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问女性主义路在何方
——《女性主义理论简明指南》评介

2017-03-1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文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主义者女性主义理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俞心瑶



敢问女性主义路在何方
——《女性主义理论简明指南》评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俞心瑶

英国学者玛丽·伊格尔顿主编的《女性主义理论简明指南》聚焦女性主义研究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是女性主义研究领域极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该书内容庞杂丰赡,从地理学研究角度开篇,涵盖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哲学及文化研究等领域,多视角地剖析了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构架和演进历程,别开生面、富有前瞻性地从情感角度探讨新世纪女性主义研究的新出路,为广大女性主义研究者提供了全面的研究视角和新思路。

女性主义理论简明指南;玛丽·伊格尔顿;评介

从第一次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高潮到第三次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高潮,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在历史实践的不断探索中,从“男女平权”到“强调差异”,从早期的女性主义运动到精深的理论思辨,女性主义者们一次次深入推进了女性主义理论研究。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文化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趋势。英国学者玛丽·伊格尔顿主编的《女性主义理论简明指南》在本世纪初应运而生,它以性别研究为视角,以批判性的眼光剖析多重视野下的女性主义,着力解构深层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符号以及二元对立,开创性地从情感角度探讨女性主义发展的未来方向,是探索西方女性主义发展历程的集大成之作。本文将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并进行简要述评。

一、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前言以及正文主体部分。前言富有条理地概述了西方女性主义发展的主要特点。首先,女性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矛盾性,这体现在理论和实践(Eagleton 2003: 3)、女性群体的普遍发展和女性个体具有的特异性(Eagleton 2003: 1)两方面。再者,女性研究体现出多元化和偏重性的共存现状(Eagleton 2003: 6),主要表现在女性主义研究的实际发展已经呈现出跨领域、多元化的格局,但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却还停滞在对特定群体的探讨上。女性主义运动无疑推动了女性主义理论的进步,如今女性主义者们认识到仅限于服务欧美国家中产阶级白人女性的理论已日渐脱离现实,女性主义研究不应囿于宏观理论框架,而应着眼于微观层面,从特定个体所遗留的史料中探索女性主义者的光辉。与此同时,该书还催生了对于性别差异所导致的社会影响的思考分析,并关注不同时期关于女性主体及主体性的研究的发展流变。

全书主体部分由十二章组成,共收录了十二篇富有思辨性的文章。依照逻辑关系,这十二章可划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地域和空间”(Place and Space)和第二章“时间”(Time),从宏观角度论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空间和时间与女性身份意义的相互关系。第一章探讨了性别身份中的“地域”对于建立和保持女性地位的意义。该章指出,如今在人口迁移的大环境中,大部分女性都受到权力关系的制约以及不均衡的物质水平的影响,这使得她们仍被束缚在家庭等私人领域。第二章则主要依循时间的维度回溯诸多被历史掩盖的女性主义者,重新挖掘她们的生平事迹,探究女性主义者所体现出的女性主义主体性。这一章剖析了科学理论实践中所体现的“男性中心主义”(倪志娟 2005: 141),反对从贴上男性标签的“科学”角度研究历史,力求从女性主义角度和文化层面挖掘历史中的女性主义者形象。同时,该章倡导对女性主义主体性的研究要与时间概念相结合,这无疑为探求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读者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启迪。

第二部分分别从“阶级”(Class)、“种族”(Race)、“性属”(Sexuality)以及“主体”(Subjects)四个相对微观的角度着手,聚焦女性群体本身及群体内部的差异性和矛盾性。第三章主要通过马克思女性主义理论视角对阶级关系进行剖析。该章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社会中男女之间仍旧存在的不平等关系也可视作是剥削与被剥削的资本主义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样这也是阶级差异的一种体现。因此,女性的地位提升和自我实现与工人阶级的联合抗争也息息相关。第四章阐述了种族主义与性别研究的相互联系,通过研究殖民影响下的土著人的思想流变以及第三世界女性群体受到的性别和种族的双重压迫,探讨了女性主义理论在多元化的现实世界中呈现出来的多重性和复杂性。第五章从弗洛伊德和福柯对于女性性属截然不同的理论认识出发,将性属和“生物力量”相联系(Eagleton 2003: 104),拓宽了女性主义研究覆盖的领域。第六章围绕女性主义的不同流派对于女性主义的主体以及主体性所进行的探究展开,展示了第三世界女性对于“欧洲中心论”为主导的理论体系的强烈抨击,体现了女性主体及主体性在不同时代的复杂流变。

