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服装消费行为中的自我概念分析及其思政教育应对
2017-03-12周荣甲
周荣甲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思政部,江苏 泰州 225300)
大学生服装消费行为中的自我概念分析及其思政教育应对
周荣甲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思政部,江苏 泰州 225300)
以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将着装动机作为自我概念的一个预测变量,从收入、生源、自我意识、着装动机等因素进行影响分析,探讨自我概念与学生实际的现实关联、自我概念与其它维度的关系,研究其服装消费行为中的自我概念,分析服装的社会象征意义,并提出了既符合实际、又便于操作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的具体方法。
大学生;服装消费;自我概念;思政教育
服装作为满足人基本御寒、遮羞基本需求之外的重要“面具”、第二“皮肤”,除了依附于身体之外,在当下社会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互动交往,成为最具社会可见性的产品。现实中的服装也早超出了基本的原初作用,具有了更深广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内涵;自我概念是个体指向自身的思想和情感,是个体的感知模式,更是社会沟通的基础。每个人都试图确认和提升自我概念,通过言语表达告诉周遭“我是谁”,更将言语无法表达的借助于非语言符号。可见,服装这种最普遍寻常的消费品,成为人们沟通自我的最有效、便利工具,表达自我概念的符号。对于处在自我同一性建构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他们通过学业的自我、身体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等多个维度,寻求自我的唯一感、完整感和过去与现在的连续感,实现着自我验证和自我增强的愿望。本文以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旨在研究其服装消费行为中的自我概念,分析服装的社会象征意义。
一、自我概念测量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将着装动机作为自我概念的预测变量。个体的着装动机表现出两种特征:自我验证动机和自我增强动机。采用图片法和问卷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考察被试的着装动机。在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控制一些无关变量
主要是三个:情境因素、被试的经济因素、被试对服装风格的理解。对情境因素,在指导语中明确说明:“假如你去参加一家外资企业的求职面试”和“在不考虑经济因素的情况下”,这相当于在规定情况下的虚拟购物。所限定的情境也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关于被试对服装风格的理解因素,因为提供的图片是模特整体着装的效果,包含许多影响因素(如模特的相貌气质、摄影技术等),听凭被试完全自由地去理解。可能会因为对服装理解上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影响选择动机的测量,为了排除这方面差异的干扰,在问卷上给出了每幅图片上装束的风格特点及着装效果。如图片“装束庄重、典雅,显示沉稳、成熟的个性”。这就在对服装的理解上给予了限定。在实施时,由研究者逐一播放图片,并读提示语:“现在是图片一,装束庄重、典雅,显示沉稳、成熟的个性,请男生选择”;“现在是图片二,装束轻松随意,显示自然随和的个性,请女生选择”……
(二)供研究使用的图片的选择标准
一是要生活化的着装,是被试在生活实际中可能接触到的服装选择。二是风格多样化,差异具有代表性。男女装的各15张图片,尽量做到了涵盖生活着装的各种风格。尤其是与人的个性的对应性。不过,图片的代表性并不是本研究的关键,因为,要测查被试的,不是他要选择什么风格的服装,而是他作出选择的动机。即自我验证还是自我增强。
(三)问卷问题的设置
要求被试对每张图片都作出选择,在所给的四个理由中确定一个。这四个理由,理由1和理由3是自我验证动机,“选择的理由是它代表了我的个性,可以让对方了解自己”(理由1),“不选择的理由是它不符合自己的个性,不能突出自己的优势”(理由3)。而理由2和理由4则是自我增强动机,“选择的理由是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能弥补自己该方面个性的不足”(理由2),“不选择的理由是虽然较符合自己的个性,但不能给用人单位留下这样的印象”(理由4)。这样,就限定了被试以着装动机为标准进行选择,切合研究目的。
二、自我概念测量的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统计将被试分为两种类型:倾向自我验证动机和倾向自我增强动机。在201名被试中,倾向自我验证动机的被试有174人,占86.6%;而倾向自我增强动机的只有27人,占13.4%。前者占了绝大多数。这符合访谈结果和生活实际。人们选择服装更多地还是注重符合自己的个性特征,“我喜欢的衣服并不一定适合我”的观点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到,自我概念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也恰好说明了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各因素影响力大小不同,分别是:收入、生源、自我意识、着装动机。
(一)收入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因为收入状况直接关系着个体的服装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被试的自我概念与生源(城镇、农村)和可支配的月收入存在显著相关。不同收入水平的被试在自我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自我概念的两个层面,较高的消费能力能使个体更有条件利用服装来表达自我;而自如地运用服装符号,能使个体的着装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外观评价的满意度更高。相反,当收入限制消费水平时,个体或缺乏应有的着装意识,或导致无奈的消极的外观评价。因为本研究选取的被试是大学生,可支配的收入差异并不十分大,最大的收入差距是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如果将研究的样本推及其他社会群体,预计收入变量的预测作用还会更显著一些。
