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坚持“内容为王”的路径研究
——以高校学术期刊为例
2017-03-11李强
李 强
“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坚持“内容为王”的路径研究
——以高校学术期刊为例
李 强
(淮阴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江苏 淮安 223001)
“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广大学术编辑应当正视该历史潮流,积极主动地掌握互联网出版技术,虚心借鉴国内外优秀期刊的成功经验;牢固树立“内容为王”的核心价值观,长期重视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有计划地建立和随时更新目标作者数据库,策划优秀选题,持续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精神食粮;不断发掘目标读者,及时给目标读者推送自己生产的目标信息,以此来提高自身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提升办刊质量。
内容为王;学术期刊;目标读者;“互联网+”
在我们已经置身其中的“互联网+”时代,内容已是一个统称,一切形式的信息和娱乐都被称为内容。“内容为王”还是“技术(形式)至上”?众多传媒从业人员从传媒角度对之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和探讨,以学术论文形式刊发的成果越来越多。笔者检索中国知网后发现,真正探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内容”问题的文章并不多。郝铭鉴(《期刊内容创新要“三超”》)、谢小军(《如何从内容和形式上提高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朱文革(《数字时代内容是否还将为王》)、吴年华(《学术期刊坚持“内容为王”目标的路径探析》)、方志(《对学术期刊内容和质量的新思考》)、陈如毅(《论媒体融合之下学术期刊的“内容为王”》)、李兴昌(《随想:内容为王·质量第一·期刊永存·编辑万岁》)等人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仍然应该坚持“内容为王”,并就如何坚持“内容为王”提出了他们自己的建设性意见,但是对这一项研究不够深入,而且十分薄弱。造成目前这种状况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的,那就是随着国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期刊数字化发展被提上日程,学术期刊从业人员和众多科研工作者集体把研究目光聚焦到了期刊数字化发展之上。当前,学术期刊已经不同程度地搭上了数字出版的列车,理应把工作航向拨到内容建设上来。
一、“互联网+”背景下学术期刊坚持“内容为王”的重要性
学术期刊“内容”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新闻出版总署关心的问题。早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江泽民同志就多次就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问题发表讲话。之后,为了贯彻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多方筹备,于2003年11月正式启动“名刊工程”,该工程旨在“通过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促进社科学报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时至今日,由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先后分三个批次评选共31家期刊入选。为了提高高校学术期刊的专业化水平和凸出学术期刊的品牌效应,教育部2004年又启动了“名栏建设工程”,截至2015年1月,共评出65个(其中,有8个名栏所属期刊先后晋升为教育部名刊,故实际名栏现有57个)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应当说,这些评比能够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引领学术研究的方向,给社会推出质量上乘的论文使得它们在高校主办的社科期刊阵营里脱颖而出。同时它们也实现了“工程”启动的初衷:不但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效应,而且还指明了其他高校社科期刊今后的努力方向。在2010年的第五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也指出,要“以内容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期刊出版质量。”[1]习近平同志更是特别关心内容建设问题,在2014年8月18日颁布《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时,他特别强调要“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国家“十三五”规划数字出版要点》也指出,国家“十二五”规划数字出版的不足之一就是“产品数量多、精品少”,“十三五”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在期刊出版领域,建设学术期刊网络发布平台,支持学术期刊数字化优先出版,大力提升数字出版产品质量。”
