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八宝生态文明景区”的建议
2017-03-11何正廷
何正廷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关于建设“八宝生态文明景区”的建议
何正廷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云南省的风景名胜区——八宝,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且位于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而今又有高等级公路和云桂高铁直通,应当遵照中央“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抓紧进行生态文明景区建设,重点建设板幕民族生态文化园区、八宝新型城镇改建区、乐共漂流运动基地和三腊瀑布风景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
八宝;生态文明;景区建设
习近平主席说:“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其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它已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一起,被党的十八大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并和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一道,正引导我国人民走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明大道,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主席在云南考察时特别强调: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为以实际行动贯彻习近平主席的指示,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家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部署,依照省、州党委和省、州人民政府的决定,帮助自己的家乡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精品,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特此提出建设“八宝生态文明景区”的建议,供有关领导、研究机构和投资主体参考。
1 八宝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概况
八宝位于云贵高原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部,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这里曾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稻作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两千多年前,这里就是文明发展程度较高的句町方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南方丝绸之路横贯其中,素有“滇桂走廊”之称,民族“文化多元”的特点十分显著。1988年,云南省即将其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9年,国家旅游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进行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二次创业”时,又将其列为重点建设的旅游小镇之一;而今,高等级公路、云桂铁路均已直通八宝,既解决了交通不便的重大问题,又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因此,完全具备了建设一个生态文明景区的首要条件。
1.1 八宝的自然景观
八宝到处是挺立的孤山、壮观的峰林和秀丽的谷地,还有众多的奇石、溶洞、暗河、清泉、溪流和瀑布,是滇东南卡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区域之一:其中著名的有八宝街头的螺蛳山、板幕村旁的“夫妻石”,河野村的风洞、观音石,田房村的“醒梦石”,坝龙同伯寨的喊泉,乐共村的三腊瀑布,百乐村的戈丰瀑布等等;近年还在八宝河源头兴建了一座数千万立方的中型水库,宛如玉带的八宝河从海拔1 140多米的河野流出,绕山循谷而下,直达海拔490 m的板蚌,汇入珠江上游的西洋江,沿河两岸不仅适于水稻、甘蔗、果蔬、花卉、油茶等多种作物和畜禽的生长,而且还有桫椤、蒜头果、七叶树、三七、铁皮石斛等50多科600多种珍稀植物和名贵药材,可谓物华天宝,是展示生物多样性的最佳场所;特别可贵的是:这里有31 km2地势平坦的岩溶坝子,翠竹绿柳之间,良田万亩,景色绮丽如画;这里地处北回归线边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北部湾和孟加拉湾海洋气流调节,年均气温17.3 ℃,年均降雨量1 245 mm,年均日照1 857 h,年均相对湿度70%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天蓝地绿,空气清新,山清水秀,当为养身度假的极佳场所。[2]
1.2 八宝的人文资源
