路。剧中为了更好地展示乔致庸的大格局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加以虚构。
1.2 汇通天下
乔致庸从恰克图返回祁县时深感票号的重要性,带着一腔热血想同广晋源老板商量汇通天下的大事,他认为“钱币的流通应当像行云流水,不能停滞,它流动的越快,为天下人生利就越多。因此希望更多的商家进入票号业,全天下众多的票商支成一个广大无边的信用之网,实现晋商前辈梦寐以求的货通天下的理想。汇通天下的责任重大,单靠一两个商人是无法办到的,需要众多票商一起努力”。虽遭到广晋源的回绝,但大格局视野再次支撑他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在京开了第一家茶庄,此后,在粤、赣、贵、湘等地开票号。事情没有想象的简单,之前孙茂才提醒过他,“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一旦陷入会万劫不复”。当朝廷得知票号业受益匪浅,下令严禁票号行业,后因为当时局势需要又对其解禁。票号业在清朝摇摇欲坠的统治中艰难发展。为了汇通天下的目标早日实现,乔致庸丝毫没有因为困难重重而动摇。
据史料记载晋商汇通天下的经历是真实存在的。1906年乔致庸去世前,乔家的生意进入辉煌期。可能常人看来非常奇怪,因为当时正是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山西票号的生意却获利甚丰。那是因为朝廷和西太后解除了山西票号的禁令,过去绝对不允许票号进行公款汇兑,但战乱让南方给朝廷的公款无法到达,只好对民间票号解禁令。但是国家的危机一过,朝廷马上又重新禁止。到庚子事件之后,国家再次放开民间公款汇兑,所有山西票号都大获全胜。当时乔家大德通票号在光绪十年(1884)每股分红是850两,光绪十四年(1888)增长到3040两,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每股分红高达17000两。据当时的户部档案记载,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户部有1/3的银两存在各家山西票号中。这些都证明1900年以后山西票号的飞速发展,乔致庸的经营达到了顶峰,而这也是山西票号崩溃的开始。辛亥革命一开始,山西大部分票号迅速崩溃。只有祁县的大德通、大德丰,瞿家的三晋源(电视剧里水家的)、大盛川这4家是经营最久的票号,其中乔家的大德通、大德丰直到1951年才关门(大德通总号原来在山西祁县,1940年迁到北京,改为银号。最后在1951年结束其历史,成了最后一个山西票号)。
2 大信义
“信”,诚也,从人从言[3]。本意是真心诚意;“义”,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是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信义”是指信用和道义。“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礼记》中也曾说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4]。“信义”指的是以诚相待,以义对人,信用至上。“大信义”是指人心系万物,诚待一切,上至整个社会,下至一株草木。乔家复字号的祖训是:义、信、利。这三个字排在第一的不是利而是义;排第二的是信,做生意要讲诚信,利只能排到第三位。乔致庸常说:“造物所忌者巧,万物相感以诚。不管是什么人都会只信任诚信待人的人,说到做到的人,童叟无欺的人。”如果说大格局主要体现在货通天下和汇通天下两方面的话,大信义则贯穿全文的始终。
2.1 胸中有国
乔致庸本应过着一种读书人的闲适生活,与相爱的人厮守终老。家中的变故将他推向了历史舞台并用尽毕生心血致力于大格局与大信义的践行。其实,年轻时的他已将国家大局尽收眼底。贡院前的辩驳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心胸之广,当官员提出山西民风让重商风气败坏的一面之词时,致庸从国家大局的角度给予反击,提出商人捐交的赋税对于国家富足的重要性。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国家为了稳定局势,平定动乱需要商人慷慨解囊以助燃眉之急时,众相与唯唯诺诺,乔致庸毫不犹豫拿出一千两白银带动其他商人为国做贡献。为抵抗帝国侵略国家向他借款筹钱,他明知风险却再一次为国效力。因为乔致庸清楚地认识到覆巢之下无完卵,因为他心中装着满满的大信义。
2.2 心中有民
乔致庸的大信义上至国家,下达百姓。他在包头大胜达盛昌时没有因为大哥的含恨而死顺势整垮对方,而是负荆请罪希望再立诚信第一、商家之间相互扶持的行规,重新规范了晋商领域,如此大信义恐怕在当今社会也是无人所及。除此之外,他大力整顿店铺管理方式,选贤任能,建立新的店规。不仅使顾客享受到诚信的服务,还充分发挥了每个店员的优势,使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以劳获益,充满了人性化,将大信义付诸于行动中。他的大信义渐渐地打动其他晋商,“山西第一抠”的陆老爷不惜重金帮助乔致庸行大义,邱掌柜本是他的死敌,在乔陷入困境之时伸出援助之手。甚至对土匪刘黑七也以信义感化,信守诺言为其收尸。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家门口接济灾民,真正做到了“不以善小而不为”,他的大信义范围之广让人惊叹。
