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生命看不见的富足
2017-03-11吴国珍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吴国珍/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相遇生命看不见的富足
吴国珍/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DEVELOP UNDER THE SPOTLIGHT
2013年,参加首届“大家三小”年度发展论坛,触动我在拙文《“大家三小”的教育梦》中写下:“生命的成长有多丰富,有多奇妙,这个梦就有多丰富,就有多奇妙;生命成长牵动的心灵分布有多广,生命能量涌动的世界有多深远,教育梦的舞台就有多广大有多深远。能迎接和容纳新生代生命元气无限灿烂的,只有教育追梦人宇宙般浩瀚蓝天般明净的心灵。”
这决不是当年的信口浪漫,“大家三小”年度发展论坛走过五周年,见证了“大家成就大家”原来这么简单、纯净、鲜活,渗透进你我他,净化心灵孕育北京气质、世界品位、大家风范。论坛流动的坦诚和智慧,开放了一种精神空间:在喧闹中宁静致远,淡定中超越放下,定静消解现实外力对心灵的支离,不断复归内心和谐,相遇生命看不见的富足。
“大家三小”邀请来分享精神盛宴的新老朋友,每次在论坛结束后相遇,都会不约而同惊叹:我参加的这个坛太棒了!瞧教师们的发展势头,不得了了!
……
还记得2013年参加的那个坛——班主任智慧在流动:微型培训引入怎样解决“小孩拿别人东西”的难题,牵动教师们的真实困扰,各抒己见中透出真诚与爱心。何凤华老师的带班体验引人深思:从学生表情洞悉心灵,开导忧郁困扰,引导学生体验“追求卓越,成功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到把脉问题精心策划系列主题班会配合家长会,以及引导学生沉浸名家名作红书累计637万多字的阅读,出彩细数无尽,把“大家风范”沉淀成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DNA,弥散成家校社区怡情养心的空气。
正是刘可钦校长把教育信仰悄然转化的领导艺术,让“小即是美”的智慧,贴近学生心灵的坦诚分享,把全校教师推到论坛的主人位置。一个故事自然地激活另一个故事。万霞老师,会由衷欣赏孩子的淘气,孩子们围观又脏又断的蚯蚓再生的淘气行为,成了引导孩子们查阅资料了解蚯蚓再生过程的教育契机;丢了水彩笔认为被蚂蚁拿了而趴在蚂蚁洞口等候的童心,也成了万霞老师巧妙地让孩子们把美好童话留在心中的教育趣话。李虹霞老师的“和经典一见钟情”, 在经典的“韵律盛宴”中,吸引学生“亲近经典,走向优雅”,生动演绎如何无限重视第一次的一见钟情,让学科活起来,用心灵感应心灵,用生命邀请学生走向真理,体验活出完整而丰富的生命的本体喜悦。这些自然涵养了“大家成就大家”的气度:学生小宇宙能量浩瀚无边,根植生命境界的教师也就舞台无边。
在论坛五周年之际,更愿品味“大家三小”年度发展论坛何以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入自然涵养“大家成就大家”的过程。这个问题固然复杂深奥,“大家三小”教师们的精气神不断给予我激励和启发,这里只选择一次体验谈一谈肤浅理解。
2012年11月16日下午,在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图书馆,首次和“大家三小”的教师小组分享阅读《教学勇气》的体验,让我震撼的是,首次捕捉的核心词居然是“恐惧”!作为译者,从2003年初读原著到2010年下笔写“穿越恐惧回归爱”,整整用了八年时间!
记得冯晓宇老师说:“那些孩子,虽然有时我对他们特别同情,他们也会做出让我纠结的事情,我的态度特别矛盾。后来我静下心来想,觉得问题不在孩子,还是在家长。孩子带着太多的恐惧,每天都在这些恐惧中挣扎。有一天,我去了他们家家访,和他父母谈了很久,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不足以把他改变。我相信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父母总有一天能够理解这份恐惧对孩子造成的恶劣影响。这是我读到恐惧那一章很感同身受的体会。有一些平常生活中说不出来的话,文章中都能很好地说明”。对啊,《教学勇气》所产生的社会溢出效应,就是在言传转化教育的默会知识方面有重要突破,超越头脑识见的局限,容易和教师经历的体验共鸣对话,这是提升更多教师内在成长的突破口。
李京华老师说:“我们一个人必须有时间去看,有耐心去听,听那些材料有什么要告诉你的。有开放的胸襟,让它走近你。”最后这句话我非常欣赏,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必须有体谅有机体的情怀。这句话我读了很有感触,我们做教师的有时是站在自己角色看待学生,有时站在学校要求看待学生,有时站在分数这个角度看待学生,有的时候我们会站在一个不得已的功利角度看待学生。所以,有时缺少体谅的情怀。我们只有真的把自己放低,真的把自己想要的那些东西放下,才能看见你想看到的东西。否则你眼里看到的东西就不是,就像李京华老师所说的:“就不是你本心想看到的东西,被很多东西蒙蔽了。”
我和李老师一样也对这点特别有感触。不仅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以及池昌斌老师说的从教育之外的生命宽度与深度、天人合一境界,都可从这开放心灵与万物互动的微妙体验中解读。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主体”坐在中央,那个主体怎么能够呼唤你,以它的身份优势帮纠正你的错误,那内在深刻丰富的质,如何显露出来?诸多心灵大师讲如何超越小我,聆听和感受到人和事物以及自己的临在品质等,和这并无二致。这就是照亮课堂、照亮教育、照亮人生、也在照亮各专业领域创新前沿的光源。年轻的李老师一句也没有讲日常发生的许多灿烂的一面,而是低位反思,这就像在把自己的内在收音机调整到收获正能量的频道,其可持续成长后劲隐藏于此。
王璐老师面对贴近自身认同与完整自我追问:“我到底是谁?我一贯的教学风格是什么样?我的优势在哪里?”直接深透最有生发力的核心概念。万霞老师对学生淘气的欣赏,池昌斌老师的体悟:体验不同于经验。每个发展阶段遇上的恐惧不一样,对于恐惧的理解也不一样,凸显伟大事物魅力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创新,其实是教师整个生命跨界自由绽放的支撑。确实,经验或许可以模仿,体验则是需要自己经历接上生命源头的再创造过程,是需要适合自身天性的丰富个性来滋养。
读懂你面前的学生是因为心猿意马学不好还是本来就不适合学习数学等,其后支撑的都是敞开自我生命贴近芸芸生命内在品质、贴近宇宙万物的内在纹理,而敞开自我首先需要接受其本然,才能畅通自己顺势引导的智慧。这样才能如帕尔默说的“在个人的意义上出神入化地吃透学科”。这也是为什么帕尔默认为“尽其所能谦卑的教学”能迎来意想不到的变化。这种心灵交流文化气场,吸引所有教师,让每位教师在被吸引被打动中,自我整理内心的困惑,在坦诚面对内心的恐惧中穿越恐惧回归爱,而不断自我更新成长。
在“大家三小”年度发展论坛中,每个论坛都自然转到直面恐惧、绽放心灵正能量的频道,自然熏陶教师们回归心灵,回归简单,回归宁静,舒展生命,绽放教育慢的艺术,真正激发了教师成长的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