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与竞赛活动的改革策略研究
2017-03-12杨培培
杨培培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与竞赛活动的改革策略研究
杨培培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课余体育训练以及竞赛活动的开展对于普通高校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培养、运动技能水平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课余体育训练方法的正确选择和运用是促进其正常开展并取得一定良好效果的基本保障。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则具有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训练、激发其热情,培养意志品质、提升竞技水平等多重作用。因此,研究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与竞赛活动的改革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竞赛改革
课余体育训练是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的过程。课余体育训练是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它又是学校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体育锻炼习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育运动会以及各类联赛开展得越来载活跃,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关注,说明大学体育竞赛活动发展势头良好、活动管理工作也有所提升。然而,一些学校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临时组建训练队、训练时间不足、强度不够。课余体育训练的有序开展,可以吸引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运动训练中来、为竞赛队伍储备人才,有效提升运动员技能水平。因此说,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与竞赛活动举行,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较高素质水平的应用型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对策
1.1 改变观念
改变观念也就是要改变对课余体育训练的认识。(1)要重视课余体育训练活动,学校领导及相关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提供课余体育锻炼所需要的条件,加大宣传力度。(2)大学生体育社团积极组织课余训练的开展、促进训练习惯的养成,并且举办竞赛活动。(3)广大大学生也要转变观念,认识到提高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性,从我做起,有规律地参加训练项目,积极参加竞赛活动。总之,课余体育训练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增强了自信心,也提升了社会适应能力,为毕业后的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各部门及个人必须转变观念,正是课余体育训练,保证课余体育训练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1.2 创新体制
制度是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课余体育训练发展还不够完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例如,要开展竞赛活动,就要明确比赛流程,制定和遵守比赛规则,参赛队员的选拔,参赛队伍资格的确定都要有章可循。这是因为,过程的规范化,是竞赛活动公开化、结果公平化发展的保障。要创新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体制,学校应适当放权,赋予学生体育协会更多关于训练开展和竞赛活动举办的权力。在体制创新后,学校主要负责监督和管理,学生体育协会则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制定点开展的相关规范,还可以参与学校体育生培养制度的制订,为其提供意见和建议。总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是课余体育训练正常开展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策略的体现,是符合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趋势的。
1.3 丰富课余训练项目
丰富课余训练项目内容,也是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开展的一项主要对策。这是由课余体育训练形成的动因决定的,之所以进行课余体育训练,其原因主要有三点:(1)为了在比赛中有好的表现;(2)为了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3)为了训练者身心健康的需要。因此,学校提供更丰富的,课余体育训练项目,可以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热情,满足其兴趣需要,也就扩大了参与人群。同时,一些项目如太极拳、武术、踢毽子等本身就具有很好的休闲娱乐和健身的效用,经常进行这些锻炼,可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提升学习的注意力,进而也有促进文化成绩提升的效果。
2 课余体育训练方法及改革创新
2.1 常用的课余体育训练方法
2.1.1 持续训练法 持续训练法有两大要素:一是持续时间长,二是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持续训练法多用于发展学生的一般耐力,即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强度进行较大量的练习,训练当中没有间歇。一般来说,在非周期性项目中使用这种训练法对于动作技术的掌握、巩固和提高很有帮助,例如进行足球连续垫球、排球连续多次滚翻救球等。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种训练方法,必须以学生的训练水平会基础,控制好运动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
2.1.2 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也是常用的训练方法之一,广泛地用于技战术的提高、意志品质的培养以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种方法的构成要素:一是训练的重复进行,二是训练间歇机体要得到基本恢复。重复训练是在固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常用于极限或次极限强度负荷的训练。这种方法也常用于获取最大力量、最大速度。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每次练习的负荷强度,以及每次机体恢复所需时间及恢复的情况。