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进程无可辩驳地告诉我们,无论人类文明成果的载体如何进步和变化,它所承载的内容永远是其价值的核心所在。纵览出版业的漫长历史,每一次重大变革,内容都是不可轻视的核心生命要素。从刀刻到笔写,从雕版到活字,出版业经历了一次次激动人心的革命。在10世纪60年代以后,雕版印刷术使出版业结束了“耳与手”的时代,进入了“刀与木”的时代。数字化技术又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使出版领域结束了“铅与火”的时代,步入“光与电”的时代。一次次的出版技术革命,让内容精良的文化成果超越了时空,成为人们汲取智慧养料的源泉,而那些没有质量或者说质量欠佳的精神文化产品则逐渐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国内学术期刊在数字化浪潮的洗礼下,几经努力,都不同程度地搭上了数字化出版的列车,实践多年,结果如何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本着客观科学公正的态度,对中国人文大众期刊2005-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之后,编写了《中国人文大众期刊十年数字化发展报告》,其中指出:“期刊的数字化避免了纸质期刊过期不再销售的局限,体现出期刊内容的长尾效应;……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期刊经过数字化传播,依然是深受读者喜爱的数字期刊品牌,体现了期刊内容为王的本质特征。”[2]无独有偶,2016年美国出版行业评选出了过去30年美国最成功的30份杂志,而当选的30份杂志都是“内容”质量上乘的杂志。德国鲍尔出版集团期刊出版负责人海因兹曾针对中国期刊评价说,刊物内容对读者的吸引力是销售的保障。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仍然是学术期刊的共识,学术期刊理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互联网技术,生产和推出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赢得读者的青睐,只有这样,才能在互联网时代谋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二、“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所面临的问题
1889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办了《约翰声》,我国大学主办学术期刊的序幕由此拉开(还有人认为东吴大学创办于1906年的《东吴月报》创刊号《学桴》是我国最早的大学学报)。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高校学术期刊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时至今日,高校学术期刊已经在数量上几乎占据了全国学术期刊的半壁江山。它们的贡献和成绩是多方面的,在政治和学术导向上、在推动教学和科研发展上、在扶持学术新人上、作为窗口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水平上、承担对外交流的桥梁上都作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绩。在数字化出版和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也存在期刊人不得不直面和解决的问题。
(一)学术水准参差不齐,创新性不足
在市场化经济的冲击下,高校学术精神普遍性失落,不少高校教师放弃了非功利性的学术研究,使创新源更显不足,结果让投机者抓住这个“机遇”,重复制造低水平的学术泡沫,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发生。很多高校学术期刊所刊发的文章大众化、趋同化、商品化的情况严重,理论性、学术性、创新性的东西减少。具体表现为:第一,选题大同小异。同一选题不仅会出现在几家高校学报中,造成“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局面,有时还会出现在同一种高校学报中,而且后发的并不比前发的有什么新意,与“学术垃圾”无异;第二,一心“为学校服务”。有些高校学报为了体现为学校服务的宗旨,习惯于政治上、政策上需要宣传什么,就编发什么,将神圣的学术研究沦落为一般意义上的宣传,舍弃了“内容为王”的原则,刊发了许多思想正确但不够新颖和毫无深度的文章[3];第三,所刊发的文章学术水准低。由于现行考核机制的原因,有的学校把综述类、评介类、介绍类的具有导航价值的文章不计入个人科研成绩,有的学校甚至不承认第二作者的贡献,迫使功底深厚的专家学者不愿为此类文章耗费精力,交由功底薄弱的年轻人去承担撰写任务,结果是不但不能给读者以指导,反而使读者更加晕头转向,摸不着北。
(二)缺乏个体特色,“内容建设”力度不足
