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与比赛研究

2017-03-11代长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体操课时数体操

代长顺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郑州 451150)

1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教学和比赛现状研究

1.1 场地、器材现状研究

场地、器材等设施能够保障体操教学正常进行,是体操课发展的物质基础,体操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必须要配置一些必备安全设施如海绵包、垫子等,因此体操教学对器材设施方面的要求很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发现部分学校都有垫子、海绵包、单杠、双杠、跳马、山羊、助跳板、鞍马等设备,40%的学校能基本满足体操课所需的设施。但是也有部分的场地和器材配备情况不容乐观。其中,有55%的学校配有平衡木和镜子;有35%的高校有木质地板、把杆、吊环等这些器材,只有40%的学校有VCD和CD机,25%的学校有高低杠、自由体操场地、录音机、摄像机等器材;所调查的几所学校中都未配备蹦床、海绵坑等器材。总体看来,河南省高校的体操场地和器材还是不够完善。

1.2 师资队伍现状研究

1.2.1 教师性别、年龄结构

高校体育工作中的最主要的力量是体育老师,而能够保障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则是充足的体育教师数量。根据调查,河南省高校体操教师性别比例不够合理,男多女少。年龄比例则呈现一个“梭性”状态,即中间大,两头小。25岁以下和年龄较大的教师比较少,整体比较年轻,大部分都是25-45岁之间的,而这个阶端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精力充沛,创造力强,可见年龄结构整体还算合理。

1.2.2 教师运动员级别

运动员级别能够直接反映一个老师的动作技术的熟练和准确性。根据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发现,河南省高校体操教师运动员等级普遍较低。国家健将级仅有一人,一级二级的也比较少,不到一半,而无等级的占了很大一部分,运动员级别能清楚的反映老师的技能水平的高低,没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就不能准确、熟练地示范动作,也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对于这部分无等级的教师应该注意进修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同时也要争取用好的教学教法弥补自己技能教学方面的不足。

1.3 学生现状研究

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大多数中小学体操教学普及率较低,同时体操必修课教学内容跟学生实际情况多不匹配,各高校只能有减少体操必修课的教学时数,或者对体操内容进行选择性的教学,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体操的全面了解。教师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满意程度比较高,而学生掌握技术情况能让老师满意的比例不是太高,只有60%,其中老师认为掌握一般的占50%。而学生自己对理论和技术掌握情况比较满意的较少,说明大部分学生希望掌握更好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

1.4 教学现状研究

教学内容是以教学目标为基准,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综合技能水平、现实条件的制约。根据调查得到的结果表明,目前河南省各高校体操必修课课时数比重相差较大。一些体操课教学时数较多的高校能够达到120节以上,而大部分院校的体操课时数都在60-70节,最少的甚至只有40节。课时少也就导致了同学们无法真正掌握一些动作,教师无法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等问题。同时,因为总课时数少的关系,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缩减理论课的时数,导致了同学们理论知识匮乏,这也是同学们不能学好体操的重要原因之一。

1.5 比赛现状研究

根据调查显示跟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有关的体操比赛主要集中在健美操等项目上,而作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竞技体操比赛基本没有。而且体操课的教学内容是以竞技体操为主,没有这方面的比赛就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们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

2 导致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比赛稀少因素分析

2.1 教学内容和学时

河南省各高校体操必修课的课时在不断地减少,从20世纪90年代的288节缩减到现在的90节左右,有的学校甚至不足60节。在这种教学内容难度大、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课时数还没有保障,这也就必然导致了学生们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也会打击同学们的信心,降低学生们学习体操的热情。

2.2 场地器材条件限制

根据调查文献资料得知,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体操场地和器材等基础设施的配备在全国整体范围内属中等水平,在一些体操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高校还能在校内举行一些班级内部或者年级之间的比赛,但是由于基础设施这方面的限制,使得各个学校的体操教学过程存在很大差异,教学内容也不能做到统一,所以导致了各高校之间的体操比赛主要是跟健美操和基本体操等对场地要求不高的项目比赛,而体操其他方面的比赛几乎没有。

2.3 体操教师

体操教师在高校体操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们一定的技术动作,而且在体操比赛中还要担任裁判的工作,并且一些时候还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赛前对参赛同学训练。但是,通过调查了解到河南省大部分高校的体操教师人数较少,给组织体操比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教师整体的运动员等级比较低,不能很好地对参赛同学进行技术动作的训练。因此,为了让体操比赛能够更多更好的开展,不仅需要增加体操教师的数量,还需要体操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并且要有奉献精神。

2.4 学生身体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却一直在下降。在体操课上,学生的身体素质参差不齐,但是体操项目需要很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完成,部分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再加上初、高中时没有机会接触体操,所以一些学生学习起来并不那么得心应手,部分学生甚至因为动作过难失去信心,想要放弃体操课。

3 结论

(1)河南省高校体操场地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和充足,教师的整体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性别结构不够合理,男多女少;部分高校教师数量较少。

(2)河南省体操必修课教学内容单一、枯燥,难度较大,并且课时数不足,各个高校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有较大差别。

(3)领导不够重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对体操的理解程度不高,体操教学与比赛没有形成互动性。

4 建议

(1)完善体操场地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体操师资队伍的建设,定期对体操教师进行体操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体操教学水平和技术技能。

(2)丰富教学内容,保证体操课时数,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

(3)引起领导重视,同时各高校之间也要不定时的进行体操方面的交流和比赛,以赛促教,以教支赛,促进体操的不断发展。

[1]蒋世玉,史燕,徐武.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必修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2):235-237.

[2]王健.河南省高校体操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学刊,2006,5:78-81.

[3]张允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操普修课程内容整合的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05.

[4]季彥霞,李建华,李勇,张胜衿.髙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及改革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5):52-55.

[5]杨小凤,葛新光,谢向干.体育院系体操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发展趋势[J].安徽体育科技,2003,24(1):114-116.

[6]周龙.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体操课时数体操
自然冷却节能潜力的修正度时数评价方法
法库县中学体操课操类内容实施的思考
DEM空间尺度对可照时数模拟结果的影响——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
体操
治驼背的3种运动方式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初中体育体操课准备活动多媒体课件的研制
头脑体操
影响学生体操课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