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思想的真实含义
2017-03-11陈俊良
陈俊良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 100875)
【文化哲学】
“无为”思想的真实含义
陈俊良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北京 100875)
《老子》中的“无为”思想一直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独树一帜的北极星,给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人民都指引了一条新颖而不同的思维之路。他的“无为”不是不为,是通过一系列柔和、不争的途径达到无不为。顺其自然、少私寡欲、谦虚柔和一直以来都是老子想要在这个思想中告诉我们应该做到的事。我们应该重视它,研究它。让这些大智慧在今天依然能够展示其深邃的智慧和独特的现实价值。
无为;客观规律;无私无欲;自谦怀柔
众所周知,道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老子凭借自己无上的大智慧仅仅用五千言就为我们构造出一个完全独立的哲理体系,其中充满玄理和辩证性的论点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乃至成为主流文化中部分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是由“无为”而至“无不为”,二者对立统一,包含了老子思想中最精华的论证。我们应该细细品味,挖掘养料,为我们当今时代的发展汲取一些现实的价值。
一、“无为”乃因顺自然而为
因顺自然,顾名思义就是因循万物的自然属性,顺应万物的自然规律,让一切自由自主的发展。而事物的本源义又得从“道”谈起。正如孔子把“仁”视为儒家学说中最重要的珍宝,老子把“道”视为整个道家学说的最高哲学范畴,他赋予了“道”很多属性及含义,而“无为”则是其最基本的一个特性。《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事万物皆起源于“道”,老子又提出“道法自然”,这说明“道”的产生发展不受任何外力的影响与干涉,严格按照自然法则运行,遵循约定成俗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自然无为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道”,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才能欣欣向荣的发展。在这里,老子的“无为”是希望人们不要去做违抗自然的事情。比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这里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刻意作为,是让我们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事情的时候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做该做的事,顺应道,顺应自然。所以不管在自然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我们都应该因顺自然,遵守规律,这种“无为”的顺应自然的行为也就是老子所希望的达到的“有为”。
二、“无为”是无私无欲而为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对自然充满敬畏,并在内心深处相信着某种神灵的存在。一般百姓如此,君王也以君权神授作为维护自身统治必要手段,甚至一些圣贤例如墨子也有过“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的“天志”思想。而与他们相比,老子的思想则大为不同,《道德经》第五章记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种“无神论”思想的含义表明了“道”的自然无为是公正无私的,人无论在自然还是社会中都是平等的,“道”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想要做成功一些事或者对身边的人或事产生积极影响,他就必须具备无私的品质。出于私心去做事,眼界得不到开阔,不考虑他人利益,事情很难成功。人无私而无欲,就可以让天下大治,虽谓之“无为”,实则已经达到无不为的境界。
三、“无为”是自谦怀柔而为
《老子》一书中蕴涵的大智慧比比皆是,而其中的辩证思维则是老子超前性思维的精华体现。“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万事万物本身都有两方面,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并且可以相互转化。老子以这种对立转化的观点为出发点,告诉人们“无为”是一种自谦怀柔的为。
老子认为保持一种自谦和柔和处事的态度在能否完成一件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以圣上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统治阶级要想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有虚怀若谷的心境,谦恭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万事虚心以民为先,民贵君轻,此乃成功之大为,这种成功的“无为”就是自谦、让步的为。而谦虚本身就包含一种柔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认为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都源于柔弱的定位。万物的发展都是由弱向强,弱和强相互转化,柔弱最后一定是会战胜刚强的。汉初的无为之治就是一种柔弱的治国政策,统治者韬光养晦,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国家长治久安,铸成了一个强大的汉朝。老子还认为,水为天下之至弱,却能驰骋天下之至坚,滴水日久方能石穿。这说明柔弱并不是绵软无力,它包含着坚韧不拔的特点,更进一步论证了柔弱必会战胜刚强这一论断。所以我们应该知道,老子希望我们在做事和做人的过程中,不自大自傲,不眼高手低,应怀着一种自谦和处处学习的态度,柔弱平和的善待他人,磨去一些急功近利的刚强棱角,做到敢于处下不争的“不妄为”也是成功的“无为”。
由此可见,《道德经》中的“无为”并不是放任不管,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一种“不妄为”,要怀着柔和的心,不违抗自然规律,无私的为。这种“无为”体现了自然、人自身和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多种关系,也包含了顺应自然、公正无私、节制欲望、自谦怀柔等等丰富的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老子的“无为”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这种思想是建立在他对立统一的辩证理论之上的,“有”“无”相互依存,相互独立,“无为”是手段,“无不为”是目的,这才是其关键所在。所以,老子的“无为”既不是放任不为,也不是某种政治阴谋,它体现了老子对社会的思考和关怀。不过,“无为”思想中一些诸如否认学习,弱化智慧的说法在今天已不适用,其所带的消极成分我们应当准确的剔除,认真研习其中的真理,从“无为”思想中找到科学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借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标杆,这样才能让这个充满高明智慧的思想继续在今天闪耀光芒,彰显它独有的思想魅力。
【责任编辑:王 崇】
2017-02-11
陈俊良(1994-),男,安徽淮南人,主要从事中华文化传播研究。
B223
A
1673-7725(2017)03-0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