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国文坛上的两个“伊万”
——屠格涅夫和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比较研究

2017-03-11孔俐颖

文化学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莫夫屠格涅夫伊万

孔俐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

【文学评论】

俄国文坛上的两个“伊万”
——屠格涅夫和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比较研究

孔俐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

长期以来,谈及冈察洛夫与屠格涅夫,人们更熟知的是作家间的私人恩怨和剽窃纠纷,“帕尔奈索斯山上的判决”曾一度闹得满城风雨,学术研究方面也多限于对某一位作家进行本体研究,对比研究相对少见。事实上,作为同一时代的文坛骄子,两位作家之间有着长期深刻且互为影响的文学关系,在思想主张,小说创作的题材、体裁和人物的形象刻画方面既有相似之处,又具有鲜明的个性。

冈察洛夫;屠格涅夫;比较研究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惨败,阶级斗争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愈演愈烈,这一切在文学活动中得到了高度体现。这一时期,进步文学批评大力发展,为俄罗斯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时期享誉文坛的一批作家,如屠格涅夫、冈察洛夫等风华正茂,正值创作高峰期。屠格涅夫与冈察洛夫的创作都植根于俄罗斯,具有不少相似之处。

一、相似之处

(一)体裁与题材相似

流行于19世纪40年代的风貌素描、特写和中短篇小说在19世纪中期继续盛行,但容量更大、更能深刻揭示社会矛盾的长篇小说却占据着压倒性优势。[1]屠格涅夫和冈察洛夫均热衷于创作长篇小说,前者创作的《罗亭》《贵族之家》《前夜》和后者的《奥勃莫洛夫》三部曲均是问世于这一时期的长篇小说。为了体现废除农奴制的时代呼唤,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均饱蘸浓墨,塑造出了新时期“多余人”和“新人”的形象。两位作家都是风景描写的大师,以描写人物见长,他们笔下女主人公的个性往往强于男主人公,小说中也常借用展现女主人公的爱情取舍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褒贬态度,但随着革命民主派和自由派的对立和斗争日益激化,屠格涅夫和冈察洛夫相继离开了《现代人》杂志,与革命民主主义阵营分道扬镳。

(二)作品中人物性格和具体情节上的相似

两位著名作家曾一度私交甚笃,冈察洛夫常将自己的文学构思与屠格涅夫分享。然而,昔日的友谊却因剽窃纠纷产生裂痕。冈察洛夫发现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与自己的《悬崖》有某些相似之处:“拉夫列茨基和赖斯基在性格上何其相似。就像我小说里的赖斯基和他的朋友科兹洛夫一样,拉夫列茨基也和自己,青年时代的朋友彻夜长谈。我小说里出现的是有信仰的薇拉,他小说里写的是信奉宗教的丽扎……”[2]之后又在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前夜》中的年青雕塑家苏宾身上找到了自己小说主人公、酷爱绘画的赖斯基的影子。冈察洛夫非常诧异,原本创作中、短篇小说的屠格涅夫突然转向长篇创作,而且居然能这么迅速地写出新作品,怀疑他是个虚伪的剽窃者。他们的冲突最终由仲裁会议裁决,得出结论是:“产生于同一土壤的屠格涅夫和冈察洛夫的作品,定会有一些相似之处,有某些思想和语言上的偶然巧合,这是正常的,双方可以谅解的。”[3]这一事件后由德米特里·米纳耶夫创作成诗歌《帕耳那索斯山上的判决》。冈察洛夫和屠格涅夫最终在德鲁日宁的葬礼上和解。

二、创作差异

正如“帕耳那索斯山上的判决”得出的结论一样,产生于同一时期,同一片俄罗斯土壤的屠格涅夫和冈察洛夫的作品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在所难免,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不可能存在两部完全相同的文学作品。若从整体上对两位作家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二者的文学创作个性鲜明,各有千秋。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的对现实世界、历史、人物的认知不尽相同,具体的写作手法也各具特色。两位作家各为俄罗斯文坛缺一不可的独特音符,和普希金、莱蒙托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一道为世人编造了摄人心魄的19世纪俄罗斯文学交响乐。

(一)艺术创作手法上的差异

杜勃罗留波夫在《什么是奥勃洛莫夫性格?》一文中对屠格涅夫与冈察洛夫的艺术创作手法进行了对比。他指出:“屠格涅夫从第一页其就使读者的思想和感情凝结在小说上,迫使他们也来体验那些屠格涅夫人物就在其中向他们展现的那种场景。”[4]而冈察洛夫与“一看到玫瑰花和夜莺就唱起抒情歌曲”[5]的屠格涅夫不同,他习惯于长久地注视和沉思后从整体上来把握形象。

