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渗透
——以惯用语为例

2017-03-11马晓娜

皖西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惯用语汉语交际

马晓娜

(安徽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3000)

论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渗透
——以惯用语为例

马晓娜

(安徽师范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3000)

汉语国际推广不仅是语言的推广,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在语言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尤为重要。汉语惯用语是与文化紧密结合的一类特殊词汇,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处世哲学、社会禁忌以及思维方式。将惯用语的文化因素渗透到教学中,要注重相关策略和模式,即文化对比与文化渗透相结合、文化学习与语言交际相结合、语言的系统化与文化渗透的适度性相结合三种策略;文化知识传授、交际文化训练、多元文化互动三种模式的有机统一。

惯用语;汉语国际推广;文化因素;文化渗透;教学策略和模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历代智慧的结晶。2005年前后,中国制定了把对外汉语教学转向汉语国际推广的新的发展战略。如果说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主要把对外汉语教学当作纯粹的语言教学的话,那么如今的汉语国际推广则是以汉语为载体,以教学为媒介,以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把汉语与中华文化一起推向世界。汉语国际推广,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推广,更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面对当前复杂的世界形势,对饱受“文化侵略”非议的文化推广,我们大张旗鼓地推进已不太现实,但是在语言学习中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渗透却是切实可行的。

Brown曾指出:人们学习汉语的同时必须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进行同语言理解密切关系的文化理解[1](P178)。对汉语学习者来说,要学好汉语就必须掌握汉语中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只有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华文化,才能更准确、更灵活地使用汉语。在汉语国际推广中,教师不仅是学习者学习、掌握语言结构活动的组织者,还是他们了解语言文化内涵、民族特有文化的推介者。“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结合语言知识的讲解,把文化的知识融会贯通,使语言学习者对汉语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并从心底热爱和感兴趣。”[2](P49)这是对文化渗透最贴切的解释。

那么文化到底是什么呢?古今中外,不少学者都进行过专门论述。既有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之说,也有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之分。我们采用狭义的文化,确切地说,我们采用“文化因素”这一说法。

赵金铭认为,文化因素主要隐含在目的语的结构系统和表达系统中反映该民族的价值观念、是非取向、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审美情趣、道德规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定的文化内涵[3](P108-109)。本文拟以汉语惯用语为例,探析惯用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在汉语国际推广中推进文化渗透。

一、惯用语与中国文化

惯用语是现代汉语中极其有特色的一类固定短语,是口语中形成的表达一种习惯含义的固定词组。惯用语是汉语词汇中“最活跃、最生动、最灵活、最新鲜”的部分,它就像一面镜子,集中反映了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因此在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全面展现出惯用语的文化内涵,可以让学习者体验不同的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惯用语中的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处世哲学、社会禁忌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

(一)惯用语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传统社会下的生产方式是以农业为主,人们的生活经验离不开农业社会的文化背景,人们的视野也因此而囿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种文化背景培养了人们乐天知命、追求稳定、安土重迁的性格。从惯用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生活环境和衣食住行模式。惯用语中出现的事物,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为熟悉的。我们把它分为以下几类:

1、与植物有关的惯用语

惯用语中比较常见的有一些农作物,这类惯用语既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比如比喻生活或者境况一天比一天好的“芝麻开花节节高”;比喻年长者经验丰富、办事牢靠的“姜还是老的辣”;形象地道出“一人承担一个职务,顶一个岗位”的“一个萝卜一个坑”。

2、与动物有关的惯用语

在汉语惯用语中经常出现的动物有鸡、狗、牛、驴、虎、狐狸,既有家禽、家畜,也有野生动物。这充分体现了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传统社会生活方式的特点。人们在长期与动物接触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动物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使动物也具有了象征意义。比如与“狗”有关的“狗腿子”“看家狗”“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头军师”等被赋予“谄谀、势利、品行恶劣、没良心”等社会文化涵义;“鸡毛蒜皮”“偷鸡不成蚀把米”“杀鸡用牛刀”中的“鸡”通常与“混乱、小气”联系在一起;对老虎,惯用语更多地选择了其“凶恶可怕”的意义,比如“母老虎”“老虎嘴里拔牙”“老虎屁股摸不得”“前怕狼后怕虎”。

