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董学堂考述

2017-03-11李闯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堂扬州教育

李闯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 225002)

仪董学堂考述

李闯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扬州 225002)

仪董学堂是清末扬州地区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堂。1902年程仪洛、恩铭先后执掌该校,严定章程,革新课程,初步建立起学堂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使学堂办学渐有声色。1906年两淮盐运使司发生人事变动,新任盐运使赵滨彦依照癸卯学制有关规定将仪董学堂更名为两淮中学堂。后因民国代清,两淮中学堂又相继演变为淮扬合一中学、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校等。从仪董学堂的创建到省立八中的开办可以进一步窥探出清末民初江苏中等教育艰难的发展历程。

仪董学堂;赵滨彦;两淮中学堂

清光绪末年,废科举,兴学堂,教育改革之风渐盛,创办于1902年的仪董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扬州地区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堂,同时也是江苏地区为数不多的官办中学堂之一。仪董学堂的创办由此揭开了近代扬州地区新式教育的序幕,然而这所“中体西用”的新式学堂在创办的短短四年之间就迅速走向衰败。究其原因,是学堂的内部人事频繁离去所导致的结果,这其实只是简而言之。实际上这与清末民初整个国家社会发展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

清末扬州兴学,尤其是新政前后,扬州地区的教育在苏北乃至全省都有一定的名声。这与仪董学堂两任总办推动以及充分利用教育界的资源是分不开的。1902年新政之初,两淮盐运使程仪洛建议清廷效仿全国其他地区在扬州设办仪董学堂。不久,程仪洛的建议经两江总督的奏请,获得清廷的肯定,仪董学堂自始创办。1906年两淮盐运使司发生人事变动,新任盐运使赵滨彦依照清政府实施的癸卯学制将仪董学堂更名为两淮中学堂。之后民国代清,两淮中学堂又相继演变为淮扬合一中学、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校等。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仪董学堂创办过程的叙述,大多语焉不详或缺乏系统的论证。本文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扬州市档案馆、扬州市图书馆、扬州中学校史馆等馆藏相关文史资料为基础,系统梳理仪董学堂创办过程中的来龙去脉,希望通过考察仪董学堂的办学历史,窥探出清末民初江苏中等教育艰难的发展历程。

一、仪董学堂的创办过程

近代扬州兴学,最早可以追溯到“戊戌变法”期间。1898年6月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诏》阐言教育应“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命令各省、府、厅、州、县开设中西学堂,一律兼习中学、西学,并提倡地方自行捐办义学和社学等,规定均须一律中西兼学,以博采西学之效[1]11。然而,各地的中西学堂还在筹措当中,就因“戊戌政变”而中途流产。此项政策在事实上为江苏各地乃至全国传播新式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901年9月清廷迫于内外压力,开始实施晚清“新政”,新政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提倡并推广新式教育。不久,清廷命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12。在这样的形势之下,1902年江苏巡抚聂缉椝在省城苏州兴办江苏省大学堂;与此同时,许星壁、恽祖祁、刘度来等人在常州兴办常州府学堂;唐景崇在江阴创设南菁高等学堂。1902年署理两淮盐运使程仪洛以扬州梅花书院、安定书院经费之半建议清廷设立仪董学堂,学堂系中学制。同年,程仪洛亲定章程,革新课程,严格招生,延耆硕教授其中[2]18。在晚清政坛中,程仪洛算是一个比较务实能干的疆臣,有关程仪洛的记载在晚清史料中并不多见,只有《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以及《民国江都县续志》(卷一)中对他任职两淮盐运使有所记载。“程仪洛,庚子补两淮盐运使,履任后。锐意撙节,廓清积弊,裁提公费,岁可六万金,创立仪董学堂。”由此可见在晚清新政的影响下,程本人励志革新地方长久以来的弊政,体察民情,创办一所新式学堂以普及一方教育[2]17。况且,在此之前全省乃至全国多数府州县已经有创设新式学堂的先例,因此在清廷《兴学诏书》和《钦定学堂章程》刚刚出台不久,即从盐政中抽出部分经费,按照省城苏州有关办学规定,在扬州首办仪董学堂。