(二)与收入相近的影响是生源
一是我国城镇和农村之间生活水平的差距是普遍存在的,这可能影响的是个体的外观评价;二是城镇农村的生活环境中的服装文化氛围是不同的,这影响个体的着装意识。
(三)自我意识对自我概念的预测
在理论构想中,公我私我意识的差异是导致自我概念差异的原因之一。个体的自我概念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主要是公我意识的水平的高低。公我意识强的个体,会更注重公开场合的我,当然包括自我的外观。而私我意识强的人,更专注于自己的内心,相比之下较少在意呈现在他人面前的我。
(四)着装动机对自我概念的预测
研究表明着装动机是影响自我概念的一个因素,因为着装动机与着装意识、外观评价理论本身就有密切联系。强烈的着装动机直接来源于着装的需要,而需要又是由着装意识和外观评价满意度产生的。
三、自我概念的多重维度关系
(一)自我概念与学生实际的现实关联
1.自我概念的显著差异体现在生源上
尽管本研究对大学生生源的分类是较为笼统的,只区分了城镇和农村,但仍然清楚地反映出与预先假设一致的倾向,即来自城镇的学生比农村学生着装意识更强、外观评价更积极。与此相连的,在家庭所在地的多重比较中,也是发达地区大于中等地区,更大于欠发达地区。这反映了自我概念形成上的特点。家庭环境和周围的社会环境,对个体自我概念的形成有显著影响。个体对自己的服装满意度直接来源于他人的评价,城镇尤其是发达地区有较强的服装消费能力和着装状态的氛围,这对生活在其中的个体的服装意识起着较多的刺激作用,使个体建立主动的自我概念概念。同时,城镇生活水平普遍优越于农村,也使个体有更好的条件表达自我概念,从而保证良好的着装状态,博得他人的较多赞赏,在外观的自我评价上水平更高。而农村学生受家庭条件的限制,即使在校园里感受到服装的表达功能,但很难获得较高的外观赞赏,自我概念概念得分较低。相似的原因,城镇学生的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也高于农村学生,但是在学业自我上,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镇学生,可能是学习动机增强而对其他方面的补偿。
2.专业的区分没有带来自我概念以至整个自我概念的显著差异[1]
只是预先假设中,认为文科生的自我概念可能会高于其他专业。因为自我概念离不开着装方面的生活态度,文科生人文知识结构具有优势。但结果显示,自我概念最高的是医科学生。整体的自我概念也是医科学生最高。这可能解释为医科学生对将来的职业角色定位比较明确和固定,因而,形成了较好的自我统合。他们的职业角色中又包含了服装的内容,身份的概念较早地进入了他们的自我概念。而越是文科生,职业角色尚未明朗,自我概念还仅限于学校生活的情境。此外,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上,文科生高于理科、工科和医科,也证明了文科生对自己内在品质和社会交往中的自我表现的关注。
(二)自我概念与其它维度的关系
1.自我概念与学业自我
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没有显著相关,与学业理想有显著正相关。学业成绩与人际关系也没有相关,与性格呈负相关。但与焦虑、自尊自信和能力等却有显著的正相关[2]。这说明,大学生们也将学业成绩看作是智力活动的水平和结果,与人际关系和性格没有直接联系。“我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的概念更多地被理解为学习成绩好,这是大学生的学习环境特点决定的。而学业理想则与未来的自我设计有关。在做未来的打算时,需要考虑自己的综合特点,因此,不仅包括自我概念,也涉及自我概念的其他方面(与其它维度均呈正相关)。
2.自我概念与心理自我
在自尊自信维度,与自尊有关的自我概念,包含着个体对自己的喜爱、接纳与忍受的价值判断。自尊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自己觉得自己是重要的,而通过引起别人的注意是获得这种重要性的主要途径。个体可以操纵自己的外观达到支持自尊的目的,但自尊还与人的多方面成就密切相关。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是有限的,还没有涉及更多的地位和身份的自尊。
3.自我概念与焦虑之间也存在相关性
焦虑直接地表现为服装的自我满意度与焦虑的关系。具体地说,服装满意度来自个体对服装的需求,而有需求才会有是否满足的情绪体验,不满足时就产生焦虑。本问卷结果呈现了自我概念与焦虑之间极为明显的正相关,访谈中也发现了个体因服装满意度低而造成的种种负面情绪体验。这与生活经验中人们常说的“女人永远感觉缺一件衣服”是一致的,这是由服装外观的缺失感所带来的个体的焦虑,服装意识淡漠的人,服装方面的焦虑也较低[3]。
4.自我概念与社会自我
本问卷中社会自我倾向于个体与群体的互动联系中的自我概念方面,包含了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他人评价和社会比较几个子维度。结果表明,这几个方面都与自我概念有极为显著的正相关。社会自我的几方面之间本身相关程度就较高,因为它们都是人社会互动行为的内容。自我概念又具有明显的受社会反馈影响的特点,某种程度上说,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他人评价中的自我都离不开服装外观。对自己外观的定义,必须经由他人的反馈而决定[4]。而其他维度的自我概念需要通过他人评价来定义的程度似乎要低得多。这就是本研究结果呈现的自我概念与学业自我相关较低的一个原因。
可见,大学生服装消费行为中的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较男性更注重外观的社会反馈;大学生自我概念在生源上的差异也较为显著,主要是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的不同。家庭环境和周围的社会环境影响个体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在专业上表现出医科高于理科、工科和文科的不同,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可能与大学生职业定位对自我统合的影响有关;自我概念与学习成绩没有显著相关,与学业理想有显著相关。因为学习成绩的自我概念是对智力活动的评价,而学业理想包括了服装外观在内的多种因素;自尊与自我概念相关显著,服装具有表达或增强自尊的动机作用;自我概念与焦虑的显著相关是通过服装需求的满意度而产生的。个体着装意识越强,越容易体验到焦虑;自我概念评价取决于社会互动中的他人评价,服装外观是社会比较的直接对象,因此,社会比较与自我概念相关显著;收入因素只与自我概念相关显著,与其它维度的自我概念没有明显相关。
