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以人民版《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为例

2017-03-11王晓荣张洁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价值观历史改革

王晓荣 张洁

(1.泸州高级中学,四川泸州646000;2.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以人民版《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为例

王晓荣1张洁2

(1.泸州高级中学,四川泸州646000;2.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泸州646000)

核心价值观,自由,核心素养,历史解释,改革开放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指出:“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由此可知,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科素养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实际上历史课堂教学的每一课都应该承载这两项主要任务,只是由于教学内容不同与认知视角差异,其教学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兹以人民版《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为例,本课从学科核心素养看,与五大历史学科素养都有关涉;从价值观看,本课与多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该有不同程度的关联,但如果面面俱到,整个教学既显得繁琐和程式化,又无法突出重点。因此,笔者着重以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和价值观中的“自由”为主线对本课作一浅析。

一、教学分析与教学立意

从课标看,虽然新旧课程标准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要求有别,但加深对改革开放的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悟改革者的大智大勇和创新精神是共同要求。

从教材看,《转折》一课讲述三方面内容,一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强调这是共和国历史转折点,意义重大;二是对内改革;三是对外开放。曾有学生问“为什么我国以前不知道搞改革开放?现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学原理又是什么?”这是一个有一定思维含量的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是:“要利用两个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打开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学会两套本领——组织国内经济建设和发展对外关系。”①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87页。可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经济的把脉准确到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课重点讲的改革开放的最终导向并不清楚。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中共十三大提出“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教材只是对“经济特区”的解释中出现了“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表述。当时中央对如何才能达到民富国强并无清晰的蓝图,所以,邓小平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做法。②〔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第18页。到90年代(即第三课的内容)才明确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指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邓小平在1979年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主编吉布尼时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6页。的观点,但是在党内达成共识却经受了巨大的阻力,90年代初“计划与市场”“姓资与姓社”的思想大交锋就是例证。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这才算告一段落,但这还只是初步建立,并不完善,认识还有分歧。中共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将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再一次确定了市场经济的重要地位,这一由模糊到清晰、从犹抱琵琶到理直气壮的过程,本身就说明解放思想的艰难,而现在的学生把这些都理解为水到渠成的事情,这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值得我们教师反思。

从学情看,学生在初中对改革开放内容已有一定的了解,只不过更多的是记诵一些名词概念或历史现象。进入高中后,随着知识储备的增加,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提问也有了一定的深度。曾有学生问,“为什么邓小平要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一些学生联系身边的现实向老师提出诸如农地抛荒、城市化过程中打工者子女的教育,农业转型,国企经济效率低下,国企干部与工人收入差距悬殊等问题。他们自己就是农民工或下岗职工的子女,因此,对这些现象或现状感受深刻,但又感到无解和无奈,求问于教师是在情理之中。笔者以为,教师虽不必将此作为教学重点或过多讲解,但必须有所思考,应当与学生共情,共同理性客观地探讨这些问题的成因,设想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让历史课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学生才会喜欢历史课。

教学立意是决定一节课质量和效能高下的关键。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定为“以自由促发展,以改革促进步”。那么,什么是“自由”?“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①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人民日报》2013年5月23日。这种解释对中学生来讲略微费解。可以这样设问:“自由在经济层面的价值和作用有哪些?”严复曾指出,人的自由要以他人的自由为界,人民有了自由,国家才会富强。②严复:《群己权界论》,《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132页。这就明确了自由与富强的关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从经济层面丰富了古典自由主义内涵,他强调经济发展要靠市场,靠自由竞争。印度著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指出:“扩展自由被看成既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消除使人们几乎不能有选择而且几乎没有机会来发挥其主体的作用的各种类型的不自由,构成了发展。”③〔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4页。我们按照经济学家的理论并依据经济发达国家的事实,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腾飞的现实证明,“自由”是中国走向富强文明之路的必选路径,自由也必然成为中国公民的核心价值观,以自由看待改革开放是一种视角,也是一种历史解释。

二、教学设计

以问题为主导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以问题引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能并把控教学的进程。

问题一:

阅读材料:邓小平力倡的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竞争观念、平等观念、自由观念和追求私人财富的精神,在中国大陆再度兴起、并且在民众心中扎下根来。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