仪董学堂于1903年正月开学。在创办之时,略参江阴南菁高等学堂之办法,招收学生六十名,其中四十名本籍,二十名商籍。如商籍不足,补以本籍,或本籍不足,亦可补以商籍。生源主要来自扬州府属江都、甘泉、仪征、高邮、宝应、兴化、泰州、东台等八县的附生和盐商子弟。仪董学堂系中等学堂规制,应设正斋[3]3。1901年袁世凯拟定在山东试办大学堂。山东大学堂分为备斋、正斋、专斋三大类,其创办的顺序依次是正斋、备斋、专斋。仪董学堂考虑到本地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创设的顺序依次是备斋、正斋。“现因诸生学力多未及格,而他日各州县遍设小学堂,急需教习之才。今姑择年力稍富、中学较有根柢者,令受速成教授法。除温习已读之经史外,补习中外普通历史、舆地、数理、体操,兼令研究教育学教授学管理学校法,作为寻常师范生先入备斋正额,一年后察看升入正斋。”[3]4由此可见,仪董学堂在创办的过程中参照了山东大学堂有关的章程。

仪董学堂创办之时,全国科举制度尚未废除,学堂的课程仍然以孔子儒家“四书”“五经”为主体。除此之外,还需要兼修本国历史、舆地、掌故、数理以及外国的历史、舆地、政治艺学。程仪洛一改清前中期教育课程的模式。由此观之,当时教育改革风气日益欧风美雨化。学堂所用的教材,其中伦理、经学、史地讲义均为学堂自编。国文课本则采用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算学则采用当时教会编译的《笔算数学》《代数备旨》《形学备旨》《八线备旨》等。英语课本用华英初阶进阶及纳氏文法、宝氏读本等[3]26。据民国天津《教育杂志》刊文“近闻仪董学堂英文一科,以某报西文编译为课程。学生等以其新奇可喜。故程度大有进步,刻经监督禀请运台。以该报一种,不足轻视摩之谷,须多赚西文各报,卑教习随时指示,以期谷广见闻”[4]。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学生还是迎合西学。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法文则采用法语初阶进阶教材。仪董学堂的教材采用的“中西结合”的模式在保存国学根本的同时,适时学习国外先进文化,有利于推动近代扬州新式教育的改革,为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仪董学堂的管理运行机制

仪董学堂在创办伊始,程仪洛就非常注重对学堂内部人才的选拔。他在制定仪董学堂章程中明确规定学堂贵在实事求是,力戒虚糜。对学堂内部的人事聘请也进行了合理的顶层设计。设立总教习一位、副教习一位、监督一员,中文教习两名、西文教习两名,体操教习一名,委员一名,典籍一名,各有责成。凡于学堂无益之事,概从节省,以期核实[3]3。教育的改革贵在人才的引进,据《民国江都县续志》记载,仪董学堂在创办四年间先后聘请四位监督,分别为屠寄、王鹏运、李慎儒、宋子联,他们皆为当时教育界有识之士。清末学堂监督负责管理学堂全部事务,一如后来之校长。仪董学堂初任监督为屠寄,屠寄为江苏武进人,历任国史馆纂修官,擅长史地词章。1902年屠寄赴扬州主持仪董学堂事,未一载,学堂因经费渐绌而停办。屠寄作为晚清民初顺应时代潮流的士子,他的到来为仪董学堂无论在师资还是在管理方面增添了亮色。同年十月,王鹏运受程仪洛的邀请,南归主持扬州仪董学堂校务。据民国词学大师龙榆生在《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一书中对王鹏运个人品性进行的介绍:“鹏运内性淳笃,接物和易,能为晋人清谈、东方滑稽,往往一言隽永,令人三日思不能置。”由此可见王鹏运的为人属于温和保守派。他对学堂内部事务也进行了有效的革新,尤其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方面提出与传统儒家道统不一样的见解。不久,王鹏运本人因故离开扬州,于光绪三十年(1904)卒于苏州[5]147。

