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意识形态探究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结合
2017-03-11祁敏超
祁敏超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太原 030619)
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华与道德精髓,对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弘扬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十九大精神的深刻理解,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明确结合及发展的现实途径。
1 意识形态研究的“价值化”转向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探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路径,需要首先明确这一研究方向的正确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范畴内,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相同的,所以两者的建设路径,也应该具有一致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对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来说,具有极高的可行性。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理论、涵义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重合性。因此,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入手,便于获得更加明晰的研究与探索思路。
针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存在一种分层理论,也常将社会功能作为意识形态研究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多种领域、各个时代中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一种思想理论体系的主导与领导作用,往往全面的体现在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
2 宏观层面: 构建国家认同的话语体系
意识形态当中的分层理论,分别展现了意识形态本身的复杂性与全面性,但却忽略了其系统性与有机性。笔者认为,意识形态的分层,并非断裂分层,而是一种“一体多面”的层次结构,也就是将思想观念体系展开,从中了解到的的各种社会现实。意识形态“一体多面中”的“一体”即为意识形态总体;“多面”则表示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每一个层面依次对应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的社会现实。
相比于中观与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上的意识形态整合,受到国家权力性质与和复杂性基础的影响,建构宏观话语,一定会涉及到意识形态的身份识别与本质认定,无法随便通约的限制,导致“结合”空间相对较小。有限空间的形成因素,包括传统文化本身的继承性与延续性;以及“当意识形态话语模式借助民间社会传统规范来实施社会控制时,会激发民众在某种程度上自发地参与合作,而民间社会也一直试图利用意识形态的话语模式实现他们的传统规范与生活逻辑”
在研究宏观层面上的意识形态时,我们要明确一个重点内容,即当前的意识形态宏观话语中,肯定含有传统文化这一元素,未能明确的呈现,可能是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被人为遮蔽,也有可能是在继承的过程中,被作变相的解释。因此,基于意识形态的宏观层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并不是搬运或移植某些内容,而是要从现有的马克思主义话语当中,发掘出传统的元素;然后,利用意识形态话语进行还原,去掉那些遮蔽、尘封在民族思想理念之上的“左”或“右”的涂饰,在还原历史真相的同时,有效确立宏观层面上的意识形态自信。就还原工作来说,其本质是清理、发掘,但不是复古,更不是评价原教旨主义,就只是一项正本清源的工作。习总书记曾表示,以增强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为目标,就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明确历史渊源以及发展脉络,并深入理解其独特的创造与价值理念。
3 中观层面: 建立社会和谐的价值原则
意识形态的中观层面,旨在建立规范社会和谐的价值原则,也就是为社会提供一台逻辑自洽的、符合现实规律与特点的、满足伦理道德要求的核心价值观体系,由此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社会和谐的价值原则,就是将价值观体系社会化,使其能够为人们的行为习惯养成一定的社会风俗。若宏观层面是关于“权力”的政治话语,那么中观层面就是关于“价值原则”的道德伦理话语。
传统文化当中有“天人合一”的话语,用于表达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整体和谐的观念。在“天人合一”的观念当中,人与宇宙之间处处融通,是一个广大的和谐系统,即在自然、社会、人各自系统保持和谐的同时,各个系统之间也处于一种均衡、和谐的状态。儒、释、道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持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当中,都体现了“天人合一”这套观念,对比于当代生态话语,众多思想理论的通透、系统性、深刻性等,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家庭是社会构成的重要单位,而家庭中的伦理关系,对于社会和谐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儒学中所涉及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守望相助等,构成了一套家庭伦理规范体系,其中对于家教家风、家庭和睦赋予了重要含义,体现了超越意识形态、时代、阶级以及社会制度的,对家庭伦理的真理性认知。除此之外,关于人际交往的观念与思维,“中庸之道”自古有之,“和为贵”的价值观念也延续至今。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人际基本伦理规范,包括重义、仁爱、诚信等,均突出了待人宽厚的道德观念,一旦发生冲突,也要以和解为首要的处理方式,这与当代“综合平衡”、“统筹协调”等时代话语不谋而合。
在意识形态的中观层面上,探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主要目的是建立社会和谐的价值原则,而传统文化当中的众多价值观体系,均体现了包容与中和的精神气质,在调节公共领域内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具有极高价值。有选择的借鉴,用以充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 微观层面: 建设个体的信仰世界
微观层面上的意识形态,可以将其视为总体意识形态在个体层面上的表现,包括个体所追求的信仰、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并不认可外在神秘力量的信仰与崇拜,坚持唯物主义核心的世界观与历史观,是典型的无神论主义,而马克思主义者也拒绝信仰一些外在神灵。在科学发展观广泛普及的科技时代,这种理念本身无可厚非,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精神世界秩序的构建,与人类物质世界的秩序构建存在较大差异,相应的构建方法也不可一概而论。
针对个体的身心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张载的《西铭》具有极高的借鉴与参考价值。《西铭》中提到的“身—家—国—天下—宇宙”,是一种联通与圆融意识,所表达的含义,就是个体处于国家、世界乃至宇宙的联系当中,并从中感受自身的存在感和精神的安全感,这是儒家文化中“家园”意识的一种体现。“家园”意识中,主张个体应具备饱满的激情、博大的情怀、无限的责任、积极的主体意识,这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民主体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可以将其作为相关话语资源的补充话语。
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极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中,以准宗教的形式,让儒学价值观融入到个体的心灵世界当中,进一步构造出以敬天、法、祖为形式,以忠、孝、礼、义、为内容,以君子人格为理想追求的完整的精神世界。可适当借鉴、参考具体方法,有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辨析[J].沈贺.思想教育研究. 2015(08).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思[J].王学荣.实事求是.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