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立
2017-03-11张士元
[清]张士元
自 立
[清]张士元
凡物莫不有死。草木、鸟兽、昆虫,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虽有迟速,相去曾几何时。惟人亦然。方其生时,劳之以所为,淫之以所好,汩之以所思。其经营不已,若无复有尽期者,及其气散而死,则髐(xiāo)然不能肉其白骨,与草木、鸟兽、昆虫之变灭何异乎?
君子知之,故不以形体之有无为生死,而以志气之消长为生死。吾今日形体无恙,而志气以竭,斯为死矣。吾志气配乎道义,发乎文章,且与天地同流,而奚有于形体乎?故简策所载,古圣贤人,虽死已久矣,而其辉光如日星之烂然。盖其人至今存也。然则死而不死,亦在人之自为之而已。士宜何如自立哉?
(原文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新国文》)
【译文】
物生于世,便没有恒生不死的。草木、鸟兽、昆虫也是这样,它们中有的朝生暮死,有的春夏才生,秋冬便死,也有的活到十年、百年、千年才死。寿命虽有长短,死期虽有早晚,但终究不免一死,区别实在不大。人也是这样的。在世的时候,奔波劳累于所做之事,恣意放纵于所好之事,悲愁烦乱于所思之事,人们苦苦经营而不知停歇,似乎永远没有死期。等到精气散尽而死时,枯骨暴露而不能使白骨再生肌肉,和草木禽兽昆虫的生死变灭还有什么分别呢?
有德有智的君子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不把生死看作是形体的有无,而把生死看作是志气的消长。假使我现在形体完整安然,但志气消亡难以振作,这就可以算死了。我的志气能够和道义配合,能够在文章中发扬,并且能够参与天地的流行化育,于形体还有什么所谓呢?古籍上记载的圣贤之人,虽然死了很久,但他们的光辉好像明星朗月一般留于人世。但是死与不死,终究还是在于个人自己的作为努力。士人君子应该如何自立于世呢?
【简析】
本文曾入选民国时期的小学教材《新国文》,由万物必有一死引申出人的独特性不在形体之存亡,而在志气之消长、道义之担当,因此而呼吁自立自强。
自人类产生以来,对死亡的恐惧便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不以形体之有无为生死,而以志气之消长为生死”,便是想通过对生命价值的重估和重塑,实现对死亡恐惧的克服与超越。这种价值超越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传统:春秋时期的叔孙豹就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西汉司马迁也直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文天祥于濒死之际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在这些传统观念中,生命的价值得到了升华,生与死不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具有了价值层面的辩证关系。古代的仁人志士尚且有如此见识,我们今人亦当自觉地对自己生命的价值进行重估,拒斥庸俗的价值与庸俗的生命,自立自强。
彩 调
读广西
彩调,广西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各地名称原先不一,在起源地桂北和桂林一带称“彩调”,柳州、河池地区和梧州部分地区称“调子戏”,阳朔以南称“采茶戏”“彩灯”,左右江一带称“大采茶”“嗬嗨戏”等,1955年以后统称“彩调”。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彩。彩调最早是从民间歌舞和说唱演变而成的“对子调”。演唱内容多为赞美大自然或歌颂爱情,所用曲调多是民歌、山歌和小调。后来演变为包括唱、念、做、舞的“四功五法”在内的综合性艺术。彩调剧目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有大量的口传和手抄本在民间流传。表演时采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等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极富特色,其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由于深深扎根于乡村民众之间,又和当地民间俚曲小调紧密结合,彩调形成了内容谐趣、形式活泼的表演风格,号称彩调“三件宝”的扇子、手帕、彩带在表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60年代初,来自民间的《刘三姐》红遍大江南北,饮誉海内外,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