我国高校大多是综合性院校,高校学术期刊依托于高校,缺乏自主性,自然也是综合性的。综合性容易使学报沦为各个学科的大杂烩。现在国内的大学几乎都是学科门类较为齐备的综合性大学。办综合性的学术期刊能最大限度地照顾和满足本校各学科的现实需求,是对现实的最好折中,但是,与此同时,优势学科难以凸显。一般情况下,各家期刊栏目设置基本一致,给人“千刊一腔”“千刊一面”的感觉。也有不少期刊人为从这种“千刊一面”的模式中挣脱出来,尝试以依托本校优势学科或者地域文化资源打造自己的特色,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做大和做强。因为优势学科是相对而言的,在校内是优势学科,但与省内、国内的同学科相比,该校的学科优势就难以彰显了。虽然有些名牌高校的某些专业、学科能够代表国内最高学术水平,它们所主办的学术期刊也仅仅是有稿源优势而已,很难说是它的个性特点。挖掘地域文化优势是个不错的选择,这种做法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学报还称不上是有个性的独特刊物,只能说它们在内容建设上尝试着先行一步。高校学报只要是作为一种综合性期刊而存在,只要它以全面反映本校各学科和专业的科研成果为己任的宗旨不改变,“千刊一腔”“千刊一面”的现状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优势学科、地域文化研究尽管可以成为高校学报的亮点,但靠它来彰显个性,走出困境,则未必可行。
(三)管理机制落后,学术成果传播和深化不够
尽管上级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很多主办单位也是做足了姿态,很多学术期刊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制度也不完善。从内部看,高校学术期刊所在部门部被定性为教辅单位,而非教育部规定的教学科研单位。学术期刊处于被领导状态,大小事务都得上报,由上级领导决定,这使得期刊自主管理的空间狭小,难以灵活应对新形势、新变化。有些期刊部门没有实行激励机制,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质量难以提高。有些期刊则是把“三审制”挂在墙上,用稿不经责任编辑,不看质量,而是看推荐人的“脸面”,期刊前途都堪忧,遑论质量了。从外部看,学术期刊的宏观管理体制不健全,学术规范和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发生。尽管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研发出了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但是该系统的作用有限,反而使得不端行为更加隐蔽。办刊经费不足也是个大问题,高校学术期刊依附于高校,经费的多寡要看学校的脸色。此外,经费多少还与当地的经济水平正相关,总体表现为东部高于西部,经济发达地区经费充裕,欠发达地区经费短缺。编辑人员的福利待遇比校内其他部门低,导致他们服务意识淡薄,表现为读者意识淡薄,不愿也不想动脑筋为读者服务,对作者的服务质量也不高,稿件处理不及时、不讲退稿理由,或者只说某一段时间后无消息可自行处理等。期刊出版后,编辑本应借助数字技术多渠道的传播自己所编的文章,以便让更多的读者查询和使用。实际上,期刊出版之后,很多编辑也就束之高阁了。
三、学术期刊强化“内容为王”的策略
高校学术期刊无论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其价值都体现在学术品位上。学术品位的高下取决于刊物的内容,即学术质量和学术风格,这是刊物的立刊之本。在数字出版已成潮流和互联网时代,我国学术期刊从业人员必须认清现实,立足自身优势,紧扣“内容为王”这一根本目标,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通过各种路径突破困境,把刊物做大做强。
(一)学术期刊的从业人员要成为“互联网+”时代出版技术领域的行家里手
编辑工作在学术期刊的出版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出版效果。为确保学术期刊内容建设的成效,学术期刊必须打造一批学术视野开阔、学术敏感度高、编辑业务精湛的编辑队伍。首先,编辑人员要精炼内功[4],成为学术期刊的“T型编辑人才”,即既具有较深的专业学科知识背景和相关的学术功底,为自身的学者化奠定基础,又要同时拥有广博的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此外,还要至少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运用网络数字技术、懂得策划选题、善于运用各种技巧与作者和读者沟通。当下,尤其是青年编辑,还要有利用碎片化时间展开碎片化学习的意识和行动。[5]其次,从内容入手,做好期刊工作。学术期刊单位应在深入调研和把握现实的基础上,给自己一个精确的定位,挖掘自己的闪光点,然后从目标作者入手,全力去打造它。具体做法是打造一个开放的目标作者数据库,笔者之所以说是目标作者,是因为编辑人员要有针对性的把凡是有可能给自己期刊或栏目提供优质稿件的国内外作者都尽可能地网罗在手,才能全方位拓展稿源。此外,还要让这些目标作者意识到,学术期刊在市场化浪潮下并没有迷失,仍然坚守为社会输送优质文化产品的宗旨,只要是好文章,一定会被最快的方式加工出来,输送给社会,让失落的学术精神逐渐回归。再次,要善于借鉴“名刊”和“名栏”的成功经验。高校学术期刊大多为综合性刊物,既然一时间难以形成特色或成为强大的专业期刊,那就不妨积极向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和“名栏工程”的综合性期刊看齐,借鉴和学习它们的成功经验。笔者建议这种借鉴和学习从地缘入手或许更有实际意义。比如:江苏的期刊同仁可以向省内领军学术期刊《南京大学学报》《南京师大学报》学习,退一步讲,还可以向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的《苏州大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嘉兴学院学报》学习,方式可以灵活些,编辑既可以私下研究总结或者实地调研和考察交流,也可以请江苏省期刊协会出面主办相关的学术研讨会,搭建交流和学习平台。最后,编辑尤其要做好对稿件作者的服务工作。