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的因素
2017-03-12冉晓芬
冉晓芬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044)
简析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的因素
冉晓芬
(重庆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04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的内外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意识淡薄、户籍身份制约、场地设施匮乏等是影响城市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
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缺失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农民工数量也急剧上升。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我国现有农民工近3亿人,庞大的数量背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并引发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但其焦点多集中于农民工的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对其精神层面的关注度不够,尤其是关于农民工体育锻炼参与状况的调查稀少。健康的体魄对于农民工生活质量的提高、家庭额外支出的减少、幸福感的提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锻炼作为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架通农民工与城市职工享有同等权利的桥梁。当前在各类因素的交织影响下,我国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深入剖析城市农民工这一庞大弱势群体的体育锻炼情况及身体状况,厘清其锻炼行为缺失的内外因,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锻炼路径,对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有效实施意义重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状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网上查阅大量含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等相关内容的学术期刊与专著,为全面了解本领域现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逻辑分析法 通过文献检索及网络查询所获取的相关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对城市农民工在体育锻炼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
2 农民工、体育锻炼概述
2.1 农民工概述
2.1.1 农民工的概念 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将农民工界定为拥有农业户口,被人雇用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农村人口。李培林指出,此类人群的流动性具有三重含义:(1)在地域上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流动;(2)在职业上从农业向工商服务业等非农产业流动;(3)在阶层上从低收入农业劳动者阶层向其他收入高的职业阶层流动。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时,仍以第一、第二产业劳动为主,虽身居城市,却未曾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类补贴,更无法搭乘公费医疗这艘“豪艇”。研究中所指城市农民工多为离开常住户籍所在地辖区范围,较长时间地在城市生活、工作却仍保留农业户口的农村人口。
2.1.2 农民工群体与体育弱势群体 将农民工群体归于体育弱势群体麾下,与其群体特征息息相关。(1)以文化水平为指标,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工多以初中及以下者为主,而高中或高中以上者屈指可数。因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与健身知识掌握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推测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工健身方法的单一;(2)以体育锻炼的目的为指标,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自身力量,提高体力劳动所需的身体资本,为获取更多收入奠定基础。(3)以健身活动场所为指标,农民工的锻炼场所多以不收取费用的公共场地为主。综合农民工群体这些特点与需求特征,他们在体育参与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利的因素,如体育场地的条件一般,保健知识的范围狭窄,健身购买力量的薄弱。童志坚在体育权利领域将弱势群体定义为“由于自身或者社会条件的限制,难以获取足够的体育资源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群体,主要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居民等”。
2.2 体育锻炼概述
2.2.1 体育锻炼的概念 所谓体育锻炼,它是指人们根据身体需要进行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其特点是受众面广,适合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群,他们均可依据个人情况开展适宜的锻炼。
2.2.2 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农民工大多从事体力劳动,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导致其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走入误区,他们认为自己每天所从事的繁重体力劳动即为体育锻炼。实际上农民工进行体力劳动时,参与工作的肌肉和骨骼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极易疲劳导致肌肉劳损;此外,未做功部分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导致肌肉酸软无力,从而使农民工成为腰、颈椎劳损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长时间参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且每次锻炼时间为20~60min,有利于缓解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加强锻炼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农民工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农民工长期处于弱势群体范畴,心理的失衡易使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若此时以体育锻炼为媒介,将他们的注意力正确转移到正轨,就能削弱农民工的“过客”心理,避免因犯罪所致的悲剧发生。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城市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的原因