四、自我概念分析的思政教育应对
(一)加强消费意识教育
在思政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学生服装消费状况的关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融入消费意识教育。针对他们消费中包括服装消费中出现的倾向,进行适时引导和教育。让学生通过现实的调查研究参与,改变空洞无物的书本说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政教育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二)培养节约行为意识
应结合“消费教育”开设“节约课”,引导大学生更加合理健康地消费。针对他们中可能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从他们时尚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创新有形、无形的教育形式,包括在校内建立一些有益的消费场所,如健身房、书吧等,培养学生消费的节约行为意识。
(三)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要结合思政教育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人生观、价值观、物质观教育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革命历史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盲从、追求奢侈的消费观是非常有害的,在实际消费时,要勤俭节约,要从个人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地消费,清醒、理性地消费,从而节约自己私人费用,更节约社会资源、社会能源,主动承担与大学生这一身份相对应的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打造健康校园文化
在思政教育中,要把健康消费心理和良好消费行为的培养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布告栏、校内报刊、显示屏和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理智消费,营造建设节约资源型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良好消费习惯的形成。
[1] 王永明,王鹤超.大学生自我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1(5):94-95.
[2] 陈延斌.大学生服装消费决策风格量表编制及其与自我概念关系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3] 李雪垠.着装意象审美生成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 陈盼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路径选择的探索[J].武夷学院学报,2016,35(1):75-79.
(责任编辑:华伟平)
Self-Concept Analysis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University Students’Behavior of Garment Consumption
ZHOU Rongji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
According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differentmajors,making theMas investigated objects,the author took dressingmotivation as a predictive variable of self-concept,conducting effect analysis froMsomemotivation factors like income,students source,selfawareness,dressingmotivation,discussing actual relevance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student reality,relations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other dimensions.This paper aimed at studying the self concept in behavior garment consumption and analyzing the social symbolic significance,and trying to put forward detail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lmethods of actual needs and convenientoper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garment consumption;self-concep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713.55
A
1674-2109(2017)07-0083-04
2016-05-15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2014年立项项目(201412806024X);江苏省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项目(201612806019X )。
周荣甲(1982-),男,汉族,副教授,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