冈察洛夫善长以圆熟、细腻的文笔对环境和人物作完整而精雕细刻的静态描写,以展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6]在“奥勃洛摩夫的梦”一章中,作家对奥勃洛莫夫卡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作全貌描写,使读者身临其境。“奥勃洛莫夫卡早晨醒来就穿着一件肥大的睡衣,懒洋洋地躺在床上,他的房间也是杂乱无章的:四壁上蒙着灰尘,画幅边、墙角结满了蜘蛛网……”[7]而屠格涅夫一般不对人物作细致、冗长的静态描写,注重将人物置于激烈的思想冲突中,动态地展示其性格。他作品中的人物互相对峙,针对各种问题展开辩论,如罗亭和皮加索夫,巴扎罗夫和巴维尔等。除此之外,屠格涅夫刻画人物还遵循“隐蔽心理学”的原则,例如在描写丽莎进修道院后与拉弗列茨基重逢时的情景,用“睫毛微微颤动”的细节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差异

屠格涅夫和冈察洛夫塑造出了许多俄国文坛上的典型形象,例如新时期的“多余人”“新人”,以及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两位作者对现实世界、历史、人物的认知不尽相同,因而在相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刻画上也存在诸多差异。

1.“多余人”形象

罗亭和拉夫列茨基是屠格涅夫笔下“多余人”形象的典型,其中罗亭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一方面,他敢于在专制横行的年代发出自己的呼声,而另一方面他又耽溺于幻想,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面对贵族少女娜达莉亚真挚的爱情,罗亭退缩胆怯,令少女深感失望。拉夫列茨基较之于罗亭更具有实干精神,一度躬身劳作,但始终未摆脱贵族阶级懒惰、庸碌的劣根性。拉夫列茨基与丽莎情投意合,而妻子的突然归来使他手足无措。在爱情和家庭义务面前他最终屈从于后者。面对爱情,两位“多余人”表现出共同的特点,即懦弱。他们没有勇气冲破传统道德观念和习俗的羁绊去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幸福,导致了悲剧的命运。

冈察洛夫塑造的奥勃洛莫夫作为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具有巨大的普遍性,既是“俄国民最大弱点之代用语”[8],又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怠惰、懒散的代名词。屠格涅夫曾说,即使到了只剩下一个俄罗斯人的时候,他也会记得奥勃洛莫夫。奥勃洛莫夫终日在幻想中过着寄生式的生活,他害怕生活和变革,虽上过名牌大学,却没有实际生活经验,对地产、田庄的事务一无所知。如果说罗亭、拉夫列茨基等“多余人”还曾有过某些追求,对他们生活的时代有一定的进步意义,那么奥勃洛莫夫则将这种进步性丧失殆尽,他本人也沦为了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2.“新人”(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农奴制崩溃的前夕,俄国社会即将迎来大转折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平民知识分子登上历史舞台。屠格涅夫把握时代脉搏,连续创作了《前夜》和《父与子》。《前夜》中的英沙罗夫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新人”形象。他是一名保加利亚的爱国者,以实现民族解放为己任,但其命运却是悲剧的,一方面反映出当时平民知识分子作为一支新的社会力量还不够成熟,缺乏深厚的社会根基,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作家对激进革命运动的否定态度。《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是真正的“新人”,一名性格坚强的平民知识分子。作为一名“虚无主义者”他只提倡实用科学,怀疑、否定一切,对艺术更是全盘否定。他嘲笑爱情荒唐、愚蠢,却深陷自己与奥金左娃的爱情中不能自拔。虽然巴扎罗夫的观点有些激进,但作家还是从宏观上给予这位真正的“新人”更多的肯定,将其置于小说的中心,并使其在与贵族的交锋中频频获胜。

冈察洛夫在作品《悬崖》中刻画的主人公马克·伏洛霍夫是典型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由于作者的思想于19世纪60年代后趋于保守,不能接受站在时代前沿的革命民主派的观点,所以其笔下的伏洛霍夫形象带有庸俗可笑的色彩。《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尚且称得上是屠格涅夫笔下的正面人物,而同为“虚无主义者”的伏洛霍夫则完全是一个反面形象。他为否定私有财产,借钱不还,并蔑视传统道德,认为婚姻不需承担义务。由此观之,冈察洛夫对“新人”的形象是持否定态度的。在他看来,“俄罗斯真正的新力量和新事业代表者”,代表俄罗斯“可靠的未来”的是雄心勃勃的地主兼企业家杜新。然而,最后作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表现自己主观理想的人物是“一个苍白无力,模糊不清的画像”。[9]