事实上,晋商在当时动乱时期对国对民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光绪以来,陕甘封疆大吏、山西巡抚道员,几乎都与乔氏的商业在经济上有交往。庚子事变,慈禧西逃,途经山西时,乔氏大展交结官吏之能事,使慈禧行营设在其所办票号祁县大德通总号,又出借给清廷40万银两,以解清廷西逃财政拮据之急。清廷当然也是“投之以挑,报之以李”,此后对乔氏商业多加关照,又让山西巡抚丁宝铨将“福种琅环”匾赐乔氏,乔氏商业也得以借此大壮声威,扩大了影响。在那段特殊时期,山西官员在太原召集山西各商号商量‘借钱’,各商家都不敢应答。当时乔家大德丰票号的一个跑街的(业务员)贾继英却当场答应,贾继英说,国家要是灭亡了我们也会灭亡,要是国家还在,钱还能要回来。作品中乔致庸的行为即是贾继英原型的再现。上至国家,下到百姓,晋商体现出大信义的精神。历史上乔致庸善于用人,阎维藩是平遥蔚字号福州分庄的经理,给一个下级官吏支垫白银十万两帮其升迁,结果此人升为汉口将军,其胆识为同行所称道。后因与总号有左,辞职还乡,消息传至乔家,乔致庸慧眼识人,派儿子从半路接到乔家,待以上宾之礼,聘任阎维藩为大德恒票号总经理。他为报知遇之恩,殚精竭虑,使大德恒票号后来居上,成为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票号之一。特别是在清光绪三年,天遭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民谣有“光绪三年,人死一半 ” 的说法。当时乔致庸曾开仓赈济。对此,光绪八年版《祁县志》有记述,并给予褒奖。
3 大格局与大信义的内在关联性
乔致庸一生致力于大信义的践行,他的大信义在大格局的关照下散发光芒。如果没有“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之心,如果没有“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利民思想,他可能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大信义。大鹏一飞数万里,负青天,绝云气,却受到一种斥燕的嘲笑,这斥燕殊不知八万里高的视野多么广阔,八尺高的视野何等局限。将乔致庸和孙茂才相比足以论证大格局与大信义的关系。乔以天下百姓,整个国家的大格局为出发点,以信、义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回馈社会和人民,赢得了无限尊重与称赞。孙茂才从唯己独尊的小格局出发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最终成为人们唾弃的小人。大格局促使大信义的形成,乔致庸按大格局的标准与人交往,时刻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事物态势,大格局促使他以义以信行事。他毕生致力于南征北战的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大格局、大信义中因此获得同行、顾客的信任,经商范围不断开阔。经商范围的不断扩大又反过来促使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目标的实现。文中水家、邱家、还有以箩筐抵债的吴商人惟利是图,漠视信义,永远无法达到大格局与大信义的完美结合。乔致庸的经商经历使我们醍醐灌顶,从新认识大格局与大信义的关联性。
本文试图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乔致庸追溯当时真实的晋商历史,不难看出文学作品具有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的本质,尽管有的是对现实原型假借,有的加入了大量的虚构和夸张。但我们必须承认文学作品的某种真实性。本文希望以作品《乔家大院》“大格局”与“大信义”及其关联性为小突破口深入了解真实的晋商文化,试图截取作品中的一点抛砖引玉以期达到对晋商文化的整体把握,深度体验大晋商的文化熏陶。在往常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所接触到的一般是从大时代背景下欣赏文学作品,从创作者的生活经历去推断文艺作品中的立场观点。现在不妨我们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解读文艺作品,从具体的一部作品中推断作品所处的大时代,从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举止探求作者的创作思想及立场。运用这种逆向推理方法分析文艺作品所到达的高度是无法衡量的,如同数学中的数轴,正方向(正向思维)是有终点的,因为受箭头的限制,箭头所在的地方就是研究终止的地方,因此正向研究视野所走的道路可能是有限的;反方向(逆向思维)却没有终点,它不受箭头的限制是无限延伸的,因此逆向视野所走的道路可能越走越宽,在逆向思维的分析中我们的体验可能是无穷无尽的。从具体文艺作品的“ 狭窄”人物、背景到“宽广”的作者、整个时代的方方面面,与之伴随的审美体验也会由单一到复杂,由局限的视野到多方位的审视,并且这种体验具有层次性。
[1]续峰. 全媒体时代中新晋商文化传播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段丽梅,宋进文,王梁. 晋商文化对山西形意拳文化传承与制度构建的影响[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5):38-42.
[3]申小玉. 论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
[4]徐继开,韩慧莲. 晋商文化及其发展的研究[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1):18-20.
[5]曹艳琼. 晋商文化之活法掘探[D].山西大学,2007.
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7)02(b)-0108-04
王丽超,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