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探析
2017-03-11朱永刚
朱永刚
(1.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91;2.中共商丘市委党校,河南商丘 476000)
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探析
朱永刚1,2
(1.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91;2.中共商丘市委党校,河南商丘 476000)
意识形态思想建构是习近平大国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理论思想、文艺思想、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等共同构成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重要内容;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变化,结构转型与整体升级的需要成为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内在逻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等三大基本原理是其理论来源与学理支撑;调查研究与创新发展的实践机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思想理路是其实践路径。
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
意识形态思想建构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交锋和碰撞,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严峻形势,作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围绕宣传思想工作、文艺工作、党校工作、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等一系列关乎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领域进行科学谋划,加强顶层设计,进行战略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其进行科学考察、深入探究,从学术视角看,有助于正确把握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科学内涵、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意涵;从战略视角看,有益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话语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理论内涵
从结构分析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思想体系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拥有其构成的基本要素,以及这些基本要素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和顺序”[1]。简单来说,一方面,事物内部基本要素是考察事物结构的出发点。另一方面,事物内部各基本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关系,是观察事物整体的根本依据。因而,考察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建构,也应该首先探析这一思想体系的基本内涵,进而探讨基本内涵中的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所体现的基本精神或思想精髓。溯及2013年8月1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不满一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即对宣传思想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作出重大安排。自此之后,党中央先后召开了文艺工作会议、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会议、网络信息安全会议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细数历次会议,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始终围绕思想文化理论等意识形态建设做文章。在上述事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诸多会议上,习近平集中阐发的新思想新理念,形成了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基本要素和丰富内涵,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科学统一的有机整体,尤为值得学术界和理论界深入研究探讨。
(一)宣传思想工作要做到“两个巩固”
显然,在构成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基本要素中,宣传思想工作排在第一位。由此,也凸显了我们党高度重视从思想上建党的根本特点和优良传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从毛泽东首次提出注重从思想上建党,到邓小平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社会主义,再到江泽民提出要始终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胡锦涛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历来是我们党注重从思想上建党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尤其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在他主持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集中阐发了党中央对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思想,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
关于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提出了许多富有时代特点的新观点。譬如,关于为什么要抓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告诫全党,只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我们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体人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都得到改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有前途和希望[2]2。关于什么是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给出的答案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2]2。对于怎么样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也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一是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是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新干部和年轻干部都要抓好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二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培养文明风尚;三是坚持党性,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树立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四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2]4;五是宣传阐释好中国特色,讲好中国故事[2]5,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
从思想精髓看,习近平关于思想宣传工作的新思想主要呈现以下特质:一是紧贴时代脉搏,把握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全面对外开放的时代条件,这是做好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二是强基固本,扎实提高全党同志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这是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坚实根基;三是站稳人民立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这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灵魂和源泉所在,也是其根本价值所向和目标所依。
(二)文艺工作要突出“二为”方向
