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主体的培育与集聚
——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

2017-03-11张树俊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泰州众创校企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泰州 225300)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主体的培育与集聚
——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

张树俊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泰州 225300)

众创空间发展要注意创新创业主体的集聚,要加大创业种子招引力度,引导企业自我复制孵化,引领和集聚各类创业创新主体;要注重典型经验宣传、众创空间文化培育、众创空间投融资机制建设以及众创空间品牌打造,激活众创空间建设主体;要建立健全创业培训制度,创立创业教育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众创空间对创业创新主体的培育。

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主体;培育与集聚

众创空间应该是最优“创客栖息地”和“创客集聚区”。众创空间既为创业者提供各类创业与企业孵化服务的场所,也为广大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其对创业创新具有无可替代的引导和推动作用[1]。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众创空间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以泰州为例,泰州市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抓手,通过众创空间建设行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泰州经济发展新引擎,先后制定了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方案、产学研合作离岸孵化实施方案,同时还出台了市区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以及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了发展众创空间的活力。泰州计划到2020年聚集众创空间建设人才超过2万人。同时,泰州注重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主体的培育与聚集,计划扶持5万人聚集到众创空间创业。这一计划虽然很好,但聚集与扶持都要有好的成长机制推动。要不断扩大众创空间容量,如泰州开发区入驻企业逾1000家,这就是开发区的容量,众创空间也应该这样。根据泰州做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须重视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主体培育与聚集,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集聚创业创新主体

众创空间对创新创业具有无可替代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但要真正发挥众创空间的推动作用,不是看众创空间的数量与规模,而是要看众创空间的“人气”和“人力”。“人气”,即进入众创空间创新创业的人数,“人力”是进入众创空间的创业者的创业创新能力。实际上,要发挥众创空间的功能,首先就要集聚创业创新主体。因为众创空间不仅是为创业者提供各类创业与企业孵化服务的场所,更是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服务平台和发展资源的共享空间。近年来,泰州在众创空间建设上,注重了服务平台的建设,并计划到2020年建成30家众创服务平台。从泰州已有的经验来看,众创空间集聚创业创新主体,一方面要通过平台建设以专业化服务与社交化机制吸引创业创新主体,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对创业创新主体的培育,激发创业者创新潜能,增强创业活力,提升创业者能力。

(一)引领各类创业创新主体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激发

多元主体活力[2]。众创空间功能发挥的前提是能聚集创业创新主体。泰州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江苏全省率先以政府名义出台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同时分类推进农村创业富民、城镇失业人员创业就业、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等计划。随着创业引领计划的实施,创业人数不断增加。据有关统计,全市新登记注册的初创企业户数、吸纳从业人员数年均增长10%以上。根据泰州经验,众创社区引领各类创业创新主体,要重点引领大学生、农村劳动力及返乡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及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群体到众创空间创业。尤其是农村,要引导农民、大学生村官在农业科技园、农民创业园等农民创业孵化基地创业。

(二)加大创业种子招引力度

众创空间创业创新主体需要大众化。但大众化不能全是散兵游勇或全是“草根”。因为众创空间主体建设与创业创新主体是一体化的,众创空间有些专业性共享平台也是依靠创业创新主体支撑的。如泰州靖江的一家电子公司开发出国内智慧家电终端,打造出全国性的智能化物流电子商务平台。所以要提高众创空间的发展水平,也要加大创业种子招引力度。众创空间创业创新主体聚集,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3]。创业种子需要以人才引领、科技创业为主线,所以招引创业种子重在招引创业领军人物,如相关技术领域的留学人才、领军人才和其他专业性技术人才。当然,在招引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本土领军人才。众创空间要广泛开展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投资路演、宣传推介等活动,举办各类众创空间建设赛事,评选众创空间建设领军人物,为众创空间提供人才队伍支撑。

(三)引导企业自我复制孵化

有关研究指出,众创空间集聚创业创新主体也可采用“引进育成+改制孵化的方法”[4]。所以众创空间建设,目光要向外,也要向内。向内就是要充分挖掘入驻企业或项目开发团队的潜力,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和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面向企业员工和产业链相关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和平台,形成开放的产业生态圈,培育和孵化具有前沿技术和全新商业模式的创业企业。2015年泰州已建立省级创业孵化基地5个、市级44个、县级160个。不过,仅有这些孵化基地还不够,还要引领进入孵化基地的企业高管再创业,鼓励知名企业推动员工创业。要结合载体建设,加强创业项目培育,鼓励将科技发明、个人专利等转化为创业项目。

二、激发众创空间建设主体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创新产出国,其大学生自主创业率高达20%~23%。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较为普遍,原因是适宜的校内外政策环境营造了美国良好的创业环境,有良好的创业文化[5]。创业文化是创业者创业动力激发的主体力量,众创空间建设者也是创业者,所以众创空间的建设主体也需要进行动力激发。

(一)注重典型经验推介宣传

推进众创空间建设,要及时总结众创空间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和有效模式。广泛宣传众创空间建设的先进人物和优秀团队,适时表彰一批有特色、有建树、有引领作用的地区、单位和个人。要通过各类媒体构建线上、线下众创空间建设宣传传播体系,通过新媒体、自媒体等广泛传播众创空间建设理念,推广众创空间建设,充分展示众创空间建设的巨大能量。要用众创空间建设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激发全社会关心支持众创空间建设的热情。

