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2017-03-11眭国荣

文化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教育

李 洋 眭国荣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文化与教育】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李 洋 眭国荣

(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20世纪下半期,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传播范围广、影响大,拥有传播优势的新媒体技术逐渐受到各大学校的关注。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施教者应该对新媒体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有效、合理的途径,使其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国家对本国成员进行的教育活动,根据自身国家性质和政策要求,对当前国家政治、经济政策进行宣传和普及,使其政治思想深入人心。[1]它的宣传和普及需要一定的政治文化背景,其对国民的政治心理及思想具有影响作用,这种作用是深刻而直接的。可是,社会已经发生急剧改变,“新媒体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实际上,“时代”这个概念与人的发展、所处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物品,而是时空上的总和,具有影响人们意识形成的能力。新媒体技术是在产业成长到一定水平后产生的新技术类型,囊括了各类新的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体现的特征多种多样,以其高新技术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交互性强、开放性高的新型信息世界,将全球人民联络在一起。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一)高度的媒体融合度

实际上,新媒体的形成是在旧媒体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通过高新技术将旧媒体进行发展,最后创造出一个新媒体的过程。相较于旧媒体技术,新媒体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更容易与其他技术层面融合,融合形式包括技术和内容等,新媒体的出现体现了媒体形式的亘古未有的转变和发展。

(二)巨大的信息或数据能量

新媒体时代,信息或数据量巨大,数据的单位已从G和T发展到P、E、Z、Y等为计量单位(每个单位之间的运算关系是乘以1 024)。信息技术不断改革,世界范围内每日数据传播量数以万计,文字、图片等基础形式数据每天的传播量也十分惊人。国际数据公司IDC对全球范围内的数据进行监测,统计结果令人吃惊,世界数据总量在2011年已达到1.8 ZB,并且数据增长率约两年翻一番,以此类推,到2020年每人拥有的数据量可达到5 247 GB。因此,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和传播之广、力度之强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并对其产生久远而透彻的影响。

(三)工具性的中性特征

新媒体是科技发展过程中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它作为人类使用的工具,与所有发明相同,都存在作为工具的意义,那就是中性特征。中性特征即具有工具的独立性,它不从属于任何一个企业和个人,每一个人都有使用的权利,根据人的独特性,发挥不同的作用,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然而,新媒体的使用往往会涉及到政治阶级,它会被不同阶级用于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正是因为这种行为的出现,新媒体具有了一定的政治色彩,不再完全是一种工具,而是被人用来实现目的,这就使其出现了“非中性”,这也是新媒体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特点。

(四)网络化的社会生活

新媒体技术是一种信息技术,它通过数据储备和技术理念,以独特的方式清晰地看到事物的发展趋势,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和认知,并通过改变社会交往方式,进而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新媒体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率非常高,社会各阶层都在使用新媒体技术,其给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为新媒体技术推进了社会改革,社会形式得到发展和创新。[2]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遇

实际上,各大高校都对新媒体技术有重点关注,在构建高校新媒体体系上付出了许多人力、物力。这是由于新媒体对当代学生的作用是不可轻视的,它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而且为原先古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灌入了鲜活的血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到丰富

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更丰富、更有趣的形式,而不再是索然无味的。新媒体因其具有信息丰富、保存量大、传播速度快以及不受时空限定等特点,改变了原有传统媒体死板牢固、覆盖面小和影响有限的守旧局面。Web2.0的到来,拉开了新的互联网时代的序幕。现在,社交平台被广泛使用于各个阶层,不管是青少年还是老人,每个人都热衷使用社交软件。它的及时性和便捷性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各大高校也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每日推送最新的时事政策,帮助工作者了解中国当今动态,促进工作和谐、有效进行。这也有利于开阔学生眼界、学习先进理论和陶冶优秀文化,从而完备知识构造,提升人文素养。新媒体技术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其增添了活力,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得到拓展

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改革,使科学、有效的崭新教育形式得以出现。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自立进修的机会,使学习的场所不再限制于课堂和图书馆,各个地区通过实现资源互通,共同构建数据库,各地教师和专家提供素材和指导,达到多对多的模式,学生在学习中碰到任何疑难杂症,都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快速处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得到创新

新媒体技术具有时效性,能够在第一刻获得最前沿的新闻。新媒体具有跨时空的特点,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人们凭借虚拟环境和网络技术,可以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在主客体双方互相信赖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凭借丰富的内容和活跃的形式,新媒体极易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向教师咨询,教师也可以明确地掌握学生的问题,这样就消除了尴尬。新媒体技术的使用给教师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帮助。[3]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新挑战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媒体给高校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困难和阻碍。如何解决困难,成了当前关注的重点和亟待解决的难点。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被改变

新媒体具有极大的便利性,但在使用过程中,无形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理念。以前,高等教育只限定于学校为学生所举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都是根据相应的规定来进行的。新媒体出现后,给高等教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转变了人们的看法:高等教育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用,不仅仅是精英拥有的资源,其多样化的特点满足了多层次的要求,终身学习将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的共识。在此状况下,教师将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应该思索如何促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

