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浑南区智慧城市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03-12张沈生任姗姗窦超群

辽宁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南区智慧建设

◎张沈生 任姗姗 窦超群

浑南区智慧城市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张沈生 任姗姗 窦超群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合体,发展智慧城市对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城市经济转型、居民生活方式变革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智慧浑南建设的现状出发,深入剖析了在智慧浑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智慧浑南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

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对策

智慧城市是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社交网络等应用的新型城市形态。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首次将智慧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行为。目前,在沈阳市浑南区智慧浑南的建设过程中,还处于摸索阶段,本研究结合智慧浑南建设的具体问题和现实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对于推进智慧浑南建设以及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浑南区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国务院新一轮振兴东北政策措施的实施,沈阳市推出《沈阳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6-2020年)》,面对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浑南区开展了全方位的智慧浑南建设。

1.总体建设状况。针对区内智慧城市总体规划,浑南区与中兴、阿里、浪潮等知名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了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项目快速发展,积极建设了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产业等多个智慧项目,实现了互联网和智能化应用从工厂到家庭的扩展。

2.制定总体规划。浑南区成立了智慧浑南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整合了区公共服务中心和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智慧浑南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智慧办在协调指导各个智慧应用项目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作用,与东软集团合作,制定了《智慧浑南顶层设计》,并列出了29个备选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3.建设智慧政务平台。建立了以浑南公共服务中心为一级平台,功能区、委办局(含驻区企业)为二级平台,社区、功能区处室为三级平台的网络大联动管理体系,该平台既涵盖工作任务分配、公文流转、汇报请示、信息发布、跟踪督办等综合办公功能,又可作为各部门独立业务系统的支撑载体,实现了政务数据的累积、联动和互通;实现审批环节通过网上同时受理各环节要件,审批事项同步进行、并联审批,大幅缩短审批时长。

4.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浑南区与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东网科技等企业共同举行了智慧浑南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并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设了“创客+”大数据创业孵化平台。此外,95%的政府部门已与东网云计算中心实现100兆以上光纤连接,光纤总长度近200公里;已完成689个小区点位的光纤接入施工,在全市率先完成“光纤进小区”任务。

二、浑南区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总体规划未制定。虽然浑南与东软集团合作制定了《智慧浑南顶层设计》,但该设计并没有用来指导智慧浑南的建设。目前,浑南区对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缺少综合性的顶层设计,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建设方案以及制度保障。相关部门尚未出台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来指导该项工作的开展,特别是纲领性的文件,浑南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尚需进一步清晰。

2.资金投入无计划。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企业、社会和政府等多方进行资金投入,并对资金使用进行合理规划。浑南区从2015年开始设立了每年2000万元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应用专项资金,而2013-2017年期间,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缺乏相对稳定的计划性,未来浑南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资金的数量尚不清楚,专项资金的数量及使用方向的确定没有相关依据。

3.资源整合难度大。智慧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系统,其建设项目往往交叉于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不同行业,由于存在着项目经费、信息数据、管理权限等利益问题,牵头单位在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综合统筹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

4.保障机制不完善。浑南区虽然成立了智慧浑南建设领导小组,但对该机构的主要工作职责、任务范围等界限划分不够清晰,未发挥该机构应有的作用,且还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决策协调机制,缺少有效的统筹协调、咨询指导、人才培训、考核评估等相关工作机制。

5.建设模式不明确。沈阳市对县区级层面的智慧城市建设缺少明确清晰的总体思路和方案,而只是要求各个区县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导致浑南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不清晰,针对这种全面性试验的做法,浑南区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

三、浑南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结合智慧浑南建设现状,以及国家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针对全面推动智慧浑南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制定总体规划。区政府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统筹规划者,应根据建设的需求依法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结合本区特点,借鉴其他同等发展水平区域的经验,明确建设目标与建设方向,立足智慧浑南长远发展的角度,优先推进事关区内全局的紧迫性项目和涉及民生领域的重点项目,并以此为突破点,以点带面,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

2.加强资金保障。区政府需要加强完善投融资体系,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有技术、有优势的企业与机构,发挥银行在资本融资中的主体作用,将民间资本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此外,设立专项财政管理组织对建设资金进行监督。

3.强化资源整合。区政府应以部门业务信息和用户的信息需求为基础,通过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对重要数据统一处理,形成海量数据交换、共享、查询和管理机制,打通部门横向壁垒,提高区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方便各方用户使用。

4.完善保障机制。针对区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培训、考核机制,明确其工作职责及任务范围。此外,区政府应积极建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引进专业型、复合型的信息专业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为智慧浑南建设建立人才保障机制。

5.打造建设亮点。浑南区应与国家自主示范区建设、国家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打造独有的区县级智慧城市亮点,突出浑南区特色。

6.明确建设模式。浑南区智慧城市的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由运营商提供相关技术支持、配置专业技术人员等配合建设。除了政府和网络运营商的投入之外,政府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参与到整个建设过程中来,即智慧浑南建设模式应结合政府独立投资模式和政府、运营商合作模式。

7.统一建设标准。在智慧浑南建设过程中,要明确与市级智慧城市建设界限,对于必须由市级层面组织建设的项目,区内应积极配合,完善本区的智慧城市建设;而区层面可独立建设的项目,即今后不会受到市里相关工作影响和改变的项目,区政府应该积极完善顶层设计,制定相应建设路径,投入人力、物力,进行集中建设;此外,针对市、区智慧城市建设界限范围不清晰的项目,区内要积极与市里进行沟通,共同制定建设路径。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宋爽

注:本文系沈阳市浑南区智慧城市建设办公室调研课题《浑南区智慧城市建设与健康发展》;沈阳教科双服务课题《沈阳高新区产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沈教科[2017]17号);沈阳市科技创新项目《关于辽宁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沈阳核心区建设的对策建议》(项目编号:SKX-201601A)

猜你喜欢

南区智慧建设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白塔小学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超级组(南区)精彩掠影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