——马立诚:《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

问:谈谈你所了解的邓小平,结合材料说明您对这段材料的认识。

在讲述本课时教师通常的设问是:“三中全会为什么是转折点?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从掌握知识的角度看并无不可,然而,这既然是历史的拐点,是历史发展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璀璨夺目或最令人深思的历史时间节点,人的作用必然凸显其中。如此设问意在让学生更生动地了解邓小平政治征途上三落三起的坚忍不拔、忍辱负重对人生之磨砺和强大内心的炼就,这就是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楷模;知道伟人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研究证明,关键时刻是邓小平同志智慧和魄力起了决定作用。当初决定转移工作中心虽在党中央已形成共识,但如何转移并不确定,是邓小平明确提出改革开放作为国策,后来首肯小岗村的联产承包、主张深圳设为开放特区也是邓小平(按传统理论这两者都不是社会主义或者就是反对社会主义的做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陷入低谷,改革成果极有可能被否定改革的势力所葬送,88岁的老人再度奋起,发表南方谈话,拼尽全力“天鹅之舞”,挽狂澜于既倒,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继续改革,走市场经济之路。这是对斯大林模式、对传统马克思主义、也是对世界经济思想史和世界经济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个时代不可能不打上邓小平的烙印。可以认为,这段材料既是本节课的导语,也是贯穿二、三两节课的主线。

问题二:

阅读材料:四川泸州1958年有295个人民公社,实行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的政社合一体制,普遍实行半供给制和半工资制的分配制度。对社会生活,泸县石洞人民公社甚至提出“十三包”,即吃、穿、用、住、行、婚、丧、教育、医病、生育、文化娱乐等都由公社包起来,大搞平均主义,可是包不了多久就无法承受,最后成为无法兑现的空话。

当时实行吃饭不要钱的伙食供给制,生活上以民兵营、连或管理区为单位,按统一标准供给口粮,男女老少统一在食堂吃饭,伙食标准由最初每人每天8两细粮减为2两细粮,甚至后来无法开伙,到最后自行解散。

干部不参加劳动,搞特殊化较严重,占群众便宜,影响社员生产积极性。石洞公社的建设、跃进两个管理区的干部,还专门办干部食堂,群众称为“长官食堂”,大家敢怒而不敢言。

在三年困难时期,非正常死亡人数激增,导致田土该种无人种,该收无人收。

“文革”期间,仅市中区粮食产量比1966年减产5.27%到29.55%,全市粮食产量从1956年20.76亿斤下降到15.28亿斤。

——徐龙治主编:《百年泸州》

问:依据材料,你能从中提炼出哪些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农村改革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提取信息:比如,农村建立的是政社合一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搞平均主义;管理缺乏激励机制,生产效率下降;存在腐败现象、干群关系对立;社会矛盾和生存问题严重。

笔者不以小岗村而以四川泸州的农村为例,实际上是基于学生生成性问题的考虑。有学生曾问,“为什么教科书要用‘安徽、四川等省’实行责任制和包产到组?四川也是农村改革的排头兵吗?”学生想了解家乡的历史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历史他们更感兴趣。在初中他们对小岗村就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简略。虽然笔者所引这段乡土史料的阅读量显得略大,但通俗易懂,能比较生动直观的反映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农村问题,用学生提取的信息去佐证改革必然从农村开始的结论。四川毫无疑问也是农村改革的急先锋,广汉县取消人民公社开全国之先河,另外,曾经在中国百姓中流行的“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也是例证。“吃”“生存、生命”是人们最先思考的问题,“人人喊饿”①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主编:《国家历史:真相与往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176页。成为当时社会无奈和悲催的景象,就连当今中国著名企业家、出生在大城市成都的刘永好(出生于1951)都回忆:“我小时候很穷,我20岁以前没有穿过鞋,天天没吃饱饭,那个时候我的愿景是天天能吃饱饭。”②刘永好:《未来、与世界共享美好》,《齐鲁网》2016年2月23日。这就是农民甘冒坐牢危险、迫切要求改革的原因。然而,正如陈秉安在《大逃港》中所说,“真正的饥饿,是什么滋味,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一辈子都体会不到”,③陈秉安:《大逃港》,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31页。也许他们对小岗村农民的生死契约和深圳民众拼死逃港就难以做到比较深刻的理解了,因此,教师还得仔细思考这一问题呢!

