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实质及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法探究
2017-03-11李天英李利军
李天英 李利军
(天水师范学院,甘肃天水 741001)
1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法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地解决了各大强国经济危机和萧条时期的尴尬,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不可估量的活力。美国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滨州大学、克雷顿大学等有着知名创业研究中心,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
百森商学院模式自从1919年成立以来就是创业领域的领导者。“在百森商学院,创业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百森商学院认为,创业精神是一种思维、推理及行动方式,其核心是创造或识别机会,并抓住机会的能力。”[1]它将课程分为公选课与核心课程,前者面向全校学生,课程设置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后者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具体教学中,由经历过创业的企业家在课堂上现身说法,或者以形式活泼的创业俱乐部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思维能力。从一年级开始,本科生就要完整体验企业运营的过程,将理论渗透到实践中去。其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是突出人文情怀的培养,不丢失大学学习的根本。大学期间的创业和盈利是与社会事业紧密关联,比如将创业所有的创收捐到慈善机构,这样让创新创业的重点放在学会方法、培养能力而不是挣钱上。
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活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老师自由,给学生自由,“学校允许教师每周有一天到公司从事开发和经营等兼职工作,允许教师脱岗1-2年到硅谷创办科技公司或兼职,允许教师将自己在学校获得的科技成果向公司转移,允许参与创业的学生在两年时间内不论成功与否均可回校继续学业”[2],这些规则都为良好的创业氛围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让创业有足够的时间保障和资金保障。无疑,斯坦福大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经验的老师团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者,学校充分的创业孵化资金支持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获取的物质保证,学生敢于尝试、积极组织参与各种比赛的精神是创业教育日新月异的灵魂,而交叉性极强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源源不断的思想营养。
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等为代表的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创业素质的培养,发展一种良性的创业文化,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英国高校的创业课程分为“关于创业”的课程和“为创业”的课程。“‘关于创业’的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现有的关于创业的知识和资源,从而促进他们对创业这一主题的深入理解。“为创业”的课程专注于帮助学生树立进取的心态并发现什么是积极进取的,为以后成为一个企业家提高洞察力和实践能力。学习者通过参加一些革新和有创造力的活动来挑战自己的思想,并在这些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在教学方法上,前者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侧重传统教学模式,后者更重视演讲和沟通技能,并提供机会锻炼学生的能力,占据教学的主要区域。南开大学王奎英硕士论文《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牛津大学为例》总结为为8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团队项目作业、使用多媒体教学、嘉宾互动教学法、采访成功创业家、演讲法、论文作业法和阅读法,剑桥大学创业课程分为无学分课程和有学分课程。其中无学分课程类中的课程包括创业星期二讲座、创业者、暑期学校等课程。其教学方法突出自由灵活的原则,留下真正想创业也有想法的人。其中创业星期二讲座的教学方法就是分段式讲座,包括资深人士讲授、交流与建立人际网格、创业小组内部交流。这个课程包括三学期的内容,每学期讲座主题不一样,分别以“创业是什么,它是否适合我”、“如何去创业”、手亲自去参与创业为主题。逐步深入,带学生步入创业的正轨。
2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其教法分析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4]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目前,在国内,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深入各大高校,并且已经颇成体系。在国内也出现较多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教法方面比较成功的典范,如中国人民大学、宁波大学和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有着完备的创新课程体系,分层次组织创业教育课程,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面向有创业意向学生的“系统教育”、面向有创业目标学生的“重点教育”以及面向实际创业学生的“实践教育”[5]。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元化组合形式,比如跨学科、跨专业开发新课程,也提倡老师跨专业,学生跨年级跨专业组团,以研发为目标、学习实践为手段实施教学突出研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强调教学方法复合,将情景模拟、社会调查、人物访谈、撰写创业评论等方法复合,鼓励使用音视频手段进行教学和考核结业。强调整合外部教学资源,设立专门经费为每门创业课程至少聘请2—3位校外典型创业者辅助教学,为全校学生提供校外在线创业课程112门。
