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就是中国人:珍惜我们共同的文化“胎记”
——《文化学刊》十年致贺

2017-03-11王泉根

文化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文化

王泉根

【文化学刊十年】

中国人就是中国人:珍惜我们共同的文化“胎记”
——《文化学刊》十年致贺

王泉根

最近中央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应当看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西方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以洋为美、以洋为尊、过洋节为乐,甚至贬低、漠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这都迫切需要我们加强民族本土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走上积极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让中国人更像中国人,中国人就是中国人。

有一首流行歌曲这样深情地唱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中国,中国,这是多么亲切的名字,多么崇高的称呼!中国人即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占了极大多数。

据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普查结果统计,全国总人为1370536875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中,汉族人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普查相比,汉族人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1986年台湾汉族人为l945万多人,占台湾总人的98%。世界各地约有3000万华侨,绝大部分为汉族。全世界汉族的总入在14亿以上,约占世界总入的1/5,是世界上人最多的民族。据最新人统计资料表明,当今中国人最多的前十大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其中李、王、张、刘、陈等五姓分别占汉族人的7.9%、7.4%、7.1%、5.4%及4.5%,也即世界上李姓超过8500万人,王姓超过8000万人,张姓超过7600万人,刘姓超过5800万人,陈姓超过4800万人,合计超过3亿4000万人,占汉族人的3/10还多。

中国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在这块古老、广袤的黄土地上所创造的文化总汇,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社会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中国文化的主干、核心是汉族文化,而汉族文化又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体,儒、道、释三家互补交融构成汉族传统文化的主旋律。

从历史考察,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即“荣”,本义为光辉、文采、精粹; “夏”即“中国之人”,居四方之中。春秋时,居于中原地区的各诸侯国“有文章光华礼义之大”,自称为华夏,亦称夏、诸夏,而把四周不遵守周礼周俗的各族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泛称“胡”。几千年来,我国一直是一个版图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今天的汉族是以华夏族为主体、古代各兄弟民族长期交融汇合形成的。这种交融在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辽金元清等时代尤为频繁、明显。“汉人”这一名称是东汉(公元25—220年)以后才出现的,由朝代名转化而来。汉族在历史上还有秦人(在秦朝)、唐人(在唐朝)等称呼。

汉族人到底有哪些特征呢? 笔者曾向著名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杜若甫先生请教并讨论,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都应属于文化视野审视的范围,包括文化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的汉族人特征。

一、体质特征

汉族人根据体质特征可以明显地分为南、北两大人群。北方人群的共同特征有:眼裂上斜,眼裂开度较窄,大多数人有蒙古褶;鼻根较高,鼻翼发育弱,鼻形高而窄;红唇薄;头短而宽(短头型),下颌角间较宽,整个面形高而宽;身材较高;AB0血型系统中,B型血型的人较多,而在МИ血型系统中,И型多于М型;北方人中干型耳垢者居多,尤其在山西、內蒙古一带占95%以上,可能是世界上干型耳垢基因的起源地。

南方人群的共同特征有:水平型眼裂较多,通常无蒙古褶;鼻根较低,鼻翼发育显著;红唇较厚;头形略长而偏窄,面形低而窄;身材较矮。在AB0血型系统中,A型血型的人较B型多,而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O型血型的人特别多;在МИ血型系统中,М型多于И型;分泌湿型耳垢的人较北方多,尤其是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南、北方汉族人群共同的体质特征是:由于Rh阴性率都很低,在0.2-0.5%之间,成年人中只有7.6%左右的人有乳糖酶,因此有不少人喝鲜牛奶一次超过600毫升时就会有不适反应。有一半左右的人的乙酫脱氢酶结构异常,代谢能力低,因而酒量小。苯酼脲味盲率仅9%左右,比白种人低得多。红绿色盲率为5%左右。

近30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尤其是营养改善,汉族人的体质发生极显著的变化。例如,身高在一代人间平均增高3.6厘米。女性初潮年龄提前,大城市为12.8岁,中等城市为15岁左右,山区等偏远地区为16岁左右,在大城市中一代人间平均提前1.8岁;而女性绝经年龄比以前大大推迟,大中城市为50.6岁,30年中推迟约4年,与欧美妇女相同。

二、语言与文字

语言作为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音、形、义统一的书写符号系统,从属于语言。没有语言,社会不能存在;而没有文字,社会仍可存在。语言与文字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属性之一。

