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遥感地质》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2017-03-11刘泽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遥感技术分辨率特征

刘泽东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遥感地质》是高职院校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是综合应用现代遥感技术来研究地质规律,进行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的一种方法。高职教育的特点在于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遥感地质》课程的教学必须呼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要重点培养学生运用遥感技术解决地质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遥感地质》课程的改革方向应是基础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实践知识以服务地质调查与找矿为宜,重应用、重实践、重动手操作。本文笔者就高职《遥感地质》课程的改革提两点意见,以期抛砖引玉,共同促进高职《遥感地质》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使学生通过《遥感地质》课程的学习,真正掌握利用遥感知识解决地质调查与找矿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推广应用遥感地质找矿方法。

1 高职《遥感地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可以将《遥感地质》课程分为两大部分来讲述,即是一遥感基础知识概述;二如何运用遥感技术解决地质实际问题。第一部分注重介绍遥感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种遥感影像及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对于该部分内容要讲深讲透,要把学生需要知道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由于理论知识相对来说枯燥无味,因此一定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展示形形色色的影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地球表面的美丽图画展示给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遥感技术系统和成像原理,通过图像对比让学生理解遥感多平台、多时相、多波段的特点,通过影像放映让学生认识遥感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波谱分辨率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影像中了解、认识、掌握遥感的“三高三多”(备注:“三高”指的是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波谱分辨率,“三多”指的是多平台、多时相、多传感器)特点。第二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遥感理论知识解决地质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该部分内容学习时一定要让学生多看、多想、多动手操作。学生通过该部分的学习要掌握如何运用解译标志和解译方法识别地层岩性、划分地质界线、测量岩层产状,解译褶皱构造、线性构造(断裂构造)、环性构造,根据解译的地层、地质界线、地质构造(褶皱、线性构造、环性构造)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综合相关地质理论知识,圈定成矿预测耙区。最后学会根据解译结果编制遥感地质解译图和遥感地质解译报告。概括来讲,第一部分的教学可用“知识讲透、影像展示、激发兴趣”十二字方针,第二部分的教学可用“动手操作、影像解译、服务地质”十二字方针。

2 高职《遥感地质》课程教学改革的操作方法

2.1 第一部分教学的操作方法

第一部分遥感基础理论的教学可分为绪论、遥感物理基础、遥感成像技术系统及遥感图像的类型与特征、遥感图像处理四个专题。在绪论专题的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认识和掌握三个问题:什么是遥感及遥感地质?遥感技术系统有什么特点?遥感技术的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该专题的教学是入门教学,一定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多展示一些各地的不同分辨率的影像,让学生感性认识地表景观在影像上的特征,让学生知道大千世界、万物缤纷,凡是地表能看到的现象,影像上都能显示,激发学生运用遥感探寻地球奥秘的兴趣。遥感物理基础这一专题的教学相对枯燥,一定要通过动画显示、图表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理解地物的波谱特征决定了影像的特征,理解太阳辐射和大地辐射是遥感的辐射源,理解电磁波谱、大气窗口的概念,会对地物波谱特征进行分析,了解色度学的原理。遥感成像技术系统及遥感图像的类型与特征专题可分遥感技术系统和遥感影像特征两个子专题,着重介绍各个年代、各个国家、各种类型的遥感卫星参数及其搭载的遥感器所成影像的特征。在该专题理论教学完成后可进行第一次实习,认识各种遥感影像。遥感图像处理专题着重让学生理解光学图像与数字图像的区别,掌握数字图像的基本处理方法。在该专题理论教学完成后可进行第二次实习,运行ENVI等计算机软件进行遥感图像的基本处理,如假彩色合成、密度分割、直方图调整、图像分类等。

2.2 第二部分教学的操作方法

第二部分运用遥感技术解决地质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可分为解译标志、地貌解译、岩性地层解译、构造解译、遥感地质找矿五个专题。解译标志专题的讲解要图文并茂、每一种解译标志都要有对应影像来解释说明,重点要给学生讲解各种水系解译标志,使学生理解岩性、地层、构造对水系的控制,如何通过水系特征间接推断岩性、地层。这个专题课程内容学习完之后进行第三次实习:认识解译标志,通过含有各种直接解译标志、间接解译标志的影像识别,熟悉各种解译标志。地貌解译要通过各种地貌的典型影像的展示、介绍使学生熟知各种地貌的影像特征,尤其是重力地貌(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影像特征要使学生熟悉,有利于学生今后工作中在此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在这个专题内容学习完后进行第四次实习:地貌解译。学生通过各种地貌影像的观察、认识,熟知各种地貌影像特征。遥感地质找矿专题的学习时属于本课程的综合技能学习,学生根据前面地层岩性、构造解译的结果,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根据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成矿预测,圈定找矿耙区。在本专题内容学习完后进行第八次实习:综合遥感地质解译与成矿预测分析。对影像的地层岩性、构造进行综合解译,根据解译结果,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成矿理论,圈定找矿预测区。最后综合成图,并编写遥感地质解译报告。

3 结语

按照上述方法步骤进行教学,改变传统 《遥感地质》重理论灌输,轻操作应用的做法,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践行遥感为地质服务的理念。通过不断让学生置身于多姿多彩的遥感影像,把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通过课堂影像演示和实习动手操作传输给学生,一方面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活力,提升了学生运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彰显了高职教育特色。

[1]张安定,衣华鹏,崔青春.《遥感原理》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测绘通报,2005(12):59-61.

[2]何钟琦.当前遥感地质工作中几个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J].国外铀矿地质,1985(1):1-6.

[3]朱亮璞.遥感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4]刘玉英,郝福江.遥感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5]廖文峰,张敬泉,刘大利,等.《遥感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30):7260-7262.

猜你喜欢

遥感技术分辨率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EM算法的参数分辨率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原生VS最大那些混淆视听的“分辨率”概念
浅谈卫星遥感技术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
一种提高CCD原理绝对值传感器分辨率的方法
抓住特征巧观察
基于深度特征学习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大气、水、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