第三部分跨越“语言”(Language)、“文学”(Literature)和“视觉文化”(The Visual)三个范畴,深入剖析了女性如何作用于不同的领域以及女性社会形象的多元化发展。第七章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男性、女性语言现象来揭示性别和语言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启发读者摒弃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第八章探讨了“妇女文学”“女性写作”以及“女性主义文学”三个概念的差异(Eagleton 2003: 153),并回顾女性文学的发展史,分析女性文学领域中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并述及文学体裁和形式的发展对女性主体性的影响。第九章借助符号学及精神分析等理论,分析以电影和绘画为载体的女性身体刻画及形象展现,通过对于“观众”“看与被看”和“图像的力量”的探索揭示了在视觉文化领域内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第四部分包括“女性主义哲学”(Feminist Philosophies)、“网络文化”(Cyberculture)和“女性主义的未来”(Feminist Futures)。这一部分基于不同角度综述了女性主义发展的现状,集中展望了女性主义发展的前景和未来。第十章主要介绍女性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构想女性主义的新发展是否会迈向后人文主义阶段。第十一章聚焦女性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联系,探讨如何将先进技术运用于社会性别身份,呼吁女性主义者目标明确地利用科学技术为女性主义研究服务。第十二章立足于对过去女性主义研究历程的反思,着眼于从情感角度展望女性主义的未来。

二、简要评论

简而言之,本书内容翔实,语言精练,紧扣发展前沿,剖析核心问题,是玛丽·伊格尔顿作为一名女性主义研究专家有关“女性”权力话语的成功构建,在女性主义研究中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耐人寻味,经久不衰。其中最后一章中对于女性主义发展前路的发问尤其发人深省。纵观女性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历程,在近一个半世纪的诉求和抗争后,女性主义者无疑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那么,在经历如此盘根错节的演进之后,在女性地位已得到大大提升的今天,女性主义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如果有其必要性,何为女性主义者的新诉求?21世纪新时代的女性主义的发展前路又在何方?

面对新时期女性主义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和疑惑,思考并探索女性主义发展的新动向是每位聚焦女性主义的学者都无法规避的核心议题。该书最后一章便围绕这一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萨拉·阿默德(Sarah Ahmed)以独特的视角回溯了过去女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短板,以反思女性主义运动中极其重要的经典议题——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为开端,启发性地从情感角度入手来讨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的方向。

在这个信息轰炸的时代,英国《观察者》杂志曾大肆报道,声称女性主义者已取得终极胜利,女性主义已经终结。在诸如此类的媒体舆论的影响、甚至误导下,新时代女性主义者难免会想当然地认为女性主义的诉求已经过时,从而逐渐减弱对于现代女性生存发展问题的警觉意识。基于这种现状,在赞成阿默德主要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自己认为,新时代女性主义的发展首先离不开对女性主义运动的总结和反思。重中之重是要抛开所有针对女性主义发展现状的想当然的成见,亲身投入实践中去全面了解女性主义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再者,女性主义究其根源是关于“人”的研究。因此,基于“人”自身发展的要求,女性主义者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和行为方式”(乔蕤琳 2013: 165),立足于挖掘过去被历史掩盖的女性光辉同样也是客观认识女性主义的重要部分。最后,女性主义研究还要直面女性主义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尽可能地减少种族、阶级差异所带来的影响,联合第三世界(尤其是非洲、印度)女性共同投身于女性主义的新浪潮中去。

在对女性主义发展的认识问题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消除对女性主义发展现状的误解。在文章最后一小节中,阿默德就对女性主义的认识问题做出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她将wonder解读为“对惊人的不同寻常产生的疑惑”(Ahmed 2003: 249),之所以不同寻常是因为我们发现所有想当然认为的现状并不是事情的真相。只有当真正接触了女性主义,了解了女性主义者的生活之后,才会领悟到自己原本想当然的观念实际上是对我们思想的禁锢,会阻碍我们探究真相的步伐。作为家庭生活中的必要成员和最基本的社会元素,女性的问题就是社会层面上的问题,和男性也息息相关。正如个人问题即政治问题,女性主义发展与男女平等关系的秩序问题、社会整体性发展都息息相关(倪志娟 2005: 137)。因此,从这个层面出发,女性主义研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并不应该被武断地画上休止符。在探索女性主义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时,我们应抛弃过去认识世界时下意识采取的想当然的方式,通过亲自接触并学习女性主义者的著作及图像资料,在前人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如阿默德所说,“就算是从事女性主义研究的老师同时也是一名仍在不断钻研的学生”(Ahmed 2003: 250),女性主义理论繁杂、深奥,只有自己亲自学习和领会方能获得真知,体验其中的奥妙。

在对女性主义理论及发展历程的探索中,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下的空白等待我们去挖掘。而这些年代久远的女性主义者的理论观点又有哪些价值呢?阿默德别开生面地从情感角度分析了理论的价值。她认为,愤怒萌芽于对不公平、不正确的现实产生的不满(Ahmed 2003: 246),就像19世纪下半叶的女性对于当时她们所面对的性别差异导致的不公平待遇那样,她们不满、激愤,这种压抑已久的情绪被引爆,女性主义运动也就自然而然地拉开了帷幕。