2.1.3 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与重复训练法最大的区别是间歇时间和机体恢复情况的控制。间歇训练法要严格控制两次训练之间的时间,并且在集体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要接受下一次训练。在课余体育训练中,常用的间歇训练法有大强度间歇训练和小强度间歇训练两种。顾名思义,大强度间歇训练法的强度较大,多用于培养机体的无氧耐力以及速度耐力素质和速度力量素质;小强度间歇训练方法的训练强度较小,多用于局部肌肉练习及有氧耐力的发展,提升机体进行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的能力。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要求都较高,因此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但在训练中要注意医务监督。
2.2 训练方法的改革创新
自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众多专家学者以及工作在一线的体育教师们,提出并实施了多种体育训练方法,其中有很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余体育训练中被公认为效果明显的两种方法是游戏法和竞赛法。
2.2.1 游戏法 训练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热情、提升学生参加训练的兴趣、改善情绪,也调节了训练的负荷强度和气氛的方法即是游戏法。使用游戏法,让学生在训练中体会到乐趣,就是要在训练的各个阶段尽量式训练手段和形式趣味化、游戏化。例如在田径训练中,常常使学生产生单调感、辛苦感,尤其是长跑项目的练习,这时就可以采用越野跑等形式来增加跑的趣味。总之,通过游戏,使学生消除心理疲劳,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的目的。
2.2.2 竞赛法 体育运动项目的一个主要魅力就是它的竞争性。竞赛是竞争的最好体现,用竞赛法进行体育训练,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又可以便其熟悉和适应比赛。在训练中安排比赛,磨炼了学生的意志,也可以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且为接下来课余训练目标和重点的确定提供依据。需要注意的是,竞赛训练不宜过于频繁,比赛的规模要适当,比赛的过程要公开公平。
3 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改革策略
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学校重视不够、观念滞后;竞赛项目设置贫乏,供给和需求相互矛盾;组织管理制度陈旧,评价机制落后等等。要使课余体育竞赛活动顺利开展,就要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
3.1 建立明确的组织机构,安排系统化、全年化的赛事
建立完善的竞赛组织与管理机构,并且明确各机构和部门以及人员的职责,对全年的赛事进行统筹安排,各类体育竞赛要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成立由校团委、学生会、各院系负责人组建的专门性课余体育竞赛管理机构,成立课余体育竞赛委员会。课余体育竞赛委员会每年的固定时间如开学初,制订学年竞赛计划,统筹安排校级、院级、班级等不同级别赛事的比赛时间,打造一个多层次的竞赛平台,不同赛事则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发挥学生的监督、评价作用,使赛事活动可持续进行。
3.2 丰富竞赛内容,使竞赛内容体系化发展
竞赛内容越丰富,越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我国有丰富的体育运动项目资源,应加以充分开发和利用,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健身、娱乐、竞争为出发点,从传统奥运项目、民族体育项目以及新兴运动项目中挖掘具有学校特色的运动项目,融入到竞赛内容中来。传统奥运项目如各种球类: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田径项目:长跑、接力跑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传统武术、太极拳、赛龙舟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如攀岩、轮滑、瑜伽、健美操等。还有一些趣味体育项目如跳绳、踢毽子等。总之,要充分挖掘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使竞赛内容多样化,并且各类竞赛要穿插进行,形成一定的竞赛体系。
3.3 赛事评价多元化、周期性地进行
课余体育竞赛要建立综合的多元评价机制,每学期、每学年进行定期评价,实现赛事评价多元化与常态化。赛事评价既是检验课余体育竞赛开展效果的有力工具,又能很好地指引和调动学生参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赛事评价要结合赛事的组织以及在各种赛事中取得的成绩,采用体育竞赛学分制的同时,增设体育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评价要将指导课余体育竞赛工作纳入教学体系,给予一定的课时补贴,并评选先进体育班导师;从各院系、部门的角度,在考察各院系体育竞赛成绩的基础上,加大对赛事组织的评分力度,调动各学院参赛和自主办赛的积极性,增设办赛组织奖、特色奖、创新奖;对于各学生体育社团、俱乐部,要鼓励学生参与裁判工作,鼓励自主办赛,在办赛中提高学生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定期评选先进社团和先进俱乐部,并进行奖励。总之,就是要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课余体育竞赛组织者以及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竞赛能力,促进身心素质发展。
[1] 杜放,范尧,郑洪才,等. 吉林省高校课余体育竞赛活动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 ,2011(5):38-41.
[2] 赵承磊. 普通大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9):82-87.
[3] 王枝桂,李书泉,杨晓龙,万海波. 通高校课余体育竞赛主体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构建[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5):68-71.
G807.4
A
1674-151X(2017)20-07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20.039
投稿日期:2017-07-16
杨培培(1983—),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