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高校后勤工作转型升级的“四化”模式建设
2017-03-11刘晓青
刘晓青
(武夷学院 后勤处,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应用技术型高校后勤工作转型升级的“四化”模式建设
刘晓青
(武夷学院 后勤处,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是教育新常态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内在要求地方高校整体性转型发展,这对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应用技术型高校后勤工作应主动适应新常态,牢固树立生态化理念,扎实推进规范化管理,注重引入市场化运作,努力做好精准化服务。为此,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可考虑从“四化”模式上予以转型升级:以生态化理念为基石,全面促进生态校园建设;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大力推进后勤制度建设;以市场化运作为途径,增强后勤产品供给水平;以精准化服务为目标,努力提升后勤服务质量。
应用技术型高校;高校后勤;生态化理论;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精准化服务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件精神,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将成为相当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目标定位[1]。在各高校总体目标定位发生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后勤管理部门如何适应学校定位转型和人才培养转型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后勤工作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打造“四化”,即理念生态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服务精准化,进而为学校应用技术高校的建设创造条件。
一、以生态化理念为基石,全面促进生态校园建设
应用技术型高校后勤工作要以生态化理念为基石,按生态规律办事,在校园建设、园林景观、修缮整修、水电管理、饮食服务等方面探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理念对于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陈伙金刊文指出:“当前中国高校的校园环境建设要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遵循生态可续持发展观念。”[2]因为,建设生态型校园“是高校教书育人的现实需要”,“是‘美丽中国’的高校先行工程”,“是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继承和扬弃”。[2]如闽北地方高校,建设绿色生态校园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学校为此因地制宜、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着力推动生态校园建设。后勤人员在思想上充分认识生态校园建设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生态理念,将生态理念贯彻到在规划、设计、施工等校舍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目前校园处处着绿,与武夷山旅游生态环境完全融合为一体。
(二)大力推进生态校园建设
生态校园建设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两大方面。其一,校园基础建设是后勤工作的主要载体,具体包括教学用房、实验用房、学生公寓、道路水电等等。在学校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后勤工作立足长远、科学谋划,努力推动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全力确保建筑物的耐用、环保、生态。学校在项目建设中,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绿色建筑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严格按节能减排和环保的要求选用建筑材料。其二,校园绿化及景观建设更要始终走生态化建设的道路,因为校园绿化与景观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学校的整体风景和形象,也潜在地影响校园的育人环境。其三,学校绿化应充分考虑校园的地域因素和地形因素,因地而异、顺势造景。如武夷学院地处双世遗地的武夷山,森林生态环境优美,校园绿化时着力开展“森林校园”建设,努力保护原有自然景观,如松树林、天心湖湿地小岛等。
(三)全面倡导低碳环保生活
后勤处作为服务师生衣食住行的部门,应努力倡导师生员工践行低碳环保生活。一方面,要认真做好校园低碳环保生活的有关工作,如节水节电节能、“光盘行动”、环保出行等有关服务保障工作。另一方面要与宣传部、学生处、工会、团委等部门联合开展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家养成节约的习惯,培养大家环保的生态意识,促动大家低碳的生活及出行方式。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全校师生的积极性,让大家积极参与到学校低碳环保活动中,进而共同推动学校的生态化建设。具体而言,群团组织发出低碳出行的倡议,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开展爱绿护绿行动,保卫处等部门开展超标电动车的整治等等。低碳环保生活工作需要常抓不懈,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需要学校部门和学院联合行动,需要将宣传教育和活动开展有机结合,需要倡议鼓励与惩戒落后相结合,最终导引师生全面接受并牢固树立低碳环保生活理念,自觉主动践行低碳环保生活。
二、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大力推进后勤制度建设
规范化管理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后勤工作的生命线,是提升后勤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规范的基本功能有三:一是指导行为,二是评价行为,三是为行为预测提供根据。”[3]后勤工作应将规范化贯穿到后勤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确保后勤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周到。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章立制是高校管理工作科学化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健全各类各级工作制度,为工作开展提供依据的同时引导工作不断规范化、科学化。一方面,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有理有据、有度有节,进而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无章可依引发的各类危机或工作推诿扯皮,减少人为因素对工作的开展,从整体上推动工作的科学化进程。加强制度建设是现代大学建设的题中之义,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要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基建工程管理办法》《零星修缮管理实施办法》《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办法》《校园水电计量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后勤处应结合学校发展需要及自身工作实践,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坚持完善制度。
(二)日常管理规范有序