汉族人使用汉语,有些少数民族也转用或兼用汉语。汉语分北方、吴、湘、赣、客家、闽、粤等七大方言。方言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而在词汇及语法方面差异不大。现代汉语有标准语(普通话)和方言之分,标准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不仅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汉族人使用方块汉字,汉字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造字的方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一个字是一个音节。字体主要经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繁、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今天大陆使用汉字的简体字,台湾仍使用繁体字。

三、文化·风俗·习惯

汉族人遍布中国各地,但主要聚居于黄河、长江、珠江等流域、东北松辽平原以及台湾岛、海南岛。各地汉族人的文化风俗习惯虽有差异,但有不少共同性,大致可归结为以下数项:

(1)崇拜龙与风,尤其是龙。

(2)多神宗教,即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完全意义上的宗教,对各种宗教兼容并包,道教是汉族人的本土宗教,而佛教、袄教、摩尼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则是汉代以后的外来宗教。

(3)姓名符号结构采用姓在先、名在后的形式,通行一字姓二字名,子承父姓,现代也从母姓,取名方法曾长期流行“字辈谱”(即按家谱规定的辈份字取名)。

(4)有十二生肖,每人有一属相。以甲子纪年、月、日、时辰。

(5)讲历法、节气(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节庆。主要节日为春节,最为隆重,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6)以红为吉庆,黄代表至高、中央,而忌白色。

(7)传统建筑采用斗拱挑檐的木结构,如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干栏式屋宇。园林建筑以苏州园林为代表。

(8)饮食以米、面为主,南米北面。吃饭用筷子,流行合食,喜饮茶,注重烹调艺术,爱吃炒菜。各地饮食因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有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等八大莱系,还有潮州菜、东北菜、京菜、冀菜、豫菜、客家菜等。各地还有风味各异的特色小吃。

(9)服饰历代变化较大,上世纪40年代末男女多为对襟或斜襟上衣和长裤。现在男子以西装、中山装、茄克、衬衫及西式裤子为主,女子则有各式短衣、衬衫、裙子、旗袍、裤子等。千层底的圆、低帮布鞋曾长期流行,现已不多见,代之以皮鞋、球鞋、塑料鞋等。古代男子不剃发,结发于顶加冠,清代改为剃发结辫,民国后剪辫留短发,多西洋式,也有平顶或光头;古代女子多高髻,近代流行短发,或留长辫子(一条或两条),都市女子时兴烫发。

(10)有独特的书写工具(笔、墨、纸、砚)与计算工具(算盘)。

(11)中医诊脉,吃中草药,提倡“治未病”,流行按摩、针炙、火罐、气功。

(12)体育竞技运动有武术、围棋、中国象棋、赛龙舟、踢毽子等。

(13)戏曲流行画(或戴)脸谱,分生、旦、净、丑等行当,往往男扮女或女扮男(如越剧)。传统戏曲有京剧、黄梅戏、昆曲、越剧、评剧、豫剧、川剧,主要地方戏有秦腔、花鼓戏、二人转、梨园戏等。曲艺丰富,有皮影戏、山东大鼓、河北梆子、评书、相声等。

(14)重历史,重寻根意识,尊奉炎黄为始祖,国家有国史(二十四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家谱。

(15)提倡尊祖敬老爱幼,过去认为多子多福,重视白头僧老,离婚与非婚性行为比西方少得多,家庭婚姻以牢固稳定著称。

(16)倡导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文化视野中的汉族人文化“胎记”,内涵十分丰富,但以上几方面则是显著之处。

笔者曾在韩国国民大学任教一年,深感韩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崇敬与热爱。在韩国使我最难忘的是这样两句话;(1)“你们中国人有一辈子看不完的名胜古迹,一辈子吃不完的美食小吃,一辈子学不完的汉字。”这是一位韩国教授亲对我的讲的,他说话时眼神里流露出发自內心的敬仰之光。(2)“不要和没有看过三国的人说话。”韩国人酷爱看《三国演义》,小时候看三国图画书,长大看全本文字书,最牛的是看中文版三国。看不看三国,懂不懂三国,成为韩国人文化素养的标志。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绝对不是一句套话。研究中国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文化,我们实在有着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其中之一,我们需要有探讨、交流、共享文化研究成果的平台,如果没有平台,没有可供研究成果发表的刊物,而只是书斋中三二人闭门自赏,那显然是无法建设中国文化的。辽宁的《文化学刊》刊物,自创刊十年来,立足东北,幅射全国,为中国文化研究与建设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声光远播,学界称誉,可圈可点。值此《文化学刊》创刊十周年之际,特草此文以祝,用以铭感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荣光,为繁荣发展新世纪中国文化而努力。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 崇】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