历史和民族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八宝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厚重的文化:其百乐村余家岩洞是1万多年以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出土有砍砸器、刮削器、石刀、弹丸等文物100件;板幕村安令寨龙根洞是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出土许多有肩石斧、有段石锛及夹砂红陶片,并发现了炭化稻和炭屑,其乐共村铜木犁洞还有陶纺轮、骨饰品等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出土;公元前8世纪境内就居住着句町部族,他们在春秋战国时已步入文明时代;1985年在瓦标村发现的句町铜鼓属汉代文物,证明这里在两汉时期即为古句町县所辖;唐宋时这里是特磨道福州的罗拱县治所(驻今乐共街),并设有驿站和马市。从古至明清时代,这里都是华南入滇再到东南亚和南亚水陆交通的节点和枢纽:驮着金、银、铜、锡、三七、石斛和茶叶等名特产品的马帮从昆明、曲靖、文山、广南,沿特莫古道来到这里,与用船满载丝绸、瓷器、海盐等物资沿珠江而上、再从右江水道驶向剥隘、板蚌后云集于此的内地商贾进行交易,八宝(亦称八播)到处是忙着交换、装箱、运货的人群,可谓是滇东南最繁忙的商贸集镇。[3-4]
壮族为古句町部族的后裔,是这里的土著,他们崇敬天地自然,坚守“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他们和广西壮族一样,与越南的侬、岱、热衣是跨境而居的同一民族,与我国的侗、布衣、傣和东南亚南亚的掸、老、泰等民族同属百越族群系统。百越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民族,板幕龙根洞出土新石器时代的炭化稻雄辩地证明这一点,优质的八宝米也是这里的壮族生产的,壮泰族群都有“景考茂(过扁米节)”的习俗,此习俗的源头也在八宝,《广南府志》有诗赞道:“芳畴六七稻先黄,木叶新包扁米香。比似清新仙饭好,桃花渡口饷刘郎。”[5]这里的壮族有一整套与稻作文明相关的传统节日,其中著名的是开年节(母亲节)、跑马节(元宵节)、小年节(父亲节)、祭竜节、荷灯节等。
八宝还有用图纹符号记录数量最多、内涵丰富而又深邃、且至今还能活态传承的诗歌两千余首,堪称我国壮族的诗经。其图符可与华夏族群古老的甲骨文、氐羌族群古老的东巴文相提并论;其内容既有《诗经》《楚辞》等我国内地古代经典诗辞的韵味,又有《玛纳斯》《格萨尔》等西部边疆民族民间口传诗歌的特点;其独特的曲调、诗词韵律及其传承方式,又可与已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侗族大歌》相媲美。此外,壮族还有“拢牙歪”“拢马哈”“拢阿曰”等舞蹈及“沙戏”。这些都是壮族的原生态文化,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着古代百越族群传统文化的特质,对研究壮泰族群同根文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因而倍受国内外学者青睐。
除壮族外,八宝还有汉、苗、彝、瑶等世居民族,他们世代与壮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也都有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优秀传统和独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如汉族的春节、元宵节,舞狮耍龙;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彝族的火把节,跳弦子;瑶族的盘王节,过法舞等,文化的多样性十分显著。这些均可向游客展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画卷,文化的多元传承和创新更是极具开发价值的人文资源。
2015年10 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据此我以为:着力整合以上资源,从中提取创新的要素,促进各民族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统筹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争将八宝早日建成云南联通泛珠三角地区及环北部湾经济圈乃至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生态文明旅游胜地,应是当务之急。
2 建设生态文明景区的构想
八宝生态文明景区建设拟以开发当地奇山秀水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秉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奋斗目标,遵循“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抓好特级和一级天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通过精心整合而使之品牌化,力求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走文化旅游产业与创新技术结合之路。
本景区宜由板幕民族生态文化园区、八宝新型城镇改建区、乐共漂流运动基地和三腊瀑布风景区四大板块组成。这样既可展示秀美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及浓郁的民族风情,又能够打造出世界一流的旅游观光目的地和康体、休闲、养生、度假区,并形成南方丝绸之路上知名的旅游黄金段。
2.1 板幕民族生态文化园区
该园区的中心地段在板幕至河野之间,两头再延伸到百乐和八宝水库,由板幕主景区和百乐余家岩天然园林,里乍图符壮歌传习基地,河野涌泉、竜山、风洞和观音石等自然景观,八宝水库及周边湿地等数十个旅游景点组成。内含旅游度假村、梦景家园、避暑山庄、水畔别墅、水上栈道、休闲长廊、健身步道、养生天堂、美食餐馆、酒吧茶苑、民族风情园、历史博物馆、民族音乐美术传习馆、传统农具陈列馆、壮医养生馆、养老服务中心以及展示铜鼓、银饰、壮锦、刺绣、蜡染、剪纸、竹编、陶艺等特色工艺品制作工艺的创意嘉园;同时建设节庆歌圩广场、壮戏台、跑马场、斗牛场、壮医药草园、“那”文化展示区、农活体验场、生态花果园、自驾车旅游营地等;还要保护或重建壮族崇敬天地祖先的“天官庙”“地母庙”“越祝祠”等传统宗教场所,以展示“摩”和“鸡卜”等保护自然生态文化事项的民俗活动;并在山间森林茂密的地方开辟蹊径,以方便入住者到树丛里面吸收新鲜空气和纳凉,在孤峰山麓等处建观景亭,供游客鸟瞰整个八宝坝子,在崖壁周边则饰以文山地区独有的岩画,使人临境即能产生怀古幽情。