作为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基础工程,文艺工作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了影响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历史性讲话。自此以来,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的精神,成为指导我国文艺乃至文化工作的根本指针。正是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获得了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得以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日益增强。新形势下,习近平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就继续做好文艺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从观点构成看,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新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文化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变化,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2]12。如果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因为如果没有这样优秀的作品,其余事情搞得再花哨再热闹,那也只是花架子、表面文章,很难真正触及人的灵魂和人们的精神世界[2]14。三是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不坚持为人民创作,不以人民为中心,不为人民抒怀,不为人民而歌,文艺就失去了生命,就毫无价值可言。四是文艺需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吸收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有益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从精神实质看,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一是时代性。当今世界,国际风云跌宕多变,国内改革发展如火如荼日新月异,面对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坚定信心,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践五大发展理念,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行。在这一崭新征程上,需要凝聚和弘扬中国精神。这就迫切需要文艺发挥其鼓舞人、塑造灵魂的独特作用。习近平文艺工作思想的真谛就在于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关切。二是人民性。为什么人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是习近平文艺工作思想所坚持的一个最根本原则。在习近平看来,如果文艺不为社会主义服务,不为人民服务,文艺就会失去根基和血脉。三是世界性。习近平纵论文艺工作,表达文艺思想,不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且把发展繁荣文艺工作放到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放到世界各国各民族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观察和思考,具有恢宏的人类视野、世界格局和历史视域。
(三)新闻舆论工作要“定位定标定法”
新闻舆论,历来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不能忽视的方面。因为舆论导向,历史上导致国家覆灭、人亡政息的例子很多。因为舆论相助,不费一兵一卒,攻城略地,风生水起的也大有人在。可以说,谁忽视了新闻舆论工作,谁就放弃了思想斗争的前沿阵地。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价值观输入、意识形态渗透。其中,新闻舆论是其主要着眼点。新闻封锁、舆论控制、制造虚假新闻、夸大渲染新闻事件的负面效应、任意裁剪肢解新闻事件,是西方惯用的伎俩。可以说,新闻舆论战场就是没有硝烟的前沿阵地,这个阵地丢不得。面对新的时代条件和斗争形势,习近平对新闻舆论工作进行深入研判,作出了重要部署。
从理念创新看,习近平就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许多全新思想。一是从定位上,把新闻舆论工作提高到治国理政安邦定国头等大事的战略高度。在习近平看来,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在于,“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2]73。二是从定法上,提出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2]73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手段方法。“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2]74三是从定标上,提出要提高我国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提高我国新闻舆论国际话语权。
从要义精髓看,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特点体现在:其一,引领性。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旨在引领时代、引领人民,坚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突出正面导向,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正气。其二,人民性。这是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核心要义。新闻舆论是党的工作的喉舌。运用好新闻舆论传播工具就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了人民的美好未来。因而,新闻舆论是手段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造福人民。其三,主导性。无论是引领性,还是人民性,都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属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好新闻舆论的正确作用,必须遵循规律、主动作为、突出自身的主动性和导向性,否则,我国新闻舆论工作就会沦落到“声音比较小”,很难掌握国际话语权和被动“挨骂”的不利境地。由此可见,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具有着力彰显、积极参与、主动作为的实践特征。
(四)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彰显“深刻的人民性和强烈的责任感”
从时代特征看,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技术革命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在信息化浪潮中,包括意识形态建设在内的任何工作和实践都经受着信息化风浪的洗礼。任何懦弱和迟疑,都会使自身淹没在信息化的汪洋大海里。“弄潮儿向涛头立”,习近平着眼世界大势,审视时代发展,就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提出的重大论断,是顺势而为、应时而作的果断之举。就基本观点、基本立场而论,习近平关于网络信息安全思想的主要观点有:其一,决不能错过信息革命的宝贵历史机遇。抓住信息革命的历史机遇,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的责任,而且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前人的责任,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后人的责任[2]79。其二,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满足人民期待和需求[2]80,让网络信息技术更多更好造福于人民、造福于人类。其三,补齐短板、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加快我国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力求在互联网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不能受制于人。争取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根本转变[2]85。
综观习近平网络信息安全思想,可以发现,贯穿其中的思想精髓是深邃的历史感、深刻的人民性和强烈的责任感。其历史感体现在他从人类发展的过去—现在—将来的大历史大趋势中审视互联网的发展、定位互联网的发展;其人民性体现在他始终不忘初心,不忘共产党人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不忘发展互联网事业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依归,就是以人民为中心,造福于民;其责任感体现在共产党人对发展好互联网、利用好互联网、管理好互联网的历史担当和主人翁意识。
(五)哲学社会科学要“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哲学社会科学是生产理论、产生思想的高地,而思想和理论恰恰又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就此而论,哲学社会科学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和重要家园。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达与否,是意识形态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其中重要的战略抓手就是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2016年5月17日,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习近平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2]100关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现状,习近平告诫人们:“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2]105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113