3、与“吃”有关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活着最根本的一件事,由“吃”构成的惯用语比比皆是。温端政《中国惯用语大全》中就收录了720条带“吃”的惯用语。其中既有从“吃”的本义引申而来的“吃白食”“吃闲饭”,又有被赋予了“赖以生活的食物或职业”之意的“吃软饭”“吃皇粮”,还有表示遭遇不好的事情的“吃闭门羹”“吃苦头”。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是生存之本,惯用语中与“吃”有关的词汇带有深刻的文化印记。前一段时间,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中国人谋生叫“糊口”,岗位叫“饭碗”,花积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受欢迎叫“吃香”,受人照顾叫“吃小灶”。

(二)惯用语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1、做人准则

中国一直以儒家思想作为基本价值准则,德为教化之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理想的人应该是做个德才兼备的君子。古人先贤常说:修身之道在于修心,修心之道在于修德。这里的“德”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要助人为乐、行善积德、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反映在惯用语中有: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我们赞美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我们指责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踢皮球”,我们欣赏自律自戒的“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们痛恨不念前情、忘恩负义的“过河拆桥”,我们鄙视“打小算盘”的自私行为,我们憎恶不正当方法或行为的“歪门邪道”,我们用“五十步笑百步”表现对不懂谦虚取笑别人的否定,用“敲竹杠”表示对利用别人弱点索取财物的厌恶,用“墙头草”表示对投机取巧的鄙夷。

2、面子观念

在遇到矛盾或冲突的时候,我们常奉劝别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可如果退一步就丢了面子,那是绝不可能退的。中国人讲面子、爱面子、争面子,绝不能失了面子。我们坚信“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即使“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肿脸充胖子”也心甘情愿。更有甚者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了保住面子,可以舍弃一切,直至生命。这在“生命诚可贵”的西方人看来,是极为固执和毫无必要的,但对中国人来说,是我们对理想人格的自我追求。

中国人爱面子由来已久,但如果走到了极端,就不一定是好事了。惯用语中“吹牛皮”“夸海口”是为了满足自己虚荣的面子,“摆架子”“耍威风”是装腔作势的体面,这不仅不会让我们“挣面子”,反而会有损自身的形象。

3、自足意识

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使中国人的性格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自足”性,其心理表现就是“知足常乐”。“人比人,气死人”实在没有必要,倒不如为自己的心理寻求平衡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您可能会觉得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但这就是最朴素的价值观念。

(三)惯用语与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1、以和为贵

和谐观念始终是贯穿中华文化的一个核心取向,它包括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中庸”的处世原则。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崇尚“以和为贵”,避免冲突,保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平稳。对互不相干、无利害冲突的双方,我们强调互不侵犯、“井水不犯河水”;对为了一己私利而进行明争暗斗、互相排挤的“窝里斗”,我们则毫不留情地批评。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向来崇尚团结、向往和平。为了追求和谐和统一,我们逐步形成了好和睦的处世特点。为了邻里和睦相处,我们倡导“远亲不如近邻”,对朋友邻里之间摩擦,我们规劝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得饶人处且饶人”“伸手不打笑脸人”。

2、重关系,讲人情

人情不同于无私的亲情,不同于狂热的爱情,更不同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情,它是在人际交往的互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夸奖一个人懂事、会应酬莫过于说他是“人情通”,而赞扬一个人说话很有分寸又贴心,让人听了心情舒畅,我们则用“人情味”“人情话”。

中国人历来重视人情,重视自身在周围人际圈子中的地位。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人情网就是关系网,懂人情才能平衡各方关系。初次见面可能是“八竿子打不着”,但是“一回生二回熟”,以后交往自然会“讲情面”,如果关系经营得好,关键时刻还能“走后门”。当然,如果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地“拉关系”“攀高枝”,受到的就只有鄙视了。相反,如果不通人情,不重关系,那就有可能会被“揪小辫子”“穿小鞋”甚至“放冷枪”了。

(四)惯用语与中国人的民间禁忌

禁忌语是世界文化中普遍的语言现象,是由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当我们要表达包含着忌讳性文化信息时,用语委婉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表达需要。禁忌与人的敬畏心理和羞耻心理有密切的关系。