后勤工作涉及基建、水电、绿化、计生、饮食、住宿、修缮等各个方面,不仅要与学校师生打交道,还要与校内外的各学院部门乃至政府部门及社会企业沟通联系,工作内容多、服务对象广、交往人群杂,从而使后勤日常管理极为复杂。为此,要做好负责的后勤工作,就必须要强化日常管理中的规范有序和平稳运转。高校的后勤部门应设立综合科、水电管理科、园林与绿化管理科、计生与卫生保健科、修缮科、基建科、校园与社会化管理科、膳食科、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等服务师生的科室[4],每个科室要制定科室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流程规范,从而确保了各科室应严格按照自己的科室职责开展工作,所有后勤人员严格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履职。
(三)工作生活讲究规矩
后勤工作多涉及钱财物,所以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时时讲规矩、事事讲规矩、工作讲规矩、生活讲纪律。在工作中要讲程序,严格按照有关职责和程序开展工作,如基建、修缮、绿化项目的招投标及现场管理,一定要按照学校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日常及正常工作按照有关管理办法执行,涉及现场变更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上报学校基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或学校办公会议研究,从而有效杜绝了各种违规事件。规范工作、注重程序与工作效率是一致的,而不是矛盾的。真正规范运作的工作一定是高效的,而高效的工作要以规范为前提。要避免出现以“规范、程序”为借口而不作为、慢作为,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进度。此外,后勤人员在生活中一定要讲规矩、守纪律,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亲清政商关系”理念,既要在正常交往中推动工作,又要警惕在交往中犯错误。所以,在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新常态下,后勤工作要重视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洁教育,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后勤人员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余都能清清楚楚、清清白白。
三、以市场化运作为途径,增强后勤产品供给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市场化的优势日益凸显,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相对传统地方本科院校对后勤保障的质量和服务要求都更高。
(一)认识市场运作的利弊
作为重要的事业单位类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后勤服务保障中有其独特性。要努力开展市场化运作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其利弊。后勤市场化运作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市场化模式依托专业队伍、采用专业设备,因而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二是可以规避用工风险,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与社会企业签订学校的后勤服务总外包及分外包合同,可以避免因人为委托而出现的一系列有违廉洁后勤的风险。三是方便日常管理,后勤工作人员可以从具体事务性工作转为管理服务工作,就可以从之前“一人管理多个临时工勤人员”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全力加强对法人公司的督促管理,使监管抓手更加有力到位。当然,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会出现增加学校后勤保障的费用开支,后勤管理部门与服务外包企业之间沟通不畅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需要提前做好预算和做好规避处理办法。
(二)探索市场运作的方式
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不仅要求教学科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同时也要求后勤工作应围绕学校的应用转型建设提升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对后勤工作的要求更高,这一使命促使后勤部门必须努力发掘市场资源以为学校提供服务更好、更快、更细、更周到的服务。“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高校后勤服务供给模式已经从单一型单向度模式转变为多为动态互动的模式。”[5]这就要求后勤工作走向市场,借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经验做法,从市场上购买服务或者将后勤服务委托外包。市场化运作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后勤工作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地域不同、经费不同及观念不同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不同学校的市场化所具备的条件和可选择的资源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区的高校选择权大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高校,经费充足的高校自主权大于经费紧张的高校。所以同样是后勤保障服务的市场化,其方式方法和模式也不尽相同,每个学校应立足本校实际探索适合切实可行的市场化道路。
(三)逐步推动市场化运作
后勤服务市场化运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高校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稳步、分步推进市场化道路。如闽北地方高校,受地域因素及办学经费影响,其市场化方式可以学习借鉴闽南等市场化运作较成熟的高校,通过逐个逐项试点而后逐步推进。如,闽北某高校2014年以前,学校道路卫生保洁工作学校聘任的几名临时工勤人员负责打扫,后勤处人员负责监督检查,受人员力量有限及缺少专业清扫设备限制,卫生保洁质量长期停留在一般水平,偶遇大型活动,后勤处还要加派人手支援。2014年以后,学校将道路卫生保洁作为市场化改革的试点对外承包,由专业的物业保洁公司负责,成效颇为明显。实践证明,市场化运作是提升后勤服务保障的有效途径,改革试点的成功也坚定了学校推动后勤服务全面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决心。
四、以精准化服务为目标,努力提升后勤服务质量
应用技术型高校对后勤保障服务水平要求更高、更精、更细,所以后勤工作应主动适应新常态要求,全力借助信息平台,发掘整合有效资源,努力实现后勤保障服务的精准化。
(一)借助信息平台提供精确服务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其中大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管理服务的基础抓手。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必须主动适应教育新常态,紧紧抓住大数据时代契机,全方位采用信息化技术,从而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提供准确优质的后勤服务[6]。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应用信息化工具。如日常管理中的善于借助微信、微博、QQ等新媒介平台,一方面用于后勤处内部管理,发布通知、通报进展、交流工作等;一方面用于加强与师生的沟通交流,通过学生网络舆情的分析了解师生的对后勤保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有针对性的整改提升。二是探索建立后勤服务网络大厅。建立后勤信息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信息时代师生需求的必然选择。后勤部门需要整合资源,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最终实现水电管理、餐饮管理、宿舍管理、校园管理、教师管理、计生服务、医疗保障、修缮服务等功能一体化。如,闽北某高校近年来逐步建立了学生公寓智能化管理平台、网上报修平台等,让师生足不出户就可以报修,后勤处安排专职人员汇总整理有关信息,之后将之分解到责任科室,并协调跟踪有关人员及时维修,既有利于方便师生报修,又有助于提升后勤服务效率。三是逐步建立智能监控平台。通过建设水电智能监控平台,有效提升了水电监控工作效率,可以让水电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水电使用情况及信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逐步建立健全后勤工作智能平台,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提升后勤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二)积极主动提供高效服务