1903年8月清廷派程仪洛赴广东任按察使,由此两淮盐运使司易主。9月白旗人恩铭继任两淮盐运使,兼任仪董学堂总办。恩铭对晚清弊政亦有改革之心,他在晚清政坛中当属改革派一面,尤其新政实行后,恩铭对新政提出诸多见解。据《清史稿》载:“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调两淮,晋江苏按察使。办盐务如故,杜私贩,恤煎丁,岁增国课三十万。时论欲请改场垣为公司,并创煤煎轮运议,恩铭力陈其弊,事乃寝。授布政使,录山西协饷功,晋头品服。”[6]在新政思潮的影响下,恩铭推崇创办新式教育以革除清末长久以来积累的教育弊政。因而,他对仪董学堂的改革始终怀有初衷,他想以此树立改革新式学堂之典范。因此,他上任伊始对仪董学堂内部事务做出两方面的调整:其一,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先后聘请博通中西的李慎儒、宋子联担任学堂监督,使学堂管理兼具中西之法,即既能维持传统儒家道统一面,又能迎合时代的潮流,减少改革所带来的阻力。其二,进一步加强对学堂教职员考核。据民国《教育杂志》记载:“扬州仪董学堂有校长一员,终日无所事事,每年薪水计有一千五百金之多,恩铭走访后知道此事,将该员裁撤并且规定学堂一切庶务归监督管理,添加格致测绘教员来监察学堂用款事项。”[7]可以说,恩铭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仪董学堂良好的风气,使学堂在苏北乃至全省都有较大的影响力。据民国十年《两淮仪董学堂同学录》中记载:“太史分校者,若湘南彭印根、寿州孙次青、上虞戚怡轩、仪征刘谦甫。诸公皆海内人望也,肄业诸生并刻苦力学,循循规矩无甚,嚣尘上气,以故掇巍科升大学及游学东西洋者,项背相望迄乎毕业,其所树立,声施灿然,得士之盛。”[8]序然而,这段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未持续下去。1906年3月恩铭去职,升任安徽巡抚,吴葑继任两淮盐运使,执掌仪董学堂。吴葑任职两淮盐运使不到一年时间内,《清史稿》中对他的政绩没有明确记录,就连当时国内最大的商业性报纸《申报》,对他任职两淮盐运使也没有相关报道,可见其影响是相当有限的。他对学生比较关心的毕业期限也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中途仪董学堂学生投考他校者占多数。北京京师大学堂、南京、苏州以及江阴南菁等三个高等学堂,江苏省内以及省外的水陆师学堂、高等师范学堂,均有仪董旧生[3]19。此种局面一直到新任两淮盐运使赵滨彦莅任后才有所改观。

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仪董学堂从创办到后期的艰难发展,自始至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学堂管理的首要任务,并且逐步建立起以两淮盐运使作为学堂总办的制度,已具有现代化学校的雏形。与此同时,程仪洛及其后继者也充分认识到迫切需要改革教育、实行新法的重要性。作为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参与者,程仪洛、恩铭与其后继者在数十年间他们以教育为己任,在教育改革、学制改革、争取盐政经费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近代中国教育事业名副其实的改革者与管理者。

三、仪董学堂的学制革新与变迁

如前所述,仪董学堂的创办与两淮盐运使司有着密切的联系。据《重修两淮盐法志》载,两淮盐运使司设置于元代,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两淮盐业事务,掌理两淮盐法,严察场灶户丁,稽核派销斤引,速征纳,疏积雍,兼辖行盐地方该管州县,兼管下河水利,驻地扬州[9]129。光绪二十八年受新政思潮的影响两淮盐运使程仪洛创办仪董学堂,出任总办。之后,程仪洛在《仪董学堂章程》中规定历任两淮盐运使均兼任仪董学堂总办。