1、讳言“死”

“死”是诸多不吉利中最不吉利的事情,因而它是人类最普遍的禁忌心理,我们都以比较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这层意思,比如说:上西天、下黄泉、翘辫子、见阎王、进棺材。

2、数字禁忌

“二”——从中国人追求圆满的心理来看,人们是非常喜欢成双成对的,“二”就是“两”“双”,于是有“双喜临门”“好事成双”的说法,但是在惯用语中,带“二”或“两”的似乎都带有贬义,究其原因,是“二”与忠信相左。比如:两面派、二百五、有二心、二道贩子。

“三”——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中国理应崇拜“三”,比如“三皇五帝”“三字经”等。不过带“三”的惯用语大部分都带有贬义:三只手、三脚猫、下三滥。这是因为在汉文化中,“三”还用来指超出正常范围的多余的人或物。

3、颜色禁忌

中国人向来喜欢红色,红色是吉祥、喜庆的颜色。结婚要贴红双喜,逢年过节要发红包,做生意希望开门红。而与之相对的白色,则是不吉利的颜色。“白眼狼”比喻没有良心、恩将仇报的无情之人;“白事”则是“丧事”的别称,象征着悲凉和哀悼。

在汉语惯用语中,与黑色有关的多是贬义,象征着不吉利、狠毒、危险、陷害等文化义。“背黑锅”比喻忍辱负重,蒙受不白之冤,“黑心肠”指代阴险毒辣之人,“往脸上抹黑”是故意丑化、陷害别人;“黑心钱”则是利欲熏心的奸商谋取的暴利。

(五)惯用语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1、形象思维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而逻辑思维不发达。这是受传统文化中老庄思想的影响,道家崇尚“道法自然”,我们逐渐形成了以具象代表概念的思维形式,习惯于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汉语惯用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比如用“眼中钉”指代心中最痛恨、最厌恶的人;用“热锅上的蚂蚁”形象地展现出焦急、纷乱、一筹莫展的心理状态;用“走后门”这一隐蔽、不易察觉的方式比喻通过人情办事这种通融甚至舞弊的途径。

2、务实思维

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的务实性思维较为突出,人们思考问题注重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绝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对开出的“空头支票”我们不抱任何幻想,对阳奉阴违的“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充满鄙夷,“白日做梦”的经历很多人都有,但我们追求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踏踏实实。

二、惯用语的文化渗透模式与策略

通过对惯用语的学习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对惯用语体现的中国文化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审视,突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二是要弘扬惯用语体现的精华文化,选取符合当今社会普世价值的、反映出中华民族核心精神和特性的文化内容进行传播。惯用语中体现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理想人格和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应该融合在语言教学中并不断渗透。通过学习惯用语,理解文化,“使学生对汉语言产生真正的热爱之情,对中国文化由衷地发出赞叹和欣赏,使学生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看待自我。”[4]对惯用语的文化渗透,我们主张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一)汉语国际推广中惯用语教学的模式

1、文化知识传授模式。为了让学生对汉语惯用语中的文化因素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开设专门的汉语惯用语文化专题讲座。比如以动物有关的惯用语,与做人准则有关的惯用语,跟颜色相关的惯用语等专题,通过设定不同专题的系列讲座,教师通过解释、分析,引导学生有系统、有目的地理解惯用语隐含的文化因素。

2、交际文化体验模式。在充分理解惯用语语言知识和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得体地运用在真实文化语境中是更高层次的要求。课堂环境中可以通过观看反映中国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电影、录像和其他视听材料,使学生能够在感官上贴近真实的生活,体会惯用语使用的真实语境和交际环境。学生在明确惯用语使用语境和对象的基础上展开情景模拟,为进入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交际做好准备。文化体验还可以将课堂环境进一步延伸,利用访谈等形式让学生直接进入真实的社会交际环境中,比如对邻里关系的调查,学生在访谈的过程中会真实记录到“远亲不如近邻”“以和为贵”等体现中国人对邻里关系态度的相关惯用语。这种直接接触真实语境的交际方式,对语言学习者有更大的冲击力,交际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