这不是小事,每一位作者在投出自己稿子之前,都付出了大量的艰辛的劳动,稿件寄托着他们深切的期望。编辑应当及时把审稿意见告知作者,即使不予录用,也应说明原因,而不是冷冰冰地说“不符合本刊用稿要求”或“三个月内无消息可自行处置”。因为审稿意见对作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进步阶梯。最后,编辑还要注重成果深化工作。互联网技术发展到现在,给信息传播带来了划时代的意义,让信息以碎片的化形式传播。在快餐式、条目式的海量信息面前,读者想要获取目标信息,必须通过爬梳来跨越横亘在自己和目标信息之间的数字鸿沟。为了便于操作,笔者在此提出目标信息和目标读者的概念。所谓目标信息就是读者因为自身生活、工作、学习等原因需要获取的信息。所谓目标读者是指对信息提供者和生产者而言,对他们的信息有需求的读者就是目标读者。目前,数据库传播方式让学术期刊以单篇的形式在传播,读者不面对纸本期刊,很难看到全本期刊,因此学术期刊的内容实际上也是碎片化传播。学术期刊编辑必须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动脑筋,首先要抓住目标作者和二次文献机构,其次还要注意挖掘其他目标读者,让自己生产的目标信息最大范围的传播到一切可能的目标读者手中,全方位扩大成果的影响。
(二)构建有学术共同体参与且符合当下期刊生态的评价机制
学术期刊的成长与发展是刊文质量和外在评价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者保持良性互动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也必须承认,期刊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尽管学术界、期刊界的讨论很多,但仅达成“三点共识:第一,学术评价本质上是学术共同体的分内事,但是目前还没有建立该主体,只能倚重某些专业评价机构;第二,专业评价机构采用“二次文摘率”“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数据对学术期刊进行简单粗暴的排名,以此来评定期刊优劣的举措既不科学也不符合实际;第三,专业评价机构统计数据也并非一无是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旦离开它们,学术期刊评价工作也很难开展。”[6]由于学术期刊的发展离不开外在评价这面镜子,因此,应当在尊重学术期刊发展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学术共同体评价主体。该主体应在参考专业评级机构统计数据的前提下,结合读者的反馈意见,对学术期刊进行“内容评价”而不是量化评价,非功利性评价而不是功利性评价,非统计数据可操作性评价而不是统计数据不可操作性评价。专业期刊评价相对来说较好操作,对于综合性的期刊来说,可以实施分学科评价,让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优秀学科或栏目脱颖而出,向改革的目标挺近,即向“名栏工程”靠拢。实际上,虽然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全面覆盖学科的现实让其地位总体逊色于专业学术期刊,但是研究“名栏工程”之后会发现,“名栏”在某些学科领域里的科研深度和广度、影响因子已经达到或者超越了同类专业期刊的平均水平。因此,分学科评价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千刊一腔”“千刊一面”的死气沉沉的局面,可以让优秀的栏目或学科发出长声,展现优秀的一面。总之,要“坚持学术本位,重点考察一本期刊在本专业甚至超越本专业之外的学术贡献,比如:对于学术争鸣的开展和促进、对于学术话语的发掘和引领、对于重大学术问题的推进甚至解决、对于新人的挖掘和培养。”[7]
(三)建立为学术期刊内容建设保驾护航的管理体制
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对学术期刊内容建设有重大的保障作用,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离不开法律制度层面的保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两个机构中主管学术期刊的部门应当建立一种联系,请立法部门加强司法力度,积极修订目前的法律规章制度,堵住漏洞,以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让不遵守制度的不规范行为无机可乘,让它们为有利于内容建设的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学术氛围提供制度保障。这些制度要让所有的学术期刊从业人员都严格遵守,对参与学术期刊评价的共同体而言,要保证他们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对学术期刊做出客观评价。对高校而言,高校既要拨给充足的办刊经费,还要简政放权,要给学术期刊部门办刊的自由,学术期刊为本校发展提供便利是它的义务,但是该义务要在一定的原则范围内进行,即校内的某些问题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学术水准,只是宣传需要,那就要允许学术期刊从业人员从专业的角度予以拒绝,学校主管层面也要开明地接受。对于学术期刊部门而言,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决秉持“内容为王”的观点是学术期刊的首要使命,严格执行“双盲”审稿制度,将办刊干扰因素降到最低,把“关系稿”“抄袭稿”“炒冷饭稿”“重复发表稿”等不合格的稿件及时剔除,当好学术“守门人”。同时还要谋求建立健全的竞争激励机制,严格工作考核与管理,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最大限度地调动编辑部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积极追求经济效益,但也不应放弃。编辑工作在学术期刊的出版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出版效果。它既是默默无闻的小事,也是一项没有止境的精神文化建设大事。因此,对于编辑个人而言,要增强使命感和事业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争取做到输送给社会的都是合乎行业规范的精品精神食粮。