宁波大学“推动了项目式、自主式、探究式等“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成为专业改革和教学创新的一种新途径[6]。”《宁波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中提到,宁波大学人文素质提高计划、科技竞赛计划、创业训练计划、科研训练计划和职业技能培养计划的300多个项目以第二课堂活动项目的形式滚动开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及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参加,确保其在校期间创新创业训练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同时,为加强对学生的学业和成长的指导,营造师生“互信、互动、互助”的校园育人文化,2012年起宁波大学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进研究所、教授带本科生做课题渐成风气。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联盟启动致辞中指出,“创新创业,基础在于教育,关键在于人才。”[7]清华通过课程设计与平台建设共同推动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为创新创业学生制定了全新的课程培养方案,对参与创新创业学生,打破院系间壁垒,进行跨学科的专业选修,并设计了专业学位课程。在教学方面,学校推进创意、创新、创业“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建设。院系融合,学科交叉,激发潜能,在教学过程中,近170名校内专职教师、辅导人员和创业导师参与课程、专业、赛事活动、初创企业辅导等环节,600余位校外创业者、企业家、投资家、创客导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清华X-lab成为激情、创意激荡的孵化器,也成为活跃的创业教育平台[8]。
不难发现,国内外成功的创新创教育课程建设及其教法都有以下的特点:第一,课程形成有机的系统,课程与专业的交叉性强,注重科学精神、人文情怀与信念的培养,让学生改变以往为了学习而学习的传统观念,而是带着使命和信念去学习自己的专业。第二,教学方法上,具有强有力的实践保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不流于形式,整个创业计划的事实从启动到运行,到最后盈利及其盈利的处理都具备成熟的体制保障。第三,课程设置与教法衔接度高,有其个性特征,老师的身份灵活、多元,学生的介入度高。即体现了大学的研究气质,也体现了创新创业的活力。笔者作为地方高校的老师,深感地方高校与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差距。第四,创新创业的氛围浓郁,形成创新文化,所以西北大学“四大抓手”构筑高水平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其中一大抓手就是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
相比较之下,创新创业教育做得还不成熟的一些学校也会有些共性:第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科技成果转换力不足,大多数的学校重在强调做了多少,而不够重视思想信念与学生专业使命感的培养;第二,地方高校尚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与校企合作尚未成熟,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转换机会少之又少,导致创新创业教育闭门造车,缺乏活力。第三,课程建设尚未形成体系,教法专业度不高,很多老师都是由传统专业转型而来,自身也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全面的认识,更缺乏创新创业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让学生感受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髓。第四,创新创业教育得到社会支持度不大,学校和社会没有形成一种创新创业的共识。除政府之外,企业界、高校、媒体、校友的支持的氛围不是很浓厚。第五、创新创业活动虎头蛇尾,宣传与投入不符,缺乏后续跟进和支持及其反思反馈,造成资源浪费。究其根源,创新创业教育只重眼前,缺乏长远规划,只抓点,不考虑面的情况最终根源还在于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质的认识;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几次活动、几次比赛、几个项目,几门课程的做法根本源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科层体系建设与教法探究的缺乏。
3 创新创业教育实质及其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法探究
近年来,我国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具体的举措也越来越多地得到落实,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不但强调该工作在高校中的落实,也强调了支撑平台、资金和政策保障的重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根据成功经验,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利益,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推行的巨大价值。在美国:“1990年后师生平均每年创办150家新公司,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提供了110万个就业岗位,销售额达2320亿美元,硅谷60%以上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和教师创办的。”[9]同样,英国高等教育和企业界的产学研合作,使“高等院校的产值超过110亿英镑。”1999年,日本高知工科大学以社会人为对象,首次幵设文理融合的社会人教育研究生院创业家课程,增加了创业工程学科,接受创业教育学习的学生当中,有大量学生得到日本领先企业的就业机会。就国内经济形势而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也是势在必行。“就国内而言,2004年由《中国青年报》与新浪网共同推出的创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网民有70%年龄在20-30岁,近90%‘有创业的打算’。2007年新增创业企业60多万家,新增注册资本1万亿远,每天平均有1500多个企业诞生,有30亿资本下海淘金,GEM中国报告显示:中国的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达到13.7%,级没100位年龄在18-64岁的成年人中,有13.7人参与创业活动,在全球35个创业观察成员中排名第15,高于美国,属于创业活跃的国家,以至于有人惊呼‘中国正在跨国西方国家管理型经济的台阶,快速向创业型经济时代,即创新和创业驱动发展经济的阶段。’”[10]