3、多元文化互动模式。在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不同文化接触频繁,相互影响。我们倡导传播中国文化,不是征服、抵制他国文化,而是强调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参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通过语言学习中的对比,我们发现并体会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教学中通过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惯用语背后隐含的文化内容进行挖掘,并结合学生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展开对比,确认异同,探究隐含意义的来源。比如惯用语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气生财”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好和睦、爱和平”的处世哲学,与爱冒险、重个性的民族截然不同,学习者在充分理解这一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睦邻友好政策会有更多的认同感。总之,语言的学习本身就是多元文化互动的过程。在多元文化互动的交流、碰撞中以理解、包容的态度对待文化差异,才能更理智地对待文化冲突。

(二)惯用语教学的文化渗透策略

惯用语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现出一个丰富的人文世界,要将惯用语中的文化因素渗透到汉语国际推广的教学中,我们提出以下几个策略。

1、文化对比与文化渗透相结合

文化对比是二语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对比,学习者才能发现本国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排除母语语言和文化的干扰,加深对目的语的理解,进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以惯用语为例,几乎每个惯用语的后面都有一个文化背景。对学习者来说,虽然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有些文化心理是相通的。比如汉语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俄语中用“闭两只眼”来表达。可以说,文化对比给文化渗透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2、文化学习与语言交际相结合

培养学生使用其所学语言进行交际,这是语言教学中介绍文化因素的出发点[5]。反过来说,文化学习的落脚点在语言交际。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学习者掌握表层的日常交际文化和与表层文化相关的深层的心理习惯、传统观念等。文化知识的掌握,也会极大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与表达欲望,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从平实的、为完成交际任务的语言到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地道的表达,增强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水平。学生用充满文化底蕴的词汇完成语言交际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认同。

3、语言的系统化与文化渗透的适度性相结合

语言教学是二语教学的终点和归宿,而文化因素的合理渗透确是保证语言教学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6]。文化渗透的最终目标还是要增加汉语学习者的语言积淀,增强其语言习得能力,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因此,语言系统性教学的主体位置决不能动摇,同时要注意文化因素的“质”和“量”。如果将文化因素膨胀到不适当的程度,不仅会干扰语言教学,文化本身也难承重负。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对惯用语的学习,我们主张在理解字面意义和深层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渗透文化知识,以明确其使用语境和适用对象,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正确得体地运用。

三、结语

汉语的推广是一个语言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渗透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必须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紧密结合。汉语惯用语负载的文化内容极其丰富,折射的人文世界最为精彩,表达的处世道理最为深刻。从惯用语里,我们感受到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和谐之道,洞悉到世间人情的冷暖之感,窥探到中华文化的核心所在。惯用语的学习为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渗透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坚信,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学习者会逐步了解、认同并正确使用汉语,进而掌握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让汉语真正走向世界。

[1]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胡清国.对外汉语中语言与文化的教学及其把握[J].广西社会科学,2004(3):187-189.

[5]石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J].文学教育(上),2007(09):151-152.

[6]叶文婷.“汉语热”之下的文化冲突与文化导入[J].学术界,2008(03):186-190.

On the Cultural Infiltr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A Case Study inIdiomatic

MA Xiaona

(CollegeofInternationalEducation,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3000,China)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is not only a popularizing of Chinese language, but a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Culture infiltra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Chinese idiom is a special vocabulary which closely connected with culture, life-style, traditional values, social taboos and thought patterns. Focusing on the cultural factors of idiomatic infiltration to teach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evant strategies and models: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contrast and cultural penetration; interaction of cultural learning a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 the system of language and the appropriate degree of cultural penetration; cultural knowledge teaching mode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model, multi-cultural interaction model.

idiom;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culture factors; culture infiltration;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model

2016-09-19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基于语块理论的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2012jyxm109)。

马晓娜(1981-),女,安徽金寨人,讲师,硕士,现任教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孔子学院,研究方向: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推广。

H136

A

1009-9735(2017)01-0126-05

猜你喜欢

惯用语汉语交际
情景交际
学汉语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情景交际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交际羊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大学日语专业精读教材中惯用语的使用现状及教学思考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