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后勤工作应该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扬弃传统高校后勤工作存在的疲于应付、被动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牢固树立“主动服务”的理念,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积极主动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如闽北某地方高校后勤处以学校组织开展的“百日攻坚”为契机,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二三四五”(一个目标、两个小组、三级检查、四个联动、五点成效)的工作经验。其中五点成效就有关于提振精气神的,以推动作风转变为抓手,以具体工作为载体,着力提振全体后勤人的精气神。后勤团队建设得到加强,后勤人良好协作、一直承诺敬业奉献,形成了蓬勃向上的工作氛围,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后勤服务整体水平和质量。总之,后勤工作要始终注重质量和效率,努力做到三个不拖:能此时完成的不拖到彼时,能当天完成的不拖到明天,能平时完成的不拖到假期。唯有如此,才能为学校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进而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建设需要。
(三)围绕目标提供便利服务
相对于传统本科办学而言,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学、科研更加注重技能培养和技术训练,这对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勤处要围绕学校应用型技术型大学建设目标扎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一方面,后勤部门要努力配合二级学院做好学生校内实验实训场所的建设,为学生实习见习创造好的学习条件。以闽北某地方高校为例,后勤处可结合学校应用建设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为不同专业师生提供条件,让学校艺术及景观设计师生参与学校瑞樟休读园等绿化及景观建设项目,联合茶学专业师生共同做好茶山及茶树种子资源圃的建设和管理,联合园艺专业师生做好校园绿化养护等工作,联合生态专业师生做好学校湖水治理的方案论证及实践探索。这些做法将后勤工作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不仅为学校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还有利于调动师生参与校园后勤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用技术型大学要求学校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学校自然要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后勤处作为服务保障部门,要积极配合人事部门和有关学院做好引进新进人才的后勤保障工作,切实发挥“服务留人、感情留人”的职能,为学校的发展凝心聚力、留住人才。
总之,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内在要求后勤工作应围绕“四化”建设目标,立足实际、顺势而为、因地因校而宜,主动适应学校发展新常态,努力推动后勤工作改革。后勤管理部门应着力开展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全面服务、微笑式、一站式服务,努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1]张向华,李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5(01):62-64.
[2]陈伙金.高校生态型校园建设探析 [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111-115,121.
[3]徐梦秋.规范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5.
[4]刘晓青.论高校绿色后勤建设 [J].武夷学院学报,2014(03):80-83,109.
[5]刘辉文,张燕青.高校服务供给模式下的后勤服务监管体系研究:以浙江大学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7(01):5-7.
[6]汤志军,强飙.大数据驱动下的高校后勤精确化管理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7(06):38-40.
On the Construction of“Four Modernizations”Pattern for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LIU Xiaoqing
(Logistics Department,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local university under the new normal education is to build a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a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is integrated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which puts forward new challenges and requests for logistics.The logistic work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should adapt to the“new normal”actively,establish the ecological concepts firmly,promot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steadily,pay attention to introducing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make great efforts to provide precision service.To achieve it,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can be transformed and updated based on “Four Modernizations”pattern: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ampu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concept;give great impetus to the logistics system construction through standardized management;enhance the supply of logistic products through marketization operation;improve the logisitics service quality aiming at precision servic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university logistics;ecologicalization theory;standardized management;market-oriented operation;precision service
G647
A
1674-2109(2017)10-0105-05
2017-07-31
刘晓青(1965-),女,汉族,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后勤管理研究。
陈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