1907年两淮盐运使司再次发生人事变动,新任盐运使赵滨彦依照清廷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对学堂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癸卯学制的实行是清末改革与保守两派斗争在教育上反映,其指导思想仍然是洋务派“中体西用”,既要保持封建主义的政治思想,又要采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技术,两者势必会产生不兼容性。因而,赵滨彦的改革很快遭到学生的抵制,时有吴姓学生向时任两江总督端方陈言道:“仪董中学堂自创办至成立已历多年,目赵渭卿都转奉委办理扬州学务后,将仪董学堂改为师范传习所,与前章不符,众学生大起风潮。”[10]迫于内外压力,校方开始与学生妥协。据《申报》载:“两淮运司赵都转前,曾禀江督准改仪董学堂为中学堂,定额四百名,除仪董原有学生百名高等小学。”[11]赵滨彦遂将仪董学堂定名为两淮中学堂。赵滨彦先后聘请杨道隆、张鹤第、刘荣椿等人为学堂的监督。学生初定为三十名,学堂的经费由两淮学务处拨发公款一万两[3]34。

1907年2月15日两淮中学堂开学授课。据1907 年11月16日学部官报刊载学部官文《咨覆江督改仪董学堂为两淮中学堂所有特班生肄业五年如果合格照章考试尊咨立案文》中详细叙述:“查两淮系属鹾界场运,各商大半寄籍在此,虽各省旅学暂以次第。渐兴往往偏而不全,尚不足以普及,然以同国之学堂而各分疆界。原非消除畛域之道窃,幸两淮本无省界可限,从前仪董学堂章程定额六十名,以四十名归地方,二十名归盐务。本司窃以,既有限制以分走额数,而畛域之见仍恐不能书泯。是以此次招补新生,不问籍贯之是否符合,但问程度之可以及格开课,及今各学生尚有切磋琢磨之概。本司与去年先设初等小学八所,高等小学一所,固皆一律照此办理。”[12]由此可见两淮中学堂一改仪董学堂入学时生源规则,对学生入学不再仅凭籍贯与出生。不仅如此,在学生毕业年限方面,赵滨彦也具体给出明确的答案。据南洋大臣兼两江总督张人骏在《奏为两淮中学堂学生毕业照章请奖事》奏折中叙述:“两淮盐运使赵滨彦将原仪董学堂旧班学生中严加考验,内有二十二名已合中学四年程度者另立特班,于是年十二月已满五学年,照章举行毕业。”[13]12931《申报》对此也有相关的报道:“两淮中学堂系以仪董学堂改设。前期开学时,经赵都转考试,旧班生取列最优等二十二人,实有四年程度。因即禀请江督准予年假,时先行毕业升入省城高等以示体恤,现已奉批照准矣。”[14]因此,赵滨彦解决仪董学堂长久未解决的学生毕业期限难题。另外从张人骏的奏折中可以看出赵滨彦根据毕业学生合格程度,对毕业生划分等第。他将毕业生分为四个等第,依次为最优等、优等、中等、下等。其中中学堂毕业生最优等称为拔贡生,优等生称为优贡生,中等称为岁贡生,下等作为优禀生。其中从仪董学堂创办至两淮中学堂成立共五年时间,有拔贡生二名,优贡生七名,岁贡生五名,优禀生五名给予适当不等的奖励[13]12931。清廷学部对张人骏的奏折予以回复:“平均分数在八十分以上,应列最优等之何惟能、程廷熙、符宗朝行三名,拟请照章奖给拔贡。七十分以上,应列优等之汪延銮、黄宗霸、居秉淇、费缉熙、郑璋宝、许洪绶、谢永泰、朱震彝、易锦元、王家槐等十名拟请照章奖给。”[15]不久,宣统元年赵滨彦因兵丁滋事失察,遭到吏部弹劾与处分,其本人于宣统元年三月被迫离职[16]110。