(二)传统交流方式被逐渐取代

在新媒体技术的助推下,一些社交平台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QQ、微博和微信等取代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模式。在高校中,人人都有一部手机,它便于携带,也不受时空的限制,使沟通更便捷。通过短信,人们可以发送文字信息、语音留言,尤其是微信的流行更方便了人们的沟通。现在,人们几乎都通过网络进行各方面的交流,用文字、语音甚至视频进行聊天,通过电话会议、网络视频会议实现遥控的业务处理。在新媒体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发电报、写信等传统的通信方式已经慢慢被遗弃,信息传播的方式变得五花八门。新媒体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当今人们交流的主流方式。

(三)新型交流方式的弊端

新型传播方式的出现,带来了新型的交流方式。新媒体技术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一方面,新媒体时代,学生是新媒体技术成效的直接享受者和宣传者。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信息搜集的途径、方法和维度上都有了较大变革,这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很可能通过网络将信息传播出去,这就意味着每个人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也就对其思想素质要求很高。尤其对高校学生来说,思想还存在稚气,常常会做出一些幼稚的行为,这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凭借新媒体技术,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途径变得林林总总,这也使其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丰富,却慢慢疏远了面对面的交流模式。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和信息媒介,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辨别真假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会陷入困惑中,学习兴趣降低,进而影响学习效率。面对这些弊端,高校更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扬长避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4]

四、新媒体时代下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如今,高校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足为奇了。新媒体技术既能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能阻碍其工作。也就是说,它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那么如何运用机遇,迎接挑战呢?俗话说:“四两拨千斤”,只要找准关键点,一些小小的措施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眼界

当今,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是很有必要的。一是可以突破课堂的界限,使教育工作者不再仅仅重视课堂的教学,还要注重课堂外的变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二是突破校园内外的界限,使教育工作者走出校园,关注社会热点,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映射到自身身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突破国与国的界限,使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关注身边的各类信息,还要学会运用新媒体技术,打破地域空间的局限性,把目光投向国外,更多地掌握和了解其他发达国家的各种信息,做到未雨绸缪,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提高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

当前,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甚至逃课的情形比比皆是,这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新媒体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率非常高,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第一,鼓励学生参加政治活动,培养过硬的政治心理素质。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社会需要有过硬的政治心理素质的人,高校应鼓励学生多参加校园活动,才能达到国家希冀的政治目标。第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是一个创新型国家,要想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取得优势地位,必须依靠不断创新。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因此高校需要大力培养和挖掘当代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鼓励其建立勤思考、善质疑的学术习惯,对学习的文化政治知识进行研究、讨论,从而增强了解。第三,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网络中有庞大的信息,内容也比较复杂,学生应有辨识好坏的能力,发扬好的方面,禁止网络暴力。因此,高校要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道德和法律素养是首位的,尤其是是非真假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改进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学期间,学生主要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面对这些厚重的课本,里面的内容不仅抽象而且许多晦涩难懂,学生感到学习索然无味,乃至产生逆反心理。新媒体出现后,固有的教学模式被打破了,这就需要教育做出相应的改变。首先,新媒体可以使课堂教育变得多元化,通过网络,可以用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呈现,让内容自然地进入学生的头脑中。其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教育途径,在教育内容上,把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切合时代需要的热点话题补充进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富有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为基准,参照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和高校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材,开发、编写一套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促进社会大众形成正确三观的教材。

(四)优化现有的高校教育模式

新媒体时代,网络对于每位受教育者的学习和生活都很重要,这就更应该引起施教者的重视。现在,很多高校已经打破以往的教育模式,从新生入学开始到学生离开学校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第一,在入学教育方面,帮助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渡过适应期、更快进入高效率阶段。通过网络,如新生QQ群或者微信群,让“准新生”们提前两个月入学,在其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开始了解新学校、新同学,提前进入适应阶段,节省学习时间。第二,在教学过程方面,利用新媒体开展网络研讨会,避免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让思维更活跃。面对时下政治热点,探讨各自的想法,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政治中,极大地促进政治社会化。[5]第三,在脱离课堂方面,创建教师微博、官方团委微信平台,让学生耳濡目染,多掌握一些政治术语,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养成关注政治的习惯。正如音叉效应,重点不在于你对它有多大的作用力,而在于你是否找准了它的脉搏。找准了脉搏,细微的扰动也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找准脉搏,有效地利用新媒体环境,做出好的对策,更好地发挥高校的作用。

[1]杨亚非.政治社会化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教育管理,2011,(3):91-94.

[2]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5):151-156.

[3]唐皇凤,谢德胜.大数据时代中国政治学的机遇与挑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6,(1):95-104.

[4]赵鹏.新媒体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1):80-81.

[5]赵殷.基于新媒体平台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99-101.

【责任编辑:周 丹】

2017-01-03

李洋(1990-),女,河南驻马店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1

A

1673-7725(2017)03-0141-04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