四、结 语
“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广大学术编辑应当正视该历史潮流,积极主动地掌握互联网出版技术,虚心借鉴国内外优秀期刊的成功经验;牢固树立“内容为王”的核心价值观,长期重视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有计划地建立和随时更新目标作者数据库,策划优秀选题,持续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精神食粮;不断发掘目标读者,及时给目标读者推送自己生产的目标信息,以此来提高自身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当然,通过“内容为王”的各项措施提升学术期刊的质量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定要有一个积累过程,学术编辑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1] 李东东.以内容建设为统领 推动期刊业的改革发展[J].出版参考,2010(36):4.
[2] 夏琪.数字化传播依然内容为王[N].中华读书报,2016-03-30(002).
[3] 王健.高校学报的困境与改革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4] 陈如毅.论媒体融合之下学术期刊的“内容为王”[J].荆楚学刊,2015(10):93-96.
[5] 湛江.青年编辑利用微信公众号辅助学习编辑出版知识[J].编辑学报,2016(6):599-601.
[6]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5-27.
[7] 刘京希.学术期刊评价:形式为王还是内容为本?[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34-39.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the Content Is King That Academic Journals Adhere to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Taking Academic Journ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Examples
LI Qia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an 223001,China)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academic journals are facing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The majority of academic edito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historical trend,actively grasp the Internet publishing technology,humbly learn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excellent journals at home and abroad,firmly establish the core value of the Content Is King concept value,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journals with long-term attention,have plans to build and update the target author database,plan excellent topics,deliver sustainable high quality spiritual food to the society,constantly push their own target information to the target reader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academic influence of journals and enhance the qualities.
the Content Is King;academic journals;target readers;Internet Plus
1009-4318(2017)03-0044-05
2017-08-15
江苏省期刊协会课题(2017JSQKB007)
李 强(1983-),男,陕西延安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硕士,主要从事编辑出版和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