3.女性形象

屠格涅夫和冈察洛夫的作品均有着深厚的“女性情结”,他们笔下生动鲜明的女性形象为世界文学的女性画廊增添了妩媚的色彩。杜勃罗留波夫曾盛赞屠格涅夫是“纯洁的理想的女性之爱的歌唱家”[10],别林斯基亦高度肯定冈察洛夫非常擅长描写妇女性格。

屠格涅夫在6部长篇小说中刻画了许多女性形象,有温柔敦厚的农妇、煊赫放荡的妇人、勤劳善良的仆人,但更多的是渴望自由和追求幸福爱情的初恋少女。[11]其中最能体现屠格涅夫女性形象理想的是《前夜》中的叶琳娜。她大胆执著地追求爱情,内心渴望有一个可以信赖、理解她的人带她走上新的生活道路,拒绝了门当户对的苏宾和别尔森涅夫的爱情,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保加利亚爱国者英沙科夫,并为打击土耳其侵略者,解放保加利亚并肩战斗。正如杜勃罗留波夫所说,在叶琳娜身上“表现出一种为了一件什么事而起的模糊的忧郁,一种几乎是不自觉的,但却是新的生活,新的人们的不可阻挡的要求,这种要求现在几乎能笼罩着整个俄国社会,甚至不光是限于所谓的有教养的社会。在叶琳娜的身上是这样明白地反映着我们现代生活的最好愿望。”[12]在英沙科夫意外去世后,叶琳娜接过丈夫未竟的事业,义无反顾地奔赴保加利亚成为了一名志愿兵。叶琳娜与英沙罗夫在爱情与事业上达到高度统一,这一爱情成为叶琳娜在“新人”成长道路上的根本转折,使其成为俄罗斯文学上第一个以完全独立的战士形象出现的先进妇女形象。

《奥勃洛莫夫》中的奥尔加是冈察洛夫心中的理想女性。这是一个意志顽强,有思想的女性。杜勃罗留波夫说:“奥尔加,就其发展来说,她是俄国艺术家在现代俄罗斯生活中仅仅能找到的最高理想。”[13]叶琳娜受希托尔兹之托试图把奥勃洛摩夫从懒惰中解放出来,却以失败告终。这不仅由于奥勃洛莫夫的懒散怠惰深入骨髓,还和叶琳娜自身的“纯理性主义”有关。[14]她在分手宣言中称:“我爱的只是希望在你身上看到的东西,我爱的是未来的奥勃洛莫夫!”[15]她的爱情里始终不曾忘却自我。然而,冈察洛夫指出“真正爱情的实质是自我逐渐消失,转变成他或她。”奥尔加对奥勃洛莫夫的爱情一直以日程表进行,远未达到最高境界的爱情,从这一点上看,她与《前夜》中为了爱情无私忘我的叶琳娜相去甚远,这是二者的区别之一。经过与奥勃洛莫夫爱情的洗礼,奥尔加渐渐成熟,最终与希托尔兹结合。然而,婚后安宁平静的生活并不能满足奥尔加精神上的需求,使她内心产生了一种莫名的苦恼和烦闷。这是奥尔加与叶琳娜的区别之二,前者未能像后者一样将爱情与事业结合起来,追求真正的新生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屠格涅夫和冈察洛夫作为同一时期的作家,创作题材、体裁均取自特定历史时期,不乏相似之处,而在具体的人物形象塑造上,小说中的主人公作为作者的传声筒,言行举止中渗透着两位作家各自的思想主张、立场及独特的创作风格。对两位作家进行比较研究不但有利于把握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发展脉络,而且对深入了解两位作家的创作特点亦有着重要意义。

[1][6]任子峰.俄国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5.235.

[2][3]林静.帕耳纳索斯山上的判决──屠格涅夫与冈察洛夫之间的“剽窃”纠纷[J].俄罗斯文艺,1994,(6):75-77.

[4][5][10][12][13]杜勃罗留波夫.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一卷)[M].辛未艾,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183.185.291.285.239.

[7][15]冈察洛夫.奥勃洛莫夫[M].叶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195.

[8]郝丽娜.中国冈察洛夫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辑刊,2012,(4):262-266.

[9]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委会.古典文艺理论译丛(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177.

[11]曹薇.夺人心魄的艺术群像——试谈屠格涅夫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塑造[J].驻马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4):42-49.

[14]孙丽珍.冈察洛夫长篇小说女主人公的嬗变轨迹探析[J].名作欣赏,2011,(6):113-114.

【责任编辑:王崇】

I512.074

A

1673-7725(2017)08-0060-04

2017-06-05

孔俐颖(1993-),女,江西赣州人,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莫夫屠格涅夫伊万
书评:《独一无二的伊万》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恩仇录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恩仇录
说空话
伊万卡的新角色:“第一女儿”还是另一个“第一夫人”
语法转换
诚实的屠格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