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清的乡愁
2017-03-11高为
高 为
说不清的乡愁
高 为
韩丽晴女士发来邀请,她的散文集《意思》研讨会将在南京举办。我是这本书的责编,理当赴会;对于这本书所要表达的乡愁,在我却有些隔膜。我出生在城市,长久以来偏居一隅,虽然祖父一辈都是农民,但我直到1978年赴长春上大学前,都没有离开过天津。第一次到了外地,不免想家。现在讨论作为“记忆乡愁”之一的《意思》,提及了乡愁,我忽然想起当年在异乡时的情景,也不由得一时兴起要看看“想家”与“乡愁”有什么差异。
2012年第六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想家”这个词,也许“想家”一词太口语化了,有些俗;但“思乡”这个词还是有的,意思是“想念家乡”。“思乡”似乎比“想家”要高级一些,高尚一些,因为除了小小的“家”以外,还多了一个可大可小的“乡”,那么,马思聪的《思乡曲》,就不仅仅是“想家曲”了,还和“乡愁曲”有了某种联系。“乡愁”,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余光中的名篇《乡愁》则使用顶真法逐步升级,范围越来越广,境界越来越高,由个人的想家渐渐扩大到思亲,再升华为忧国。
《现代汉语词典》不收“想家”这个词,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词典组编辑的《汉英词典》(修订版)中却可以找到:“想家”——“be home sick”;“思乡”的翻译也是“be home sick”;“乡愁”词条对应的是“home sickness”。由此可见,三者虽然有动词词组和名词的区别,其实是一码事,或者说,近似一码事。
“乡愁”还有一个高大上的来自希腊文和德文的英文词“nostalgia”。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对nostalgia有两种释义:“1.思家病,怀乡病;2.恋旧,怀旧。”不管是不常见的nostalgia,还是较普通的home sickness,乡愁、思乡或者想家都是客观存在的。我毕业回家后,乡愁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以为乡愁是由距离产生的,既要有足够的时间上的距离,也要有足够的空间上的距离,就像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产生乡愁。回到了家是否乡愁就不存在了呢?未必。前几天参加一个活动,遇到市书法家协会前主席,我问他,像您这样没离开家乡的人也会有乡愁吗?他回答说,当然有,没离开家乡的人也有乡愁。看来,距离产生乡愁也不是那么绝对的,也证实了《意思》的“代后记”中所说:“离开乡村的人有乡愁,从没离开过乡村的人,同样也有乡愁。乡愁,是乡村人的宿命。”
在《意思》中,作者写故乡,承认“只能是轻抚,是小心触碰”,只能是对故乡的细语,不忍心给予故乡“任何的痛楚、一丝的难堪、血腥的记忆”。作者以“不忧、不愁、不躁的心态”,平静地叙述了经历过的“小桥流水,平凡人家,日常世态”,以女性细腻舒缓的文笔(但又不是“零度写作”),把乡村生活中富有诗意、富于人性光辉的地方挖掘出来,用诗的语言表现出来,因为她不但是散文作者,而且还是一位诗人,刚二十多岁时就有散文诗集《青涩时节》问世。《意思》是韩丽晴“清写作”的范本,“气清、情清、心清,文字清灵,细节生动,情感柔韧,主题积极”。《意思》虽然是散文集,但完全可以看作是一部完整的长篇散文,就像作者另一部已出版的长篇散文《疼了也不喊》一样。有意思的是,书中并没有与书名同名的篇章。那么作者是什么意思呢?还需要读者去寻找、思量。也许《意思》更需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文字、意境的优美。
2010年,崔卫平教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随笔集《思想与乡愁》,封面上还有英文书名“Thought and Nostalgia”。书名不但是第三辑的辑名,还是第三辑第一篇的篇名。在那篇文章中,崔卫平引用以赛亚·柏林的话说:“乡愁是所有痛苦中‘最高尚的一种痛苦’。”在粗俗的社会,人们也会变得粗鲁,乡愁这种细腻的感觉也会越来越成为稀有之物,一种奢侈品;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乡愁这种“最高尚的痛苦”减少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快餐时代和轻阅读、浅阅读及碎片化阅读的时尚背景下,写“慢阅读”的作品需要耐心;同样,欣赏《意思》这种慢阅读文本也需要耐心。鲁迅的《故乡》可以说是另类的乡愁,或者说是一种反乡愁——不是因故乡而愁,而是为故乡而愁,弥漫着的是失望与绝望。韩丽晴的《意思》,如果借用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的名著《天使,望故乡》的书名,是怀着天使的心肠回望故乡,充满了温情,寄托了希望。
《意思》开篇即引用阿伦特“平庸的恶”这一理念,我开始以为这可能是通篇的总纲,就像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则《论易之三名》是全书的总纲一样。读完全书,却发现贯穿全书的基本是“日常的善”,这是本书的亮点,风格统一;但这也是本书的局限,没有顾及另一面。行家里手当然可以一叶知秋、螺蛳壳里做道场,可窃以为一部书如果只描写横截面或基本描写横截面,似乎略显不足,应该还有纵断面。不了解土改、人民公社、包产到户、农民进城大潮、城镇化,或者说没有这些做前提或者背景,作品好像还是显得历史感不足。
“记忆乡愁”丛书共六种,统一使用的广告语是:“乡村,承载着记忆,承载着乡愁与精神之根。回望中的故土家园,是血脉和心灵安住之所。”这段话有些绝对,因为城市中人也有乡愁,只不过不能另外起名如“城愁”“市愁”“镇愁”。纯粹的“乡愁”,确切些说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的乡愁,他们的乡愁还有一种身份困惑与焦虑:在乡亲们眼里他们是城市人,在城市人心目中他们还是农村人。他们下一代的乡愁,不会像他们那样浓烈,因为下一代是土生土长的城市人。下一代的“乡”不同了,“愁”也不同了,乡愁也就不同了。前几天接到一位作者电话,他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博导,这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和夫人待在巴黎。当时我正在为乡愁研讨会的发言绞尽脑汁,就顺便问他:您也有乡愁吗?他毫不迟疑地说:没有。我有些一愣。他接着说,我父亲老家是河北,我生在延安,初中在天津读了两年书,然后到北京读大学,确切地说,我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故乡。这让我想起了作为“东西南北人”的“四洋”怪才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辜鸿铭他有乡愁吗?他的家乡(故乡)算哪里呢?