3.1 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的内在原因
3.1.1 体育意识淡薄 农民工多为家庭主心骨,上有老下有下,致使其生活及心理压力较大,其收入来源的艰辛性也决定其生活消费水平的有限性,他们尚处在解决温饱阶段,无暇顾及生活质量,更谈不上体育意识。此外,农民工群体中青壮年为主力军,身体状况较好,为此其主观意识上认为自己无需花费精力及财力进行额外的体育锻炼,在他们眼中自己每天从事的繁重体力劳动即为体育锻炼,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理解,最终导致其体育意识淡薄。城市农民工是一类边缘身份特征的群体,虽身居城市,但农村思想已根植于内心,当他们进城务工,农村式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早已根深蒂固,体育锻炼几乎不在其考虑范围内。
3.1.2 文化素质偏低 研究表明,文化素质能客观影响人们的体育意识与看法,从而间接影响其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何为体育,我们将其简单地概括为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命质量。它作为强身健体、增进友谊的主要媒介,必然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练习才得以实现,学校体育则是实现目标的主要手段。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学校体育教学对其熏陶与培养相对较少,该部分农民工很难或无法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与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其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2 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的外在原因
3.2.1 余暇时间有限 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充足的余暇时间。农作物的耕作规律决定了农民的工作周期,除农忙时节外,其余暇时间较多。当他们流入城市后,发现理想中“朝九晚五”的生活过于遥远,由于自身文化及技术水平低下,外加部分省市歧视性政策的客观存在,使其不得不从事最苦最累、回报最低的体力活。有资料显示,部分城市农民工每日持续工作时间多达14h,利用有限余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农民工寥寥无几。长时间的体力负荷不仅歪曲了劳动的本质、剥夺了农民工的休息权利、损害了农民工的身体健康,也严重侵蚀着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3.2.2 场地设施匮乏 充足的场地与完善的设施是开展体育运动的前提,场地设施的匮乏成为制约各项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进城农民工人数急剧上升,但其工作及生活区的配套设施并未得到相应的完善。我国多数进城农民工生活条件简陋,常居住于临时搭建的工棚,周围人烟稀少,体育锻炼场所更是屈指可数,部分工地周围虽配备健身场地与器材,均过于简陋或陈旧。同时,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严重打击了其锻炼积极性,最终造成想参与体育锻炼却又缺乏锻炼之间的矛盾。
4 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行为的回归
4.1 加大宣传力度,构建社会文化环境
我国“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提出“中国体育就是群众体育”的口号。如今,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中国特色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完成。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对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等作出了部署。城市农民工数量庞大,理应作为发展群众体育的突破口,为此可通过网络、电视、张贴海报等渠道,在农民工群体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锻炼的良好氛围,转变其错误认知,激发锻炼动机。同时,企业管理层也应意识到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将有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性,使农民工拥有较多的体育锻炼机会。
4.2 加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体育运动的开展必须强调科学性,正确指导下的体育锻炼能健身健体、愉悦身心,但若不遵循科学锻炼的原则,极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使城市农民工达到良好健身效果,各省体育局应利用社会资源有针对性的培养一批专业的体育健身指导员,让他们分期、分批深入农民工聚集地进行实践指导。同时,各体育院校也可将农民工聚集地作为其实习基地,让体育专业学生前往农民工锻炼第一线,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指导与教学,让其正确理解体育锻炼本质,主动融入体育锻炼圈。
4.3 加大公共体育场所设施建设
场地设施的匮乏是制约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及技术水平低下,城市农民工收入微薄,从中抽取部分金额用于体育消费的机率渺茫,为此他们多选择不收费的公共场所进行锻炼。当前部分省市公共场所设施陈旧、器材种类匮乏,严重打击农民工锻炼积极性。因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帮助农民工体育锻炼诉求的实现,增加公共场所建设投入,让其与普通市民共享体育锻炼资源。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 童志坚,袁古洁.弱势群体体育权利保障的国际法渊源分析[J].体育科学,2013,33(8):73-80.
[3] 冯强明,张华.社会分层理论视域下我国弱势群体体育参与现状研究——以北京市农民工为研究个案[J].体育与科学,2012(2):40-44.
[4] 郭晴,关英杰,赵艳芳.农民工体育参与意识、参与行为和城市融合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成都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6):22-27.
[5] 丁振峰,窦海波,袁晓毅,等.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5):48-51,55.
G812
A
1674-151X(2017)20-13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20.069
投稿日期:2017-08-22
冉晓芬(1994—),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