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着》的言语应用
2017-03-11马阳阳
马阳阳
(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
【传媒文化】
电影《活着》的言语应用
马阳阳
(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
电影《活着》由余华的同名小说《活着》改编而来,笔者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解读电影《活着》中不同人物的言语应用,借助社会学知识考察电影中不同人物言语应用的政治文化、经济地位、阶级地位等因素,以及电影中不同人物在不同政治背景、经济地位、阶级地位下的言语适应。这种多方位的研究视角有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社会各因素与人们言语应用的关系。
《活着》;政治背景;经济地位;阶级地位;言语应用
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提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关注语言本身,关注语言内部的形态构成、语法规则,而且注意到了诸多非语言因素对语言本身的影响。[1]故笔者在社会语言学的政治背景、经济地位和阶级地位三方面上分析社会各因素与人物言语应用之间的关系。
一、政治背景与人物言语应用的关系
电影《活着》以时间顺序展现故事内容,展现了中国20世纪40年代初至60年代末期的历史演进过程。电影中,每个人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性言语。解放战争前,国共内战,国民党部队处于溃败期,富贵和春生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富贵的“老婆孩子比什么都好”,老全的“活人比死人要紧”,春生的“咱们可得活着回去呀”等言语展现了战乱时期人们对活着的强烈诉求。老全在讲到共军优待俘虏时,言语质朴自然,符合底层人们活着的心理诉求。建国后,土改运动开始,反革命成为批判口头语,龙二被公审,富贵与牛镇长说到龙二房子时,“那不是我们家的木头,那是反革命的木头”等言语,使我们再次看到政治对个人言语的影响。大跃进时期,办集体食堂,牛镇长的“每个饺子里都包一头猪”等言语,墙上张贴的“提高生产,保证质量,是热爱祖国的表现”等标语都展现了该时期语言的特色。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心中的革命热情极高,并把领袖言论作为立言之本。如电影中,每人穿军装,配主席胸章,手拿毛泽东语录,时时说唱着感谢毛主席的言语。由此可见,每个时期的政治背景深刻地影响着人们语言的应用。
同样,不同时代,人们对自身所处的政治生活也有一定的言语适应性。如电影中展现的大跃进时期,“超英赶美,解放台湾”成为该时期的口号,全国大兴土法炼铁,各家纷纷献铁,当富贵不得不上交皮影和箱子时,家珍以给烧锅炉的人们鼓劲为由,运用委婉巧妙的言语使得牛镇长没有拆富贵的皮影和箱子。此外,电影中富贵分别对儿子和外孙子说的一段话:“咱们家现在也就是一只小 鸡……牛以后就是共产主义啦,天天吃饺子,天天吃肉。”“……馒头就长大了,坐火车,坐飞机。”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人们在不同的政治时代对言语的灵活适应。
二、经济地位与人物言语应用的关系
通过分析电影《活着》的人物对话,笔者发现经济地位的变化对人物言语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富贵,从一个玩世不恭、傲视一切的地主少爷变为一无所有的穷光蛋,而皮影班班主则通过赌博获得了富贵的大宅。在富贵有钱时,富贵对龙二的皮影不屑一顾,对妻子也大声训斥,更看不起下人。当富贵一无所有时,他向龙二借钱做小买卖,态度及其卑微低下,当龙二戏愚富贵为老爷时,富贵忙开口说:“不叫少爷,叫富贵、富贵,”当龙二说“不赌,骂我呢?”富贵忙解释了许多。同时,富贵对妻子家珍的言语也满满的全是“好好好”,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厉声谩骂。正是经济地位的变化,使得富贵与龙二等人的言语发生了重大改变。
同样,人物角色的言语变化也反映了自身经济地位的变化。如富贵输光家产前,以唱皮影为乐,唱词言语中充满戏愚逗乐。而后期,他以皮影为生,唱词多表现生活的苦熬难耐。
三、阶级地位与人物言语应用的关系
阶级地位与人物言语应用也密切相关,不同的阶级地位限制着人物的言语应用。如龙二被判为“地主”和“反革命”时,富贵频繁谈到“贫民好,贫民好,什么都不如当老百姓”。封建时期,地主阶级优越体面,贫农则相反,而在土改期间,人们对地主和贫农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贫农反而成为一种光荣的身份,地主却遭人冷眼,甚至被枪毙。电影《活着》中富贵的形象,足以反映出阶级地位变化对人们言语应用的影响。人们的言语应用展现着不同时代人们的阶级地位。如富贵在解放前期,所有人都叫他少爷,称家珍为少奶奶。可在后期,人们都以名字称呼,再后期,以同志互称。这些称谓的前后变化既体现了他们社会阶级地位的变化,也表现了不同时期人们对自身社会阶级变化的言语适应。
四、结语
福贵与身边各人物不同的社会关系,为电影人物复杂的言语提供了平台,也从各个角度丰富了电影本身的言语表现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2],影视文学同样是语言的艺术。电影《活着》中,语言作为思想的承载者,较好地展现了富贵的形象及时代气息,反映了不同的政治时代、经济地位和阶级地位等社会因素对人们言语应用的限制,以及人们的言语应用对不同的政治背景、经济地位和阶级地位的适应。
[1][2]赵嵘.活着的历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解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3):13-15.
【责任编辑:王崇】
I20;I06
A
1673-7725(2017)08-0109-02
2017-06-05
马阳阳(1992-),女,陕西绥德人,主要从事文化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