谈到乡愁,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家乡的父母兄弟姐妹祖居的老屋?是亲戚邻居同学发小青梅竹马?是家乡的山水树花猪羊牛马?是家乡的风俗习惯美食佳肴?我生在城市,至今已经搬了八次家。出生地没有了,祖居也消失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出生地,失去祖居,失去家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随着家乡的消失,我们的乡愁是越来越浓郁,还是越来越稀少以至消失?
说到底,最初的乡愁是农耕时代的产物,甚至可以追溯到荷马时代的《奥德赛》、《诗经》中的《击鼓》《扬之水》《葛藟》《陟岵》《匪风》《东山》等多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现在真正做到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即使远隔千山万水,横跨五大洲七大洋,都可以做到瞬间视频,即刻通话,乡愁应该能够多多少少缓解了吧?
人一出生,就踏上了没有回程的旅途,就永远地“在路上”,注定会孤独,会身无所属,魂无所归。寻根也好,乡愁也罢,都是要回归亲情,再享温情,重温乡情,寻觅诗情。诗意在远方,诗意也在故乡,既要前瞻,也要回顾、反思。三毛作词的《橄榄树》说得很明白:“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乡愁是具体的,也是想象中的、梦幻的。《九月九的酒》歌词说:“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这真是一面之词。家中除了自由、烈酒和问候,还有勾心斗角、见利忘义,家乡还有村霸青皮无赖,还有无所事事却特别能战斗的“流氓无产者”。
所谓乡愁,是游子对故乡的理想化的记忆,而记忆往往是靠不住的。钱钟书先生在《〈写在人生边上〉重印本序》中说:“我们在创作中,想象力常常贫薄可怜,而一到回忆时,不论是几天还是几十年前,是自己还是旁人的事,想象力忽然丰富得可惊可喜以至可怕。”乡愁是对故乡的理想化,乡愁的记忆,常常不是“是这样”“is”,而是“应该怎样”“ought”。“记忆乡愁”,或者说记住乡愁、记录乡愁,是怀有乡愁并且具备写作能力的游子,对故乡的理想化描述,不论是以童年的视角,还是以“跳”出来、“逃”出来的异乡人身份回顾或反观自己的故乡,故乡在这里更多的是乌托邦。“文学表达的是希望”,巴金老的这句话,拿来衡量乡愁的作品也是适用的。但是有乌托邦就有反乌托邦,如大家所熟知的20世纪反乌托邦的三部曲:尤金·扎米亚京的《我们》,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乔治·奥威尔的《1984》。可一旦把乌托邦写成了反乌托邦,能否顺利问世又成了问题。这就是现实。
以翻译村上春树作品蜚声译坛和文坛的林少华教授,2017年7月间出版了一部散文集 《一不小心就老了》。该书共分四辑,除了第四辑“我与村上:翻译人生”之外,其他三辑中有多篇涉及故乡与乡愁,如:《乡关何处》《无法回游的“鲑鱼”》《故乡中的“异乡人”》《我仍是乡下人》《乡愁,诗与远方》《马也有乡愁》《杏花与乡愁》《旅游:寻找失落的故乡》等等。这些文章时间的跨度整整十年,从2007至2017年,由此可见,乡愁也是林教授持续关注的话题和一直写作的主题。
乡愁文学,只是文学的一种类别。既然是文学,就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可能,我们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它们完全当作历史看。文学追求的是美,历史追求的是真。以诗证史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诗都能证史。乡愁文学充其量是文学化的历史,甚至只是文学而已。套用哈佛学者王德威先生的经典之作《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的说法,乡愁文学只是“想象故乡的方法”,而且只是一种方法。同样一片地方,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同样一个题材,写的人多了就产生了套路。乡愁文学也需要不断打破窠臼和套路,走出新的路数。
《生命意识与文化启蒙——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
李洪华著 商务印书馆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白话新文学从草创到成熟,俊采星驰,名家辈出。本书分为体悟与表征、先锋与革命、乡土与人性、都市与传奇、同遇与殊途以及附录等六个部分,从文化、生命、人性、政治、乡土、都市等多个视角,探讨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张爱玲、许地山、艾青、戴望舒、施蛰存、穆时英、徐訏、白采等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并对鲁迅与胡适、鲁迅与许地山、鲁迅与白采、鲁迅与沈从文的学术和创作进行了比较阐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