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旅游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2017-03-11

关键词:敦煌导游旅游业

张 巧 娟

(兰州文理学院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敦煌旅游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

张 巧 娟

(兰州文理学院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背景下,敦煌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分析敦煌旅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研究影响敦煌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发现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策略,旨在促进敦煌旅游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敦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背景下,位于丝绸之路中心的敦煌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16年9月,首个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和展示为主题的“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敦煌成功举办,使得敦煌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大提升,敦煌旅游业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敦煌市政府通过广播与电视新闻、报纸、网络媒体报道等多种模式加大对敦煌旅游的宣传力度:先后在韩国、日本、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国家及天津、北京等国内重要旅游城市举办敦煌文化艺术展和旅游推介会;发行并出版了一系列反映敦煌历史文化的影视作品,通过宣传敦煌文化,展示敦煌旅游形象,拓宽了其海内外客源市场,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一、敦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及产品丰富多样

敦煌境内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多样,现存各类文物景点24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包括莫高窟、玉门关和悬泉置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4A级景点3处,包括鸣沙山月牙泉、阳关景区和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3A级景点4处,包括敦煌影视城景区、三危山景区、沙洲夜市和同舟岛景区;2A级景区1处,1A级景区1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处[1]。敦煌市在已有旅游线路的基础上不断打造具有敦煌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2],目前正在建设的旅游项目包括:民族风情城、汉唐旅游工艺品一条街、夜景灯光工程、党河风情线、自然生态观光游、农家乐休闲度假游等[3],为敦煌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敦煌由于其丰富和历史悠久的旅游资源,于1986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佛教圣地莫高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于1991年被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4]。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背景下,敦煌旅游业发展越来越焕发出青春活力。

(二)客源市场不断拓宽

随着“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及首届敦煌“文博会”的举办,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城市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得敦煌的知名度在全球范围得到迅速提升,海内外游客蜂拥而来,敦煌旅游市场处于蓬勃向上的发展阶段。相关调研发现:就国际范围而言,日本、韩国及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游客占据敦煌旅游国际市场的70%左右[5],南亚、西亚国家和欧美国家的旅客相对较少,但客流量正处于迅速上升阶段。就国内而言,西北地区是敦煌旅游业发展的坚实基础[6],随着自驾游及多条旅游精品线路的开发,敦煌已成为甘肃、宁夏、青海、陕西等地游客周末、节假日度假休闲的首选之地;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是敦煌旅游的主要客源地;沿海城市也非常关注敦煌旅游市场,正逐渐成为敦煌旅游业重要的客源市场。

(三)景区接待人数大幅增长

随着首届“文博会”的顺利举办,甘肃省先后多次在哈萨克斯坦、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及国内重点旅游城市举办丰富多样的旅游推介会,吸引了游客及媒体的高度关注,敦煌游客流量急剧增加。2017年8月,敦煌市旅游局和敦煌市智慧旅游公司联合发布2017年上半年敦煌旅游数据:2017年上半年,敦煌旅游接待人数352.5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7.89%;旅游收入达36.33亿圆,比去年同期增长24.29%。其中,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接待人数为47.6万,同比增长32.69%;莫高窟景区接待人数为38万人,同比增长24.75%;玉门关景区接待人数为9.44万,同比增长34.28%;雅丹景区接待人数为7.73万,同比增长35.44%;阳关景区接待人数为5.01万,同比增长17.92%;敦煌古城景区接待人数为6.26万,同比增长22.90%。从出行方式来看,2017年上半年,到敦煌旅游的人群中,散客人数为42.23万人,占比87.16%,团队人数为6.22万人,占比12.84%。这些数据说明:敦煌旅游散客化趋势明显,反映出人们出游追求自由、轻松的游玩心态。

(四)交通运输线路逐渐完善

敦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周边交通设施的建设。铁路方面,为了给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兰州铁路局2016年增开了多辆专线列车,主要线路分别是从敦煌通往天水、平凉、西宁、沙坡头等地,同时,延伸北京至嘉峪关的专线列车到敦煌,以方便周边的游客到敦煌去,也增加了景区之间转移的便利性。航空运输方面,民航新增了4条航线,分别为:兰州—敦煌;天津—兰州—敦煌;西安—张掖—敦煌—乌鲁木齐;广州—兰州—敦煌。航线数总计达19条,可通往20个不同的城市。公路运输方面,一是对高速公路进行维护和完善,改变以往高速公路路面坑洼状况,提升公路等级;二是设计建设新的道路工程。