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对国家和高校的发展都是一种新的契机,但它不是让高校和学生丧失大学教育本质的功利化教育,如果一味盲目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又不明白其理论依据、政策依据、现实依据,教育就无异于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从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不难发现,全面的知识体系、扎实的人文氛围、积极的教学风气、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介入行为不是通过学生盲目的探索能够得到的,而是迫切需要制度体系的完善。完善的体系制度将学生领入创新创业的氛围中,并通过有意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完成学习,兴趣才有机会被点燃为行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与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传统高校教育面临考验的具体问题密切相关。但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绝对不能是断崖式的方式,它仍然应该遵循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用”教育,但绝非是建立在功利教育基础上的“实用”教育,“实用”旨在把人培养成一个有信念与情怀的、对国家有用的人。英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法重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法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法有着非常吸引人的创新创业鼓励,日本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法则体现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渗透的精神,新加坡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法则重在扎实的创新创业理念培养,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大创进坊”分阶段分群体、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的教育模式,旨在形成良好的创业生态和创业文化。不管是文化、理念、精神还是保障鼓励,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更看重的是更高层次的信念和情怀,看似这些都与创新创业教育这种“实用”教育相悖,其实不然。它体现的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教法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执行,在课程的设置中应该充分体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让大学生明白创新创业内涵和意义,认识到创新创业不是赶时髦,也不是完任务,创新创业教育是让教育回归到“人”,并让教育实现人的“行为”。不可否认中国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处于跟风盲从阶段,并没有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建设,碎片式、应景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形式还普遍存在。显然,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建立在功利基础之上的投机主义的教育形式。但是,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从不成熟到成熟也需要一个逐步完善、健全的过程,2015年5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的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强调其学科背景,将之作为有机的、完整的系统全方位地体现人文、艺术与科学素养的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与精神的沉淀、基本技能和专业思路的锻炼、统筹运筹帷幄的综合能力、与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提升。这其中应体现“五种力量”的整合,第一种力量是课程体系内在的力量,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与科学的素养以及专业基础知识。;第二种力量任课教师的强大力量,常言道,“名师出高徒”,老师的专业能力和特长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兴趣和能力;第三种力量是平台的力量,比如学校提供的各种创新创业平台、实践基地,扶持政策或学生项目,为学生将课堂内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践行的关键环节;第四种力量就是社会的力量。即校外的实践基地、行业企业以及政府等汇聚的力量,充分展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交叉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突出人才培养与社会互动的特色化、个性化、全过程的特征。第五种力量,也是最重要的力量,即使命与信念的力量。带着信念和使命的学习才是具有方向和目标的学习,才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实质即“实用”教育的学习,才会真正体现大学教育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可持续性。
[1]梅伟惠《美国百森学院的创业教育哲学》,《高等农业教育》2009.02.92-95.
[2]搜狐网页:《斯坦福大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典范!》.
[3]黄兆信、张中秋:《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特色及启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
[4]教育部文件:《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页:《中国人民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6]浙江日报:《宁波大学推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00023版前程.
[7]中国教育新闻网:《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成果引人瞩目》.
[8]央广网:《清华大学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全球最大校园创客空间投入使用》.
[9]曹胜利:《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关于“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几个认识问题的探讨》《中国高教研究》2008.5.59-60.
[10]杜永红主编:《大学生网络创新创业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