问题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有哪些创新点?这种制度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此问意在突出改革就是创新、必须创新的思想,通过对农村改革前后的状况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至于家庭联产承包的意义,传统的教学通常只是从经济层面进行“历史解释”,如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改革等等。但是这种解释还欠缺多方位多视角的思考(当然这也是以专题方式编写教科书的弊端)。教师可以作如下提示:第一,联产承包实际上冲破了只有集体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误区,是一种思想解放;第二,加速了人民公社政社合一制度的解体,实际上就冲破了当时宪法(第七条)规定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制;第三,农村以及后来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市场经济必然要求生产者的自由,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必然要求建立法治社会,因而催生了公民社会的逐渐形成,促进了中国社会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进程;第四,社会经济发展、科技随之进步,生活巨大改变,也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产生变化,社会显现多元化的态势。可以说这就是唯物史观的历史解释。

问题四:

阅读材料:企业没有自主权,想干动不得,想给工人修个厕所都要打报告,怎么发展生产?……物质统一供应,价格统一规定,人事统一安排,工资统一定级、财政统收统支等等,都像绳索捆绑的企业无法动弹……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大胆向你们伸手要权。

——《福建日报》1984年3月24日

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厂长们要求政府为他们“松绑”的原因。概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此问题的前一问要求学生了解城市经济改革的背景,用教科书以外的材料为试题情景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方式。教师也可以补充如“换一把电风扇需要11个部门审批”的案例,等等,在今天学生看来是奇葩的事情而在当时却是常理。万里一语道破问题的根源,他在1984年就曾指出,我们的经济体制的弊端就是三个字:死、懒、穷。死,就是体制僵化、管得过死。死在哪儿呢?死在我们曲解马克思主义,曲解社会主义。全盘照抄苏联的经济模式,把企业管死了、把人管懒了、造成越管越死、越管越懒、越管越穷的恶性循环。①转引自高尚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前后》,http://www.hybsl.cn/zt/hybjj/hybjingji/2015-04-10/516 39.html。后一问着眼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除了对几个经济学名词稍加解释外不必过多讲解。

问题五:

阅读材料: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特点及形成过程。

这是教材中的材料,没有额外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此问题主要从知识角度设问,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查找地图,指出开放形成点、面结合格局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形成准确的空间意识和对材料的归纳能力,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学生能够得出开放过程的阶段性、渐进性和稳妥性等特点,让学生体会到改革需要智慧的道理,还明确这也是中国经济改革胜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原因。还需指出,小平同志这段话是基于历史的经验而得出要开放的观点,但学生还应该知道实行开放的经济学学理是什么。其一,开放是当今经济发展国际化的要求,开放有利于化减生产与消费、产品与市场、资源供求矛盾,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其二,当时中国建设必需资金和技术,开放是获得资金和技术的必要途径。第三,开放在本质上是与世界市场逐步接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相互依存,改革要求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深化。没有开放,改革是不可能成功。

对外开放从4个特区、14个城市、开放区、浦东到内地,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格局,如此多的内容应该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笔者以为只需解剖一个城市即可,即最有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城市——深圳。本课教材写法略显枯燥,教师应该增加一些鲜活的有吸引力的内容。为什么首先开放的是深圳而不是其他地方?深圳的“大逃港现象”是确凿的事实也是严峻的现实,让学生感知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体会小平同志要“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含义。教师就教材的“经济特区”的解释设问:“特区特在哪些方面?对全国有何影响?”第一,“吸收利用外资为主”首先就打破了不用西方国家贷款的禁锢。当时中国就从日本得到第一笔500亿日元的贷款。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曾时说:“拿中国来说,50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日本却在这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4页。可见开放与否,结果迥异。第二,引进外资,经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这就打破了单一公有制结构。第三,经济活动市场调节为主。这样,市场价格必然与计划经济的价格体系发生冲突,价格双轨制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1984年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后坚定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决心。国务院决定扩大沿海城市的经济管理自主权,这才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全面展开,改革重心才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这是开放深圳等城市作为特区对中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是深圳开放与国企经济改革的逻辑顺序的时间节点(历史的时序性非常重要,某种意义上时序联系揭示的就是事物的因果关系),可见开放与改革密不可分。

