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哲学存在的反思
2017-03-11卞伟伟徐二花
卞伟伟,徐二花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早在20世纪80、9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现在以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发展问题都将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事实上,从马克思“自然是社会历史范畴”的角度理解,人文科学研究社会的发展问题,自然科学也研究发展问题,因而从哲学向度研究发展问题也就成为发展哲学的研究任务。面对传统发展理论导致的实践困境,以及生态哲学自身的理论缺陷,发展哲学真正实现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发展哲学如何从哲学角度研究发展问题,避免拾人牙慧,便成了发展哲学确立之初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1 生态哲学面对的困境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机器大生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其发展理念是以人为中心,以实现人对自然的征服。在这种发展理念指导下实现的经济繁荣背后,造成的是生态灾难。以环境的巨大破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这种极端不科学的发展方式,引起了诸多有识之士开始对追求经济片面发展进行批判,并召唤生态哲学的出场。生态哲学结合生态学、哲学、生态伦理学等相近学科知识,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人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基本问题,对传统发展理论进行建设性批判。它看到了传统工业发展的误区与弊端,看到了传统发展理论中理性与价值的分裂,特别是看到了传统发展模式对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破坏所造成的人类生存困境,因而试图通过形而上的批判反思,建立一种以生态自然为中心和价值尺度的哲学理论,纠正传统社会发展理论在价值观、伦理观上的缺陷。就此而言,生态哲学的出现,展现出一种深层心态视角的转换,为我们重新认识自然界和生态系统,领悟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域和维度,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许多国家甚至将其作为本国建设的目标,但实际成果不容乐观。从学理上理解,自诩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的生态哲学,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上存在着严重的谬误,因而生态哲学实际上并不能如其所愿的充当“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石。
在世界观方面,生态哲学反对传统发展理论的“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中心主义”或“人类非中心主义”,试图建立自然本体的哲学理念。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认为传统发展理论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环境破坏,是因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把生态自然作为对象,对其进行肆意的掠夺与剥削,最终受到自然的报复。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每个人以自我为中心,把他人作为实现自身目标的工具或手段,造成人与人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相互敌视与对立,因而生态哲学主张消解“人类中心论”。但是人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存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证明了人的类本质[2]。”人的自我中心化从根本上预设了“人”的本体地位及一切非人存在者的根本从属性。但人类若是以“人”的方式存在,就不可能消除人的自我中心主义。故生态哲学主张的“人类非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在本质上是与人的本性相悖的。在价值观方面,生态主义者认为自然与人无关,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进而认为自然有自身独立的“权利”和“利益”。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在《哲学走向荒野》一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 “自然的内在价值”观点,认为“自然的内在价值是指某些自然情景中所固有的价值,不需要以人类作为参照[3]”,并认为“‘内在的自然价值’这一概念在价值主观论到价值客观论的转化中起了主导作用[4]”。一些生态主义者无限夸大自然价值的独立性,甚而将自然价值与人的价值对立起来,认为自然具有自身的“利益”和“权利”,人无权为了自身的发展而损害其他生命的生存。这必然导致价值的非主体性和实践上人兽行为等同的荒谬性,这样的思想导致的不是人类的进步而只可能是历史的倒退。提倡“自然的内在价值”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提高自然的地位,特别是针对以往传统发展理论对自然单方面的剥削,但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伦理观方面,生态哲学以自然的价值为尺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自然的权利与利益,势必削弱人的主体性存在,因而很容易得出人类改造自然的不合理的结论,容易走向极端,持这种思想的人大都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人类改造自然也就成了不道德。在人与人关系上,人的实践活动是人对自然的对象性活动,人如果不能改造自然,就不能实现物质生产以及自身的生产即繁衍后代,因而生态哲学的伦理观,从根本上就去除了代际之间的伦理关系,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2 发展哲学存在的前提性反思
面对生态哲学以自然为中心所造成的困境,发展哲学继而出场。发展哲学若想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首先必须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即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和客体的可持续,这里的主体不仅指当代人,还包括后代人;而客体主要就是指自然。发展哲学摒弃生态哲学的弊病,以人的存在为前提,人的发展为中心,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旨趣。这里的发展哲学不是单纯的回归传统的发展理论,而是对传统发展理论以及生态哲学批判的继承,保留传统发展理论对人的主体性的推崇和生态哲学对自然的重视,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哲学能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或者说发展哲学存在的前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其一,发展哲学研究发展问题,人文科学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按照马克思“自然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的思想,自然科学也研究发展问题,因而学术研究都与发展有关,故发展哲学也可以研究发展问题。其二,从发展哲学的哲学向度理解,发展哲学的优势是保证发展哲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哲学与其他具体的学科相比,表征的是价值旨趣。具体的学科只是解释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现有的现象,为人们提供事物的客观知识,概括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但并不解释或追问其价值前提存在的合理性。