总的来看,习近平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讲话蕴含丰富的科学思想,彰显鲜明的理论品质。一是辩证思维。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用历史视野来考量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二是实践思维。尽管哲学社会科学属于思想理论的范畴,属于精神层面的建构,但是其来自实践,也落脚于实践。没有实践的发展、实践的创新、实践的开拓,理论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萍。三是创新思维。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思想理论,其发展进步,不能亦步亦趋、刻舟求剑,更不能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关注人民关切、回答时代课题,杜绝照抄照搬。
二、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内在逻辑
综上所述,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涉及领域之广、思想之深可见一斑。那么,是什么促使习近平对加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思想建构作出如此深刻思考和宏大布局?其中体现了怎样的历史逻辑?笔者拟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文化供给、理论供给能力不足的现实倒逼
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看,供给也可理解为生产。生产与需求处于合理区间,市场才会健康有序。倘若供大于求,供给的商品中虽然凝结了“劳动”,但产品不为社会所需,供给就会成为“无效供给”,造成资源浪费;同理,倘若供不应求,供求失衡,消费者的合理需求就得不到满足,社会发展就会运转动力不足,产生发展滞后现象。事实上,这种供需矛盾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意识形态领域一样面临供求问题。就此而言,当前要加快建设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文化自觉,无疑是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重大现实需求。
辩证考察,这一需求不仅是人类文明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还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更是当代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合理需要。面对这些现实需求,我国意识形态的供给明显不足。这些不足不仅体现在对某些重大问题的“失语、失踪、失声”上,也体现在对某些理论认知的“灰色地带和黑色地带”上听之任之,还体现在“我们的声音比较小、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上,以及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等。究其原因在于当前我国文化供给、理论供给的能力和水平与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还很不相称。说到底,在于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还存在着巨大的供不应求和供求失衡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对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重要规划。
(二)当代中国结构转型与整体升级的现实需求
思想理论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实践的孕育和滋养。但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一经产生,就会用来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进步,正经历千年未有之大变革。中国如何由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指针,参与和推进全球治理?如何在实现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建设的高度文明?如何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凡此种种都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要课题。这些课题或涉及当代中国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或涉及党的使命任务的整体升级。
从结构分析法来看,这是随着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深入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基本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的重大调整;从过程分析法来看,这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量变到质变的实质性飞跃。这种跃升与进步,必然带来结构的重组和整体发展的升级。只有把握住这种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跃,并紧跟这种飞跃带来的结构重组与再造,方能从理论上为结构转型和整体升级提供必要的支撑与及时的实践推动。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是顺应当代中国结构转型与整体升级的现实需求而展开的宏大叙事。
三、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础
作为习近平大国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意识形态的思想建构不仅有其萌生孕育的历史底蕴和现实背景,也有其科学的理论来源与学理支撑。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是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继承、发展、运用与升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分析框架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等三大基本原理,为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一方面,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发展到什么程度,竖立其上的上层建筑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即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和支配作用;另一方面,上层建筑一经形成即具有独立性,即落后的经济基础上面有先进的上层建筑,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往往也有落后的上层建筑。因而恩格斯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依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4]这表明思想文化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涉及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是必须说明的是,经济基础不会允许上层建筑长期滞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结合上述原理,不难发现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充分现实依据。从经济基础看,当前,通过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更好水平更高,可持续能力更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从上层建筑看,国际上,“中国威胁论”、唱衰中国、捧杀中国等论调甚嚣尘上。价值观输入、文化入侵、网络攻击等潜滋暗长。在国内,人民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需要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但是,我们在发展物质文明、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出现了精神失落、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现象。有鉴于此,着眼于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矛盾,习近平从关乎上层建筑安全和思想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切入,提出并形成了完整的意识形态思想,用以引领我国思想、文化和理论发展。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认为,社会存在包括物质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三大要素。其中,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核心要素,是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对社会意识起决定作用。另外,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意识也存在影响。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显然,这为我们理解把握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提供了又一重要理论依据。