二、敦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点景区游客超载现象严重

景区游客季节性超载问题严重。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敦煌旅游的旺季,游客人数占到全年旅游总量的2/3左右,显示出旅游市场发展的季节性失衡。2015年7月8日,敦煌莫高窟景区现场停止售票,因其接待游客数已达6 000人的上限,非预约游客无法进入参观,数以千计的游客被拒门外,成为一个“知名”事件。敦煌市政府出台了应急措施,实行单双日应急票和正常票的错峰参观。游客在双日持正常票参观,人数上限控制在6 000人,单日是应急票参观日,最高可接待18 000人,即便如此,也是一票难求。此外,鸣沙山月牙泉、阳关、雅丹等其他景区也是游客严重超载,对当地景区的游客承载能力提出严峻挑战,也对城市旅游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二)缺乏对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

敦煌的历史及文物遗存在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拥有佛教圣地莫高窟、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汉代长城文化遗址,以及阳关和玉门关遗址等旅游资源。但敦煌所处位置偏远,地貌多为荒凉的戈壁滩,平面式的参观游览难免使游客感觉乏味疲累,并不能使游客真正领略敦煌的历史之美和文化之厚,也难以留住游客。游客能够互动参与的项目少,尤其是缺乏结合敦煌历史的文化产品和体验项目,不能不说是敦煌旅游发展的一大缺陷。

(三)旅游综合设施及配套服务不完善

敦煌由于地处西北边陲,经济不发达,财政收入有限,限制了其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表现在旅游设施上的不完善主要有:生活条件艰苦,住宿环境差,酒店宾馆档次低;公共卫生间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通信设施落后,信号盲区大范围存在;景点简介不完善,缺乏系统性;高水平的专业讲解人员稀缺,多数导游照本宣科,缺乏新意;景区之间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等。落后的旅游设施及不完善的配套服务,严重影响到游客对旅游产品的体验及评价。

(四)导游服务人员水平有限

导游人员作为当地的旅游宣传大使,他们的知识及素养直接影响当地的旅游服务水平。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培训中心201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甘肃省导游队伍层次结构不均衡,初级导游占全省导游的80%,中级导游占15%,高级导游只占5%,特级导游、政务导游、精英导游等专业导游人员严重稀缺;导游人员学历普遍偏低,文化基础差,中专或大专学历的导游占全省导游的82%,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导游占13%,本科以上学历的导游只占5%;导游人员稳定性差,兼职导游多,专职导游少;导游人员素质较差,服务意识淡薄,游客和导游之间冲突不断,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服务质量。

(五)旅游环境与资源受到严重威胁

随着敦煌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敦煌。为了迎合旅游业的发展势头,敦煌市政府虽然不断开发旅游资源,仍难以承载大量游人到来所产生的生态负载压力,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同时,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也面临严重威胁,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漠奇观鸣沙山月牙泉也受到严重污染,原本会嗡嗡作响的沙子失去了往日的歌声,月牙泉也正面临枯竭。敦煌莫高窟以精美的壁画和彩塑闻名中外,千百年来,受风吹雨蚀、环境变化等影响,莫高窟内的许多壁画出现了病害。敦煌研究院的调研数据显示,游客在窟内参观时排出的水汽及二氧化碳在他们离开后留于窟内,催化壁画发泡、失色、剥落,严重威胁到文物的安全。因此,对当地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敦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启动甘肃冬春旅游活动,解决旺季游客超载现象

敦煌是一个县级市,总面积约3.12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0万。从敦煌市旅游局的统计数据可知:2017年上半年,敦煌旅游接待人数高达352.58万人次,城市管理、旅游资源保护均面临巨大压力,科学地引导并安排游客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敦煌地区旅游旺季游客超载问题,2014年12月,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酒泉市政府主办了以“绚丽甘肃游、冬春更精彩”为主题的甘肃冬春旅游季活动,旨在引导游客淡季参观。借助首届敦煌“文博会”的强大影响力,以及《又见敦煌》《敦煌盛典》等高端旅游演艺项目,带动甘肃全省冬春旅游持续升温。同时,为了吸引冬春游客流量,政府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大量赠送旅游景点门票,实行部分景区门票免费制,积极联合航空公司推出折扣机票,确保品牌旅游列车不停运,降低餐饮及住宿价格,等等,以此解决淡旺季游客失衡问题,提供更丰富及优质的旅游环境。