2.2 八宝新型城镇改建区
该区的中心地段在原来的八宝街,两头再延伸到里安、坝龙和田房,由八宝商贸街、特莫古驿道、风雨桥、同伯寨喊泉、坝龙土布加工作坊、坡现银饰作坊、荷灯投放河段、八宝贡米原产地保护区、螺蛳山岩壁和田房“醒梦石”题刻①等景点组成。该区的改建工作须从老旧且脏乱差的原有街道入手,在维护整体自然山水格局的前提下,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镇的要求进行重建或包装,其街面均采用“干栏”式和“吊脚楼”,以彰显“山中有城、城在林中、绿水映衬、田园环抱”的壮乡特色。首先要搞好镇改的总体规划,科学划分功能区,确定各片区的发展方向,使其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均能有序进行;接着就要狠抓城镇的主街道及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城镇内部各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协调统一及城镇内外的顺畅循环;城镇的核心圈内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行业、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循环经济产业和现代物流业。还要整治好八宝河道,遏制住向河中排放污水和乱倒污染物的态势,并抓好周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八宝变成靓丽、清洁、规范而又独具当地民族特色的新型城镇和旅游景点。
3)对于过流保护而言,当重合闸整定时间由2 s增加至2.5 s时,允许滑落性故障的延时将从2.83 s增加至3.33 s。对于速断保护而言,忽略保护动作时间,当重合闸整定时间由2 s增加至2.5 s时,允许滑落性故障的延时也将从2.33 s增加至2.83 s。此时对于滑落性延时故障来说,重合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2.3 乐共漂流运动基地
该基地拟从平丰开始沿八宝河顺流而下,经乐共、那索直达老寨,选择在坡降较大、河道有潭有瀑、水流有快有慢、水深适宜、河滩众多、水质优良、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的地段。打造的目标是:建成云南最刺激、最受欢迎的生态旅游精品之一。基地注重河道整治、水量控制、水上岸上项目互动以及情景互动体验设计;分别设有勇士漂起漂点、激情漂起漂点、休闲漂起漂点和漂流救护服务点;整个基地由大门、停车场、管理服务中心(提供咨询、导游、医药、餐饮、娱乐、门票销售等)、标识牌、更衣及皮划艇调度室、拦河坝、终漂码头、休息廊、旅游厕所、生态观光景点连线、农家乐等设施串联组合而成。鉴于唐宋时期的乐共街曾经是特磨道福州的罗拱县治所,且设有驿站和马市,明清时期这里又是滇铜外运和海盐入滇的主要通道,而乐贡村至今还保有国内唯一的一个女子壮戏班,这些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均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认真整理并进行开发利用,以丰富乐共景区旅游观光的内容。
2.4 三腊瀑布风景区
位于三腊村侧的三腊瀑布,落差达120余米,从两溶峰中间分三级叠水飞流而下,一级落差40余米,瀑宽20余米,坠入约三亩水面的龙潭大漩涡;紧接的二级落差也有40余米,宽20余米,坠入的水潭中突出一巨石,游人可以登石观看约40米的瀑帘;第三级最为壮观,距第二瀑约30 米,落差40余米的瀑布汹涌澎湃地从岩顶飞泄岩底的碧潭之中,整个瀑布白雨飞溅、烟雾腾腾、一唱三叠,2~3 km之外便可听到雷鸣般的响声,实为一大奇观。前人曾用“三腊响水跌如棉、不用弓弹花自舞”“幽谷漫天飞素雪、深山白日走晴雷”[2]的诗句大加赞赏。广南县2013年即已完成了此景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该详规拟综合打造88个景观单元,包括喀斯特山丘、峰林谷地和古树名木,灵秀的山水田园景观,壮族“干栏式”建筑村庄和传统民居,稻作农耕文化以及壮族的歌舞、传统礼俗和民族工艺品展示等,这些我以为都是可行的。但有一关键问题必须协调解决好,即三腊电站用水和旅游产业开发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
除搞好以上四大板块的建设外,还应考虑将景点建设再延伸到板蚌、牡宜、那耶三处,这样将会使得本景区更大更强。
板蚌距离乐共较近,且位于八宝河与西洋江的交汇处,昔为各省采购滇铜云锡和运盐的水运码头,有板蚌铜店勒石晓谕碑、布斗碑、龙王庙等古迹和白露鱼舔石等景观,现在西洋江上筑有电站水坝,江岸景致绚丽,乘船沿江而上数十公里还可抵达阿用侬氏土司故居,是旅游、观光和江边垂钓的好去处;牡宜距离板幕也不远,可修建公路直通,这里有著名的句町王族墓地,出土了云南最精美的铜鼓及羊角钮编钟、金腰扣、竹简、几何印纹黄釉陶、木车马具、漆木耳杯、丝绸和金银珠宝等大量珍贵文物,周边还有花果大箐原始森林和清澈的牡宜水库环绕,是历史科考和观光游览非常理想的场所;那耶距离三腊也很近,曾经是邓小平、张云逸和韦拔群等同志组建红七军、创立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还有云南壮乡最为壮观的梯田,并建有研习壮族上千条“通天密码”的鸡卦卜辞场馆,可以为游客破译先贤“道法自然”与“天地人和”理念的真谛。