具体科学研究实证事实,而哲学关注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因而指向社会发展领域的发展哲学就是对发展价值的前提批判。这里所说的发展价值的前提批判就是指,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具体的价值尺度、价值内涵,是否符合当代人的发展需要,是否有更好的价值尺度可以使社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其三,发展哲学能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关键在于发展哲学从实践入手,承认现实的人的主体性地位,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目的,这里不仅仅把自然作为人的工具与手段,而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体来说,发展哲学在世界观上,明确人的中心地位,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人,不同于传统发展理论处于中心地位抽象的理性人,而是现实的感性的具体的实践的人。同时这里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一种相对的中心主义,也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符合可持续发展有关主体能力的可持续的特点。发展哲学看到了自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张人能动的改造自然,但这种能动是受自然客体制约着的,因而明确了自然相对于人的先在性,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在价值观上,发展哲学指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肯定人的价值,主张现实的人通过实践对自然能动的改造作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6]正是在实践中,人通过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与自然发生关系,实践地去改造自然。一方面,“人创造环境”明确人的创造价值,另一方面,“环境也创造人”表明环境对人的价值,因而发展哲学指出人与自然的双重价值,而不单强调一方的价值。在伦理观上,发展哲学扬弃生态哲学对代际之间伦理关系的消解,因而表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表明作为主体的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作为客体的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当代人之间以及代际之间的伦理关系都得以保留并健康、持续发展。
3 发展哲学的理论建构
发展哲学在经过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获得自身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因此,自身科学体系建构问题就成了发展哲学不断完善的重中之重。发展哲学的建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也就是研究的内容与研究的方法。在研究内容方面,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研究的对象和具体的研究内容。从发展对象来说,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研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研究,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研究、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研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问题比较研究、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问题比较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问题比较研究。在具体的研究内容方面,发展哲学主要研究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模式、发展的道路、发展的规律等等。发展哲学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在党政机关工作报告等等可以经常见到,比如,我们连续多次党代会的标题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字样,十六大报告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七大报告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党的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标题,以及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都是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最好体现,是我们发展中国家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的丰硕成果。
在发展哲学的研究方法方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系统的研究方法、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其中,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指,发展哲学涉及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等多学科,有时不仅涉及一个学科,可能还会涉及多个交叉学科,这就需要研究者在理解各个学科的基础上,对各个学科内容的整合,从而形成一定的发展研究理论,这种研究方法对研究者的要求比较高,假如对需要涉猎的学科研究不到位,一知半解,就很容易使得最终的研究出现漏洞或偏差,最终的理论成果也不够严谨,没有足够的说服力。系统的方法是指,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功能有足够的了解,能够把握系统内部的每个部分,能够将系统内部的结构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定的发展理论。该种方法则是一种十分细致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足够细心,能够系统地进行分析并且能够做到考虑问题十分全面。唯物史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是科学的方法论。众所周知,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发展问题,必将是当下及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社会、学术界等等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发展问题的研究往往都是截取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发展状况来进行分析探讨,因而从历史的横向角度来研究社会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过去讲发展,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经济增长,GDP指数,但随着历史的推移,经济的发展,我们不仅仅看经济增长,经济建设,同时关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可见,用唯物史观的方法研究社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0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96.
[3][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89.
[4][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9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