1908年扬州士绅夏寅官等人根据清廷学部所规定,要求每府必须设一所府中学堂。扬州府中学堂的经费由元扬州府属八州县带收忙漕串票捐,每张十文,各以其半拨充[3]31。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民国代清,民国政府废除前清府制。江都县教育会根据民国教育部部令将原两淮中学堂和扬州府中学堂合并为淮扬合一中学。民国元年三月开办,学生由原两淮中学堂和扬州府中学堂改编而来。原两淮中学堂刘荣椿任校长,该年秋季添招新生两个班,经费取自两淮盐引捐。1913年民国教育部出台法令规定一律将前清各地的学堂更名为中等学校,淮扬合一中学按照江苏省公署教育处出台的《江苏教育行政五年规划书》要求更名为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李更生掌校,使得省立八中在江苏中等教育界享有“苏南五中、苏北八中”之说[17]。程仪洛、赵滨彦与李更生治下的仪董学堂、两淮中学堂以及省立八中成为近代江苏教育的典范。

总之,从1902年的程仪洛创办仪董学堂到1913年学堂更名为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校。学校经过十几年的艰难探索与努力,屡易校名,几经更换校长。学校的办学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从教育宗旨到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的选用都具备近代教育的特征,为民国成立后的江苏中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内容上传播了近代思想意识和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新型的知识分子,如桂邦杰、王渥然、顾树森等。同时,仪董学堂的创办,也为以后中国教育发展提供许多经验与教训。

[1]周春良,冯黎,周祖华.草桥春秋[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7.

[2]桂邦杰.民国江都县续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3]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委员会.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上编[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4]扬州仪董学堂特别课程[J].天津:教育杂志(天津),1905 (14):46.

[5]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1961.

[6]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7]仪董学堂之改良[J].天津:教育杂志(天津),1905(12):57.

[8]桂邦杰,孙传绮.扬州两淮仪董学堂同学录[M].扬州:扬州市档案馆,1921.

[9]王定安.重修两淮盐法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0]都转改学堂之风潮扬州[N].上海:申报,1906-12-22 (09).

[11]扬郡学务汇志扬州[N].上海:申报,1907-03-29(10).

[12]清政府学部.咨覆江督改仪董学堂为两淮中学堂所有特班生肄业五年如果合格照章考试尊咨立案文[J].北京:学部官报,1907(43):199-200.

[1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扬州市档案馆.清宫扬州御档18[M].扬州:广陵书社,2010.

[14]中学旧班生准行毕业扬州[N].上海:申报,1907-11-20 (12).

[15]两淮中学堂毕业请奖南京[N].上海:申报,1910-12-05 (11).

[16]陈夔龙.吏部奏遵义两淮盐运使赵滨彦处分折[J].北京:学部官报,1908(18):110.

[17]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三十二号中华民国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A].浙江省政府公告,1912.

(编辑:徐永生)

A History Research of Yidong School

LI Chuang
(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2,China)

Yidong School was the first modern school founded in Yangzhou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CHENG Yi-luo and YUKULI En-ming were successively in charge of the school in 1902,who made strict regulations,offered new curricula,and set up operating mechanisms and management systems,which gradually put the school on the right track.In 1906,the Salt Transportation Department of Huainan and Huaibei areas made personnel changes,and the new salt controller ZHAO Bin-yan renamed the school Linghuai Middle Schoo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uimao school system.After the Qing Dynasty was replaced by the Republic of China,Linghuai Middle was renamed successively Huaiyang United Middle School and No.8 Middle School run by Jiangsu Province.The evolution of the school reveals the difficult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period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of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Yidong School;ZHAO Bin-yan;Lianghuai Middle School

K 207

A

1671-4806(2017)03-0108-05

2017-03-02

李闯(1990—),男,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

猜你喜欢

学堂扬州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扬州的秋日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