再者,情绪上的感动——包括这种激愤被点燃,是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酝酿过程的,并非毫无基础。一方面,感动的产生基于我们自身感官的体验;另一方面,它也源于我们过去的直接或间接的认识和经历(Ahmed 2003: 239)。换言之,在每个人的感官接收同种刺激的基础上,能否产生共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情感体验。金莉(2013: 42-43)曾在《尼娜·贝姆的女权主义批评探析》一文中指出,定义美国文学经典作品的衡量标准也被“男性中心论”的偏见所渗透,并引用贝姆(Nina Baym)的评论进一步阐述,“美国文学经典展示了对于正在成年的男性所面临的危机的不同寻常的同情,却对于处在同一阶段的女性危机缺乏怜悯之心”。究其原因,20世纪美国文学界仍旧是男性作家占据主导地位,直接或间接经历着男性精神危机的男性作家仍然掌握着话语权。他们自身对于男性视角下的精神危机心有戚戚焉,却对于女性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麻木不解,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忽视、误读、甚至曲解女性以及女性所面临的危机,甚至将女性边缘化,进而为男性创作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情感共鸣在女性主义新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假如对过去女性主义运动中女性的奋斗历程茫然不知,无法对先辈们跌宕起伏的奋斗历程感同身受,又谈何了解女性主义者并推动新时代女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呢?可见,全面普及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史,构建相似的文化背景以及共同的情感体验并非毫无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不应该只满足于教科书上的女性主义运动历史以及赫赫有名的女性领袖和文学家,而要同样关注那些相对藉藉无名的女性主义者。正如第二章中克里斯塔·考门和路易斯·杰克森(Cowman & Jackson 2003: 39)所说,并非所有女性都有共同的过去。有关Luisa Passerini的故事改写也阐明,对于同一个客观事实,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以有完全不一样的解读,但我们不能说他们不同版本的故事是错误的(Cowman & Jackson 2003: 45)。因此,这也是一种对于多元化阐释的呼吁,只有尽可能地探究不同背景以及社会阶层的女性主义者,通过研究她们的书信、日记等原始资料来获取信息,才能尽量客观地还原当时的历史风貌,了解当时女性主义者投身于女性主义运动洪流的具体情形。

对于女性主义运动的深刻反思还体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主义发展的极度不平衡这一现状上,巨大的鸿沟横亘在西方女性以及第三世界女性之间。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女性主义者纷纷抨击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西方中心论倾向,认为其中存在对第三世界女性的边缘化,因为西方各种流派的女性主义只是代表了西方发达国家白人中产阶级女性反对性别歧视的愿望,并不普遍适用于第三世界妇女运动。例如,在性暴力肆虐的印度,女性、甚至女童的生命安全尚不能保证,又如何能像西方女性一样为自己的参政权和就业机会据理力争呢?何况第三世界国家的女性问题还与阶级、 种族、 民族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不能单纯地从性别角度加以分析。实质上,不管是进一步追求民主自由的西方女性还是仍在为生存权苦苦煎熬的第三世界女性,她们都无法否认,经受一次次痛苦是女性主义者反抗的必经之路。痛苦来源于受压迫,来源于现实的难以改变,同样也来源于别人对自己的痛苦无法理解。在阿默德眼中,“我们是无法完全感知别人的痛苦的”(Ahmed 2003: 245),现在的西方女性无法切身体会身在印度的平民女性的痛苦和煎熬。一个人的哭求难免苍白无力,因而对于痛苦的最佳回应是所有人联合起来,齐声控诉当代女性所面对的一切不平等,集体抵抗这种受压迫的社会现状。同时,这种联合也不应仅限于第三世界女性的联合,西方女性以及世界性的女性组织也应伸出援手,帮助她们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寻求符合地区特点的女性主义运动模式,以求尽早抗争到基本的平等权利。

女性主义究竟前路在何方,可能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如阿默德的标题Feminist Futures所暗指的,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无数种可能的未来。究竟女性主义向何处发展,决定权仍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新时代女性如今能做的只有尽其所能妥善地解决好女性主义运动现存的问题和矛盾,消除大众对女性主义发展现状的误解,鼓励所有女性主义者积极投身于女性主义运动的行列中来。同时,我们还应该客观地挖掘能给予我们启迪的女性主义者身上的历史光辉,构建自身对于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和身份认同,并和全世界所有受压迫的女性联合起来共同抵抗不公平的待遇,从表及里、从外至内,这样才能一步步踏实地迈上女性主义的新道路,探索新时代的女性主义新发展。

Ahmed,S.2003.Feminist futures [C] // M.Eagleton (ed.).AConciseCompaniontoFeministTheory.London: Blackwell Publishing.236-254.

Cowman,K.& L.A.Jackson.2003.Time [C] // M.Eagleton (ed.).AConciseCompaniontoFeministTheory.London: Blackwell Publishing.32-53.

Eagleton,M.(ed.).2003.AConciseCompaniontoFeministTheory[C].London: Blackwell Publishing.

金 莉.2013.尼娜·贝姆的女权主义批评探析 [J].外文研究 (1): 41-47.

倪志娟.2005.女性主义研究的历史回顾和当代发展 [J].江西社会科学 (6): 135-141.

乔蕤琳.2013.重塑女性文化:女性主义发展的未来方向 [J].学术交流 (5): 164-167.

(责任编辑 王照岩)

通讯地址:510420 广东省广州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

I712

A

2095-5723(2017)02-0100-04

2017-03-11

猜你喜欢

主义者女性主义理论
忌肉主义者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张小斐: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梦想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张小龙: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极简主义者
好人主义者做不了好人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