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古希腊民主政治》教学设计*

2017-08-09王宁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城邦雅典平民

王宁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100048)

高中《古希腊民主政治》教学设计*

王宁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100048)

高中历史,希腊民主,初高中衔接,归纳分析

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的目标。“历史学科的能力培养是历史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学科能力如何,决定着历史素养的程度。”①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2年第11期。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需要在具体实践中,通过运用历史学科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获得。②郑林:《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发展的教学设计》,《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年第9期。如何根据初高中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教学,在材料选择和问题设计上区分出初高中能力培养的层次?本文根据郑林教授对历史学科能力表现的层级划分,以高中《古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为例,作了一些探索。本课所用教材为高中人教版必修一,进行对比的初中教材为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设计

古希腊民主政治相关内容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③《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6页。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则是:“(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页。初中世界古代史以文明为单位构建知识体系,对知识的要求是浅而广。就本课而言,是要让学生了解以城邦和雅典民主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概况,对古希腊文明各个方面都有个大致的了解。高中课程按专题组织知识体系,对知识的要求是专而深。本课属于必修1政治史,要在初中的基础上深化,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古希腊会产生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怎么出现和一步一步完善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有什么地位。初中教材重点介绍了雅典民主政治极盛时期,也就是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高中教材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内容涉及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初中阶段重在对历史的理解,所以能力目标主要定为理解能力中的概括能力的训练,同时适当作评价能力的训练。高中则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作出自己的解释,因此将能力目标主要定为比较、解释(分析原因,推论结果和影响)、评价和探究。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概括雅典城邦特点,理解城邦公民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分析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的原因,认识贵族与平民的斗争是民主政治得以发展的动力;

(3)比较三次改革,认识民主政治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4)评价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探究古希腊民主制度对于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讲述希波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将作战双方兵力进行对比。提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希腊人会做出什么选择?播放历史情景模拟视频,呈现当时的情景——面临战与不战,雅典人用投票的方式做出选择。教师指出这就是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接着提问:雅典民主政治是怎样形成的?由此导入新课。

(一)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城邦公民

展示古希腊所处地理环境地图和城邦示意图,学生从中概括出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特点。然后出示城邦公民的相关材料:

材料1:城邦不论是何种类型,其最高权力属于公民集体,公民集体实际上就是城邦制度。

材料2:公民之于城邦恰恰好像水手之于船舶,各司其事的水手齐心合力于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航行的安全。

教师解读:城邦存在和稳定的基础是公民集体。雅典公民分为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农民和手工业者都属于平民。他们都要自备武装保卫城邦,但是享有的权利却不一样。贵族可以担任官职、执行法律,而平民只能参加公民大会,不能掌握实权。贵族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在政治上压迫平民,在经济上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迫使平民破产,导致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尖锐。

设计意图:城邦和公民这两个概念,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了感性认知,具备一定的史实基础。高中课要在初中感性认知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为深入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做好铺垫。为此,先呈现希腊地图及城邦示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然后出示理论性较强的文字材料,让学生认识城邦由公民集体构成。初中课上学生已经了解到城邦中生活的人有公民和奴隶之分,只有公民才能享受政治权利。高中课上要进一步分析公民是由贵族和平民组成,两者在城邦制度中承担的保卫国家的义务相同,享有的权利却相差悬殊。暗示平民与贵族存在矛盾,他们之间的斗争推动了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斗争是本课教学设计贯穿的一条暗线,它是理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在这里先做个提示,为后面的几次改革做好铺垫。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梭伦改革

出示材料:

材料3:如果他们(平民)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

设问:当时的平民面临什么危机?通过材料,学生回答出当时平民面临的问题是大量沦为债务奴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大量平民沦为债务奴隶对雅典城邦有什么影响?联系上一个环节所学城邦公民,学生可以得出公民人数减少,城邦制度基础受到威胁。

出示材料:

