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医精诚》谈医学院校的医德文化建设

2017-03-12雷丹琼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院校医学生

雷丹琼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黄石 435000)

从《大医精诚》谈医学院校的医德文化建设

雷丹琼

(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黄石 435000)

本文从《大医精诚》中的大医精神入手,结合现今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教育现状,对医学院校学生医德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医德文化建设的具体方略。

大医精诚;医学院校;医德文化

《大医精诚》被誉为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为行医者树立了德艺兼优的医生样本。《大医精诚》中的“精”即为要求医者拥有精湛医术;“诚”即为要求医者拥有仁爱之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只有“精”于专业,“诚”于品德,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大医”。对于在读医学生来说,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将来才有可能成为医学界的栋梁之才。而要想从一名普通的医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只是医学知识丰富医疗技能娴熟还是不够,还需拥有高尚的医德修养做支撑。然而,现今我国医学院部分医学生的医德修养却令人担忧。医学生是医学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医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未来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医学院校的医德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医学院校医德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专业知识培养,轻视医德教育

医德教育应是贯穿医学生整个在校学习过程,与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然而,某些医学院系则忽视了这一点,认为医学生重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合格便可以成为合格的医生,忽视了医德教育的重要性。部分院校领导和教师对医德教育认识不够,学校正常安排的医德文化学习活动多趋于形势,达不到满意的教育效果。这也就形成了某些医学院系只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医德文化建设的现象。同时,部分学校对医德文化建设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传统医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尚且不足。

1.2 医德文化建设过于局限于学生群体

医学院校的医德文化建设应具备大局意识,其对象应该是上至教师下至广大医学生全部包含在内。这里所说的“教师”并不只局限于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还包括学校内的从事科研、管理及教辅人员。医学院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应树立医德文化意识,共同营造仁心仁术优良校风与学风,让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积极正面的影响。然而,目前部分医学院校将医德文化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以后,却忽视了教师在医德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只是简单的将学生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来开展活动。

1.3 简单的将文化建设与文化活动等同对待

现在很多院系在医德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错误的将文化建设与文化活动这两个概念混淆在一起,影响了医德文化建设的良好推进。文化建设在很多时候确实是以文化活动作为载体,但文化建设决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文化活动。医学院校的医德文化建设需要学校党委和行政人员对医德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对各部门推进医德文化建设的方案进行具体设计,同时制定出相应的考评和表彰制度,使校园医德文化建设更加趋于制度化和日常化。

2 医学院校医德文化建设的思考

医德文化不仅指德性文化,还包括修身文化、生命文化、先进文化等多个方面。医德文化建设不只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且对于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着积极意义。关于医学院校的医德文化建设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正确处理医术与医德之间的关系

在医学学习过程中,人们往往积极追究医术的精湛,而忽略了医德的学习。人人皆知精湛的医术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帮助患者消除病痛。然而,如果没有高尚的医德作为支持,精湛的医术便有可能成为害人的利剑。对于在校医学生来说,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医德学习同等重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医疗技术也得到了长足进步,一名医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除了要积极学习医学知识精进自身医学技能,及时了解并学习最新的医学科学,还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对于医学生来说,应该懂得一名好医生应该具备哪些医德素养。一名好医生必须具备淡泊名利的职业精神,以“活人”为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必须具备以人为本的执业理念,尊重病人、关爱病人,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必须具备城实慎独的职业品行,特别是在自身能力有限时,更要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向上级医务人员虚心求教,以便为病人实施正确的诊疗方案。当然,除了以上几点,一名好医生也必须能够掌握娴熟精湛的医疗技术,为病人选择最稳妥且有效的诊疗方案,达到最完美的治疗效果。

2.2 医学院校应对医德文化建设提起重视,并制定相应的制度,推动医德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首先,医学院校的各级领导要对医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医德教育列入人才培养计划,并在整个医学教学过程中明确医德教育课程的内容设计与实施方案。在教学计划中也明确指出各课程的医德教育目的,并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当渗透医德教育相关内容。其次,学校应分派专门人员对医德文化建设展开深入研究,制定相关制度,构建文化建设系统,方便医德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解决。如此便可以很好的完善医学生的医德考核与监管制度。对于医学生的医德考核通常来说需分阶段进行。例如,在理论学习阶段,医德考核主要是通过医德相关课程的考试成绩再结合德育评分进行评定的。在临床实习和完成实习后,可以通过写医德心得体会、案例分析等方式,再结合学生平时工作表现对学生的医德水平和业务水平进行综合评定。在考评的同时,相应的奖惩机制也要跟上。对医德优秀的学生应给予大力表彰,激发学生的争优意识。对于医德考评不良的学生也会给予相应的惩罚,增强医德考评制度的约束力。此外,学校对于医德文化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也要给予相应的支持,保障文化建设系统正常运转,方便校园医德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2.3 重视教师在医德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职业人格形成和医德修养的养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的理想、信念、情操等人格力量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医德文化建设的实施效果。因此,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医德建设。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应用自身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以及严谨治学的精神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老师的医德精神。作为教师,平时除了要注意扩充知识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还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提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的对学生实施医德教育。比如,一名优秀的教师在讲授医德教育课程时,会在继承传统医德精髓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特征结合当代医德发展理论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这些贴近生活的医德教育。再比如,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教师应有意增加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涉及,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懂得重视人的生命和健康。

2.4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1)在校园内增设如医学生誓词、各主题塑像、宣传牌等人文景观,一方面可以美化校园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陶冶情操。(2)充分发挥社团力量,不定期组织免费医疗服务活动,服务于社会。这些类似于“节假日义诊”的爱心服务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机会,也让学生收获了更多的医德体验。医学生还可以通过社团组织各种与医德相关的文艺演出、社会热点讨论、典型医学案例学习以及比赛,如此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医德文化积极性的同时,也增加校园医德文化氛围。

3 结语

大医精诚,大爱无言;生命所托,健康所系,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秉承大医精神,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救死扶伤,服务社会。

[1]管菊艳.“大医精诚”医德文化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1):71-72.

[2]曹思佳.浅析《大医精诚》的医德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长沙大学学报,2015,29(6):58-60.

[3]孙福川,王莉媛.新医改与医德及其规范体系重构——论我国医德建设的大视野及其目前焦点[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6):3-6.

R-052

A

2096-4110(2017)04(b)-0097-02

雷丹琼,女,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妇产科临床教学和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院校医学生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