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设计路径探索
——以阜新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例

2017-03-11王志勇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辽宁阜新123000

文化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阜新市阜新玛瑙

王志勇(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辽宁 阜新 123000)

【文化视点】

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设计路径探索
——以阜新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例

王志勇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辽宁 阜新 123000)

阜新市拥有8000多年前的“查海遗址”,挖掘出土的玉玦代表了查海文化的文明高度。作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和转型示范市,作为“世界玛瑙之都”,打造维护好城市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阜新市民间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方面,已经卓有成效。但是要想实现以城市文化品牌为聚焦点,助力阜新市这样资源枯竭经济转型的城市,必须大力挖掘和利用民间文化精髓,使其大放异彩,吸引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注目。文化品牌的建设与维护,政府的大力支持固然首当其冲,但是高校的的参与加盟将使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入到高水平的科研层面和文化创意层面,不仅使政府行为有效扎实的落实,更能走出一条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本文从高校科研向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的延伸,试图从设计角度探讨阜新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主张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为阜新各类民间文化提供适合的保护传承途径;也为阜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具有文化深意与内涵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促进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阜新;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意设计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当代中国红山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雷广臻老师在《阜新历史与文化》一书的开篇《从查海到牛河梁——兼论东北亚玉文化的起源》中这样评价“查海文化”:“查海文化启文明之源头,开玉器之形制,占玉事之先筹,开东北亚玉文化之先,启东北亚与文化之源”[1]。雷老师又在本书的另一篇文章《红山酒祖8000年文化溯源——阜新可能为中国白酒文化发源地》中,充分论证了阜新白酒文化的源远流长。查海遗址出土的文物——玛瑙刮削器,证明人类采掘加工玛瑙的历史早在距今8000年前就已经开始。2016年,阜新顺利通过“世界玛瑙之都”的终评考核。圆梦世界的背后,是阜新市玛瑙产业内提素质外树形象的发展之路,是踏出的地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路。阜新有着如此丰富深厚的文化积淀,想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要靠阜新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是高校的参与加盟将使阜新挖掘“文化兴市”的潜力进入到高水平的科研层面和文化创意层面,这不仅能使政府行为得到有效扎实的落实,更能走出一条科学化、系统化、高水平的道路。打好文化建设这张牌,可以为阜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具有文化深意与内涵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促进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2]。本文从设计角度深挖整合阜新民间文化,主张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设计路径对其进行适合的保护与传承。

一、高校科研与教学实训相结合,深挖整合阜新民间文化资源

(一)高校科研对阜新民间文化既要广泛整理,又要科学整合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的阜新历史研究所,秉承着“创建地域品牌,打造阜新文化”的宗旨,一直致力于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尤其针对阜新市的民间文化遗产,结合专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凝聚了阜新市和来自辽宁省内不同行业的地域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的力量,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在2016年6月编辑出版了洋洋52万字的《阜新历史与文化》一书。其中,对阜新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研究的篇目占近三分之二,在阜新市民间文化的整理、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来看,还重在整理,缺少整合与创新。

阜新的历史文化悠久,民间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阜新玛瑙雕、蒙古勒津乌力格尔、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和蒙医药血衰症疗法4项位列其中;在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有蒙古勒津婚礼、蒙古勒津安代、蒙古勒津祭敖包、蒙古勒津好来宝、蒙古勒津刺绣、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蒙古勒津服饰、三沟白酒传统酿造技艺、彰武民间剪纸、朱月岚剪纸等;市级的包括瑞应寺庙会、聂凤杰烙画、蒙古勒津剪纸、蒙古勒津四胡音乐、蒙古勒津喜塔尔[3]。拥有如此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又拥有“世界玛瑙之都”这样响当当的一个城市文化品牌,阜新市还需要加大气力去维护并营造巨大的文化魅力值和经济吸引力。