材料4:他们(平民)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设问:平民想要参与什么事情?通过材料解读,学生认识到平民想要参政但是没能完全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教师追问:是谁阻碍了平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得出结论:雅典城邦贵族把持政权,影响到平民行使公民权。教师讲授贵族如何把持当时的政权,并点明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冲突导致当时的雅典城邦处在了分崩离析的边缘。由此引出梭伦改革。

出示材料:

材料5:

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

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

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设问:债权标指的什么?被出卖的人又是谁?重获自由是什么意思?让学生理解材料中名词的意义,继而得出梭伦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度。在此基础上追问:债奴制度的废除对雅典城邦有怎么样的影响?学生可以分析推论出:保护了平民,扩大了公民的基础。

联系梭伦改革的背景对改革的内容逐条分析,推论其影响。通过对比财产等级制度与之前的公民等级划分,推断出财产等级制度给部分较富裕的平民参与政权提供了机会。通过对比改革前后城邦政治机构的变化,推论梭伦改革在机构设置上保证了平民的权利。然后提出总结性问题:梭伦改革的措施会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有什么影响?学生通过总结梭伦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得出结论: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出示材料:

材料6: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势。

让学生分析这段话的含义,认识梭伦改革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想兼顾双方的利益,结果贵族和平民都对梭伦不满。这就为克里斯提尼改革埋下伏笔。

设计意图: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城邦中平民与贵族矛盾斗争的产物。呈现材料3和材料4是要让学生自己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总结当时雅典城邦的危机。学生从材料中可以发现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所在,然后再结合之前所学知识,探究这种矛盾背后雅典城邦所隐藏的危机,如大量平民沦为债务奴隶,公民人数减少,意味着兵源减少,保卫城邦的力量削弱,等等。利用材料5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改革的措施。通过对比梭伦改革前后的等级制度和政治机构的差异,发现改革带来的变化,进而分析这些变化给雅典带来的影响:稳定和扩大了实行民主政治所必需的公民群体;贵族特权被打破,有利于平民参政。最后,对改革作出评价,由梭伦改革的不彻底引出克里斯提尼改革,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利用材料层层设问,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由浅入深地探究梭伦改革的原因、内容及影响,探究过程涵盖了比较异同、解释原因、推论结果和评价历史地位等几个层次能力的训练。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梭伦改革遗留了很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贵族通过血缘部落选举的四百人议事会控制了雅典城邦的政权。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内容便是解决这些遗留的问题。利用图示和动画给学生展示克里斯提尼十个地区部落建立的过程:梭伦改革后雅典公民内部出现平原、山地和海岸三派,分别代表贵族、农民和工商业者,三派斗争激烈。克利斯提尼改革废除原来的血缘部落,同时将三个派别划分为30个小的地区,再将这30个小的地区混合搭配组合成十个新的地区部落,每个部落都由平原、山地和海岸三派的公民组成。十个地区部落各抽50个人,组成一个新的机构——五百人议事会,来取代之前的四百人议事会。介绍了这些内容后,教师提出问题:克利斯提尼所组建的新的部落与以前的部落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根据所讲的地区部落的产生方式可以回答,旧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被打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问:这种不同对雅典政治有什么影响?联系之前的改革,学生可以答出:基本解决了梭伦改革遗留的问题,即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接下来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克里斯提尼其他改革措施,教师概述陶片放逐法的相关内容。最后让学生评价克里斯提尼改革。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要解决的问题是克里斯提尼怎样进一步深化雅典民主政治。学生解答历史问题需要依托一定的史实。如果没有史实作为论据,就成了随意想象,违背论从史出的原则。史实可以用文字史料或视频的形式呈现,也可以用老师讲解的形式呈现。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比较复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很难看完所有的史料。为提高效率,由教师利用图示讲解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内容。学生对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有一定了解之后,再与梭伦改革对比,看出变化并思考这种变化背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比较、解释和评价能力,也隐含有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史料实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并不一定事事都要拿一手史料来作为论据,而是要用史实说话。史实可以是一手史料,也可以是经过教师加工整理的对史实的客观描述。本课教学设计采用了后者。