(二)注重众创空间文化培育

各众创空间建设社团要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精心营造以服务创业创新为主题的孵化生态文化环境。要支持众创空间搭建创业者对话交流平台,鼓励众创空间举办创业工坊、创业沙龙、项目路演、创业大赛、创业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各类创业活动。搭建创业者交流平台,支持众创空间举办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展示推介等活动。营造人人支持众创空间建设、积极投入众创空间建设的文化氛围。支持众创空间开展创意设计大赛、创业辅导培训、专题论坛讲座等各类活动。

(三)注重众创空间投融资机制建设

要构建多层次的创业投融资体系。泰州已经计划到2020年聚集一批天使投资人和天使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00亿元。但这要发挥社会力量,也就是要在发挥政府投资机构的作用的同时,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创办众创空间,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要加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和小微金融,加快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商业银行发展科技支行,同时要发展股权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要强化创业融资服务。融资服务需要体系化,泰州已经计划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创业融资体系。而要做好这项工作要多方面努力,如继续加强股权交易中心建设,规范和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加快科技保险业的发展,完善投贷联动机制,实现众创空间与创业企业的共同成长等。

(四)注重众创空间品牌建设

要积极引进品牌创业投资机构,建设具备示范特色的众创空间,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创业示范基地以及服务机构集聚度高、活跃度高、协同性强、辐射力强且品牌效应显著的创业创新社区和服务集聚区,充分发挥品牌众创空间的示范、导向、带动作用。要强化争先意识,开展示范性创业载体创建工作,形成具有一定数量的众创空间集聚区,打造一批国家和省级创业示范基地。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众创空间品牌,提高众创空间对外影响力。要加大创业企业、小微企业核心专利、技术标准、自主品牌、知名商标等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力度。

三、培育创业创新主体

尽管众创空间很受创客欢迎,但并不是每个众创空间运营都很好。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众创空间服务功能欠缺,另一方面是众创空间区域布局不合理或区域推进不协调。比如,如果区域众创空间同质化严重,没有特色或缺乏专业化服务,就会导致创业人才、创业企业聚集困难。为此,众创空间也要结合本地资源和创业创新需要进行整体布局,协调推进,切实提高众创空间建设的成功率。

(一)建立健全创业培训制度

众创空间应该是一个能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全方位的创业生态体系[6]。而要为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创业培训制度。近年来,泰州市加强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培训,推广“1+X”培训模式,积极推进“152”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工程,大力开展“SYIB”创业培训,组织实施创业实训模拟公司项目,提高创业成功率。当然,创业培训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泰州经验,创业培训要创新培训内容,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开设符合本区域经济特点的创业课程,增强创业培训内容对象的针对性。引进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创业培训教材和课程,开设一批符合各市特征的创业课程。要规范培训内容、培训流程和质量标准。要创新培训方法,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创业培训资源,精心开发适应不同创业群体、创业活动不同阶段特点、不同行业市场需求的品牌创业培训项目、教材与培训模式,积极应用创业培训新技术、新手段,促进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业辅导紧密结合。

(二)创立创业教育机构

一个区域众创空间的发展,既需要党委政府对众创空间建设主体加强培训,也需要各众创空间加强对入驻创业创新主体的培训。要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众创空间建立创业培训机构,鼓励众创空间依托各级各类院校建设创业学院,要完善创业教育各项制度。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搭建创业教育资源分享平台,邀请有关院校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课程。要制定导师工作流程,建立导师辅导绩效评价机制。此外,还可探索建立模拟公司、信息化创业实训平台等虚拟基地,为创业者提供科学、便捷、实用的创业4.注重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以良好学风奠定今后的坚实作风。一是高职院校要以一流人才标准来引领和推动学生勤奋、严谨、求真、创新学风的养成;二是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三是高职院校要努力把建设一流学风的价值追求植根于全校师生的思想和行动中。其次是聘请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使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要聘请合作企业技术专家和高管人员与高职院校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确定专业定位,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能力素质要求、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再次是改革教学方法。要改革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最后是加大学生企业实习和实践力度。

[1]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143-148.

[2]霍丽娟.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调查与分析:以河北省企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9(34):35-39.

[3]刘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10-11.

[4]顾金峰,程培堽.校企合作失灵:原因和矫正措施[J].现代教育管理,2013(3):58-63.

[5]张玮.企业大使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的新思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71-75.

[6]林娜.福建省职业院校政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3):39-42.

[7]王妙婷,蒋晋红.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律保障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43-144.

[8]苗立忠,李云飞.关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3(5):8-10.

[9]张正义.增强地方高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6):22-23.

[10]王珂珂.论张家港市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与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18-19.

[11]张等菊.基于“教师企业行动”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J].教育发展研究,2013(5):38-43.

[12]谢伟燕.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校企合作创新机制[J].职业,2013(11):39-41.

[13]华小洋,王文奎,蒋胜永.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91-94.

(编辑:林钢)

How to Build a Makerspace Platform for 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Participants:A Case Study

ZHANG Shu-jun
(Taizhou Party School ofMunicipalCommittee of the CPC,Taizhou 225300,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build a favorablemakerspace platform for 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people.First,themakerspace should supply favorable conditions to attractmoremembers and startup companies,and help and guide the startups to incubate their achievements on their own.Second,the makerspace should encourage and activate the members by sharing experience,cultivating cultures,and building brands. Third,themakerspace should train the people by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and by improvement of regulations.

makerspace;participant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cultivation and agglomeration

F492

A

1671-4806(2017)01-0069-03

2016-10-10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重点立项课题(16SYA-006)作者简介:张树俊(1957—),男,江苏姜堰人,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猜你喜欢

泰州众创校企
幸福水天堂——泰州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泰州古韵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成都值得推荐的20家大型孵化器与众创空间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