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通志》的历史贡献
2017-03-11李申
文/李申
《吉林通志》的历史贡献
文/李申
《吉林通志》的编纂筹备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1891年9月5日,长顺上书光绪皇帝奏请修志。11月5日,奉上谕开局修志。《吉林通志》记事止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刻印完毕,装订成册,上报朝庭。该书6函、49册、7378页、147万字。它集资最巨、用人最多、为时最长、部头最大、内容最广,不仅是东北地区一部难得的大型志书,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也不逊色。1930年荣厚所写《重印〈吉林通志〉序》中说:“《吉林通志》修纂者多属通才,言皆整练,事甚赅密,综其经略,可得而言,窃原方志之作,为史支流,前代大事在所必书。”金毓黼在其《渤海国志长篇》附录二《吉林通志》条下说:“此书凡有数善:搜罗完备,一也;语皆有据,二也;证义精确,三也。”
作者经过查阅档案、典籍、文献后。认为,《吉林通志》的历史贡献有以下几点:
一、《吉林通志》开创了东北三省省志一代先河
《吉林通志》修志缘起在长顺自撰序中所说:“今天下郡县皆有志,吉林独无专书”。“其事迹大凡仅附见于《盛京通志》之内”。《吉林通志》在修纂中继承了乾隆四十四年《(钦定)盛京通志》的志体和志法。但减少了许多门类。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做到了去粗取精,扬长避短,自成体系,“有事有文,其义自见”。这种承前启后,别开生面,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敢于改革的本身“实为创举”,可以称得上是省志的开篇。它结束了东北地区古方志体,也是省一级志书中的第一部。尤其是后来的《黑龙江志稿》和《奉天通志》两部省志直接继承了《吉林通志》的志体和志法中的积极因素,这种直接继承关系十分明显。据《黑龙江志稿》叙目自称“爰仿乾隆元年《盛京通志》、光绪十七年《吉林通志》例,汋加益损,用符时政”。而《奉天通志》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才刊行,在此期间辽宁省实无通志可言。所以,《吉林通志》是东北三省第一部官修省志。
二、《吉林通志》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重要历史文献
近年来,学术界多将《吉林通志》列入少数民族历史文献。
首先,因为修纂《吉林通志》任职人员中,有官衔的多达58人,有不少是满族或汉族旗人,而主修人长顺系达斡尔族。
其次,《吉林通志》就其资料价值而言,它完整地记录了满族自原始森林狩猎、游牧,逐渐蜕进于农业、手工业和其他产业。三百年间的历史、政治、文化发展,向世人展示了满族独特的民族概貌及其发展轨迹。所以,本书内容不仅有其资料价值,还有研究满族发展史的学术价值。
第三,修《吉林通志》学者注重资料的实地调查,“搜罗采访,事必证实,言皆有据”。书中还采用部分时人著作,以达到“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的目的。《吉林通志》卷二十七就收录了李重生的一篇《赫哲风土记》。它是一则很重要的民族学资料,记载了赫哲族地区的一些情况:“山岭回环,林木丛杂。河水分流萦绕,多难详记其名。部落无酋长统辖,亦无文字。各山居野处。无历书,每至河冰开化,见河中有抬巴(大麻)哈鱼过,方知一年”。又说“居无定处,可一月一迁,或终岁数迁”,又记载“赫哲族人家无贫富相悬者。有酒三二百斤,贮瓮中。或中皮楼三四座便称富户。皮楼者,以椽为架,高如屋。打获野兽,剥肉食之,而晾皮于上”。赫哲族“衣服用布帛者十无一二。寒时著狍鹿皮,暖时则以熟成鱼皮制衣,服之”。食则“鱼干鹿肉,家家堆为粮”。文中还记载了赫哲族的婚丧嫁娶、风俗习惯。书中还摘录了曹延杰的《西伯利东偏纪要》,文中也记载了赫哲族社会状况,使人一目了然。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不多,能有像《吉林通志》这样记载少数民族历史的书籍实为难能可贵。所以说,《吉林通志》是一部东北地区的民族古籍上乘佳作。
三、《吉林通志》详记中俄、中朝(日)勘界事宜,为日后中外疆界之争,提供了可靠文献资料
光绪十五年(1889年)长顺“据禀设立‘华夏金汤固,河山带砺长’等字之碑十。碑立后两年修《吉林通志》,志中详载十碑实地及各碑相距里数,不载原禀,惟冠语存考”。后被载入日本陆军步兵中佐守田利远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著刊的《满州地志》下卷中,在中日“间岛”交涉过程为中国一方提供了文字依据,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做出了贡献。台湾学术界20世纪60年代影印《吉林通志》列为《中国边疆丛书》第一辑第二种并作“新序”称“是则二十年前上国之不能令藩邦信守者,此时竟以弱国之口舌争得自强权手中,可见《吉林通志》于国有功”。
(作者单位: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