分析阜新市民间文化资源结构,主要包含民俗、艺术、技艺三大类,可以形成以“世界玛瑙之都”为核心,蒙古勒津民俗风情为依托,传统手工技艺与医疗技艺为亮点的阜新特色的文化旅游。我们完全可以把阜新的玛瑙节放在极具蒙古勒津民俗风情的地区举办,推出一场精心设计的玛瑙民间文化节,一方面既能把我们独一无二的玛瑙雕作品向全世界展示,另一方面也将阜新市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精髓融合阜新独到的三沟酒酿和神奇的蒙医技艺一并亮出来。所谓了解其精髓,才能挖掘出灵魂,才能发现其最具魅力和价值之处。在笔者的另一篇《城市化进程中辽宁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文章里,我把阜新放在 “以民间民俗文化旅游为核心,形成不同区域独特的个性民俗主题旅游”的设计里[4]。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五个维度,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盛宴,增强阜新民间文化产业的旅游吸引力。如我们在玛瑙节,看查海文化出土的文物,了解“玉龙之乡”的文化与历史;看玛瑙产品简单的加工过程;赏玛瑙雕刻大师们作品的宣传片,领略阜新玛瑙雕的“素活”“雅活”技艺,也可以直观大师及其弟子们现场的精湛技艺和独到的创意。在阜新的蒙古勒津,我们展示给世界的将是一场民俗风情的民间文化盛宴:这里有“视觉盛宴”,绵延千年的史诗般的蒙古勒津婚礼,融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的婚礼文化,美轮美奂,除非专门慕名而来,否则难窥其全貌;这里有“听觉盛宴”,蒙古勒津乌力格尔——伴随着马头琴的深沉粗犷激昂悠扬,精彩说唱着蒙古勒津人的长篇传奇;这里还有蒙古东蒙短调“酒歌”为浩大的婚礼助兴,脱胎于东蒙短调叙事体民歌的“阜新蒙古剧”,集中了歌唱、舞蹈、吟诗、骑射,视听冲击力让观众目不暇接。游客们还可以拿起绣针,去亲身体会一下质朴也不乏婉约的蒙古勒津刺绣,甚至可以带回一个属于自己完成的服饰刺绣成品;最后还有一场“嗅觉味觉”的盛宴——蒙古勒津烤全羊令人大快朵颐,手把羊肉让你垂涎欲滴,蒙古馅饼绝对是不忍释箸的美食......这五个维度的全方位的民间文化盛宴,必定让游客流连忘返,印象深刻。其实,蒙古勒津婚礼,因其历史悠久,又因其有成套的程式、完整的情节和固定的场面,耗时长,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曾一度失传,只保留了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和补充,我们利用个性民俗主题文化旅游,将其恢复并成为主题文化的招牌亮相,既能吸睛又能为城市文化品牌增加亮色,既保护传承了民间文化,又增加了阜新城市魅力值和经济吸引力,此举可谓一箭双雕。

(二)高校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实训以研究整合阜新民间文化资源为核心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自申请创办全省唯一一家导游专业以来,立足阜新地方旅游业发展,专业课程以研究阜新地域文化、设计精品旅游文化线路为己任。现在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导游专业的“旅行社业务实操”课程、“导游语言艺术及导游词讲解”课程、“景区模拟导游”课程,一部分内容专门围绕针对阜新市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进行旅游线路设计,导游词编写,以及与阜新各大旅行社和旅游景点建立实习实训合作关系,建立培养了一只专业的导游讲解员队伍——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导游队”,在阶段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进行阜新特色文化旅游线路的建设与推广,为打造阜新民间文化旅游城市品牌贡献力量。

二、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利用民间文化设计精品,强化推广阜新城市文化品牌

创新必须根植传统,我们要从民间文化中蕴涵的文化精神汲取营养,抓住民间文化的精髓,恰如其分地继承与发展,才能不断提升民间文化的品质与格调,以实现新的文化创造[5]。

(一)现代设计在阜新历史文化中寻求灵感,创造标志性作品让世界牢记“玛瑙之都”

玛瑙雕是一种对素材和创意要求极高的民间技艺。我们的玛瑙雕刻大师的作品很多都是在民间文化中汲取灵感。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以阜新地域文化为蓝本记录阜新特色的玛瑙雕艺术品。应该在玛瑙雕的设计中,展现阜新查海文化“玉龙”的形与神,将阜新民间文化浓缩其中,打上阜新城市文化的烙印并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可以设计一个“中国印”的造型,将“查海文化女神”的人形、“阜新”字的书法以及篆刻结合起来。我们还可以利用剪纸的造型艺术,设计出今年玛瑙节的吉祥物。现代设计对民间元素中形与神的掌握与运用,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传其神,用现代化、国际化的语言来诠释传统文化精神[6]。

