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老子》看“无为”思想的提出依据

2017-03-11李佳宇

文化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统治者圣人老子

李佳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文化哲学】

从《老子》看“无为”思想的提出依据

李佳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无为”是老子对社会尤其统治者提出的愿望甚至要求,在《老子》一书中,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无为”思想提出的依据。首先,“无为”基于老子对最高范畴“道”的理解,涉及“道法自然”“道常无为”;其次,“动静”“强弱”“荣辱”等对立转化的辩证思维加强了对“无为”主张的确认;最后,东周社会大变革时代,秩序混乱,老子面对各种纷争,对世人尤其是统治者提出“无为”的解决办法。

《老子》;“无为”;提出依据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重要且突出的观点,《老子》一书,寥寥五千余字,却涵盖丰富,意味无穷,古今众人对它的解读也是不拘一格、不执一义。对于“无为”思想,从《老子》文本出发,将分散的章句加以整合、关联,可勾勒出它的提出依据。

一、道法自然,道常无为

“道”是老子思想的基本概念,在老子看来,“道”是其哲学的最高范畴,是世界的本源与始基,是万物的主宰,同时又是万物运行所遵循的规律、准则。因为“道法自然”“道常无为”,所以人的行为选择也不可回避。

老子给予“道”最高的预设与推崇,“开创了以‘道’为本体和核心的宇宙观”[1]。“道”是世界的本源,为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永恒作用于世间,是事物的总原则、总规律,它循环往复地运行着,通过事物的运动、变化来体现自身,“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恍惚浑沌,是“无状之状”“无物之物”,“道”具有一般性、本质性,而不是个别的具象:“道可道,非常道”,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它“不可名”,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可见其首尾;它“执古之道”,“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居于最高的地位,但其并不施展强大的控制力,而是“法自然”,“常无为”。所谓“法自然”,是顺应自然法则、宇宙万物运动的规律,而非故意为之,强加行为干涉。“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客观运行、发挥作用,不干扰、不称雄、不压迫众生,反而成为万物的主宰,成为伟大的、为人敬畏的存在,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因而,“无为”是合理的存在,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人也当以此为选择。

二、对立转化的辩证思维

《老子》将事物存在的正反对立的两方面凸显了出来,进行了多次的阐述,特别推重了“静”“弱”“辱”“下”等看来消极、不被重视甚至为人排斥的方面,看到了这些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出老子察觉事物对立转化的辩证思维。

老子指出事物存在两面性,“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它们相辅相成,相伴而生,这样的相对性存在于一切事物、现象中,相反对立的状态始终不灭,两面性并立而生。“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事物因着它的对立面而形成。

相反对立的状态能相互转化。“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祸福相依,事物好坏两面的转化是在不断进行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每一方面都潜藏着向另一方面变动的因素,因此不能固守一方。

“事物发展到某种极限时,就会改变原有状态,转化成它的反面”[2],即“物极必反”。“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盛极而衰,恃强是衰败的先兆,因此要把握好度,不要逞强。

老子不仅看到事物存在的对立面及其转化变动,还看到处在弱势位置的方面的掌控作用。“守静制动”:“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是根,是达于“道”的重要途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静”可以止躁、稳重行事,避免疏失;“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静”能处下,故能取胜。“贵柔守弱”:“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柔弱是生命、灵活的体现,守弱才是生养之道;“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柔”制约着“坚”,甚至高于“坚”“强”,应推崇“柔”“弱”。二十八章有:“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是常德,不可离弃。还有“贱为贵本”“高以下基”等等,要敢于自贱、处下。

《老子》大量的篇幅展示着强行作为的不可取,因为它最终会转化为衰微,因此要节制行动,保持“静”“弱”“辱”“下”等状态,以实现周全。从对立转化的辩证思维出发,老子认为世人竞相追逐的才是应该摒弃的,而被世人忽略的、相反的一面应该得以提倡。陈鼓应先生也指出,老子提醒大家不仅要从反面的关系中来观看正面,还应重视相反对立面的作用,甚至他认为对立面所产生的作用,更能胜于正面所显示的作用。[3]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正体现着老子的辩证思维。

三、“无为”提出的现实依据

《老子》中直接提到“无为”的章节,集中在圣人为政治民的“无为”“无事”上,《老子》书上谈到‘无为’的地方,大都是从政治立场出发的。[4]对于采取、发布政策的统治者来说,“无为”虽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不作为”,但它仍指向不活动或少活动的行为,这是针对现实中过多的“有为”提出来的,最终是为了达到一种让人满意的理想状态,即所谓“无不为”。

“无为”的观念可以说渗透于全书,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好静”“无事”“无欲”针对统治者的骚乱搅扰、烦苛政举、扩张意欲而提出。这三者即是“无为”的内涵,“好静”“无事”“无欲”就是“无为”思想的写状。如果为政者能做到“无为”,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成,那么人民自然能够安平富足,社会自然能够和谐安稳。[5]老子的哲学思想最终还是回到服务于社会治理的实用性上,《老子》一书中对统治者的具体要求既体现了“无为”的实现方法,也体现了“无为”提出的社会背景。

统治者要怜爱百姓,少要求少索取。圣人怀有慈爱之心:“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善“不善者”,信“不信者”。统治者要避免苛政刑罚,降低赋税,减少对民众生活的干扰,减轻百姓的负担:“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治大国若烹小鲜”,“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民之饥”因为“上食税之多”,“民之难治”因为“上之有为”。

执政者要谨慎征战。“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战争会给民间带来不幸,人主对战争要慎重,不可穷兵黩武、以兵强称霸天下,要尽量避免战争。

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绝仁弃义。圣人以自己为愚、为不知,不卖弄聪明:“绝学无忧……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统治者不卖弄聪明、不施展权谋,同时也不在民众间推行教育、发展智慧,以杜绝机巧、伪诈等行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政者不实施仁义礼德的教化、不采取法令的制约,以合于“大道”:“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无为”是“上德”“上仁”,“有为”是“下德”“上义”,“礼”是强行为之,“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政治动荡,诸侯相侵,战乱频繁,民众没有安生立命之所,诈伪争权不断,诡谲、窃夺丛生,秩序混乱。面对人们在大混乱中的竞相追逐,老子从众人求生存、求利益的反面出发,提出制约它的方法,以期达到社会安定的理想状态。可见,这“无为”具有不活动或少活动的行为特征,是老子反对现实人为过多干预行为的思想体现,是针对现实中压迫、贪婪、不幸等现象提出的解决方法。老子的“无为”思想不只是世界观、方法论,更是治世之道与人生智慧。

老子“无为”思想的提出,既植根于哲学思想方面的根本世界观、宇宙观,也以事物、现象对立转化的辩证思维视角为支撑,最终还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这些都是从《老子》书中阐释出来的。《老子》一书,读来似觉混沌不清、玄妙难明,但又有其大致的思考方向,“无为”的思想观念渗透各处,需要将分散的片段重组、构架,才能见其体系大概。老子微言大义,后人又延展极广,实须多加揣摩钻研。

[1]谢俊,刘国华.论老子“无为”思想体系的建构及其价值取向[J].理论界,2006,(3):91.

[2]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4):22.

[3][4][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8-9.32.34.

【责任编辑:周 丹】

B223.1

A

1673-7725(2017)07-0113-03

2017-05-28

李佳宇(1992-),女,山西大同人,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研究。

猜你喜欢

统治者圣人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论蒙元统治者对“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智者老子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追踪迈锡尼文明:拉科尼亚的统治者
《公民大会妇女》的统治者问题