问题六:

阅读材料:“改革”主要是相对政府资源垄断、政府管制而言,指的是恢复个人的自由选择权,让老百姓有权利决定做什么与不做什么,如何做,做成的东西卖多少,到哪里卖,以什么价格卖,得到的收入怎样分配,剩下的钱如何再投资等,一句话,就是给个人以自由。“开放”实质上也是扩大自由,是让中国人和外国人能更加自由地进出国界,做投资,做贸易,让个人经济自由权跨越国界延伸,拓宽自由的地理边界。

——陈志武:《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问:陈志武教授表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此观点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价值观的一段重要材料,其解读问题的视角和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也是本课总结性的解释。

基本观点:改革和开放的实质都是给生产经营者(企业和个人)以自由。

举例说明:如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政府为企业放权让利;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建立特区,逐渐扩大开放;允许自由贸易,(后来)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全球化进程等等。

一般认为,改革的实质是解放生产力,这样解读并无不可。不过曾有学生问,“商鞅变法不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明治维新、赫鲁晓夫改革不是为了发展生产?难道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目的是想限制生产力发展?”我们依据阿马蒂亚·森的观点和陈志武教授的解析来看,心中豁然开朗。首先,“自由”符合近40年来中国政府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那就是“释放自由”。不自由就是被束缚、被限制,解放就是解除放开束缚和限制,使之自由。所以,用自由价值观解读改革开放非常精辟。其二,“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自由价值观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现实高度契合。坦率地讲,当下人们对核心价值观背诵多,理解少,这种填鸭式的宣传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弊大于利的。

问题七:

阅读材料:毋庸置疑,我国经济改革成就巨大。家庭联产承包带来的是农村生产力的极大释放,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仍然还有很多难题有待破解,如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些基层政府干预农民经营自主权问题;农民进城打工造成土地抛荒;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土地流转过程中对农民利益的损害问题……80年代国企改革活力突显,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国企问题逐渐显露,如效率低下;监管乏力、腐败现象较为严重;收入差距拉大等等。

——摘编自《瞭望新闻周刊》等

此问题设计意欲何为?它既非课标要求,也非教材内容,教师为什么不设计一些展现改革开放带来的正能量材料而要针砭时弊呢?第一,这些问题是国家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这是事实,无法绕过,也不应该回避。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都要攻坚克难,解决这些问题。第二,历史学的功能要求人们应该有现实关怀。杨奎松教授在《历史研究与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问题》中曾说,“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现实关怀,通过历史研究略尽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一点义务与责任”。①杨奎松:《学问有道》,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5页。第三,2016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国家的命运和世界的发展,形成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历史素养和国家历史认同……是历史课程所坚持的价值追求。”习总书记曾强调“改革在中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今农村和城市改革仍然进行,矛盾也正在凸显,如何化减这些矛盾、克服这些困难,是摆在党政领导面前的艰巨任务;关心中国改革的发展,关注中华民族的命运也是每个学生、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第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这些问题虽然是少数有思想的同学提出的,但也应该启发更多同学去思考、探究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现实与历史无法截然割裂。有学者指出,“这节课的最后落点应该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问题意识,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才有实际意义”,②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239页。此观点非常有见地,只不过并未引起更多的重视,一些教师认为既然教材课标都没有要求,何必多此一举,这是“教教材”的惯性使然,当然,也是教师思想的自我禁锢的表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本问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并不存在所谓确定性的答案,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可以认为,所有的历史课堂教学都是一种“历史解释”,正如高中历史新课标所说,“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我们基于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社会变化的史实,以唯物史观作为解释理论,以史料实证为解释方法,从“自由”价值观角度去解析共和国这段历史,也是一种历史解释。陈志武教授通过中外经济史翔实的数据分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愈自由,愈发展”,“正是个人自由空间的扩大,而不是国家管控的加强,带来了过去三十几年的快速增长”的结论。③陈志武:《金融的逻辑:通往自由之路》,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69页。有理由相信,这种解释更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对自由这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G63

B

0457-6241(2017)13-0036-06

王晓荣,中学正高级教师,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中学历史教学。

【责任编辑:李婷轩】

2017-05-30

张洁,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与考试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观历史改革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新历史
改革创新(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