(二)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首先,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形象,从视觉、触觉、听觉等不同角度为景区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增加旅游的文化性、知识性。其次,除现有反映敦煌历史文化的剧目外,还应邀请相关专家打造一系列能够更好体现敦煌文化特色、适合景区演出的精彩剧目,增加景区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再次,随着游客对田园生态游的青睐,增加景区的观赏性及体验性,打造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参与性强的旅游体验活动项目应是当务之急。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完善与否,直接反映了当地的旅游服务水平。针对敦煌的旅游服务设施,当地政府需要完善的内容包括:重视景区内路线指示牌、垃圾箱、公共卫生间、休息处等基本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加强景区内环境的绿化与保护、景区周边栅栏建设、路面垃圾清理、污水排放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健全完善游客服务中心的服务档次,满足不同游客旅游咨询、信息查询、投诉处理等基本的服务需求;解决市区与热门景区、次要景区之间的交通畅通问题,重视公路与景区道路的养护工作,增加景区停车位;定期检查景区餐饮设施的安全性,控制景区餐饮的价格;加快敦煌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步伐,在火车站、机场、饭店、景区等地建立旅游信息查询系统和服务窗口,实现敦煌智慧旅游的目标。

(四)重视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工作

一个地方的导游代表了当地的旅游形象,是游客认识接触当地的名片。甘肃省的导游队伍层次结构失衡、学历水平偏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敦煌导游队伍也不例外,因此,要定期对当地的导游人员进行培训。首先,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经常性与集中性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邀请外省优秀导游专家讲课、交流经验,并为导游提供学习先进旅游城市经验的机会与平台。其次,通过举办导游大赛、最美导游、政务导游大赛等活动提高导游业务能力,开阔导游人员的眼界,提高导游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再次,凸显培训的个性化及差异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导游人员,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邀请不同地区的优秀旅游专家、学者对当地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五)加强对生态环境与文物遗址的保护工作

敦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影响,文物、壁画、石窟等艺术遗存受到一定的破坏。为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形象,敦煌市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对当地文物进行保护,对观光景区进行治理。如对敦煌壁画病虫害的治理、莫高窟佛像的修复还原、鸣沙山垃圾的清理、月牙泉水工程治理等。当地职能部门应对敦煌旅游环境及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加以广泛宣传,引起广大市民、游客的重视,使他们树立起资源保护意识,共同致力于对当地旅游大环境的保护。

四、结 语

敦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镇,但又是一个县级小城,面积小,人口少,基础设施落后,游客承载能力弱,自然生态环境差,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缓慢,品牌旅游产品少,旅游景区之间路途遥远,交通设施不发达,所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敦煌旅游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实施及多级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重视与支持,敦煌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机遇。敦煌市应根据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敦煌特色的品牌产品与精品线路,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化设施,将旅游、文化及其他产业有机结合,与全国各大旅游景区、旅行社、各类运输部门等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为游客的出行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敦煌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1] 董珍慧.敦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探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5(3):105-107.

[2] 谷阿靖.敦煌文化的数字化再现及旅游体控设计[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3] 解梅.敦煌旅游业中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J].旅游经济,2012(10):86-89.

[4] 阿义莲.敦煌景区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97-100.

[5] 周江.资源型旅游地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以甘肃省敦煌市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1.

[6] 秦晓梅.敦煌旅游业发展与高职旅游英语人才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56-60.

Discussion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ourism in Dunhuang

ZHANG Qiaoj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anzhou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Lanzhou 730000, China)

Under the guidance of strategy "One Belt One Road", Dunhuang′s tourism is developing dramatical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unhuang′s touris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unhuang, and finds out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tourism resource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potential strateg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tourism,which aims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the stead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Dunhuang.

Dunhuang′s tourism;present situation;main factor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0.3969/j.issn.1674-5035.2017.05.008

F592.7

A

1674-5035(2017)05-0041-04

2017-06-11

张巧娟(1984-),女,甘肃天水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旅游英语及教学研究.

2016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莫高窟涉外导游跨文化培训研究”(编号:2016A-110)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陈素玲)

猜你喜欢

敦煌导游旅游业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