(四)公民当家做主——伯利克里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到伯利克里的时候达到了顶峰,展示伯利克里改革前后雅典政治的不同,要求对比分析伯利克里时期民主政治有哪些进步?学生可从参政公民的范围扩大、陪审法庭地位的提高、发放工资等方面总结出伯利克里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是怎样达到顶峰的。最后,用图示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做出总结。

设计意图:伯利克里改革措施在初中有完整介绍,在高中教学不必详细学习,但是从能力培养要求上,需要学生深入地分析。具体做法是通过对比伯利克里改革与克里斯提尼改革,让学生自己归纳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的表现。

三次改革学习完之后,利用示意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使学生得出认识:城邦公民中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斗争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梭伦改革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了平民的公民身份,扩大了公民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用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铲除了贵族特权,保证平民有公平的选举机会;到伯利克里时期,所有公民都有机会通过抽签担任除将军以外的公职,真正实现了主权在民,公民当家做主,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从这可以看出民主制度是一个在矛盾斗争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五)雅典民主大家谈

在系统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之后,让学生阅读学案中的几则材料,结合初中和高中已学知识,展开探究,发表自己的看法。

材料7: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8:法律对于所有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是惩罚都是一样的。

——《人权宣言》

材料9:

材料10: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有一个不识字的公民走到他面前,要求他在陶片上写下“阿里斯提德”的名字,他照办了,然后问那个市民为什么要放逐这个人,他有什么做错的地方,那个市民回答:“他没有做错什么,我甚至不认识他,不过我讨厌到处听到人们称赞他‘正义’,我实在是听烦了。”

——〔古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材料11: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度,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倪学勇:《雅典民主的多元解读》

探究的问题:

(1)你如何看待雅典民主政治?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对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了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背景和过程。本环节的设计,是希望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以史实为依据,对雅典民主从多角度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同时联系现实,以史为鉴,对我国当今的民主政治有正确的认识。学案中提供的材料,有一手史料,有史学家的著述和评论,有教师对史实的对比整理。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材料,联系课堂所学,自己去解释、去探究,并在全班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教师点评时,将方法指导渗透其中,提示学生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可以从其对当时的影响和后世的影响、对自身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来考虑;还可以从进步性和局限性来考虑。做出结论时要有史实依据,引用材料时要区分一手材料和二手材料。还要注意材料中的内容是对史实的客观描述,还是对史实的看法。通过讨论和方法指导,使学生树立史料实证意识,将历史认识建立在可靠的史实基础之上,并通过历史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现在。

三、教学反思

传统历史课堂更多地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虽然知识的传授是一堂课的基础,但不是全部。学生要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实现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思考、自主探究,让整个课堂动起来。这里的“动”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动,更是思维上的碰撞。在本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总结,理解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基础——公民集体。其次,通过将材料分解,层层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让学生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如何达到黄金时期的。最后,在评价雅典民主政治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分析学案材料的基础上,充分思考,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形成对雅典民主的全面认识。问题解决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通过将问题分解,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历史学科能力,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明确了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每选一则材料,设计一个问题,都在考虑怎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落实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得到的不单单是知识的记忆,更多的是能力的养成。

G63

B

0457-6241(2017)13-0022-06

王宁,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2017-05-12*本研究受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学历史学科诊断分析工具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BJAICFE2016SR-001,项目负责人:郑林教授)资助。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项目组成员: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赵文龙、刘汝明、张威,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组张英、袁峥、史少卿等。

猜你喜欢

城邦雅典平民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第44届COSPAR大会将在雅典召开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雅典学院
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平民品格
雅典城邦的民众失去政治热情了吗?——从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第32题谈起
古代雅典经济责任审计探微
论《理想国》中的城邦正义
平民领袖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