(二)高校的文化品位与创意设计在民间文化中落实并抓住机会推广传播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的酒店管理专业,也一直深入研究阜新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特色,在阜新特色旅游的最重要的一环“吃”上下足功夫。在阜新蒙古族地区的红山宾馆建立实训基地后,向深谙蒙古族饮食传统的负责人不断请教,研究阜新特有的传统饮食并将之纳入中餐宴会主题设计层面上来。抓住每年一次的辽宁省职业技能大赛酒店专业“中餐主题宴会设计”比赛的大好时机,从主题设计、比赛选用的器具道具、菜单设计、参赛选手的服饰等几方面,精心设计,以完成对阜新地域传统饮食及文化创意设计的推广传播。例如2011年第一次参赛,我们即以“蒙古贞风情宴”为主题,设计菜单全部都是蒙古族人传统美食:“天赐乳香”包括乳香奶茶、炒米、果条、奶酪、奶皮子;“大漠凉菜”包括素菊花(凉拌牛百叶)、树莓山药、草原沙葱山野菜、手撕牛香肉;“金帐热菜”包括手把肉、喇嘛炖肉、风味马铃薯、锅烧翡翠、秘制髓筋、极品金帐烤羊背、杞子芥蓝炒木耳、他本羊汤、拔丝奶豆腐、舒勒汤;“赐福点心”包括喇嘛糕、牛犊汤、蒙族馅饼、小米拌饭;“塞外水果”包括蜜汁华莱士(河套蜜瓜)、草原山杏水果拼盘;“酒水设计”包括马奶酒、花生全麦汁、山泉水。其中道具的设计颇费一番心思,特意聘请阜新的一位玛瑙雕刻专家帮助我们选材并且雕刻了一个精致的马头琴玛瑙雕,配上蒙古勒津刺绣风格的蒙古包道具,使整个主题鲜明突出。菜单设计选用的是蒙古勒津刺绣:天蓝色绸缎面刺绣一匹奔腾的雪白骏马,上面红色绣线绣有我们团队撰写的成诗——天赐乳香又佳酿,大漠果蔬留齿香。秘制鲜味垂涎落,蒙古贞人情意长。参赛者身着蒙古族服装,尽展阜新蒙古贞风采。这次亮相令大赛现场评委耳目一新,评委们目睹了阜新玛瑙雕的鬼斧神工,也对蒙古勒津质朴遒劲又不失细腻的绣品大加赞赏,对阜新历史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把这一的创意设计推广普及到阜新民俗文化特色旅游宴中去,既让来自国内外的游客领略阜新民间传统饮食的味道,又宣传了阜新独具魅力的民间历史文化。

阜新深厚的民间文化资源的积淀,是阜新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创意的来源,也是我们用来建设精致城市文化品牌的坚实基础。民间文化中蕴涵的物态文化,可以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利用其造型、图案这些可视性符号,或将其重构,或将其移植,以静态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可以把剪纸的图案、造型移植到服饰、箱包首饰、生活用具、酒具、装饰品等的设计上,深入挖掘创意产品,刻上阜新城市文化的烙印,推广到市场上去。民间文化中蕴涵的精神文化,可以将文化归纳整合并推而广之,增强人们的关注度及加深印象,这是对传统文化最直接有效的保存与弘扬[7]。

[1]阜新历史文化研究所.阜新历史与文化[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6.1.

[2]李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模式设计——对陕北民间文化开发与 保护的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10):894.

[3]阜新“非遗”工作的回顾与展望[EB/OL]. http://www.lnwh.gov.cn/detail/2205.html.

[4]王志勇.城市化进程中辽宁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J].职大学报,2016,(03):116.

[5]关昕.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保护策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7-12.

[6]李志宏.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借鉴与启迪[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84.

[7]许海.设计视野中汉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现代职业教育,2016,(27):183.

【责任编辑:董丽娟】

2017-02-22

本文系2015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w2015153)的研究成果。

王志勇(1972-),女,辽宁阜新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建设研究。

G122

A

1673-7725(2017)06-0015-04

猜你喜欢

阜新市阜新玛瑙
奇妙的音乐盒
浅谈辽宁省高速公路(阜新段)不动产确权登记
阜新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估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大自然的神奇馈赠——玛瑙天珠
奢华万乘国 齐地玛瑙红——齐国玛瑙器艺术欣赏
基于阜新市水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阜新皮革产业开发区再获殊荣
我的自画像
阜新刘家区煤层气井调剖堵水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