就当前我国实际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正处在结构转型与整体升级的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正处在攻坚期。经济发展繁荣有目共睹不容置疑,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实际状况,形成了人们在思想和认识上的诸多差异。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展开,各种思潮竞相涌入,从而形成了价值观多元、思想分层、各种思潮相互交锋碰撞的现实状况,统一认识、凝聚共识难度加大。解决上述难题,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价值目标,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在发展硬实力的同时提升软实力。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价值追求,而且是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奋斗目标。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所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而实现所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又是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归宿和价值依归。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向、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取向高度契合。
无论从宣传思想视域看,还是从哲学社会科学视域看,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的根本精髓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谋福祉。习近平对于意识形态思想的建构,是其大国治理的具体抓手和实践举措,是实现中国共产党最高目标和价值追求的必由之路。这一最高目标和价值追求,究其实质是实现全体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为深刻探赜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
四、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实践路径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丰富与发展,这是理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之所在。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思想的建构也不例外,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发展的理论结晶,更是实践创新发展所孕育的“时代精华”。探究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路径,可以发现它主要从两个方向展开。
(一)调查研究与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实践机理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的调查研究,工作就无法展开,问题就得不到合理的解决[5]。毛泽东同志曾经形象地指出:“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好比‘一朝分娩’。”[6]110由此可见,调查研究是前提和基础,而且调查研究需要花时间下功夫。事实上,人们之所以走弯路、付代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调查研究,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能根据实际做出决策。在如何对待调查研究,怎样开展调查研究做好革命、建设和改革工作上,中国共产党人有着自身独特的传统和优势[7]。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时,对中国农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写下了许多关于调查研究的辉煌著作,得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研究,同样没有发言权”[6]118等很多影响深远的结论。
在这种传统和精神滋养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紧紧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展工作。综观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重要论述和重大实践,其成果的取得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和创新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也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关于意识形态的建设才能摆脱“肌无力”的困境,赢得话语权和主动权。
(二)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习近平意识形态思想建构的实践路径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客观而言,在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分析框架下探索意识形态建构的实践路径,无论是文化需求,还是理论需求,说到底,都是人的需求,人民的需求。离开了人民的需求,文化和理论的供给就失去了价值和方向。同时,人民的需求又是多样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在得到满足的同时,人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各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果不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和理论供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和理论的发展就举步维艰。只有牢牢把握人民需求,体察人民疾苦,回答人民关切,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生产,为人民而歌,文化供给和理论供给才有意义。由此可见,解决文化供给和理论供给问题的首要一环,就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这就是“不忘本来”的逻辑。
其次,坚持立足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当今,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与深度给意识形态建构提出了崭新课题。做好文化供给和理论供给,详实科学的实际调查是最根本、最基础的工作。倘若闭门造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脱节,理论就没有生机,就会缺乏说服力。因此,理论研究决不能躲进象牙塔,忽视实际情况和人们的实际需要,必须以具体的铁的事实解答诸如文化自信和理论错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总之,实现文化和理论供需平衡的基本出路在于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审视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构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以更加智慧的洞察力聆听意识形态发展演进的声音,从实践中汲取营养。
最后,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创新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最大引擎。当前在文化供给方面,我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不强的原因,其实不是文化本身的问题,而是文化主体的问题。应当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亟待挖掘整理,红色革命文化精神亟需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需培育。面对丰富的文化思想资源,能不能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一个十分紧迫而现实的问题。当然,创新不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而是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文化供给创新,首先就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其次是敢于突破同文化发展和人民需求不相适应的旧观念旧框框,勇于探索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好经验好做法。此外,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文化创新的经验,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总之就是“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吸收外来”,坚持与时俱进,向世界文明大道看齐。
[1]朱永刚.五大发展理念的方法论意蕴——基于多维视角的理论分析[J].行政与法,2016(8):9-16.
[2]学习活页文选编辑部.学习活页文选[M].北京:党建杂志出版社,2016.
[3]朱永刚.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8-2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12.
[5]朱永刚.调查研究的旨趣与使命[N].学习时报,2016-10-24.
[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朱永刚.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思想探析——基于毛泽东经典文本的考察[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10):43-48.
(责任编辑:张群喜)
D61
A
1674-9014(2017)01-0045-06
2016-11-22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研究”(SKL-2016-272)。
朱永刚,男,河南信阳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商丘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