3 生态文明景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事,要把八宝生态文明景区建设搞好,必须经过专家学者多方进行研究论证。文山学院是本地区的高等学府,对本土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均有较深的调查研究,为培养当地各族人民的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全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向心力,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元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为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学院还建立了“民族文化生态学”研创团队,且跟国内外知名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设计院所均可进行协作。据此,我认为以文山学院为平台,并依托其科研团队提供八宝生态文明景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详细规划,是较为切实可行的。
要科学设计旅游线路,以联动方式进行营销。根据当地实际,旅游线路宜分为环线、干线和外线三组:环线为八宝—板蚌—阿用—宝月关—莲城—董堡—牡宜—八宝、八宝—乐共—三腊—那耶—富宁火车站—板幕—八宝、八宝—莲城—坝美—底圩—者兔—那伦—莲城—八宝三条。主线则依托云桂高铁和广昆高速公路,拟首先开通富宁—广南—丘北普者黑、富宁—文山—天保口岸两条。外线则通过富宁火车站,与昆明、南宁、贵阳、成都、广州、上海、北京等地联通;亦可考虑利用已经建成的普者黑机场,飞往大理、丽江、西双版纳、港澳地区及东盟国家的旅游景点;在经营上要采取联姻方式,积极与省内外及国际知名景区合作,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及各大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以求获得最佳的营销成果。
鉴于“寻根问祖”已成为当今旅游活动的一个新热点,而八宝当地民众又与东南亚南亚的许多民族都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关系,至今仍保留着诸多共同的原生态文化,凝结着民族群体深厚的情结,在人们寻根意识越来越强烈的今天,充分发挥八宝生态文明景区的辐射效应,使之能进一步为增进我国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切盼八宝生态文明景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早日建成,进而享誉全国、走向世界,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
注释:
① 螺蛳山岩壁题刻:“扬鞭经此地,国仇海样深;八播声威远,三岛指日平。”系抗日时期国民革命军54军14师师长阙汉骞题;醒梦石题刻:“水声惊鹤梦,云气秘仙踪。”系清咸丰年间滇池文人贾芝圃题。
[1]生态文明[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cIMHo_J9ep2IcOFhSSEoNghPCczzrZlx4TR0cq_m6UJ_l Nb67ADzWHY5M1_TqRutopNm6kDcJ4VJUgpPLeoK29LLp 2wJ3yNJm8y-nfccIgQyZPJzs6-z5HN5m-u-aRVy.
[2]云南省广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南县志[M].中华书局,2001.
[3]何正廷.句町国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4]何正廷.广南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 [5]李熙龄.广南府志[M].杨磊,等.点校.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245.
(责任编辑 杨爱民)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aba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Zone
HE Zhengting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00, China)
Babao, Yunnan sightseeing site, has unique natural scenery and colorful humanity resources, is located on the important node of ancient silk road, now can be reached by superhighway and Yungui high speed train, the paper deems that Babao should quick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zone, Banmu nationality ecological culture zone, new style district, Legong drifing sports base and Sanla waterfalls sightseeing zone to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great redevelopment dream of China following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s the overall plan of “Five-in-one” and strategic plan of “ one belt and one road”.
Baba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ightseeing zone
F321
A
1674 - 9200(2017)03 - 0057 - 05
2016 - 12 - 08
何正廷,男,壮族,云南西畴人,云南省民族学会副会长,壮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文山学院客座教授,主要从事民族学理论和民族史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